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總醫院
」 三軍總醫院 車禍 內湖 逃兵 猝死
網紅醫談役男逃兵2大手法!「假病歷」不在其中 醫師揭不尋常:要破關超難
藝人王大陸先前花數百萬元找「閃兵集團」偽造醫療證明逃避兵役,案情持續擴大,新北地檢署昨(14)日再發動搜索,拘提包含陳大天、陳零九、大根、威廉、李銓、黃博石等9名藝人和2名民眾共11名役男到案說明,訊問後陸續交保。此前,網紅醫師蒼藍鴿(吳其穎)曾發片表示,在醫界確實看過各類鑽漏洞試圖逃兵的方法,像是透過強制飲食習慣改變BMI指數,或是在精神方面疾病上找尋含糊地帶。但曾任新兵訓練中心醫官的家醫科醫師洪暐傑仍強調,事實上要騙過軍醫院,違法驗退來閃兵役,是非常困難的事。在王大陸閃兵事件爆發後,蒼藍鴿就曾在YouTube討論裝病逃兵的問題。他提到部分男生可能會認為自己有「扁平足」就能免役,其實扁平足若想免役,事實上需達到明確的數值規定,如扁平足僅「168度以上」才能達到免役標準,165度~168度則是替代役標準。事實上,大部分的人扁平足大約都只有150度~160度。且就算有人只差1、2度想請求醫師「通融一下」也不太可能,因為後續若被抓到,醫師也有坐牢風險。蒼藍鴿坦言,他看過一些人會故意控制飲食,用過瘦、過胖的方式達到目的。比如靠節食、斷食,甚至用利尿劑讓身體處於脫水狀態,讓體檢時的BMI指數小於15,達到免役目的。有些人則故意吃到變很胖,讓BMI大於35;甚至有更極端的案例,會拿針往肺部戳,造成輕微氣胸,接著去照X光,藉此達到免役。蒼藍鴿提醒,千萬不要去做這樣的行為,除了會有刑責,對身體也可能留下長遠的後遺症。蒼藍鴿還指出,精神上的疾病在診斷上,「比較容易出現含糊地帶」。他表示如「僵直性脊椎炎」或「椎間盤突出」至少都要有影像佐證。但如果是身心方面的診斷,包括憂鬱、焦慮,大部分是由患者自己闡述,身心科醫師再根據患者闡述去評斷有無可能達到免役標準。如果有病人研讀許多相關知識,不斷裝病並找同一個醫師回診,造成醫師最後下了診斷,「這點也是很難去避免及預防的」。不過蒼藍鴿最後仍強調,「任何醫師都不太敢冒偽造診斷風險」,並再三奉勸所有人勿以違法方式試圖逃兵,以免面臨刑事責任。據了解,一般兵役判定需經過2道關卡,第一關要先在醫療院所判定免役,第二關需至指定醫療院所複驗。理論上要連過兩關頗有難度,曾任新兵訓練中心醫官的家醫科醫師洪暐傑也曾強調:「要騙過軍醫院,違法驗退,以閃躲兵役,是相當困難的事。」因此目前需釐清是在哪一關被突破。目前根據涉案者多數坦承,是藉由具詐欺前科的男子陳志明協助閃兵,且陳志明稱有醫生幫忙偽造病歷,並點名北部有2家醫院「特別好過」。此外,對於此次造假病歷以閃兵事件,新北市民政局長林耀長昨(15)日曾透露,涉案役男複檢醫院依規定均為公立醫院,而北部的複檢醫院有三軍總醫院、台北榮總、台大醫院及軍醫院等。究竟是否出現結構漏洞,仍有待檢警深入調查。

藝人閃兵案複檢都在北榮? 新北民政局澄清:北部有4間醫院
新北地檢署偵辦逃兵集團案件,今(14)日再發動搜索,拘提11名涉案役男到案說明。新北市民政局長林耀長下午在新北市議會質詢提到「複檢醫院」都是北榮引發熱議,稍早民政局發聲明表示,林耀長澄清本次藝人閃兵複檢,並非都在北榮。林耀長在議會接受新北市議員張維倩質詢時稱「複檢醫院都是北榮」引發熱議,台北榮總則發布澄清稱將積極配合相關單位的調查,釐清事實真相,秉持勿枉勿縱態度,籲請各方勿聞風臆測,靜待相關事證查明。稍早民政局再發聲明,指針對藝人體檢報告不實,林耀長澄清,複檢醫院依規定均為公立醫院,北部的複檢醫院有三軍總醫院、北榮、台大及軍醫院等。本次藝人閃兵複檢,並非都在北榮。據了解,多數人均坦承偽造病歷以逃避兵役,並稱經過朋友介紹後認識有詐欺前科的男子陳志明幫忙逃兵役,且陳志明標榜「有醫生幫忙」協助偽造病歷,還點名北部兩家醫院特別好過,但因陳沒有醫療相關背景,檢警為此不排除有醫護人員涉案。

25歲王品澔沒當兵 認確診「病竇症候群」免役
第14屆Eelin Star璀璨之星今(14日)舉辦報名起跑記者會,形象代言人王品澔、金雲、侯凱智也被媒體問到當兵的問題。今年25歲的王品澔坦言因「病竇症候群」,心跳有時會較慢,因此免服兵役。王品澔在大四時已準備好畢業當兵,不料有一天獨自租屋在外的他突然在家中昏倒,被送醫急診,後來又前往三軍總醫院做兩次治療和檢查,被醫生確認是病竇症候群,他說:「我發病過3次,第一次是在高中暈倒,當時沒有做太精細的檢查,是大四詳細檢查後才被確認是病竇症候群,有時心跳會比較慢,在睡覺的狀態下心跳會在30幾,平時一個人生活上要比較小心,所以現在弟弟跟我住」。大學尚未畢業的金雲表示不擔心當兵影響人氣。(圖/楊澍攝)22歲的金雲目前大三,他計畫大學畢業後就等兵單體檢服役,他不擔心當兵影響人氣,因為任何一種經驗對他來說都是演戲養份;侯凱智今年26歲已服過4個月的兵役,他特別提到當時他是長髮剪短,意外發現平頭還滿適合自己的。璀璨之星再度與台灣運彩合作。(圖/楊澍攝)此外,到場的伊林男藝人也被問到兵役的相關問題,參加過《原子少年》的詹皓然剛收到兵單,5月19日就要去陸軍報到,他說:「我剛畢業就收到兵單,沒想到這麼快,4個月會是不錯的體驗。」

「免基因檢測新藥」為晚期乳癌治療點亮希望! 助病友有效延長存活期
當晚期乳癌患者遇上即將到來的人生大事,最害怕的便是因為病痛錯失參與的機會,抱憾而去,此時若能延長存活期,將為患者帶來無盡希望。然而對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來說,因過去治療選擇較少,預後、存活期皆是他們無法樂觀看待的難題。所幸現有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經臨床試驗證實可大幅延長亞洲病患的整體存活期,為病患爭取更多時間,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頑固晚期乳癌不再只有化療 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點亮希望之光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廖國秀醫師表示,目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晚期與轉移型乳癌患者,一、二線標準治療為荷爾蒙療法合併CDK 4/6抑制劑或mTOR抑制劑,然而部份患者仍會於一年內發生臟器轉移或產生抗藥性。針對此類頑固型乳癌,過去常以化療作為最終的治療手段,除對晚期患者帶來較大副作用外,預後與生活品質也大多不佳。所幸,2023年9月衛福部批准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使用於無法切除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後,為晚期乳癌患者帶來延長生命的新轉機。新療法經研究證實更適合亞洲人 存活期有望延長近1.5倍根據歐美族群的臨床樞紐試驗顯示,針對前述類型患者,若接力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能使患者整體存活期達到15.3個月,對比傳統化療的10.5個月多出近五個月。2024年10月公布針對亞洲婦女(包含台灣)研究次族群數據更顯示,整體存活期可延長至21.1個月。「主要是因為抗體藥物複合體可做到精準毒殺(癌細胞)」,廖國秀醫師解釋,大部份乳癌患者皆具有Trop-2抗體接受器,因此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可精準鎖定攻擊目標,且連帶消滅周遭癌細胞,造成「旁觀者效應」,此模式不僅能有效提升患者存活期,也帶來副作用小的優勢,降低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免基因檢測創造病患、醫師、醫療體系三贏局面 個人化治療助完成人生目標廖國秀醫師強調,因Trop-2接收器於大多數乳癌患者皆有表現,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不必額外進行基因檢測,除降低患者額外支出,也減少檢驗相關病理科醫師與健保的負擔,創造三贏的局面。此外,廖國秀醫師也鼓勵晚期乳癌患者多與主治醫師溝通,推進醫病共同決策,有利患者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向。廖國秀醫師分享一名62歲患者的故事,該病友原先使用CDK 4/6抑制劑治療約一年且反應良好,但某次例行檢查時發現有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考量到患者殷切期盼能參與孫子半年後的結婚典禮,評估其身體狀況與預後便開始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目前治療持續4個多月,患者不僅病況改善,肝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預期能達到見證愛孫完成人生大事的目標。醫籲新藥納健保呼應國家政策 鼓勵患者勇敢治療延續生命價值廖國秀醫師提到,樂見台灣健保給付持續跟進國際指引的趨勢,也期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可盡早納入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健保給付範圍,在延續患者生命價值的同時,也能呼應賴清德總統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的政見。「晚期乳癌病友不要輕易放棄,治療仍有存活機會。」廖國秀醫師認為當前治療武器不斷精進,應破除過去癌症難治的迷思,呼籲乳癌患者勇敢接受治療,善用醫療資源,醫病攜手為生命奮戰。【延伸閱讀】2030癌症死亡率降低1/3 晚期乳癌治療新武器可望助力達標備援選手上場 晚期乳癌接力治療突破存活期天花板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683

疑舊疾復發!大G上國道「鬼切、貼護欄」 駕駛昏迷不治亡
國道1號中山高內湖段12日下午2時許發生一起死亡車禍,1名60歲劉姓男子駕駛「大G」豪華休旅車行駛途中,突切內側車道並沿路擦撞護欄開100米,導致該車不斷竄出白煙,嚇壞其他人車報警,警消獲報趕抵後,發現劉男倒在車內昏迷,緊急送醫搶救後被查出他患有宿疾,並於當日下5時許不幸宣告不治。據了解,根據後車行車紀錄顯示,畫面中劉男開著大型的黑色豪華休旅車上國道,不料行駛途中竟轉彎橫跨4個車道至內車道,嚇壞後方駕駛爆粗口「哇!X」及「真的假的」,接著休旅車的半車身開上護欄,並一路擦撞行駛約100公尺遠,由於摩擦緣故導致該車直竄白煙。警方表示,12日下午2時45分獲報,國道中山高南下16.1公里內湖段,有1輛黑色休旅車沿路擦撞護欄,警消人員到場後,發現駕駛劉男倒臥車內且已無意識,救護員隨即將傷患送往內湖三軍總醫院搶命,並研判劉男疑因身體有宿疾,結果行駛途中突發作惹禍,豈料當日傍晚5時18分仍回天乏術不治死亡,後續已報請檢方相驗遺體,詳細事發過程及死因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正準備去麥當勞上班 汐止重機對撞28歲男店門口慘死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路口1日晚間10時許發生死亡車禍,28歲大型重機騎士曾男左轉時,與對向22歲重機騎士蘇男對撞,曾男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搶救不治。據悉,曾男當時正準備前往麥當勞上班,怎料在抵達店門前一刻,就發生憾事,詳細肇事原因尚待釐清。 據了解,曾男住家位於汐止,在麥當勞汐止大同店任職,當時沿著大同路二段正準備左轉停車上班,不料與對向往基隆方向直行的重機騎士相撞。 警消獲報趕抵後發現曾男頭部重創,呈現OHCA(到院前無呼吸心跳)狀態,緊急送往國泰醫院搶救仍在10時55分宣告不治。而對向22歲蘇男及後座22歲林姓乘客則全身擦挫傷,送往三軍總醫院治療後無礙。詳細肇事原因及後續責任歸屬仍待進一步釐清判定。

「擔心被貼標籤」僅2%過動症孩子就醫 民團呼籲正名「神經多樣性」
根據最新調查,台灣8到15歲兒少每4人中就有1人最近6個月受精神疾病困擾,但卻只有十分之一獲得醫療與支持服務,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為例,盛行率接近10%,但僅有2%接受診斷,只有1%接受完整治療。這樣的落差,顯示大部分需求未獲滿足,情況令人憂心。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特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與民間應推動將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正名為「神經多樣性」,以減少標籤化,提升兒少心理健康就醫率。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落差?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家長及教師普遍缺乏對ADHD等神經發展差異的正確認知,甚至因為擔心孩子被貼上負面標籤而延遲或拒絕就醫。根據衛福部調查指出,家內受虐兒童近2成具有ADHD或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但這些孩子常被誤解成「不聽話」,導致錯誤的管教方式如體罰與指責,形成惡性循環。國教盟特別強調,「神經多樣性」是一個國際間廣受認同的概念,強調每個人的大腦發展有其獨特性,包括自閉症、ADHD、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等神經發展差異。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也曾指出,「神經多樣性」強調差異不等於缺陷,個案面臨的障礙來自社會環境未能調適,而非個體本身的缺陷,並且呼應《兒童權利公約》第二、三條的精神,強調所有兒童應享有平等與尊重,不受歧視並得到保護。國教盟提出2大具體訴求:一、提升兒少心理健康就醫率至15%階段性目標國教盟建議政府立即推動三年內將就醫率由目前的2.8%逐步提高到15%,具體方法包括:盡快結合親善機構跨部門推動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檢核表、提高醫療資源及專業人力,並建立有效的醫療與教育轉介系統。二、立即推動「神經多樣性」正名運動,全面去除污名化標籤就如同早期的「老年癡呆症」被正名為「失智症」,國教盟呼籲衛福部與教育部應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統一將醫療、教育與社福系統內對相關兒少精神疾病不夠適切的用語,全面改為國際友善且中立的「神經多樣性」用語,從源頭減少標籤化,創造尊重差異的社會氛圍。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認為早期階段的監測、篩檢與療癒、以及後續的心理健康輔導介入至為關鍵,而這些服務的佈建,亟需仰賴第一線人員協作。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表示,台灣社會對於「神經多樣性」缺乏正確認知,導致兒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遭受同儕歧視、排擠,而學校輔導資源如果未能主動建立正確認知,或是提供心理輔導,對兒少心理健康將會非常不利。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6%至8%的兒童有發展遲緩,我國6歲以下兒童通報比例僅4.3%,實際接受療育者只有2.7%,顯示有許多發展遲緩狀況的孩子尚未接受評估或療育,兒童早療政策需要加強推廣,鼓勵儘早通報、篩檢並接受療育服務,以有效維護兒少健康。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表示,當孩子被貼上「精神疾病」的負面標籤,他們與家庭往往不敢就醫、不敢求救,導致因此錯失黃金介入期。政府機關應該著手進行改革,撕掉孩子身上的不當標籤。期望透過本次正名運動,不僅讓社會更加理解兒童與青少年的需求,更讓家長與教師能夠正確認識並及早支持這些孩子,以真正維護每一位兒童的發展權利。

「國有器官」黑幕掀議 遭指控器官移植一條龍服務…羅東博愛醫院發聲
男歌手Tank(呂建忠)近日公開自己到中國浙大二院進行心肝移植手術,成功後宛如重生,但外界除了恭喜他,也有人質疑器官移植背後是否有什麽內幕,而網紅八炯也聊到「國有器官」的黑幕疑雲,網友們也開始討論中國器官捐贈黑市。而宜蘭羅東博愛醫院因為千金嫁給薄熙來兒子薄瓜瓜,且院方不久前也開始有器官移植服務,遭指控是否為「一條龍服務」,對此,院方已發聲駁斥。近期各大社群熱門話題之一就是「器官移植」,因為Tank多年來因身體問題在演藝圈載浮載沉,近日卻突然發文感謝中國浙大二院為他移植心肝成功,讓網友質疑他一個台灣人為何可以輕鬆順利匹配到受贈者,不禁懷疑與器官捐贈黑市有關。有網友注意到,宜蘭羅東博愛醫院千金不久前才嫁給薄熙來兒子薄瓜瓜,前段時間該醫院也開始提供器官移植服務,與北部醫院聯手合作,不禁聯想該不會就是「一條龍服務」,甚至質疑是中方有派任務。不過,博愛醫院今(11)日發聲駁斥,稱器官移植分配由國家管理,非院方主導,他們不具備任何選擇或指定器官受贈者的權限;院方更強調,器官捐贈均依法辦理,資訊公開透明,可受公評。【羅東博愛醫院聲明全文】近期因網路錯誤訊息流傳,對本院在器官捐贈與移植流程上的角色產生誤解,甚至有錯誤聯想與不實指控。羅東博愛醫院作為台灣器官捐贈體系一員,特此嚴正澄清,並說明事實如下:一、器官移植分配由國家統一管理,非由醫院主導台灣自民國91年起,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設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TORSC)」,作為全國唯一的器官媒合與分配平台。並於94年起正式啟用線上自動分配系統,由系統依據「緊急程度」、「等待順位」、「醫療條件」等客觀標準,進行器官媒合,杜絕人為干預空間。本院作為「器官捐贈協助網絡(OPO)」之一員,僅負責協助器官勸慕與流程陪伴,不具備任何選擇或指定器官受贈者的權限。所有器官捐贈均依法辦理,資訊公開透明,社會各界可自由查詢。二、器捐流程全程依法,並由跨部門專業團隊審慎執行每一位捐贈者的愛心,都經由以下完整流程執行:1.成立「器官曁組織捐贈移植委員會」,集合主治、加護、手術室、倫理委員等跨部門人員,確認醫療條件、尊重意願,並確保符合法規與倫理原則。2.醫療團隊評估病情與可行性。3.由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4.執行雙次腦死判定,均由具腦死判定資格醫師獨立進行,並依法有明確嚴謹的規定。5.因意外致腦死,判定必須經由檢察官簽署相關同意書。6.透過合作醫院之器官捐贈協調師協調受贈相關作業。本院始終以謹慎、尊重、合法的態度完成每一例器官捐贈,讓愛的延續在制度奧倫理的保障下進行。三、羅東博愛30多年來推動器捐實績,參與合作之院所遍布全台自1991年起,羅東博愛醫院即投入器官捐贈推動,歷年與台大醫院、台北榮總、林口長庚、萬芳醫院、雙和醫院等多家醫學中心合作,至今已完成31位捐贈者的大愛傳遞。過程中所有移植手術皆由具資格醫院依法執行,受贈者分布適及台灣各地,參與合作之醫療院所遍布全台:北部地區:台大醫院、振興醫院、三軍總醫院、台北榮總、亞東醫院、台北慈濟、台北馬偕、萬芳醫院、雙和醫院、耕莘醫院、國泰醫院、新光醫院、基隆長庚中部地區:中國附醫、台中榮總、中山附醫、彰基、秀傳醫院、童綜合醫院南部地區:成大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長庚、高雄榮總、義大醫院、嘉義長庚東部與花東地區:花蓮慈濟、大林慈濟醫院、台東馬偕這些醫院皆經由政府主管機關核定與審查,並定期公布手術後存活率等統計數據,確保移植品質與社會信任。四、醫療合作為救命而設,完成遺愛人間的願望本院目前已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及「台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簽訂合作協議,目標在於讓重癥病患能夠在最近的地點,獲得先進且高品質的照護,同時也為懷抱大愛的民眾及家屬提供捐贈管道,完成他們遺愛人間的願望。絕無涉及任何背景考量或其他意圖。五、醫院守護的是生命,不容錯誤訊息抹煞各界善意每一位器官捐贈個案,都是一個家庭在巨大悲痛中做出的無聲成全。我們的任務是尊重每一位願意捐出的生命禮物,用專業奧制度保障捐贈者尊服,也讓受贈者重獲新生。也因此器官捐贈是台灣社會最珍貴的信任與大愛。羅東博愛醫院作為區域醫療機構,將持續以敬意與責任陪伴每位家庭完成生命傳承,也誠懲呼籲社會各界,以理性看待醫療議題,共同守護這份屬於台灣的醫療良心。醫療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2025.4.11

卵巢癌治療後「腸皮瘻管」反覆裂開! 中西醫合療恢復正常生活
一名61歲女性,自2018年診斷出左側惡性漿液型卵巢癌(FIGO分期IC3)後,接受多次手術、化療、標靶治療、放療以及腹腔溫熱化療(HIPEC)等治療。然而,2023年1月,患者因術後腸道吻合部位破裂及滲漏,出現腹內膿瘍,導致敗血症與右下腹腸皮瘻管。腸皮瘻管是一種腸道和皮膚之間的異常通道,常發生於惡性腫瘤手術後。這位患者的病情十分棘手,腸皮瘻管反覆裂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腸皮瘻管反覆發作 中西醫共同照護患者曾於2023年1月12日進行緊急手術修補與禁食(NPO),並使用PICC(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與TPN(全靜脈營養)供給營養。然而,腸皮瘻管多次發作,第一次2023年1月至5月,經歷四個多月的禁食;第二次2023年7月,再次裂開,禁食至7月21日;第三次:2023年10月,再度裂開,並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並於2023年12月25日開始接受中西醫共同照護,成功擺脫長期瘻管困擾,恢復正常生活。中醫依病況調整用藥 成功改善不適三總中醫部林健蓉醫師帶領的團隊,針對患者病情,以中藥治療為主,目標為抑制發炎、促進腸道修復。中藥配方包含茯苓、綿茵陳、川芎、炮附子等多種藥物。中醫團隊根據病情變化,靈活調整用藥。在接受中醫治療後,腸胃症狀改善,飲食量增加,且營養針劑量減少,體力也跟著恢復,病情出現顯著改善。後續持續服用科學中藥3個月以鞏固療效,至今未再發生腸皮瘻管裂開狀況。2024年10月14日腹部CT檢查顯示,患者狀況良好,無卵巢癌復發跡象。林健蓉醫師強調,本案例成功經驗展現中醫藥在處理複雜外科併發症的潛力,以及中西醫結合模式在提升患者整體療效上的優勢。彰顯中西醫合作重要性 提供更全面的照護除了在併發症處理上的優勢,中西醫結合在癌症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上也逐漸受到重視。林健蓉醫師提及,分析2009年03月至 2017年10月在三軍總醫院治療之乳癌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在不同臨床和病理分期,皆顯示出改善存活率的潛力。未來也將持續致力於中西醫整合照護,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延伸閱讀】7旬嬤晚期卵巢癌!肺腹皆遭殃 雙標靶「左右開弓」延緩復發了解卵巢癌基因檢測重要性! 醫建議應檢測「這2項目」助治療方案制定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45

速食店員工下藥猥褻女同事!惡狼遭判判1年10月 速食店業者:已將他革職
2023年,任職於某間知名國際連鎖漢堡速食店的余姓男子,趁關店打烊清潔時間,在女同事飲料中下藥,迷昏對方後猥褻得逞。但疑因藥效過強,女同事始終昏迷不醒,余男只好假好心將女同事送回家,後又因持續昏迷,引起家屬警覺送醫。被害人在急診室昏迷嗜睡3天,診治醫師發現她下體外側有擦傷,始知遭人猥褻。被害人事後提告,余男這才認罪,並以170萬和解,事後他也被判處1年10個月有期徒刑、緩刑4年。對此,其任職之連鎖漢堡速食店回應,事發後已將該名員工革職,會秉公處理,絕不包庇。根據當年起訴書,余男與被害人是某國際連鎖速食店北市松山區某分店的同事。余男先於網站購買含有麻醉藥成分的迷昏藥水2瓶、失意水1瓶,2023年3月19日深夜11時許,余男趁店內清潔時間只剩少數打烊班員工時,將迷昏藥水摻入被害人的飲料內。被害人喝下飲料後,隨即陷入昏迷,余男見深夜四下無人,在速食店內強制猥褻對方得逞。然而疑因藥效過強,被害人持續昏迷,余男將被害人送回家,但被害人回家仍持續昏迷不醒,被害人姊姊遂於隔日凌晨2時將妹妹送三軍總醫院急診。被害人在三總持續昏迷1天,直到3月21日才在急診室清醒,但22日被害人仍在急診室因嗜睡狀況,遂持續留院觀察。急診醫師在她留院診治期間,意外發現她下體有擦傷,於是報警處理。婦幼警察隊調閱相關監視器畫面後,循線將余男逮捕送辦。據《台視新聞網》報導,被害女員工事後到醫院驗傷並提告,余男才坦承犯行,並以170萬元和對方和解。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尚有悔意」,因此判處1年10月有期徒刑、緩刑4年,付保護管束。此外,余男當時所任職的連鎖速食業者則指出,已將該名員工革職,會秉公處理、毫不包庇,已交由司法途徑進行,維護職員權益。◎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犬隻咬傷嚴重恐傷及神經! 醫美「這樣做」有效修復疤痕
近日北市發生兩起比特犬咬傷事件,再次引發社會對犬隻攻擊風險的關注。類似事件並非孤例,去年桃園就曾發生一起嚴重犬隻攻擊事件,一名婦人遭家犬撲咬臉部,導致眼球與顴骨外露,傷勢慘重。犬隻咬合力強恐造成深層撕裂傷 嚴重影響骨骼與神經三軍總醫院醫美中心醫師孫萬烜表示,無論是家犬或陌生犬隻,犬咬傷的風險始終存在,且往往發生得措手不及。正確的緊急處理可降低感染、疤痕與組織損傷的風險,而後續醫美修復技術則能有效改善傷口癒合後的外觀與功能,幫助患者恢復自信。孫萬烜醫師指出,犬隻咬合力強,攻擊時可能造成深層撕裂傷,甚至影響骨骼與神經。此外,由於犬隻口腔帶有多種細菌,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導致傷口感染,進一步引發潰爛、慢性發炎,甚至留下嚴重疤痕,影響外觀與日常功能。緊急應對三大步驟 清潔、消毒止血與就醫針對犬咬傷的緊急應對,孫萬烜醫師建議遵循以下步驟,以降低併發症與後遺症風險:立即清潔傷口:使用生理食鹽水或大量清水沖洗,減少細菌殘留,降低感染機率。消毒與止血:以優碘或酒精消毒傷口,並用無菌紗布輕壓止血,避免過度擠壓,以免加劇組織受損。儘速就醫:由專業醫師評估傷口深度,視情況進行縫合,並接受狂犬病疫苗與抗生素治療,以預防感染擴散。疤痕修復恢復美觀 依深淺及結構提供合適治療孫萬烜醫師強調,犬隻咬傷不僅影響皮膚外觀,嚴重者可能損及日常功能,甚至對心理造成創傷。因此,除了及時治療,飼主亦應加強犬隻管理,透過適當訓練與安全措施,降低攻擊風險,保障自身與他人安全。針對犬咬傷後疤痕修復,孫萬烜醫師分享,可根據不同受傷部位提供專業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恢復肌膚平滑度與自然外觀:1.淺層疤痕受傷部位:臉部、手部、背部等較表淺的傷口。治療方法:雷射治療脈衝光或飛梭雷射。效果:改善淺層疤痕的色素沉澱與凹凸不平,促進膠原蛋白增生,幫助肌膚修復。2.深層凹陷性疤痕受傷部位:面部如臉頰、額頭、肩部等造成深層凹陷的部位。治療方法:自體脂肪移植或玻尿酸填補。效果:填補深層凹陷區域,恢復皮膚平整與彈性。3.結構性損傷受傷部位:鼻部、下巴、耳部等結構性損傷部位。治療方法:手術修復。效果:修復結構性損傷,恢復面部的對稱性與功能。4.疤痕增生或色素沉澱受傷部位:胸部、背部、臉部等易產生疤痕增生或色素沉澱的區域。治療方法:醫學級除疤療程與藥物配合。效果:減少疤痕增生、軟化硬塊、改善色素沉澱,使疤痕更加平整、不明顯。【延伸閱讀】遛狗未繫繩引發衝突! 安全防護多一點、糾紛就少一點伴侶難找不婚不生情感寄託貓狗 毛小孩臨終送行更是重要課題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02

再續前緣又分手!恐怖小王19刀「殘殺內湖人妻」遭起訴
北市內湖區宿姓男子因不滿蔡姓人妻提出分手,去(2024)年11月25日上午持彈簧刀前往蔡女工作地點,兩人談判破裂後,宿男竟在光天化日下,在騎樓持刀猛刺蔡女胸口、腹部、背部等處,造成蔡女身中19刀,最終因大量出血、出血性休克身亡。宿男行兇後,試圖持刀自殘,所幸路人見狀挺身而出,合力制止並報警,士林地檢署今天(24日)偵結,依殺人罪起訴,進入國民法官法程序。起訴指出,宿男與蔡女為舊識,多年前曾為情侶關係,後因故分手。2022年7月10日起,兩人再度取得聯繫,並重燃愛火,不料蔡女再次提出分手,引發宿男不滿,多次對她暴力相向,並在LINE對話中語帶威脅,甚至恐嚇「如果敢出聲求救,就要叫你家人來收屍!」。去年11月25日上午9時48分,宿男離開住處處時,便已將預藏刀刃長度約9公分、寬度最寬處約2公分的彈簧刀,藏於褲子口袋中,隨後前往蔡女工作地點。上午10時9分許,兩人下樓至騎樓旁花圃處談判,約莫1小時後,雙方爆發激烈爭執,宿男竟趁蔡女起身之際,從口袋掏出彈簧刀,將蔡女推往牆壁後,瘋狂刺向其胸口,其中一刀更刺穿右心房。蔡女試圖起身逃離,卻遭宿男再次推倒在地,並從後方補上數刀,刀刀致命。經法醫相驗,蔡女身中19刀,包括右乳房上緣、上腹稍左處、中背部偏右處、左下背部等,其中一刀刺穿肝臟左葉,另一刀則刺穿左腎,傷勢慘重,直至蔡女無法起身,宿男持刀刺向左胸,造成3公分穿刺傷,但並無大礙,宿男又走到旁邊抽菸。莊姓路人莊姓男子聽到蔡女慘叫聲後,立即上前查看,並大聲喝止宿男,同時持交通錐丟擲,打落宿男手中凶刀。其他路人林姓、石姓、許姓及徐姓民眾共5人,也加入制止行列,並協助報警。警方到場後,立即將宿男逮捕。儘管蔡女被緊急送往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搶救,仍因傷勢過重,於當天晚間6時57分宣告不治。士林地檢署今偵結,並依殺人罪起訴,進入國民法官法程序審理。

血源募集愈發困難 專家籲嚴格執行用血量限制
近年國內不時出現血量庫存告急,台灣血液基金會認為,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血源募得越來越困難,現行規定捐血年齡為17到65歲,可捐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要用血的中高齡者卻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醫院用血過於浪費,建議應落實「精準化輸血」,開源有限,就要節流來因應。台灣捐血率是全世界最高,但即使如此,血液供應仍跟不上需求。血液基金會專員杜文靖表示,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可以捐血的青年和中壯年越來越少,近年還觀察到年輕族群捐血意願越來越低,且隨著高齡族群增加,各式手術、癌症化療等用血量越來越大,每逢周一各醫院領完血,庫存量就掉到安全水位以下。杜文靖表示,自己父親日前住院,血紅素掉到9g/dl,醫院就啟動輸血,其實很浪費,應到7g/dl再輸血即可,身為家屬當然是尊重醫囑,但站在基金會立場,仍呼籲醫院推動精準輸血。三軍總醫院血庫中心主任林信仲表示,為了節流,各大醫院已按照美國外科輸血指引,將過去血紅素低於10即輸血,改為低於7且出現症狀才需輸血,兩者用量差距大;同時也要求醫師手術前先讓病患的血紅素到達10,否則術中輸血不僅浪費更多血量,也不利於預後。但林信仲坦言,不少醫師仍習慣照著過去的方式做,看到血紅素掉到10以下就趕快輸血,落實新指引是個難題,醫院只能不斷教育醫師,或是在血荒時嚴格執行用血量限制。台灣輸血學會理事長闕宗熙表示,國內醫院僅2成落實新做法,甚至出現區域醫院輸血率比醫學中心還高的情況,呼籲健保署公布各醫院用血,並透過評鑑等行政手段,審查及管控各類疾病用血模式,提升輸血品質。

名醫聯手當鋪向妻討錢 反被詐騙更多錢
台北市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何姓主治醫師與黃女感情破裂鬧離婚,有多項官司纏訟。他認為黃女私自領走名下帳戶2644萬餘元,2021年夥同某當鋪經理吳男等人包抄黃女車輛討債,未料黃女卻反和吳男合作,騙何醫師簽下500萬餘元的本票後拿去法院聲請強制執行。新北地檢署依加重詐欺取財罪起訴吳男等人,黃女則因已罹於追訴時效不起訴,但與吳等人共犯偽造文書被起訴。檢方調查,何醫師與黃女2010年結婚、2016年離婚、2017年再結婚、2022年又離婚。何與范姓退伍軍人因醫病認識,范得知何醫師為了討要帳戶2644萬餘元向法院聲請假扣押,需支付擔保金500萬餘元,在2021年介紹當鋪經理吳男給何醫師認識,由何醫師委託吳男、范男與其員工等人,聯合在凌晨包抄黃女車輛討債,接著雙方在街上紛爭被帶回派出所。黃女心生不滿,以500萬元為代價與吳男共議行騙何醫師,眾人以花言巧語騙何醫師簽下4張共500萬餘元的本票,再由吳男拿給當鋪員工與黃女向法院聲請本票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偵查時黃女否認認識吳男等人,但檢察官認定其說法不可採信,依加重詐欺取財等罪起訴吳男、范男與其葉姓友人等幫手。因檢方認為何醫師發現被騙不久後就知道當時仍為配偶的黃女涉入詐騙,卻沒有提告,認定屬於告訴乃論的配偶間犯加重詐欺取財罪已逾提告6月法定期,予以黃女詐欺部分不起訴,但黃女與吳男等人拿不實本票聲請裁定部分則因涉偽造文書被起訴。

澎湖外海驚魂記!印籍漁工墜海嗆水昏迷 海巡急派艇馳援挽命
澎湖外海11日上午8時許驚傳墜海意外,1名印尼籍漁工在「昇○德」漁船進行作業期間失足落海,造成他不慎嗆水,船長發現後趕緊呼救求援,海巡署獲報立即派遣人員前往搶救,到場後迅速將溺者接駁並送醫治療,詳細落水原因仍待調查釐清。據了解,海巡署艦隊分署第8澎湖海巡隊上午8時8分獲報,第13巡防區有1艘「昇○德」漁船求助,船長指稱船上有1名印尼籍漁工在作業時,不慎失足墜入海中,造成他嗆水且意識不清,急需派艇協助送醫治療,澎湖海巡隊受理後立馬派遣線上PP-10071巡防艇趕往事故地點。海巡署表示,直到上午9時15分海巡人員順利抵達七美西19浬處,並與漁船會合協助接駁溺者,所幸他已逐漸恢復意識,但考量到七美離島醫療資源有限,海巡人員隨即將溺者轉送馬公本島就醫,並於上午11時平安抵達馬公隊部碼頭,後續則交由救護車載往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醫治,成功化解一場危機。海巡署說明,由於澎湖四面環海,漁民若在海上作業時發生突發狀況,皆可立即聯繫海巡署「118」免費報案電話,或藉由臺灣區漁業廣播電台通報,本單位受理後將迅速派遣人員展開救援行動,藉此保護漁民的生命安全。

醫護人員中刀下體濺血!瑞芳男失控持刀亂揮 兒子阻止也受傷
新北市瑞芳區23日發生一起救護案,警消深夜接獲35歲謝男報案,表示家中57歲父親因病情緒激動,持剪刀亂揮遂報警請求協助,警消到場後老翁持續失控,謝男在阻止過程中遭劃傷,林姓救護員也受波及,下體、大腿濺血,緊急送往醫院救治。事發於晚間9時許,謝男在家中為阻止父親,手掌遭劃傷,見情況越發失控發上報警請求協助,警消趕抵現場後林姓救護人員上前控制,卻不慎遭到對方攻擊,送往內湖三軍總醫院救治。林姓救護員經治療後無礙,考量到老翁身心狀態暫不提告,警方也將持續協助,向法院聲請保護令以保障家庭成員的人身安全。

演技代表作?王大陸造假心臟問題成功閃兵 醫師驚「難度很高」:演技一流
33歲藝人王大陸涉嫌斥百萬巨資找犯罪集團指導、偽裝心臟問題,以此騙過醫師開立診斷證明逃避兵役。對此,有心臟內科醫師在受訪時指出,理論上想用「心臟問題」逃避兵役難度極高。並稱在各種可能逃避兵役的方式中,王大陸選了一種「門檻、技術很高的」,直言他當時能騙過三軍總醫院的心臟科醫師,堪稱「武功高強、騙術一流、演技一流。」藝人王大陸今(18)日上午因涉嫌妨害兵役、偽造文書,遭刑事局帶回偵訊,後移送新北檢複訊,以15萬元交保。據了解,王大陸為了閃躲兵役,私下找來專門犯罪集團在背後下指導棋,並豪砸新台幣100萬元,在集團的建議下假裝心臟問題,以此騙過醫師開出診斷證明,成功躲過兵役。消息傳出後,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傍晚接受媒體電訪。洪醫師指出,男性在臨床上想假裝心臟問題逃過兵役「難度很高」,因為要成功通過心電圖檢視理論上並不容易,「我不知道他是否用別人的心電圖假冒、或是有心律不整等問題才可能」。洪惠風直言,騙兵役技術多種,但王大陸選了一種「技術門檻很高的」,認為他能騙過三軍總醫院的心臟科醫師,可說是「武功高強、騙術一流、演技一流。」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也表示,想靠心臟問題符合免除兵役的條件,「一定要有證據」,除了患者自述的症狀之外,還要包括生理學、影像學的檢查,惟有影像查有異常,醫師才能出具診斷證明。且後續也要由兵役單位再次判定。對於王大陸逃兵的消息,台北市兵役局副局長林春來今日受訪時表示,王大陸將於今年底超過33歲的緩徵年限,目前已將其限制出境,並安排3月入伍。林春來還指出,目前公所尚未收到王大陸的體檢複檢申請,假如他在3月徵集後仍未入伍,將依妨害兵役送辦。而根據《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5條規定,意圖避免動員召集或臨時召集,捏造免役、除役、轉役、緩召、逐次召集或儘後召集原因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地躺1人救護人員喊「黑牌不用救了」 重大事件檢傷分類曝光
台中新光三越在13日中午時間發生嚴重氣爆事件,而事發當下,有熱心民眾立刻上前協助CPR急救,結果一旁的救護人員卻告知「黑牌不用救了」引起網友熱議。對此,根據三軍總醫院急診部核心課程PPT顯示,發生出現大量傷患的事件時,需要以有限人力在最短時間救治最多病人,因此將現場病患區分為4個等級,黑色視為已死亡,列為最不優先級。台中新光三越13日中午發生嚴重氣爆,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釀成4死31傷。而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在事發的第一時間,有熱心民眾在氣爆後,立刻上前協助CPR急救。結果,現場救護人員在查看情況後便告知對方「這個直接黑牌,這不用救了」。影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紛紛表示「天哪,太扯了是我聽錯嗎?他說不用救了?!」、「聽到聲音說不用救了,真的難過」、「聽到『這已經黑牌不用救了』,直接宣判死亡真的很揪心」、「為什麼沒試試看,搞不好救得回來啊」。對此,根據三軍總醫院急診部核心課程PPT指出,若出現大量傷患的事件時,必須以有限人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救治最多病人。因此,檢傷人員會將現場患者分為4個等級,排定優先順序。從最優先級為紅色,極危險,第一優先、立即治療;黃色,危險、第二優先、延遲治療;綠色,輕傷、最低優先;黑色,死亡。

流感疫情還沒完!專家提醒克流感為處方藥勿自購囤藥擅用
流感疫情還沒結束,疾管署去年底宣布擴大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對象,今年2月底以前,若有類流感症狀且身邊有發病者,皆可公費用藥,目前尚餘278.2萬份。專家不建議自備流感藥物出國,流感抗病毒藥物皆為處方用藥,務必就醫診斷後使用,以免用錯藥而耽誤病情。疾管署在全國約4千家合約醫療機構皆有配置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包括克流感、易剋冒及瑞樂沙。本流感季已使用22.3萬盒,上周使用量為2萬人次,目前尚有278.2萬人份,其中35.6萬人份已鋪貨至各縣市。近來有民眾打不到疫苗,或是出國前來不及打疫苗,紛紛詢問如何取得流感藥物。台大醫院感管中心主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祕書長王振泰表示,雖然流感抗病毒藥物沒有太嚴重的副作用,較常見的是腸胃不適,但最令人擔心的是,非流感情況下服用,病毒可能產生抗藥性。王振泰呼籲民眾不需要囤藥,以免造成排擠效應,讓真正急需的人無法立即取得,仍建議民眾有症狀應盡速就醫診斷,如有明確的流感症狀,或家人、同住者、親密朋友被診斷流感,才合乎用藥時機。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特聘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認為,並非每位民眾都有辦法分辨流感症狀,以醫學會的立場,不會推薦民眾自備流感藥物出國,且這些都是處方藥,需要醫師診斷開立,自行服用是不妥當的。張峰義強調,萬一用了不對的藥,自我預期疾病會好,最後卻沒有痊癒,哪個醫師敢負這樣的責任?他提醒有出國計畫的民眾,應該準備的是「萬一生重病如何就醫」?「要不要先買醫療保險」?如果已有身體不適,則不建議出國。

合歡山賞雪接連鬧人命!2男無預警倒地 時間皆在「裝雪鏈時」
寒流南下全台壟罩在低溫中,合歡山也因溼度、溫度達到條件近期降下靄靄白雪,雪白世界也吸引民眾組成賞雪團上山,也因路面結冰濕滑,限加掛雪鏈通行,怎料幾日就傳出有2男在掛雪鏈時疑因為低溫猝死。據了解,第一起事件發生於27日小年夜凌晨4時許,80歲洪姓雪鍊業者於台14甲線替客人加裝雪鏈時,疑因身體不適突然倒地,救護人員獲報到場後緊急將洪男送往埔里榮總救治,經搶救仍宣告不治。怎料過兩天後再傳憾事,51歲九人巴士司機29日上午10時許替車輛掛雪鏈時,同樣昏迷倒地,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檢方相驗後確認死因為心因性休克猝死。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全台OHCA個案比例也隨之上升,雖無法斷定就為氣溫所致,但三軍總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祝年豐也提醒民眾,低溫期間應特別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保持在 18 至 20 度之間,避免過大的溫差刺激心血管系統。消防局則提醒若有使用瓦斯爐、暖爐等器具等,應注意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