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大帝
」
千古誤會?傳是亞歷山大大帝父王墓 竟葬年輕男女與6嬰屍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是古希臘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西方歷史上被視為四大(或七大)軍事統帥之一,而他的父親腓力二世(Philip II)過往被外界認為在希臘北部的維爾吉納(Vergina)的「第一號王室墓」安息,不過根據最新研究,墓中實際埋葬的是一名年輕男子、一名年輕女性及6名嬰兒,與歷史記載中的王室成員並不相符。根據《考古科學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Science)報導,這座墓葬自 1977 年被發現以來,一直被認為與馬其頓王室有密切關聯,如今研究團隊透過放射性碳定年(radiocarbondating)、同位素分析與骨骼學比對發現,墓中埋葬的是一名年輕男子漢女性,另有6名嬰兒,其中這名男性死時約 25 至 35 歲,女性則在 18 至 25 歲之間。這項於 2025 年 5 月 17 日、由美國科學媒體 Live Science 發布的研究指出,這對男女的死亡時間介於西元前 388 年到前 356 年,比腓力二世於西元前 336 年被刺殺的時間還早,排除了他們為腓力二世及其王后的可能性。另外,墓中出土的6具嬰兒骨骸經鑑定是分屬不同個體,且年代在西元前 150 年至前 130 年之間,已進入羅馬時期,與其他兩具成人遺骸的年代相隔超過 200 年。研究人員推測,這些嬰兒可能是後期民眾利用墓穴開口,疑似是早期盜墓者破壞所安葬,與過去猜測這些嬰兒為腓力二世與克麗奧佩特拉(Cleopatra)所生的說法明顯不符。這項發現打破了過往主流觀點,但研究團隊表示,該名男子仍有可能是馬其頓王室的成員,甚至可能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國王,由於考古與歷史記錄有限,目前仍無法確認其具體身份。學者強調,這項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提醒世人不能過度依賴考古物外觀來推斷身分,而應結合科學檢測取得更準確結果。報導指出,這項重新鑑定推翻了學界長期以來的共識,也讓馬其頓王朝陵墓的真實面貌再度成為考古學界關注焦點。原被認為是腓力二世陵寢的古墓,如今證實與亞歷山大大帝的王室無關,埋葬者身分成謎。(圖/翻攝自X)

揭開阿富汗的神秘面紗 塔利班政權下的新世界
2021年8月中旬,緊臨西亞、位在南亞地理區的阿富汗變了天,從似義和團的武裝民兵推翻了前親美的舊政權,成為了阿富汗伊斯蘭猶長國的新主人。歷經了2年多的管理執政,新版白色的可蘭經文國旗,逐漸平靜民眾也一一回歸正常生活,這個一度被國際視為貧窮、戰亂不斷的亞洲國家,不被世界承認的合法政權,卻跌破眼鏡地受到民眾的支持,領導著阿富汗走向平穩和平的2年多,終被遊客看到它的變化,開啓了它處女旅遊市場的商機。2023年的夏天,無意中的接觸,開始了我接觸阿富汗旅遊的計畫,從過去殘破戰爭畫面的印象開始,心中忐忑不安地詢問和尋找各種可能的旅遊管道,終於讓我決定在2023年的9月底與友人前往一探究竟,沒想到這一探訪,卻給我開啓了不同的人生思維!Band-I-Amir National park 班德艾米爾國家公園。(圖/合勝旅遊提供)2023年9月28日踏上了旅程,搭著阿富汗航空從巴基斯坦轉機飛入,首次在機上接觸了阿富汗空勤人員,拿到阿富汗製的輕食飲料,心中是無限地感動,在心裡驚嘆一聲:嘿!阿富汗,我真的來了!從窗外的山景印入眼簾開始,目不轉睛,深怕漏看了這一神秘國土的風光,僅短短1小時的飛程,伴隨著阿富汗高地的景致,抵達首都喀布爾,從出關的徒步入航廈過關,接過官員遞過來的入境填表單,很多遊客不知所措,手忙腳亂地忙著找筆書寫,領到了行李,走出航廈,深深吸了口氣,阿富汗,我真的到了!從出關的開始,在禁區內地行走,直到看到「I love Afghanistan」的字標,知道我即將出禁區與前來接我的阿富汗旅遊業者見面。黃昏時刻的機場一帶,滿滿的人潮,有接機的人、有送機的人,從陌生的打招呼開始,注定相識的緣份就此開始!Sakhi Shrine 薩希聖人祠。(圖/合勝旅遊提供)美麗的晚霞,夜幕降臨,一出機場即看到金光閃爍、似大皇宮殿的大型建築吸睛,怎比巴基斯坦還金碧輝煌,原來是一間間的婚宴大堂,彷彿皇宮似地華麗,一掃阿富汗的窮印象!街上熱鬧的人來人往、各業生龍活虎,一點也沒有窮酸的感覺,香噴噴的燒烤延街迷漫,唯有市區的街道管制,沒有紅綠燈,才讓我又回了神,我真的進來塔利班政權管的阿富汗國度,處處有安檢哨站,管理著市區治安。乾淨的街道人潮擁現,有包頭巾的塔利班官員、普通的老百姓、穿梭在車陣中的小小乞丐,也有覆著面紗的阿富汗婦女行走其間,好不熱鬧,阿富汗的民眾生活情景,也與我們無異。雖是伊斯蘭教信仰的民風,但友善的人們,直視視看著像外國人的我們,露出靦腆的笑容,感受到這地方的純樸。在街上可看到女性攤販推著攤車。(圖/合勝旅遊提供)阿富汗座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帶,自古是絲路貿易的必經之道,西方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經過之地,也曾是古代法顯、玄奘僧人來此取經的佛教重鎮,蒙兀兒帝國的初期發跡地等等,多元的歷史文明出入,獨特的半沙漠綠洲環境,結合中亞、波斯、伊斯蘭教,成就阿富汗混血文化的背景,至今仍歷歷在目。旅遊過程中巧遇許學校舉辦校外教學,兒童們看到相機主動揮手致意。(圖/合勝旅遊提供)從18世紀起,印度次半島上的伊斯蘭回教政權,蒙兀兒帝國的消逝,迎合進來了西方歐洲英國人的政權管理,加上鄰國中國、俄羅斯的勢力爭霸,從此踏上不平靜的不歸路,與戰爭劃上了等號,時有所聞的恐攻事件,登上國際的媒體,成了遊客避恐不及的禁區。巴米揚大佛。(圖/合勝旅遊提供)隨著2021年政黨的轉變,阿富汗人走進自己的執政,用伊斯蘭教義執政管理,所謂的神學士政權,由於不被國際承認其合法政權,在外人的眼中開了倒車,民風不再開放,種種新規管制,也正因為如此,阿富汗成了一個另類國家,加速了各界遊客對它的好奇,曾經以為的不友善、不開放,卻在申請簽證時感受到它熱情的歡迎,簽證官友善地希望各界有技能人士的蒞臨與投資,幫忙阿富汗成長起來,不再是戰火下的孤兒。塔利班政權兩年半以來,第一團最大的觀光團體,竟是來自台灣市場。(圖/合勝旅遊提供)舉世聞名的巴米揚大佛,是阿富汗的代名詞,雖是伊斯蘭國家,也掩蓋不了曾是佛教重鎮,世上最大的立佛,不在中國,而是在南亞地區的阿富汗境內,因宗教理念的相異,排斥偶像的膜拜,不少當地佛教遺址被破壞,仍不影響遊客前來的心情,佛在我心中,一直都在。從高處遠眺市區。(圖/合勝旅遊提供)四平八穩的高速公路,美景相伴,甜美的水果,前往各地的名勝古蹟參觀,阿富汗超出我的想像,更像是一古典美人正等待著遊客去發掘。又誰曾想到,境內的長途巴士車,竟是嶄新的歐洲進口車,比我們台灣的國光號還新,上車脫鞋、下車穿鞋,舒適而乾淨!有先進也有落後,但相信未來的時間內,只要政權持續穩定,阿富汗的真實面目,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成為遊客想見的國度!小孩手提火爐幫人家驅邪用熏香要點小費,這是受拜火教的影響。(圖/合勝旅遊提供)路邊擦鞋小販。(圖/合勝旅遊提供)飯店的武裝警衛。(圖/合勝旅遊提供)

搜奇/豔后神廟發現2千年前木乃伊 嘴藏「金舌頭」驚人用途曝光
每個年代、世界各地都會存在著不同的宗教信仰,認為某些方法可以趨吉避凶,或是幫助自己重新輪迴轉世,考古學家2021年2月在古埃及神廟遺址區塔波希利斯馬格納(TaposirisMagna),挖掘到16個已有2000年歷史的新墓穴,其中一個墓穴的一具木乃伊,嘴裡竟有金舌頭,考古學家推測,這個做法很可能是為了讓死者能在死後和「冥王」溝通。考古學者認為,金舌是確保往生者遇見「冥府之神」時對話。(圖/翻攝自埃及旅遊暨文物部)綜合外媒報導,來自埃及和多明尼加考古學者,在塔波希利斯馬格納神廟發現「金舌木乃伊」,根據多明尼加共和國(Dominican Republic)的考古學家凱瑟琳(KathleenMartinez)所領導的考古團隊,過去已在亞歷山卓市活動多年,目標是找到充滿傳奇色彩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7世的墓穴。這具木乃伊面具保存完整,可見到其頭飾與笑容。(圖/翻攝自埃及旅遊暨文物部)考古團隊在遺址區進行挖掘工作時,意外發現的墓穴中出土了多具「保存不良」但是口腔中有「舌狀黃金護身符」的木乃伊。按照埃及的神話傳說,在死者口中放入舌狀護身符是為了確保其死後仍能與埃及神話中的冥王西里斯(Osiris)說話。依死者形象打造的雕像。(圖/翻攝自埃及旅遊暨文物部)除此之外,埃及文物部在聲明中稱,此次的考古任務在塔波希利斯馬格納神廟內發現了16座嵌入岩石的墓穴,這樣的墓葬形式常見於希臘化時代和羅馬時代。然而,這些墓穴中埋葬的木乃伊保存狀況不佳,遺骸已經變質損壞,顯示希臘、羅馬時代的木乃伊,與舊埃及木乃伊的製作技術差異,但石製的喪葬面具仍然完好無損。根據歷史記載,亞歷山大大帝在西元332年前征服埃及,在他死後,其部將托勒密開創了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Kingdom),直到西元前30年羅馬人入侵埃及,開始長達超過6個世紀的統治,而克麗奧佩脫拉7世是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統治者。塔波希利斯馬格納是古埃及人為冥王與冥后艾希斯(Isis)打造的神廟,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的墳墓也在此被發現,先前考古學者在此處挖掘出印有克麗奧佩脫拉頭像的錢幣,相信神廟在她執政時期已經啟用。除了金舌頭木乃伊,學者還有其他發現,其中一具女性木乃伊保存不完整,但她戴著能覆蓋大半身體的面具,面具上的人臉面帶笑容,還有清楚的頭飾浮雕。另外,現場還發現許多雕像殘骸,考古學者推斷,遺址可能是托勒密4世在位期間(西元前221年至前204年)修建。

開箱埃及「千年石棺」 3人骨浸紅色屍水萬人請願「試喝」
2018年7月埃及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挖掘到一個至少2千年前的神祕石棺,當考古人員開棺卻發現裡面有3具人骨,且全浸泡在紅色屍水中,看起來相當驚悚。更誇張的是當這消息傳開時,竟有3萬多名網友請願希望喝到棺材中的千年屍水,但未獲得埃及政府許可通過這項請求。據了解,2018年7月挖掘到一個2公尺、長3公尺、重約30頓,黑色花崗岩打造的神祕石棺,可追朔到2千年前歷史的托勒密王朝,此石棺一度被認為是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棺材,但經考古學家撬開卻發現裡面是3具人骨,並且泡在紅色屍水中。對此,埃及文物最高委員會秘書長瓦奇里(Mostafa Waziri)表示,這3具屍骨未穿著金銀衣飾,身旁也未見任何陪葬品。勘驗後認為3具人骨生前皆為男性,都是士兵或將領,其中一位更因利器切割致死,判斷有可能因為戰爭而死。石棺因長期埋在地底所以滲水,才出現紅色液體。消息一出馬上引起對古老詛咒有興趣的粉絲集體請願,希望埃及政府開放試喝「人骨濃湯」。一名英國電玩製作人麥肯卓克(Innes McKendrick)表示,希望能喝到千年屍水,他認為這是一種碳酸能量飲料,想吸收內含的能量,就算最後死掉也沒差,而這個請願更一度獲得近3萬4千名網友支持。但瓦奇里拒絕請願並表示,這只是發酵過的屍水,喝下去可能被屍水內含的古老真菌感染而喪命,根本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