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
」 乳牙 蛀牙 男童 拔牙 醫師
4歲娃愛吃糖「20顆乳牙蛀壞18顆」 醫搖頭:連喝粥也加糖
愛吃糖要小心!大陸河南有一名4歲孩童太愛吃糖,20顆乳牙竟有18顆蛀壞,有的牙齒已經發黑腐爛,滿口牙有很多窟窿。醫師得知孩童愛吃甜食,連喝粥都要放糖,聽完後直搖頭,並導正家長認為乳牙蛀壞沒關係的觀念,提醒正視孩童口腔清潔狀況,否則將來還要花錢矯正,得不償失。綜合陸媒報導,河南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接診一名4歲病患,醫師發現他的20顆乳牙有18顆蛀壞,門牙已經發黑腐爛,牙齒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窟窿。經醫師問診,從家長口中得知4歲童非常喜歡吃甜食,嘴裡不時含著棒棒糖,吃飯喝粥時也要加入砂糖。醫師指出,有不少家長認為孩童乳牙蛀壞沒關係,反正之後就會長出新的牙齒,但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乳牙蛀壞可能引發根尖周炎,導致牙槽骨破壞,進而影響恆齒發育,造成牙齒排列畸形。呼籲家長務必從小守護孩童的口腔健康,幫助孩童控制甜食攝入,做好牙齒清潔,並定期檢查牙齒。事實上,蛀牙是牙科最常見的疾病,也是牙科診療中最常見的項目,衛福部曾發布的衛教資訊指出,蛀牙是牙齒表面不潔,殘留著食屑,孳生細菌使之腐敗產生酸,酸使牙齒脫鈣而成為蛀洞即是蛀牙;故蛀牙的形成有4個重要因素,就是牙齒、食物、細菌、時間,4者兼備就會形成蛀牙。在衛福部的衛教資訊中有提到,容易引起蛀牙的食物種類,包括糖果類、糕餅類、飲料類、水果類和塗抹類,常見的容易造成蛀牙的食品,像是巧克力、口香糖、棒棒糖、花生酥、太妃糖、冰淇淋、甜甜圈、蘋果、派、蛋糕、含糖餅乾等、汽水、可樂、含糖果汁、葡萄乾、水果罐頭、果醬、蜂蜜和花生醬等。

5歲半男孩身高僅106公分…慘被確診矮小症 幕後元凶竟是爸爸
大陸重慶1名5歲半男孩身高僅106公分,檢查後被確診為矮小症。醫生表示跟爸爸經常吸煙有關係,孩子長期被迫吸二手煙會影響甲狀腺功能,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不僅會影響身高,甚至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好在發現及時,越早進行干預對孩子身高的影響越小,建議爸爸為了孩子的健康盡量少抽煙。綜合陸媒報導,該名男孩今年5歲,身高僅106.3公分,去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矮小症。醫生表示,患者的異常跟爸爸經常吸煙有關係,孩子長期被迫吸二手煙會影響甲狀腺功能,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不僅會影響身高,甚至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所幸發現及時,越早進行干預對孩子身高的影響越小。醫生也建議爸爸為了孩子的健康盡量少抽煙,「孕期的時候都知道戒煙,孩子大了就不能再忍忍。」曾有數據顯示,有72.9%的學生在家、室內、室外公共場所以及交通場所暴露於二手煙。充分證據表明,成人吸煙可以導致胎兒的生長受限、新生兒的低出生體重以及嬰兒猝死等。而兒童暴露於二手煙的環境,則可能引發以下各種疾病。1、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兒童支氣管發育相對比較直,煙霧裡的毒素很容易直接進入肺泡並積蓄在肺泡內。如果孩子每天長時間處於香煙的煙霧中,不僅容易患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或肺炎,成年後患肺癌的危險也比沒有處於被動吸煙環境的兒童高3倍。2、易誘發氣喘研究發現,生活在二手煙環境中的孩子,發生氣喘性支氣管炎的機會比生長在無煙家庭的孩子高3至5倍。3、蛀牙二手煙會對兒童口腔菌群和乳牙發育的礦化過程產生不良影響,被動吸入二手煙的孩子,血液中可替寧的含量會大大提升(尼古丁吸進體內會轉化成可替寧),它們會使孩子們的乳牙或恒牙出現更多的孔洞。4、耳部炎症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會直接刺激兒童的中耳黏膜,使中耳內分泌物和黏液增加、變稠,使咽鼓管不通暢。長期接觸二手煙,易致孩子患上中耳炎。如果你發現孩子常常扯耳朵,或是耳朵有流膿現象,應高度警惕患了中耳炎。5、影響智力發育可替寧是一種在尼古丁分解時所產生的物質,它可視為暴露在吸煙環境中的兒童血液所含尼古丁量的標誌物。科學研究發現,如果兒童血液中的可替寧含量不斷增加,閱讀、數學和推理能力就會下降;可替寧含量越高,孩子這方面能力的測試分數就越低。如果孩子長期暴露於二手煙環境,智商值通常會下降兩個百分點。6、睡覺打鼾吸煙會大大增加空氣中煙塵和傳染物質的數量,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易導致孩子扁桃體出現息肉,從而導致呼吸道狹窄,出現打鼾的現象。因為呼吸較費力,打鼾會嚴重影響兒童的睡眠質量,導致白天無法集中精神,甚至出現敏感、好動等表現。7、損害孩子的血管長期處於二手煙環境中的孩子,血液和尿液中存有一種影響血管擴張、導致血栓及炎症的物質。家人抽的煙越多,孩子處於被動吸煙的環境越惡劣,這種物質的含量就越高,對孩子血管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嚴重。 8、誘發惡性腫瘤科學實驗表明,惡性腫瘤發病率的上升,有三分之一以上與吸煙有關,主動吸煙與被動吸煙均會誘發癌症,而被動吸煙的兒童最易受傷害。在二手煙暴露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兒童血液中可替寧(尼古丁代謝產物)的含量是成人的1倍以上,而兒童尿樣中煙草所含的致癌物水平是成人的1.6至8倍。由於兒童的排毒能力遠遠低於成人,更易受到二手煙的傷害。

「鸚鵡牙醫」幫人拔牙惹議 醫生:恐染2傳染病
多年前流傳一段「鸚鵡醫生」影片,其中美國有多位孩童讓飼養的鸚鵡化身成牙醫,用喙幫自己拔除鬆脫的牙齒;近年來中國大陸也傳出相同的案例,引起網友熱議。對此,醫師提醒,讓鸚鵡拔牙恐引發鸚鵡熱、禽流感等疾病,若人類在給鸚鵡拔牙後,出現發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與禽鳥的接觸史。這幾年網路上流傳「鸚鵡牙醫」,其中一隻鸚鵡更有過5次拔牙經驗,多次將男童的乳牙拔除,曾15秒就完成。近日,1位來自大陸武漢的家長三度讓鸚鵡幫女兒拔牙,鸚鵡在慢慢靠近女孩的嘴巴後,精準咬住目標,輕晃2下,伴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響,就將牙齒順利拔除。該影片同樣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大讚鸚鵡很聰明,一眼能分辨出要拔除的是哪顆牙齒;但也有人擔心,這種拔牙方式容易傳染疾病,尤其要注意「鸚鵡熱」。根據陸媒《九派新聞》報導,讓鸚鵡拔牙容易傳染疾病,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文丹寧提醒,鸚鵡拔牙可能導致嚴重感染,鸚鵡作為一種禽類動物,身上可能有著不明來源的細菌和病毒;而在拔牙時,鸚鵡的喙會和人類的口腔親密接觸,且牙齒在脫落時可能伴隨出血情況,進一步增加感染風險。醫師說明,禽類最常見傳染給人類的病毒是「禽流感」,而「鸚鵡熱」同樣也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因此醫師建議,若已經讓鸚鵡幫忙拔牙了,隨後須密切觀察孩童是否出現不適,一旦出現發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時就醫。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口腔科主任熊凡則指出,鸚鵡無法準確判斷拔牙的合適時間點和方法,因此有損傷口腔軟組織和感染的風險,既不安全也不衛生。醫師舉例,若鸚鵡只拔出乳牙的牙冠,隨後還是需要接受專業醫師的治療。他強調,換牙期應讓牙齒自然脫落,遇到乳牙殘留在牙齦上或有雙排牙齒等情況,也須及時前往醫院治療。

只因「覺得很酷」!收容所員工私藏人類腳趾 欲上網賣8千元被抓
澳洲墨爾本一名在動物收容所擔任森林護管員的女子,在某天發現犬隻口中吐出人類的腳趾頭後,便私自將殘骸保存起來,並試圖上網販賣。後來,她遭到檢舉後,被法院判處18個月社區矯正令和150小時無償社區服務。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事情發生在2024年2月,48歲的金曼(Joanna Kathlyn Kinman)於維多利亞州一家動物收容所擔任森林護管員,當時有2隻被收留的犬隻因啃食過世主人的遺體,在收容所內嘔吐,其中含有人類腳趾。金曼見狀,便在其他工作人員離開後,偷偷翻出被丟棄的人體遺骸,並將其帶回家,泡在福馬林中。而金曼次日與女兒通話時,表示自己計畫在網路上出售人類腳趾,大約可獲得400元澳幣(約新台幣8375元)。警方接獲匿名檢舉後,迅速前往金曼位於莉莉代爾(Lilydale)住處突擊搜查,發現玻璃展示架上除了有人類腳趾外,還有豚鼠腳、鱷魚爪、鳥頭骨等等標本,以及她孩子的乳牙。面對警方訊問,金曼坦承自己確實有想在網路上販售人類腳趾,同時聲稱她只是「覺得很酷」。不僅如此,警方還查出,金曼是臉書社團「Bone Buddies Australia」的活躍成員,該社團為骨骼、標本收藏愛好者提供交流及買賣的機會,而金曼之前曾賣過死胎小貓和小狗的濕製標本,但她沒有透露這些遺骸的來源。報導指出,金曼被控「涉及人類遺骸的不當行為罪」,最高可判處2年有期徒刑。最終,金曼遭判18個月社區矯正令,還要完成150小時無償社區服務。對此,死者家屬感到相當悲痛,但死者兒子不願讓其他親屬知悉此事,希望保護他們免受調查。金曼的律師馬蒂尼(Rainer Martini)則強調,金曼已經為此付出代價,包括失去工作、受到網路霸凌等等,現在她深感後悔,「不僅為了她自己,也為了給死者家屬帶來的影響」。

罕見公開對川普政策發表評論 巴菲特:關稅是一種戰爭行為
投資界巨擘、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長巴菲特2日罕見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發表評論,稱關稅某種程度上屬於「戰爭行為」,並警告懲罰性關稅恐推升通貨膨脹,損及消費者利益。巴菲特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採訪時表示:「就某種程度上而言,關稅是一種戰爭行為。我們對此擁有豐富經驗」。他指出,關稅隨著時間推移,最終仍會轉嫁給消費者,相當於另一種形式的商品稅。巴菲特幽默地補充:「牙仙可不會幫忙付這筆錢!」牙仙是西方傳說中的妖精。據傳,牙仙會在幼童換牙後,在深夜悄悄把脫落的乳牙變成禮物。巴菲特借用這項民間故事,說明關稅並非由某個不相關機構所支付,而會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將從4日起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25%關稅,同時向中國額外提高10%關稅。對此中方誓言採取報復性措施,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主持人邀請巴菲特進一步解釋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但他婉拒直接對當前經濟狀況發表評論,僅稱:「這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話題,但我不能談論」。巴菲特在訪談最後樂觀表示,他依然看好美國企業,他所率領的波克夏海瑟威也依然會將大多數資金投入美國市場。然而,觀察人士認為,巴菲特近期的投資行動顯示其謹慎態度。波克夏過去1年內迅速售出股票,2024年末時現金儲備達3342億美元,為歷史最高水準。分析認為,巴菲特的防禦性策略反映出市場與經濟的不確定性。由於投資人擔憂經濟放緩、川普政策的不可預測性,以及整體估值偏高,近期市場波動加劇,標普500指數年內僅上漲約1%。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波克夏已於2024年第4季清倉所有涉及標普500的指數型基金(ETF),合計約4400萬美元。

家長怕6歲女童難消化連堅果都磨成粉 咬東西就痛一看竟長出「雙排牙」
中國大陸湖北武漢近日有名6歲女童一咬東西就痛,媽媽一看竟發現孩子有「雙排牙」,帶去醫院檢查後,醫生確認女童是乳牙滯留,經了解原來是家長怕孩子不好消化,每次都會把食物弄成好吞嚥的質地,連堅果都要研磨成粉,造成孩子的乳牙沒有充分運動和刺激,也就不能自然脫落。據陸媒報導,女童夢夢吃飯時發現門牙鬆動,且一咬東西就痛,媽媽一看發現孩子有「雙排牙」,12月4日她帶著6歲的女兒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就診,醫師詳細檢查夢夢的口腔後,確診為乳牙滯留。經了解,夢夢的家長怕她吃粗硬的東西不好消化,於是從她小時候,無論是肉還是蔬菜都會切碎,米飯也不敢煮太乾,怕她噎著連堅果都要研磨成粉,這就造成孩子的乳牙沒有充分運動和刺激,不能自然脫落。醫師表示 「現在小朋友進食較精細,食物較鬆軟,咀嚼的力量較小,乳牙沒有得到充分鍛煉和刺激,導致乳牙不能自然脫落。」最後夢夢拔掉了乳牙,給恆牙騰出了位置。醫師提醒,一旦發現有「雙排牙」,應及時就醫,經醫生評估後可拔掉乳牙,拔掉乳牙能減少阻力,為後面的恆牙騰出生長空間,以防止牙列擁擠或牙齒錯位等情況出現,建議要給小朋友多啃食硬物及粗糧,例如蘋果、玉米等,充分的咀嚼可以幫助乳牙牙根吸收,從而促進乳恆牙自然替換。

澳洲1地10歲兒童犯罪照判刑「最慘關10年」 抗議人士批:乳牙都還沒掉
澳洲有多個地區刑事責任年齡為10歲,北領地一度把刑事責任年齡提高到12歲,但最新上任的鄉村自由黨政府火速將刑事責任年齡恢復到10歲,當地10歲兒童犯罪最重可判10年監禁。有部分抗議者不滿這項政策,紛紛上街反對,還有人指出「他們有的乳牙都還沒掉」。根據外媒《BBC》報導,澳洲北領地去年才將刑事責任年齡從10歲提高到12歲,但當地犯罪率沒有降低,新上任的鄉村自由黨政府為確保人民安全,決定採取行動,將刑事責任年齡恢復成10歲。投票給鄉村自由黨的一間當地餐廳老闆,他支持新政府的決定,透露自家餐廳在去年就發生至少5起偷竊事件,且犯人大多都是小孩子,他們被逮捕後表示這樣做感到有趣;老闆只能不斷換新的安全設備,或是加裝監視器抓人,但他認為政府的政策會比較有用。不過有支持的人也會有反對的人,北領地要推動恢復刑事責任年齡至10歲的法律,有部分反對者在議會外聚集,還有人舉著標語「10歲的孩子仍然有乳牙」,認為他們年紀這麼小恐怕要面臨牢獄之災相當不合理;另外,有其他反對者表示,「如果是你的孩子犯罪怎麼辦?」難道真的忍心讓小孩吃牢飯。根據北領地新通過的法律,代表犯罪嫌疑人就算是年僅10歲的兒童,犯下駕車搶劫的罪刑,一樣會被判處最高10年的監禁。

小孩齒列不正需要矯正嗎? 醫曝評估要點
正在換牙期的小茹因齒列先天發育異常,從小就咬合不良,雖然能正常飲食,也不影響說話,但是一口亂牙令她相當困擾,11歲時被媽媽帶到醫院齒顎矯正科評估。醫師建議早期進行齒列矯正,也就先天缺牙與阻生齒分別處理治療,迄今矯正一年半,先拆除上排矯正器,小茹的齒列與外觀已大幅改善,平整的門牙讓她更有自信,下排牙齒目前持續矯治中。咬合不正分為三類 牙齒排列不整齊占五成以上兒童大約從六歲開始進入換牙期,乳牙掉落並長出恆牙,許多家長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齒列不正的問題,擔心置之不理會影響臉型及外觀。台北慈濟醫院齒顎矯正科陳宜宏醫師指出,為了評估矯正問題,可大致將咬合不正的病因歸為三類:第一類為正常咬合但牙齒排列不整齊,占五成以上;第二類常見於上門齒暴牙或小下巴;戽斗可能為第三類。不同人種,咬合不正的特徵也不一樣,第二類在北歐白種人的盛行率較高,戽斗則在亞洲族群較多。至於是否需要早期矯正或治療方式的選擇,醫師會視狀況給予個別化建議。齒列不正易影響身心 何時矯正因人而異 定期維護仍是首要小學中高年級開始,孩子與同儕的互動增加,嚴重的齒列不正若影響到顏面外觀,恐怕會讓小朋友不敢露齒笑,因此社會心理層面的考量也是醫師與家長決定要不要讓孩子接受矯正的因素之一。許多家長會詢問「越早矯正是否長大後比較可以維持齒列穩定?」但有些家長則認為太早矯正耗時耗力,若口腔清潔不佳容易造成蛀牙,得不償失。對此,陳宜宏醫師表示,在混和齒列時期接受矯正治療的小朋友因為要等待換牙,有時得分階段進行,且每位小朋友的嚴重程度、配合能力、爸媽對治療的態度皆不同,故難斷言早期矯正一定會成功或失敗。擁有一口漂亮好牙 定期維護仍是首要然而,早期矯正的好處除了能提升自信心,也可以降低第二階段矯正的困難度,但因為咬合異常的病因複雜,生長發育的變化也不可預測,所以不同醫師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可是無論如何抉擇,最重要的還是平時維護、定期回診,才能擁有一口漂亮的好牙。

女兒雲大開始換牙 簡嫚書要求「牙齒還給我」曝可愛原因
簡嫚書今(11日)出席兒童營養品代言記者會,聊起大女兒雲大9月開啟小學生生活,也開始換掉乳牙,簡嫚書笑著分享,她要求雲大把掉下來的乳牙「還給我」,讓雲大聽得一頭霧水。簡嫚書提到,雲大對於上小學適應滿好的,開學第二、三天,第一次換牙,掉下第一顆乳牙,這件事讓簡嫚書覺得很可愛,身邊的大人都對雲大說「恭喜妳長大了喔,成長了」,反而她卻跟雲大說「妳牙齒有沒有留著,要還給我喔!」簡嫚書前陣子去了趟澳洲,一起買菜煮飯就很開心。(圖/楊澍攝)一開始雲大還覺得一頭霧水,覺得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乳牙還給媽媽,後來簡嫚書解釋:「因為這是在我肚子裡的時候給妳的,接下來就要靠妳自己努力了。」簡嫚書提到大女兒雲大九月開始上小學。(圖/楊澍攝)簡嫚書日前也趁著空檔帶孩子們去澳洲玩,「因為她們年紀都太小,所以行程沒有安排得太滿,很純粹到那邊去體驗生活,大家都吃好、睡飽。一般的公園,小朋友就可以玩一整天,行程都很溫和緩慢。」印象最深刻的是相聚在一起的平凡時光,因為平常在台灣大家都要上班上學,在澳洲可以全家去市場採買、洗菜、切菜,一起煮飯享受一餐,對她來說很難得的時刻。

5歲童拔2顆乳牙竟釀腦死 醫生疑強迫戴麻醉面罩
烏克蘭有名5歲的男童韋萊斯(Veles)在診所進行拔牙手術前,由於情緒相當不穩定,於是醫師提議幫他進行全身麻醉並拔除2顆乳牙,豈料過程中他突然心臟驟停,而後被轉移到加護病房時,被醫生診斷為腦死,最終被宣告死亡。孩子的父親聲稱,當時醫生強迫兒子戴上麻醉面罩。據烏克蘭媒體UNIAN報導指出,該事件發生於2023年12月,5歲的男童韋萊斯在利沃夫1家私人診所進行拔牙手術,預計要拔除2顆乳牙。當時韋萊斯在拔牙前的情緒相當不穩定,於是醫生提議幫他進行全身麻醉,父親帕什尼克(Viktor Pashnyk)及母親瑪利雅娜(Marianna Vakhniak)都同意,但韋萊斯在手術室裡不停反抗,帕什尼克事後指控當時醫生強迫兒子戴上麻醉面罩。在手術過程中,韋萊斯的心臟驟停,隨後他被送往醫院急救,雖心臟一度成功恢復跳動,但當轉移到加護病房時,被醫生診斷腦死,此後韋萊斯陷入昏迷,且需要依賴生命維持設備,到1月13日被宣告死亡。根據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結果,警方將對醫療工作者的行為進行法律評估,釐清人員的相關責任。

幼兒園老師突抓頭「猛撞桌面」!男童乳牙慘遭撞斷 她事後竟稱:心情不好
大陸江蘇有名幼兒園女老師於26日,突然抓住5歲男童的頭,直撞桌面,導致男童的乳牙遭撞斷。當天男童哭著回家,母親發現兒子嘴角有異樣,在追問之下,兒子才承認被老師毆打。事後,該名老師被問及為何要對小孩施暴,她竟回說「心情不好」。目前,該名老師已被解僱。從曝光的監視器畫面中,可看到江蘇太倉市浮橋鎮某間幼兒園的老師王姓女子於26日,突然抓住男童的頭,而後竟大力往下按,直撞桌面,導致男童的乳牙遭撞斷,不僅如此她還用力抓住男童的鼻子,畫面令人揪心。當天男童一路哭著回家,男童母親發現兒子嘴角有異樣,隨即聯繫幼兒園,試圖了解情況,老師卻指是孩子自己不小心撞到桌角,而後在追問之下,男童才承認自己是被老師施暴。母親要求幼兒園調閱監視器,從畫面中可清楚看到事發當天,孩子和老師坐在一起時,老師突然用手抓住孩子的頭,隨即撞向桌子,涉事老師當時在男童父母親面前哭著抱歉,被問及為何要對小孩施暴,她竟說自己心情不好。警方獲報後,立即組成工作小組,進行調查,而該名老師已向家長正式道歉,家長也與校方達成和解,目前涉事老師已被解聘,警方也將展開進一步調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嫩妹「一次拔57顆牙」 醫揭罹罕病曝:這數量還算少
以為缺了1顆牙,實際竟是長了57顆牙。中國大陸社群最近瘋傳一段「人體活化石」影片,一名23歲嫩妹分享自己在缺牙處的牙齦裡長了57顆「牙瘤」,以及動手術全拔的特別經驗,各種大小與形狀的牙齒照一曝光,立刻讓網友們驚呼連連。女子在社群曬片表示,下顎處有顆乳牙脫落後就沒再長出新牙,但由於不影響生活、不張大嘴說話就不會暴露,因此一直沒有做處理,身邊不少親友也沒發現她缺牙。怎知,某天去醫院一看,竟被醫師說「這問題非常嚴重」。女子的全牙與局部X光照。(圖/翻攝自抖音)醫師看完普通X光照後,立刻要求做更詳細局部拍攝,還把所有實習醫生都叫來,女子這才驚覺事情真的很不對勁。幸好,她雖被告知罹患「牙瘤」,還需要做全身麻醉的拔牙手術,但疾病與手術風險非常低。醫師在術後還興奮告訴她家人,「你女兒拔了57顆牙」,女子也在片中自嘲:「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人體活化石?」一名印度男童曾長出有526顆牙齒的牙瘤。(圖/翻攝自推特)另據《印度快報》報導,罕見疾病「組合型複合性牙瘤」無法透過簡單的目視診斷,且經掃描確認罹病後,只能透過手術摘除。印度清奈縣一名因牙痛在2019年就診的7歲男童,就被醫師從牙瘤的囊袋中清出526顆不同尺寸,每顆都有牙冠、牙根與牙釉質塗層的牙齒,當時牙齒排列照一出,瞬間轟動全球。

12歲女童「牙齒不整齊」做矯正 醫一檢查「驚見腫瘤」親曝病因
大陸一名12歲女童小雅(化名)因牙齒不整齊,前往上海市兒童醫院口腔科做矯正治療,沒想到拍X光發現,小雅的右下頜骨內發生了瘤樣病變,因此導致其右下第2恆磨牙在頂出來的途中遇到「埋伏」,無法正常長出。醫院替她制定專屬的手術治療方案,目前瘤體已完全切除,可以正常進行後續的牙齒矯正。綜合陸媒報導,小雅(化名)因牙齒不整齊前來上海市兒童醫院口腔科做治療,沒想到拍片檢查發現,小雅的右下頜骨內發生了瘤樣病變,因此導致其右下第2恆磨牙在頂出來的途中遇到「埋伏」,無法正常長出。上海市兒童醫院口腔科專家立即幫她制定了專屬的手術治療方案,先為其實施手術切除。由於小雅的牙瘤就生長在頜骨內,手術難度較大,但在手術中,上海市兒童醫院口腔科團隊使用了最新的超聲骨刀微創去骨法,儘量保留正常的頜骨組織,最大程度保護黏膜組織及正常的恆牙。手術在全麻下進行,醫生在足夠空間視野下操作,減少了手術時長,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患兒在心理和身體上的恐懼和疼痛。目前,瘤體已完全切除,小雅可以正常進行後續的牙齒矯正。上海市兒童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段阿竹表示,牙瘤病因較複雜,多種因素均可能與牙瘤的發生相關,如乳牙的慢性炎症和感染遺傳因素、成牙本質細胞過度反應等,均可能導致牙瘤發生,牙瘤患者常有缺牙現象,牙瘤可引起恒牙遲萌、疼痛、頜骨膨隆、鄰牙移位、鬆動,病變範圍較大,可導致骨缺損甚至引起骨折,「不過一般牙瘤不會引起癌變,患者無需過度緊張,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多可獲得較好治療效果。」

陸推星葬:骨灰送到外太空 價格大公開「最便宜88萬」
人死後殯葬的方式五花八門,較常見的包括火葬、土葬、海葬、樹葬、植葬等,不過中國有公司即將推行「星葬」(太空葬),將成為一種全新的葬禮方式,融入現代科技,將逝去的親人安置在太空中,在網路掀起一陣熱議。該公司負責人透露,由於去年是首次發射,只是嘗試把近50人的紀念品送進太空,像是戒指、項鍊、乳牙、夫妻結髮等一些去世者的紀念品,目前尚未正式將骨灰送進太空,預計今年開啟徵集,技術上是可行的,也已經通過國防科工局有關部門的嚴格審批,擁有發射許可證。「星葬」最便宜的費用是19.8萬人民幣。 (圖/翻攝自微博)據了解,「星葬」產品來自北京星願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星願航天),成立於2021年,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註冊資本為555.56萬人民幣。「星葬」官網設置了「發射時間表」和「服務流程」、「訂購」等選項,售價依尺寸不同,定價也不一樣,從低到高分別為5萬元人民幣、12萬元人民幣、30萬元人民幣,最便宜的是記載逝者照片、墓誌銘的「太空靈位」,售價19.8萬人民幣(約88萬新台幣)起。有專家認為,太空葬作為新型衛星用途,證明航天科技的商業價值,正在被民眾關注和開發,但因為費用問題,而且目前針對太空葬的業務也比較少,社會接受度較低,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市場多大,這個方向能走多遠、速度多快,都不好預測」。

女童不滿三歲竟有14顆蛀牙 全因「這習慣」戒不掉!
一位2歲9個月的女童有夜奶跟含飯習慣,全口20顆乳牙中有14顆蛀牙,尤其才剛萌發不久的臼齒也快速地出現明顯蛀洞。女童實施全身麻醉下的全口牙齒重建,歷經4至5小時的治療與麻醉照護,才完成乳牙重建治療,之後在家長配合努力下,女童戒除夜奶,並在牙齒恢復咀嚼功能後逐漸改善「含飯」的壞習慣。乳牙蛀牙 當心夜奶戒不掉、含飯壞習慣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醫師李俊育說明,不良的口腔習慣正侵蝕許多家庭「小小孩」的牙齒,那就是「夜奶」。會造成乳牙蛀牙絕非單一因素造成,但以三歲以下兒童最常見的蛀牙原因是便是「飲食習慣」,最明顯的就是「夜奶」,如:喝奶喝到睡著、半夜討奶喝、晚上刷牙後仍想喝奶再睡等習慣。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 齲齒菌種加速孳生由於人體在睡眠時的唾液分泌減少,酸鹼中和能力大為降低,若牙齒長期處於酸性環境中,一方面齲齒菌種加速孳生,一方面齒質也易被酸侵蝕。而乳牙結構和恆牙相比,前者有較大的牙髓腔、較薄的琺瑯質及牙本質,因此蛀牙的進程更易入侵到顎骨,進而產生囊腫、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問題,幼兒無法口語溝通配合看診,也難以精準地表達不適,導致多家長就醫時的困擾。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塗氟 增加牙齒抵抗力李俊育建議,控制吃飯時間(每餐30分鐘尤佳)、避免夜奶、減少餐間點心的頻率等,都有益於控制口腔酸鹼值、齲齒菌量。除此之外,補充氟化物也相當關鍵,包含每天至少兩次使用1000ppm的含氟牙膏刷牙,定期每半年接受塗氟(有蛀牙者或高蛀牙風險的兒童建議增加頻率至每三個月塗一次),另外也可以在牙醫師評估下考慮額外補充氟錠、使用含氟漱口水,進而全面增加牙齒的「抵抗力」。李俊育提醒,孩童若有齲齒問題,家長可選擇具兒童牙科專業治療的醫療院所協助。

戒掉壞習慣 乳牙齲齒恐影響學習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2年「臺北市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服務」將於3月6日開辦,篩檢對象及項目為:(1)滿3歲以上未滿4歲幼童:身體、口腔及聽力篩檢;(2)滿4歲以上至未上小學幼童:身體、口腔及視力篩檢,並對於未通過篩檢之幼童,提供後續轉介及追蹤治療之服務。乳牙齲齒影響學習 嚴重恐致死根據國際文獻,乳牙時期就蛀牙的人,一輩子都容易蛀牙;乳牙蛀到神經,細菌可能就會破壞底下正在發育的恆牙。依衛生福利部106至110年國民口腔健康促進計畫指出,幼兒的乳牙齲齒會影響身心健康發展,造成疼痛,進而影響發展學習與生活品質。嚴重的齲齒,更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導致死亡。照護者當心留意! 6大原因致蛀牙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牙科醫師王敏靜牙表示,幼童應該從長牙也就是大約六個月,最晚也要在一歲前開始第一次看牙及塗氟漆。蛀牙的原因,已不再只是沒餐後潔牙及高頻率的飲食,其實造成蛀牙的風險超過100種,其中最危險的是:三歲前就開始有齲齒,連一點點脫鈣都有蛀牙的可能、一天進食的次數超過五次,每次都不可超過30分鐘、夜奶或奶睡、照顧者本身牙齒健康狀況不佳。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戒掉上述壞習慣,有上述風險的人,就要每三個月看牙塗氟漆,六個月回診只有完全沒風險的才足夠,要讓寶貝沒齲齒,就要從一歲前開始看牙跟每天至少刷兩次含氟濃度超過1,000ppm的牙膏,不會漱口的幼童,也可以安心使用含氟濃度超過1,000ppm牙膏」。兒童塗氟有新制 需持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王敏靜提醒,從幼童長出第一顆牙齒開始,每三個月到半年一次的牙齒塗氟就非常重要,除了幼童每天使用兩次含氟濃度超過1000ppm的牙膏,還需牙醫師定期使用高濃度氟化物,為寶貝的牙齒穿上一層防護衣,遠離蛀牙!值得一提的是,衛生福利部公告自112年2月1日起,進行兒童牙齒塗氟服務需持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之「兒童塗氟補助時程與紀錄」,若缺了其中一項,醫療機構可拒絕補助。

愛女驚見「媽媽秘密」夢碎…接噩耗崩潰爆哭2天 星媽嘆:該長大了
藝人艾莉絲2015年結束和日籍前夫的婚姻後,和女兒梨梨醬移居法國,不久和英國外交官馬培迪再婚,生下兒子威廉弟,一家4口甜蜜幸福。艾莉絲近日透露,隨著女兒年齡增長,現在已經會上網查資料,「赫然發現了事實的真相,拿走她乳牙的人竟然不是牙仙子,而是她媽媽」,結果竟當場崩潰。「有人現在很生我的氣,哭了好幾天。人生的現實往往令人難以接受,但…該長大了。」艾莉絲13日在臉書發文,「女孩大了,竟然開始上網搜尋媽媽的臉書粉絲頁,結果看見了我的前兩篇發文,那一篇關於我假扮牙仙子而且硬掰爛藉口的故事。女孩赫然發現了事實的真相,拿走她乳牙的人竟然不是牙仙子,而是她媽媽。」艾莉絲笑說,「她跑來質問我,不得已我只好承認,這世上沒有牙仙子,那些錢都是我給的。結果她大崩潰」她也提到,「就在上禮拜,突然收到區公所的來信,通知我家威廉弟可以轉學了,而且梨梨姐也能一起入學。前提是,一週後就要轉學。這個決定讓梨梨小姐非常傷心,哭了兩天。」艾莉絲無奈表示,「她說她好不容易交到朋友了,好不容易適應了,內心很不捨。她感到憤怒、感到憂傷,這些情緒媽媽都能了解,也試著陪伴,看她這樣,內心很難過。但考量到今後弟弟還要唸6年的小學,而姐姐很快要去中學了,各方考量之下,最後還是決定趁他們才剛唸完一個學期,趕緊轉學安頓。」(圖/翻攝自艾莉絲 X IRIS)

乳牙晃動影響吃飯…10歲男童「用鉗子自己拔」媽看傻 網笑翻:是個狠人
小孩都會經歷換牙的過渡期,有些家長會在牙齒鬆動時就帶孩子去拔牙,有些則是選擇讓牙齒自然掉落。不過大陸山東一名男孩在吃飯時感到乳牙有些鬆動,因為影響到他吃飯,他便自己拿起鉗子開始拔牙,媽媽在一旁看了驚呆。綜合陸媒報導,事發於16日,山東煙台一名男孩在吃飯時感到乳牙有些鬆動,因牙齒干擾到他吃飯了,因此他決定自己拔牙,便拿起鉗子開始拔,媽媽在一旁看了也嚇了一跳。媽媽溫女士表示,兒子拔完牙後忍不住哼了兩聲,疼了好久都沒緩過來。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我閨女直接用手拔,真的耽誤吃飯」、「是個狠人~當年我女兒換牙…搖搖欲墜了…她還不給我拔」、「好傢伙!!後生可畏」、「我滴媽呀……狠人」、「對自己挺狠啊」。

8歲女童看牙 診所醫師「3把鉗子硬拔」慘了:把恆牙當成乳牙
大陸山東一名媽媽帶著女兒前往一間牙醫診所看診,沒想到牙醫竟錯把其女兒的恒牙當成乳牙拔出,讓該名媽媽氣炸,且經調查發現,該名牙醫師不具備獨立執業資格,將進行依法查處。綜合陸媒報導,山東臨沂蘭山區馮女士8日下午帶著女兒前往輝東口腔門診部檢查牙齒,馬姓診斷後告知馮女,女兒的下側門牙長出了一顆小恆牙,但因為被前面的乳牙擋住,所以必須把乳牙拔掉,以免影響恆牙生長;隨後馮女同意「拔除乳牙」,沒想到在拔除過程中,馬醫師不斷喊「這乳牙怎麼這麼難拔」,甚至還換了3把鉗子,最後找來另外一名男醫師,才終於把牙齒拔出。牙齒拔出後,馮女發覺牙齒非常大顆、牙根也很長,感覺不對勁,事後諮詢相關知識的朋友,才得知女兒被拔掉的牙齒竟是恆牙,讓她氣炸,向診所反應、要求賠償,但雙方仍未達成共識。事後馮女打給當地的衛生健康委員會,後來診所才承認是門診部馬姓醫師的問題,願意賠償1.8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7萬8703元)的後期植牙費用,且經經調查發現,該名牙醫師不具備獨立執業資格,將進行依法查處。

男童天生反應遲鈍 竟是耳朵內長了「這個」
中國西安一名5歲男童(小丁)天生反應遲鈍,因天生耳廓小,外耳道未發育導致聽力不佳,對外界的聲音感知力也不甚靈敏;小丁的家人為了替其治療,特意前往當地耳鼻喉科看診,這才發現,導致小丁聽力受損的原因,竟是因他耳朵內長著3顆不規則的牙齒。根據《中國報》報導,醫生對小丁進行聽力檢測後,依照檢查結果得知其可能罹患傳導性耳聾,並表示可以透過聽力重建治療。小丁父母遂帶著兒子前往該西安市中心醫院的放射科,對小丁耳朵進行更精密的檢查,隨後醫生驚奇發現,小丁的耳朵內竟長著3顆不規則的牙齒。透過檢查影像結果顯示,小丁耳朵內的3顆牙齒呈隨機排列,且具有牙冠及牙根。同時,因小丁患有雙側外耳道閉鎖,中耳腔較小,雙側小骨發育不良;但因內耳結構正常,聽神經發育良好,因此認為只要在進行聽力重建手術前,先行「拔牙」,小丁的便有可能痊癒。而談起此病症發生原因,醫生則解釋,牙齒發育是從胚胎期的第5週開始,直到25歲為止,分為乳牙及永久性牙齒;牙齒的結構與骨頭雖然類似,卻並非完全一致,若發育過程中受到干擾便有可能出現異常,推測小丁是在胎兒期時發育紊亂,才會導致牙齒長在耳朵內,而耳內的牙齒並無任何功能,還會影響患者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