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
」 中國 大陸 美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台灣
會談結果出爐!美中發表聯合聲明 美對中關稅從145%降至30%
全球關注的美中貿易談判近日於瑞士日內瓦登場,雙方經過2天會談取得共識,並於台灣時間12日下午發表聯合聲明。協議內容提到,美國同意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45%下調至30%,為期90天;中國則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同樣為期90天。根據新華社及美國白宮官網,美中稍早發布聯合聲明,內容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以下簡稱「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下簡稱「中國」),認識到雙邊經貿關係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認識到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要性;鑒於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於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本着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繼續推進相關工作;雙方承諾將於2025年5月14日前採取以下舉措:美國將(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二)取消根據2025年4月8日第14259號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中國將(一)相應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其中,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並取消根據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和第6號對這些商品的加徵關稅;(二)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採取上述舉措後,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中方代表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擔任,美方代表則為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協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商定的第三國進行。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開展工作層面磋商。

145%鉅額關稅有望解除? 美中經貿會談即將登場
目前有消息指出,美中高層官員將於近期在瑞士舉行關鍵會談,討論持續緊張的貿易與經濟議題,這被視為自川普政府強硬貿易政策以來,雙方邁向潛在重啟談判的重要訊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預計將在日內瓦會晤中國高階代表,包括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負責中美經貿事務的最高級別官員何立峰。根據《CNBC》報導指出,貝森特與格里爾的辦公室於6日共同宣布了這場外交行程,並指出除了與中國官員進行會談外,兩人也將拜會瑞士總統凱勒薩特(Karin Keller-Sutter)。美國財政部隨後聲明表示「貝森特部長在瑞士期間,也將會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事務首席代表。」中國外交部亦證實此行程,表示雙方會在瑞士進行交流。這起會議的背景,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於上月宣布將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大幅調升至145%之後,並同步縮減對其他貿易夥伴的互惠關稅政策,引發中國以同樣高額關稅進行報復。此舉導致全球市場不安。雙方即將展開會談的消息雖然於7日晚間釋出,股市期貨市場迅速反彈,顯示市場對兩國恢復對話抱持樂觀態度。貝森特在聲明中強調「經濟安全即國家安全」,並指出總統川普正帶領國內外邁向一個「更強大、更繁榮的美國」。他表示期待進行「具建設性的會談」,目標是重整國際經濟體系,使其更符合美國利益。另一方面,格里爾也在聲明中重申,其使命是在川普指示下重塑美國貿易關係,以實現互惠原則、開拓新市場並捍衛美國經濟與安全。格里爾補充表示,他將與數位中國對口官員進行會談,並與在日內瓦的美方團隊會合,共同推動美國在多邊議題上的核心利益。川普則於同日稍早在白宮接待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Mark Carney)時表示,中國「想要會談,也想見面」,但美方會在「合適的時間」回應。川普也不滿媒體不斷追問「何時簽協議」,強調「我們不需要簽協議,是他們得跟我們簽。他們想要我們市場的一部分,我們不想要他們市場的一部分」。儘管如此,貝森特當天早些時候在眾議院撥款小組委員會上坦言,美國目前正與17個貿易夥伴進行磋商,但「尚未與中國展開協商」,顯示這次瑞士會談可能是美中自加徵關稅以來的首次實質性接觸。這次對話能否為僵局中的美中貿易關係打開突破口,仍待觀察。

美眾院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授權國務院定期檢視「與台交往」指導方針
美國聯邦眾議院於美東時間5日就2項涉台法案進行表決,旨在解除雙邊交往的限制,鼓勵台灣參與國際事務。最終眾院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授權美國國務院(Department of State)定期檢視其與台灣交往的指導方針。不過法案必須經參眾兩院通過,再交由總統簽署後才會正式生效。該提案將修改美國總統川普第1任期內簽署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和《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其中《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在法案通過後180天內對台美關係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提交給外交關係委員會。這項名為《台灣保證實施法案》的修正案將把一次性報告改為每2年1次的定期審查,目的是最終取消台灣自行施加的接觸限制。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華格納(Ann Wagner)在其提出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於眾議院通過後,發表聲明指出:「無可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我們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的單一來源,且其目標直指全面入侵台灣。美國在遏止此一威脅上絕不能動搖。我們必須與在太平洋地區的夥伴並肩作戰,而我提出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正是邁向以實力維護和平的重要一步。這項法案將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深化並擴展美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我期待參議院能迅速審議此立法,並將其送交川普總統簽署,讓中國明白我們對抗其魯莽侵略的決心與認真態度。」報導補充,《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將要求美國國務院定期檢視並更新其與台灣交往的相關準則。這些定期審查與更新必須符合以下幾點原則,包括:清楚說明這些準則如何加深與擴展美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並反映出此雙邊關係的價值、優點與重要性充分考量台灣作為一個民主夥伴與尊重普世人權及民主價值的自由開放社會之事實確保美國與台灣交往的方式,體現雙方長期、全面且以價值為基礎的關係,並有助於兩岸議題的和平解決。

索馬利亞公告「禁持台灣護照入境」!外交部嚴正抗議 今起暫勿前往
索馬利亞政府本月22日通告,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通知所有航空公司營運商及利害關係方,自今年4月30日起,所有由台灣或其附屬機構簽發的護照及旅行證件,不得再用於進出及過境索馬利亞聯邦。對此,我國外交部表達嚴正抗議,同時也呼籲國人勿前往索國。外交部表示,索馬利亞在中國唆使下,採取限縮我國人旅行自由及安全的做法,對此提出嚴正抗議,並要求索馬利亞政府立刻撤銷該項公告。對於索馬利亞政府錯誤解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與所謂「一個中國原則」掛勾,圖謀製造台灣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假象,外交部也予以嚴正駁斥並強烈譴責。外交部表示,外交部及我國駐索馬利蘭共和國代表處刻與索馬利蘭共和國政府共同洽請理念相近國家及國際組織採取具體行動,以撤銷此一錯誤作法。不過,為確保國人旅行安全及便利,在索馬利亞政府尚未撤銷前述公告以前,呼籲國人暫勿前往索馬利亞聯邦、索馬利蘭共和國。外交部指出,索馬利蘭共和國自1991年宣布獨立以來,已進行4次總統大選,政治情勢穩定,民主持續深化,與台灣同為民主自由的理念相近國家。索馬利亞政府藉由控制索馬利蘭領空,阻止民主國家人民相互交往的粗暴行徑,已對非洲之角情勢造成惡劣影響。本案後續如果有相關發展,外交部將及時對外說明。

女子背包藏170隻「活體吸血鬼蟹」入境 神色可疑遭陸海關攔下
大陸一名黃姓女子9日從珠海拱北口岸入境時,意圖走海關「無申報通道」通關,不過海關人員察覺她神色有異、眼神飄忽,便將她攔下檢查,沒想到竟發現她的背包裡藏有170隻活體「吸血鬼蟹」欲走私入境,目前黃女已被當局帶走調查並依法追責。綜合陸媒報導,9日晚間8時許,黃女揹著雙肩包從拱北口岸旅檢大廳「綠色通道」入境。海關人員發現黃女背包未經X光機檢查,且她行為可疑,眼神閃躲,於是將她攔查。隨後,海關人員發現她的背包內有大量圓形透明塑膠盒,每個盒子裡都裝著一隻小型活體蟹,品種各異且體色鮮豔,共170隻。每個盒子裡都裝著一隻小型活體蟹。(圖/翻攝自微博/海關發布)經拱北海關技術中心鑑定,這批活體蟹為紫色吸血鬼蟹在內的吸血鬼蟹屬動物,這類蟹又被稱為「惡魔蟹」,以鮮艷體色和亮黃色眼睛得名,原產於印度、東南亞一帶,體長通常不超過3公分。由於吸血鬼蟹在大陸並無天然分布,屬於外來物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規,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禁止攜帶活體動物進境,違者將依法追責。目前黃女已被當局帶走調查,相關走私行為將依法處理。

黃昏戀對象拿「床事」威脅 中國老翁離婚成功卻收不回「臥房」
中國上海一名年逾60歲的徐姓男子,在2018年透過介紹,認識比自己年輕6歲的蔣姓女子,兩人發展一段「黃昏戀」,後續徐男不顧親友反對,於2019年與蔣女登記結婚,未料最終不僅以離婚告終,徐男更陷入無法收回房屋主臥使用權的法律困境。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最初蔣女搬入徐男的婚前房產同住,並主動提出結婚。儘管徐男的女兒、姐姐多次勸阻,認為蔣女意圖圖謀房產,徐男仍選擇相信感情,甚至為此與女兒斷絕往來,最終與蔣女領證成婚。而婚後,兩人的生活卻迅速惡化,第三年起,蔣女要求在徐男的房產上登記「居住權」,還以拒絕性生活為要脅。徐男為此讓步,至房屋交易中心辦理居住權,並設定蔣女可「終身」居住。蔣女取得居住權後,夫妻關係惡化愈發明顯,不僅在飲食上刻意加入徐男忌口的食材,更在生活起居中頻頻與其發生爭執。2022年9月,徐男搬離主臥,被迫睡在僅有7平方公尺、通風與採光皆差的客廳沙發。半年後,徐男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雙方最終在2024年7月協議解除婚姻關係。而在離婚後不久,蔣女反向起訴,要求搬回主臥並禁止徐男每日晚間8點至次日早上8點進入該房間。法院審理時,蔣女出示離婚當日徐男親手寫下的書面承諾,內容同意兩人「按現有條件」分居,明確主臥歸蔣女所有。法院根據此承諾與實際使用情況,判決蔣女可繼續獨占主臥,並拒絕徐男的異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居住權屬於一種用益物權,居住權人依法有權在他人住宅內享有佔有與使用權。徐男與蔣女當初於交易中心正式登記、且合同明定「終身」期限,依法律規定,即使房屋日後轉售,新屋主亦不得解除蔣女的居住權。這意味著徐男即便想出售該房產,也幾無市場價值,因為蔣女等於被法律賦予了類似「長住不走」的地位。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一鳴形容,居住權人在法律上形同「長在房子裡」,對房屋所有權人構成嚴重限制。律師張玉霞則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居住權無傷大雅,實際上它對房產使用與處分影響極大,特別是未設定明確期限或附帶條件時更易產生糾紛。

大罷免大除籍2/補件早已逾法律追溯期 律師:就是為大罷免添柴火
政府日前宣布陸配與其子女必須補繳「喪失原籍證明」,否則將遭撤銷戶籍。律師李震華指出,政府聲稱「依法行政」而要求補件,其實是為了大罷免而發動陸配除籍問題,而現在才要求補件,早已過了行政上的追溯時效,並不合法;因國籍問題遭內政部撤銷議員資格的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說,民進黨不該選在此刻打壓特定族群,呼籲政府適可而止。史雪燕與過世的台籍丈夫(於2019年罹癌逝世)在中國大陸結識相戀,1999年結婚後來台,當年陸配取得身分限制更嚴,她在2008才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在丈夫的鼓勵下參與公共事務,後來由國民黨提名參選南投縣議員選舉,2021年因前縣議員游宏達涉涉貪遭解職,遞補擔任議員。沒想到,等她任期都結束2年了,內政部才在去年以她「未放棄他國國籍」為由,「追溯」解除其議員資格。史雪燕委託李震華提起行政訴訟,並要求內政部長劉世芳、陸委會主委邱垂正等人連帶賠償100萬元,目前正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中。李震華說,《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1條規定,原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須設籍滿10年,才可登記為公職候選人、擔任公職;大法官618號解釋也指出,因考量原設籍大陸地區人民對自由民主憲政體制認識之差異,及融入台灣社會需經過適應期間,因此規定須在台設戶籍滿10年,作為擔任公務人員之要件。但這次內政部卻因史雪燕的陸配身分解除她的議員職務,變成「可以選舉,但當選了卻不能任職」,根本扭曲法律。前南投縣議員史雪燕說,她23歲來台至今25年,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護照、駕照與健保卡,一生在台灣的時間比在中國大陸還久,自認是台灣人。(圖/周志龍攝)李震華指出,我國《憲法》架構並未承認中國大陸是另一個國家,《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稱對岸的人民為「大陸地區人民」而不是外國人,既然不承認對岸國籍,在法律上不存在的東西,何來放棄之說?就算史雪燕真的找中國大陸官方辦放棄國籍也辦不到,因為對岸認定台灣人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他說,政府心知肚明,要求人民放棄中國國籍具「法律上之不能」與「事實上之不能」,根本是違法又違憲的假議題。「獨派與台派的朋友,若真的想解決兩岸身分的問題,要修的應該是《憲法》,而不是修理陸配。」李震華說,賴政府除了以國籍問題解除史雪燕的議員身分外,近日為了替「大罷免」添加柴火,又挑起陸配與其子女的戶籍爭議。他說,因為罷免國民黨立委的理由是「通匪」、「中共代理人」,執政黨就藉著修理陸配與其子女,抓準民意的潮流,推升社會抗中氛圍,激起投罷免票的意願,反正陸配大部分票投國民黨或民眾黨,不怕得罪他們。李震華指出,有不少陸配在2004年前來台申請戶籍,當時法律並未規定要繳交「喪失原籍證明」,政府也已核發身分證;2004年公布實施修訂後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9-1與9-2條,才加入規定「台灣地區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否則將喪失臺灣地區人民身分」;「註銷大陸地區戶籍或放棄持用大陸地區護照,得向內政部申請許可回復台灣地區人民身分,並返回台灣地區定居」。但李震華認為,這兩項新規定是規範台灣人到大陸地區設籍、而非大陸地區人民來台申請身分,移民署錯誤引用法條。陸配網紅「亞亞在台灣」劉振亞遭內政部移民署以公開宣傳武統為由廢止其依親居留許可,並要求限期離境,出境前在機場與丈夫、兒子依依不捨擁抱。(圖/報系資料照)李震華說,退一萬步想,就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9-1、9-2的規定也適用於大陸地區人民來台申請身分,要追究陸配及其子女的戶籍問題,也早就該行動,而不是在多年後要求補件,因為公法上行政機關行使權利的時效是5年,逾期不行使就消滅,政府超過20年後才要求人民補件,於法不合;一個民主國家的政府應該要依法行政,就算為了國安或其它理由非要陸配補交證明,也應該是由政府查出陸配有在中國大陸設籍的事實,再要求辦理註銷,而不是要國民自證清白。「每一個陸配嫁到台灣來,後面都是一個家庭。」史雪燕說,2004年之前陸配來台取得身分,並未要求繳交喪失對岸原戶籍的證明,如果政府認為修法後依法需要補交,應該早點執行,不能等到20多年後才要求,把行政疏失造成的後果甩鍋到特定族群身上。「其實就是因為兩岸關係複雜的情況下,針對特定群體,做非常不合理的要求。」史雪燕無奈地說,政府一面刁難,竟還一面擺出「施恩」的態度,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甚至說,政府是對想留在台灣的人「包容」,根本胡說八道。

把高鐵當私家車?女乘客為等同伴上車「伸腳攔車門」 超慘下場曝光
大陸高鐵深圳北站近日發生一起「女子伸腳攔高鐵」事件,引起大眾關注,連官媒都被驚動。對此,鐵路部門迅速展開調查,經了解該名女性旅客強行用身體阻攔車門,試圖等待同行人上車,站台工作人員極力制止未果,隨後同行人上車,列車關門開出,未造成列車晚點,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將依法處理。綜合陸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18日13時許,深圳北站3站台上,1列由東莞南開往廈門的D2404次列車正停靠月台;在車門即將關閉一剎那,1名女子竟把腳伸出門外,導致車門傳感器檢測到異物侵入,無法關閉。車廂列車員見狀,立刻用對講機進行匯報,與此同時站台值班員也發現相關情況,立即出聲制止。沒想到,該名女子就像沒聽見一樣,不僅沒有收回腿,反而雙手緊緊抓住車門邊緣,嘴裡不停地喊「快點,快點,他們還沒上來!」過程被拍下PO網後,引起了極大關注。網友們特別是對女子一己之利感到不滿,輕則影響列車晚點,耽誤的是眾多旅客的行程,重則整個鐵路運輸秩序,發生客運安全事故。事後後,鐵路部門迅速開展核查。經了解,4月18日13時許,途經深圳北站的D2404次(東莞南-廈門)列車停靠在3站台辦理旅客乘降,作業完畢車門關閉過程中,1名女性旅客強行用身體阻攔車門,試圖等待同行人上車。站台工作人員極力制止未果,隨後同行人上車,列車關門開出,未造成列車晚點。目前,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並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旅客阻擋車門關閉的行為進行處理。另一方面,警方19日在廈門成功查獲該女子,其對自己妨礙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鐵路警方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

大陸「1男2女」宣布舉辦婚禮! 警方急介入調查:違法取消
中國貴州一名男子,宣布近期將要舉辦婚禮,不過,卻是一次和2名新娘結婚。而事情傳開後,當地警方立刻介入此事件,要求新郎將3人婚禮的計畫取消,最終新郎僅與現任未婚妻完婚。根據陸媒綜合報導,中國貴州畢節一名男子,在網路上發出婚紗照,宣布將要在19號舉行婚禮。不過,他在婚禮中,竟要一次與2名新娘結婚,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後續警方介入此事件,透露其中一名新娘是新郎的前妻,3人聲稱,拍攝婚紗照只是「鬧著玩」。警方指出,3人拍攝婚紗照的行為並不違法,但中國法律規定一夫一妻制,警方對3人進行了教育勸導後,最終原定於19日的3人婚禮計劃被取消,僅新郎與現任未婚妻完婚。事後警方對3人進行了教育勸導,最終原定於19日的3人婚禮計劃被取消,僅新郎與現任未婚妻完婚。(圖/抖音)對此,婚宴中心發布聲明指出,最初接到預訂時,預訂方並未如實告知將是三人舉辦婚禮這一特殊情況「依正常流程完成相關預約手續後,隨著事件在網路發酵,飯店方才知道這場婚禮的特殊性質。在查證狀況後,飯店管理階層高度重視,立即展開深入討論與研究。」婚宴中心也表示「我國實行一夫一妻制,這是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基本原則,是維護社會公序良俗、保障婚姻家庭穩定和諧的基石,具有不可撼動的法律地位與社會價值。」基於此原因,飯店方將決定取消此次婚禮預訂。

女工程師懷孕秒遭調職「月薪砍76K」 公司下場慘了
近年來勞工越來越重視自身權益,不再傻傻被資方剝削!大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布一起勞動人事爭議案例,一名女工程師任職於一間科技公司,工作1年後懷孕,公司卻直接將她調職甚至月薪砍了3分之2,她溝通無效就沒再上班;女工程師事後告上法院,最後經仲裁委員會判定公司違規,須補齊薪資差額。根據陸媒《央視網》報導,大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布一起勞動人事爭議案例,一名趙姓女子於2022年1月進入一間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雙方簽訂的勞動契約中,趙女工作期間分為參與具體項目期間與等待項目期間,基本工資有人民幣3000元(約新台幣13497元),項目津貼有14000元(約新台幣62986元);在等待項目期間,趙女僅領取基本工資。趙女入職1年多,2023年2月她告知公司自己懷孕一事,她沒想到公司從未找她溝通直接將她調職,趙女有事著去討論卻未果,她也因此未繼續上班、回家待產。結果科技公司主張趙女未參與項目工作,只支付她一個月3000元(約新台幣13497元)的工資;對此,趙女氣得向仲裁委員會申請,請求裁決科技公司得補齊月薪17000元(約新台幣76483元)。這起案例爭議點在於科技公司能否擅自改變懷孕女員工職位以及砍薪,調查後發現趙女被推出項目並未徵詢本人同意,更不存在她不能勝任原職位的工作證明,已違反中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另外公司將趙女砍薪,也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因此仲裁委員會依法裁決,科技公司須賠償趙女,將未給的薪資補齊。在台灣《性別工作平等法》中尉保障女性懷孕勞工的工作權益,有將「懷孕歧視」是為性別歧視的類型之一,如果雇主因員工懷孕而有差別待遇就算違反規定,像是無故減薪或要求勞工留職停薪、解雇都算是違法,若有女性勞工不幸遭遇類似情形,都可以播打1955申訴爭取自己權益。

中越發聯合聲明貶我國主權 外交部籲國際社會共同反制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本(4)月14日至15日赴越南訪問,會晤越共總書記蘇林(To Lam )並發布聯合聲明,謬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關文字嚴重悖離事實。外交部對中國共產黨威權政府持續在國際散播貶損我國主權的言論,表達嚴正譴責與駁斥。外交部重申,我國捍衛國家主權的立場堅定不變,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共政權從未統治過台灣,任何扭曲台灣主權地位的說法,都無法改變國際公認的兩岸現狀。外交部強調,我國將持續透過「總合外交」策略,與各國拓展深厚長遠的合作交流,並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反制中國謬論,勿縱容中國惡意誤導國際視聽、貶損我國主權,共同為區域和平穩定做出貢獻,並促進全球的經濟安全與繁榮。

萬隆會議70周年看「脫中入北」 陳冲:似乎並不合算
網路上流傳一則漫畫,鷹龍在天邊纏鬥,地面一人高舉脫中入北旗招(仰望飛鷹),口中喊著我挺你!上周一位年逾八旬的民進黨朋友,拋給我一個問題:「為啥突然要脫中入北?」,他不是不懂這新名詞的意義,只是納悶為何在全球關稅熱時,丟出這個議題,顯然擔憂其中地緣政治的意涵。對於這位前輩且曾任御史的長者,我只能簡單回應一些Global south與Global north的沿革及演變,腦中也在思索「北」究竟是啥意思。依據新聞報導,於執政黨中常會,賴主席認為台灣經多年努力,已在全球供應鏈頂端,全球北方都爭取台灣投資,因此與北方國家共組聯盟,應該正當其時。新聞傳出後,學者及社會各界依例有正反兩種意見,我雖不學,但也想起一些往事,連帶思考到未來可能的方向。十年前(2014/11)我應印尼國民福利基金會邀請,赴雅加達演講,事後特別要求安排至第三大城萬隆,瞻仰1955年舉辦亞非會議的舊址。七十年前,韓戰剛剛結束二年,美蘇兩大強權所領導的集團已然成形,許多亞非國家部分甫才獨立,部分尚未擺脫殖民統治,此時印尼等五國發起史上首次「非白人」參與的國際會議,計29國與會,通過十大宣言,因標榜與美國為首的第一世界、蘇聯為首的第二世界有別,「第三世界」名稱乃不脛而走,也是不結盟運動的源起。二十世紀末代表第二世界的East Bloc(東方集團即華沙公約)解體,成員因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分別加入第一世界或第三世界,逐漸演變成俗稱全球北方與全球南方的觀念。誠然不容否認,其中也參雜地緣政治觀念,所謂北方國家,在經濟開發及民主發展方面,相對也較進步。南北分立的概念,雖非國際條約所規範,然自廾一世紀以來,台灣因經濟發展程度,一直被視為全球北方。相信國人一定不解,既然已是全球北方,何必又要入北?難道另有所指?有趣的是,全球開發程度較低的向有七十七國,俗稱G77,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存底居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應如何歸類?2022年後,在國際媒體上,常出現的G77+China一詞,用意就在解決此一尷尬場面。台灣既然早是Global north,那賴主席口中的「北」是否另有含義?如果只是為了對外投資,何必要有入北的口號?如果為了組建供應鏈,因是自然共生關係,應該無須強調脫中?而且PRC既在南方北方之間擺盪,要脫恐怕也不容易。何況去年(2024)美國總統及財長還至少三次否認美國要與中國脫鉤(decouple from China),台灣又何德何能主張全然脫鉤?此外依照諾貝爾獎設經濟學獎項後首位得主Jan Tinbergen的貿易重力理論,兩地貿易互動,是與兩地GDP乘積成正比,而與兩地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以兩岸的產業結構及距離言,脫中入北,似乎並不合算。萬隆會議本周即將屆滿七十周年,當初的用意,是要擺脫殖民主義,對現代人而言,Global north或south只是政治口號,意義不大,朝野應該想想,我們究竟擺脫經濟殖民主義沒有?

習近平出手布局反制川普!今訪越南發表文章:貿易關稅戰沒贏家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將對中關稅上調至145%,並以課徵關稅作為談判籌碼,試圖威脅世界各國向美國讓步。對此,北京也開始出手布局,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今(14日)在赴河內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在越南《人民報》發表題為《志同道合攜手前行 繼往開來續寫新篇》的署名文章。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願與越方合作共贏,深化戰略互信,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壯大;落實好兩國政府關於共建「一帶一路」與「兩廊一圈」框架對接的合作規劃;密切多邊協作,促進亞洲繁榮振興;妥善管控分歧,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習近平在文章中指出,在中越建交75周年之際,應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同志和越南國家主席梁強同志邀請,他即將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以來第四次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我期待同越南領導人暢敘友誼、共商合作,擘畫新時代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藍圖。」習近平續稱,中國和越南是社會主義友好鄰邦,擁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廣泛戰略利益。在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和推進各自現代化進程中,兩黨兩國人民早年結下的深厚友誼不斷升華。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符合兩國共同利益,有利於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他也表示,中越命運共同體傳承於鮮明的紅色基因。兩國革命先驅攜手探尋救亡圖存道路,為世界取得反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斗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廣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廣西靖西「越盟」辦事處等革命舊址是中越革命友誼的歷史見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胡志明主席先后在延安、桂林、重慶、昆明等地參與和支持中國抗戰。中國派出軍事顧問團和政治顧問團支持越南人民抗法斗爭,中國黨、政府和人民全力支援越南抗美救國正義事業。「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成為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習近平還點出,中越命運共同體發軔於深厚的政治互信,「近年來,我同阮富仲總書記、蘇林總書記等越南領導人多輪互訪,為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定向把舵。」兩黨兩國高層密切互動,中越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兩黨理論研討會、邊境國防友好交流、兩國公安部合作打擊犯罪會議等機制有效運轉,兩國立法機構聯委會等高級別機制建立,兩國外交、國防、公安「3+3」戰略對話成功舉行。在許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中越兩國立場相近、協作密切。中越命運共同體植根於豐厚的合作沃土。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中越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更趨緊密。習近平強調,中國已連續20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越雙邊貿易額突破2600億美元。榴蓮、椰子等越來越多越南優質農產品走進中國千家萬戶。兩國鐵路互聯互通和智慧口岸建設有序推進,光伏、垃圾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有力保障越南電力供應,中國企業承建的河內輕軌2號線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中越兩國相互成就、共同發展,生動詮釋了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意蘊。此外,中越命運共同體推進於密切的人文交流。習近平認為,這些年,中越人文交流步子越邁越大,兩國民眾越走越親。2024年中國赴越游客超過370萬人次,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正式運營、多條跨境自駕游線路開通,讓「一日游兩國」成為現實。中國影視作品、電子游戲成為越南青年熱議話題,帶動越南「中文熱」持續升溫。不少越南歌曲登上中國互聯網熱搜,河粉等越南美食吸引不少中國民眾品嘗。習近平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經濟迎難而上,2024年實現5%的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重要引擎。中國新能源產業、人工智能和動畫影視全球矚目。中國將堅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推各國共同發展。他補充,亞洲是全球合作發展的高地,正站在實現整體振興新起點上,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將保持周邊外交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堅持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合作,共同推進亞洲現代化進程。與此同時,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越南也即將開啟民族發展新紀元、朝著建黨建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中國始終將越南視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我們要全面深化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習近平接著也列出5點兩國未來可合作的方向,首先是「深化戰略互信,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壯大。」要堅持高層引領,發揮中越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深化黨際、政府、軍隊、執法安全等對口部門合作,攜手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共同維護政治安全。中方願同越方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共同探索和豐富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推動兩國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再來是「堅持合作共贏,增進兩國人民福祉。」要深化發展戰略對接,落實好兩國政府關於共建「一帶一路」與「兩廊一圈」框架對接的合作規劃,打造更多經濟、技術合作平台。中方願同越方推進越南北部3條標准軌鐵路項目合作,建設智慧口岸。中方歡迎更多越南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鼓勵更多中國企業赴越投資興業。雙方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拓展5G、人工智能、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第三是「加強人文交流,拉緊民心相通紐帶。」要以今年舉辦「中越人文交流年」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元的人文交流。中方歡迎越南民眾多到中國各地「串門」,也鼓勵中國游客到越南風景名勝「打卡」。要共同辦好中越青年友好會見、邊民大聯歡等有溫度、接地氣、聚民心的人文交流活動,深挖紅色資源,講好兩國人民友好故事,把中越友好接力棒一代代傳下去。第四是「密切多邊協作,促進亞洲繁榮振興。」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同廣大全球南方國家一道,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要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要加強在東亞合作、瀾湄合作等機制內協調配合,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最後是「妥善管控分歧,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中越兩國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劃界的成功實踐表明,雙方完全有能力、有智慧通過協商談判解決好海上問題。雙方要落實兩黨兩國高層共識,發揮好海上談判機制作用,妥善管控海上分歧,持續擴大海上合作,為最終解決爭議積累條件。要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積極推進“南海行為准則”磋商,排除干擾、聚同化異,將南海真正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習近平也在文末向越南喊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願同越南一道,攜手前行、繼往開來,續寫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篇章,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離島建設條例恐開陸資後門 民進黨示警危及台美經貿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提出《離島建設條例》,擬議增設離島國際醫療特區、自由貿易示範區,可令大陸的資金與服務進出。對此,民進黨11日指出,相關修正案恐讓中資與商品藉此進出台灣,形成「洗產地」破口,危及台美經貿信任,應即刻撤案以免重創台灣經濟。針對因應對等關稅實施對策,吳崢指出,國民黨立委提出報復美國、送台積電換高關稅等言論,他批評相關做法與「共赴國難」背道而馳,不僅無助國家利益,還有損台灣國際形象。目前全球僅中國實施報復性關稅並遭到125%重稅,國民黨此時仍鼓吹疑美、反美思維,恐讓台灣陷入不利局面。吳崢進一步強調,川普政府關注的不只關稅問題,還包括「洗產地」行為,尤其針對中國藉越南轉口出口的作法高度警覺。他點名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推動的《離島建設條例》修法,將開放中資、中物、中勞進入離島自由貿易示範區,恐形同替中國開後門,讓中國商品經台灣轉出口美國,嚴重危及台灣信用。他呼籲國民黨應立即將該案從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撤案,否則恐使台灣也被列入報復清單,承受與中國相同的關稅制裁。林楚茵則表示,《離島建設條例》第十八條之一草案在提案說明中明載鬆綁中國人、資金、物品進出離島示範區,是「幫中國洗產地」的明確證據。她痛批國民黨所謂「共赴國難」,其實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赴,甚至在立法院埋伏法案,隨時可能突襲表決通過。她呼籲國民黨立刻撤案,否則台灣將面臨與中國一樣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導致重大經濟災難。她並警告,「大罷免若不通過,立法院將有52位陳玉珍」,全民應警覺並守住台灣經濟命脈。

報復川普…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 這天起生效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課徵對等關稅,中國稅率為34%,北京當局宣稱必定報復。對此,中國今(4日)宣布將對所有美國商品額外課徵34%關稅,實施時間也曝光了。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天發表聲明,提到美國政府4月2日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痛批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3點事項包含:1、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2、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3、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之前,貨物已從啟運地啟運,並於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時進口的,不加徵本公告規定加徵的關稅。另外,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也發布公告,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並於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同時也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因為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任何出口經營者不得違反上述規定。不只如此,中國商務部還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原因是近年來,斯凱迪奧公司、BRINC無人機公司等11家公司與台灣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依法追究其不法責任。此外中國在WTO將就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對等關稅」措施提起訴訟。

C位出道1/耀樂定居杭州變地下偶像 警告粉絲:小心被灼傷
23歲的耀樂原本是抖音網紅,2023年時爆出與炎亞綸的情感糾紛,他召開記者會時炎亞綸突然到場,超級戲劇化的場面掀起外界熱烈討論。隨著兩人的官司告一段落,耀樂去年貼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居民居住證」,表示要到杭州定居。近日耀樂更宣布加入浙江地下偶像團體「UPuzzle」,從團體照中能看到耀樂站在C位,看來是團內主捧成員。從團體宣傳照中,能看到耀樂站在C位。(圖/翻攝自微博)「UPuzzle」的公司微博3月初時釋出團員們的合照,但每位團員的臉都沒有露出,而UPuzzle的慨念為「當X塊獨一無二的拼圖碎片,穿越不同次元相遇,散落時,我們是風格迥異的拼圖碎片,相遇後,每一塊稜角都成為彼此契合的密鑰。」接著官網一一公布5位團員的身分,而耀樂是最後一位被公布的團員,只見他的宣傳照染了一頭鮮豔紅髮,與先前的形象很不一樣。耀樂染了一頭熱情如火的紅髮。(圖/翻攝自微博)團內每一位團員都有各自代表的元素,耀樂代表的是「火元素」,甚至還有專屬技能「熾焰焚天訣」,後續介紹中也緊扣「火」的人設,包括「觀眾席超過329℃自動觸發爆破」,還要粉絲自動簽署「視網膜灼傷免責協議」,更標示了「玩火警告,小心被灼傷」,可說是相當遵循他們設定的世界觀。代表火元素的耀樂,介紹詞中要粉絲們小心灼傷。(圖/翻攝自微博)其實UPuzzle還未正式出道,但已經吸引不少網友關注,最特別的一點是,UPuzzle不受限於一般的男團或女團,團員有男有女,共通點就是氣質都很中性,當然也有不少網友認出耀樂,雖然引起討論,但目前沒有不好的言論,還有許多粉絲期待他之後的表現。雖然還沒正式出道,但網友們已經在期待耀樂的表現。(圖/翻攝自微博)對於這段時間的經歷,耀樂表示他經過沉澱後,選擇到新的城市生活,但也不忘挑戰自我、豐富自己的人生,並加入了UPuzzle,「中二、搞怪、執著、衝動、熱情,就像是青春最後裡的一塊塊拼圖,把我們拼在一起。」更許願希望某天能從「地下偶像」轉為「地上偶像」。耀樂期許之後能變成「地上偶像」。(圖/翻攝自微博)

陸市場驚見「老鼠臘肉」!1斤要價近7百 在地人超愛:炒蒜苗最對味
大陸廣東省佛山市1名陳姓男子近日在當地市場內看到,有多家店鋪售賣「老鼠乾」,看起來有點像臘肉,每斤要價人民幣150元(約新台幣685元),不知道是否是當地特色。據悉,臘山鼠雖看著嚇人,很多廣東人卻很愛吃,常見的吃法是與白米飯一起蒸熟,清蒸或是炒蒜苗、芹菜也是很經典的家常做法。《上遊新聞》報導,短影音平台上去年就有人發文,希望大量收購老鼠,還有飼養者宣傳自己養殖老鼠的經驗。實際詢問四川、廣西等地的收購者和飼養者,他們透露這些鼠類大多是野生捕捉,少部分為養殖,主要銷往沿海地區,價格最高可以賣到每斤70、80元(約新台幣319元至365元)。其中1名收購者潘先生表示,自己收購銷售的都是山老鼠、田鼠,並不違法,「它是害蟲,也不是保護動物,一般來說是問題不大的,森林公安、林業局也會來提醒,不要抓那些保護動物,比如蛇和鳥那些東西。」公開資料顯示,鼠科中的白腹鼠屬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到中國,在中國至少分布有17個種,其中安氏白腹鼠和川西白腹鼠個體較大。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工作人員查詢後表示,白腹鼠並不在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自治區保護動物或者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中,不是保護動物的話就可以養殖,如果是在名錄中的需要去當地林業部門備案。至於曾有消息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表態支持發展竹鼠產業,該工作人員明確表示,竹鼠仍是三有保護動物,並且目前還在禁食名錄中,所以養殖還沒有放開。2024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也曾闢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精神,竹鼠是列入「禁止以食用為目的養殖活動,除適量保留種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導養殖戶停止養殖」範圍的物種。因此,竹鼠不僅不能規模化養殖,而且需引導停止養殖。桂林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科工作人員表示,白腹鼠如果是在遺傳目錄所規定的33種家養傳統畜禽和特種畜禽中,就可以飼養,「如果不在其中,我只能講不代表你不可以養,而且也不是農業部門在管,涉及野生動物就是林業部門在管理。」廣西當地市監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明確表示,根據《食品衛生法》和《傳染病防治法》,老鼠嚴禁作為食品銷售。相關專家也表示,民間流傳的「一鼠勝三雞」的說法並無科學依據,不管是田鼠山鼠還是各類家鼠,只要是食用野生動物都存在感染疾病或寄生蟲的風險。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全生提醒,在自然狀態下,野生動物中會有較大比例個體帶病存活。鼠類是幾十種人獸共患病的中間宿主,即牠們帶病不發病,但傳給人畜後會發病,無論是捉於田間山林的鼠類還是各類家鼠,只要是食用野生動物都存在感染疾病或寄生蟲的風險,「並非野生就是健康衛生的商標。」

陸配亞亞遭廢居留權確定 最高行政法院今駁回
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日前因在台發表武統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依親許可,處分3月25日前離境。劉女不服,3月21日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遭駁回後,24日提起抗告,仍於27日傍晚遭最高行政法院駁回,目前劉振亞已於25日返回中國,未來5年內將無法再申請依親居留。陸配劉振亞於2024年5月至2025年1月期間,以「抖音」頻道「亞亞在台灣」上傳多部影片,遭人檢舉鼓吹中華人民共和國「武力統一中華民國」等言論,經移民署約談後,認定她涉有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中「危害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情事,因此在3月12日宣布廢止劉女依親居留許可,且5年內不許再申請依親居留。更於3月15日命她在10天內離境。劉振亞本月24日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遭駁回後,再次於24日提起抗告,並於25日於內政部前召開記者會,最後仍於當日晚間搭機離台,返回大陸。而針對劉振亞24日提起的抗告,最高行政法院也於27日傍晚裁定駁回。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劉振亞在台期間,在43萬粉絲的抖音頻道中,上傳多部鼓吹中國武力統一台灣影片,足以認定其有危國家安全之虞,故可依原處分廢止劉振亞依親居留許可,並且自廢止許可之隔日起5年內,不得再申請依親居留。另,最高行政法院表示,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間的人民在訊息來往上並無重大阻礙,劉振亞配偶仍可至大陸地區與其團聚。而劉振亞之子女,也能透過其配偶在臺照護教養,綜上考量,劉振亞與其家庭生活經營、感情維繫、子女照護及教養上,不會如同劉振亞所提抗告意旨所指有重大難於回復之損害。綜上考量,劉振亞聲請停止原處分執行,與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3項規定之要件不合,抗告論旨仍執前詞請求廢棄原裁定,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依法規定,仍需廢止劉振亞依親居留許可,並且於5年內不許再申請依親居留。

陸2旅客身藏「28隻活體龜」入境…遭海關查獲 離譜走私手法曝
異想天開!近日在中國廣東蓮塘海關旅檢進出境大廳,有2名旅客身穿寬鬆長裙,看起來神情異常,引來海關人員注意。沒想到進一步檢查,發現藏了共28隻活體龜,引發軒然大波。據《海關發布》資訊,海關人員近日在進行監管時,看到2名穿寬鬆長裙的旅客,神情明顯不對勁,懷疑事有蹊蹺,於是攔下進行檢查,結果在其中一名旅客的腰部和腹部查獲綁藏的活體龜16隻,另一名旅客則查獲12隻,總共28隻。隨後經深圳海關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鑑定,確定該批活體龜均為南美陸龜。中國法律規定,南美陸龜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2023版),且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版)二級保護動物。該批活體龜均是南美陸龜。(圖/翻攝自微博)對此海關提醒,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等規定,除合法持有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證書外,禁止貿易、攜帶、郵寄瀕危物種及其製品進出境,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消息一出,在微博掀起一陣討論,網友紛紛留言:「什麼操作」、「不是這些人怎想的,這種玩意兒帶回來幹啥啊」、「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麼離譜」、「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麼?」

陸配「亞亞」台籍丈夫抗告也失敗!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聲請 駁回理由曝光
陸配網紅「亞亞」(劉振亞)日前因在台發表武統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依親許可,處分25日前離境。劉女不服,21日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聲請停止執行,遭北高行裁定駁回聲請。劉女配偶黃君宏又另外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告,尋求行政救濟,希望能在妻子被迫離台前留下妻子。不過北高行認為移民署處分不具明顯違法瑕疵,25日亦駁回黃男聲請。可抗告。陸配劉振亞與我國公民黃君宏結婚,婚後2人育有2子1女。她雖經移民署許可在台依親居留,卻在居留台灣期間,於社群平台「抖音」開設「亞亞在台灣」頻道,並在2024年5月間至2025年1月間在抖音上傳多部影片,遭人檢舉有鼓吹中華人民共和國「武力統一中華民國」等言論,經移民署約談後,認定她涉有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中「危害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情事,因此在3月12日宣布廢止劉女依親居留許可,且5年內不許再申請依親居留。更於3月15日命她在10天內離境。劉女21日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遭北高行駁回聲請。劉女丈夫黃男亦對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劉女依親居留許可,並限令劉10日內出境之處分表示不服,向北高行聲請2案停止執行。對此,北高行認為移民署強制劉女出境固然急迫,對劉女及丈夫黃男權益有所影響,且有部分容難回復。但停止執行必須具備「執行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有急迫情事」積極要件,及「對公益無重大影響」之消極要件。經衡量當事人私益與公益後,若具備「對公益有重大影響」之消極要件,仍不許裁定停止執行。然而,劉女於抖音上發布的影片中,內容包括有「台灣永遠是中國的台灣」、「兩岸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也許明天早上醒來,寶島上已經插滿了五星紅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就是中國的領土」、「大陸武力統一台灣,已經不需要其他的理由了呀!」、「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等語,經閱聽者觀覽及傳媒轉發後,已造成目前社會爭議四起、紛擾難平,並升高各種對立氛圍,對公益有重大影響,則依法處分廢止許可、限期離境,於法難謂不合,並沒有一望即知的違法瑕疵。經權衡聲請人利益,以及不停止執行於公益之影響,本件當以公益為優先保護對象,因此駁回聲請停止執行。此外,裁定還指出,黃男、劉女所主張「移民署針對政治言論內容進行審查,合法性顯有疑義」一事,屬於本案訴訟所應審究之事項,仍有待法院審酌相關證據後進行綜合判斷,因此「並非本件停止執行事件所應予審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