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白衣重擔2/薪資樓地板僅是基本款 護理人員過勞窘境盼從制度改善

衛福部 醫護 薪資 護理人員 三班護病比 護理師 護病比 樓地板 大夜班 高若想 加班費 離職潮 醫院 勞動基準法
衛福部雖公布三班護病比政策,實際上醫院內每位護理師都得照顧15-20位病人,理想的護病比並不切實際,護理人員顯得分身乏術。(圖/報系資料照)

衛福部雖公布三班護病比政策,實際上醫院內每位護理師都得照顧15-20位病人,理想的護病比並不切實際,護理人員顯得分身乏術。(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醫療困境26日登上國際醫學期刊,其中提到護理師因過重的工作負荷與不成比例的薪資袋,衍生高耗損率引發討論。日前衛福部所擬修的「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中,僅是規定最低薪資並要求公開,即引發資方劇烈反彈。基層護理師控訴,低薪僅是醫事人員所面臨困境之一,「過勞」才是導致離職潮的根本原因,許多醫院至今仍未遵守《勞動基準法》,衛福部三班護病比採「平均計算」,外人難以想像護理人員所擔重荷。

「一個月加班46小時已經是很基本的。」護理師C小姐告訴記者,法令規定每一正常上班時數8小時,但她常常被排上班12小時,多出的4小時雖然已經列入「加班」時數,但代表後頭可能另有「臨時加班」,而它們不被計入加班費;多數護理師遇有類似情形,不敢申報加班費、被排花花班(早、小夜、大夜班輪排)都是壓垮駱駝的稻草之一。

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秘書高若想分析,護理人員的職場環境高壓封閉,也許是跟教育有關,他們在學校時就被要求要服從醫生指示,「加班費」這種與自身福利相關的基本沒有說明過,許多護理師常面臨免費加班的問題,主管會說是「責任制」,因此他們不會、更不敢申報。

衛福部3月公告醫院護理人員薪水,其中新進護理師月薪5萬,年資1-2年薪水達7萬,引發護理師眾怒,國民黨團更怒批衛福部灌水、造假數據。(圖/趙世勳攝)
衛福部3月公告醫院護理人員薪水,其中新進護理師月薪5萬,年資1-2年薪水達7萬,引發護理師眾怒,國民黨團更怒批衛福部灌水、造假數據。(圖/趙世勳攝)

據了解,112年疫情後醫院爆發護理師大離職潮,政府為想辦法緩解,於是推動「三班護病比」政策,於113年年初上路。所謂「三班」是護理師全日分三個班別:白班(8-16點)、小夜班(16-24點)、大夜班(0-8點),「護病比」是指每位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數量,標準為白班1:6、小夜班1:9、大夜1:13。據了解目前醫護比達1:15,有些大夜班更達1:20。

高若想說,現階段衛福部護病比政策採「平均值」計算,對於護理人員可以說沒有任何幫助,護病比本應是一位護理師「最多」照顧幾位病人,衛福部卻以「整間醫院所有護理師」去做平均,如此一來,一位護理師顧到12個也算合法。並且「護病比」政策也非納入法規,而是以「獎勵辦法」實施,聲稱只要有醫院達成護病比就給獎勵金,可至今一年多,沒有任何一間醫院拿到這份獎金,「那試問哪間醫院要遵守規則,當然人力負擔越多越好」。

高若想話鋒一轉,直指其他醫療職類的規範更是差勁,以醫檢師舉例,規定以病床床數決定人力,可檢體來自各個科室,有門診、急診、住院病房、門診病房,「就等於一個部門的人力要處理公司所有的工作,包含行政等業務」,負擔更是沉重。

除護理師面臨過勞問題外,其他醫事人員也處不同困境,特別是醫檢師以病床數決定人力,卻須面對來自各科病患,人力嚴重匱乏。(圖/報系資料照)
除護理師面臨過勞問題外,其他醫事人員也處不同困境,特別是醫檢師以病床數決定人力,卻須面對來自各科病患,人力嚴重匱乏。(圖/報系資料照)

因此,多個護理基層工會多次呼籲將「三班護病比」納入法規,訂定明確規範、計算公式與相關罰則,才能真正保障病人與護理師勞動權益。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則表示,特管辦法中訂定薪資「樓地板」事實上只是基本款,事實上甚至許多醫療環境沒有按照《勞基法》規定,如真想改善出走潮,建議搭配其他配套措施,例如明確訂定三班護病比、在醫療治理環節新增勞工董事等,從法制面一起修正,才能真正改善醫事所處困境。

衛福部 醫護 薪資 護理人員 三班護病比 護理師 護病比 樓地板 大夜班 高若想 加班費 離職潮 醫院 勞動基準法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