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動物 美國 飼主 野生動物 台灣黑熊
台北魚市「三清午仔魚」抽驗不合格被要求下架 檢出致癌物「還原型孔雀綠」
為維護民眾食用水產品之安全,台北市衛生局於上月執行第1波生鮮水產品抽驗專案,前往賣場、水產店、餐廳及市場等販售場所,共計抽驗30件,今公布檢驗結果。其中1件在台北魚市販售的「三清午仔魚」被驗出必須「0檢出」的致癌物「還原型孔雀綠」(Leucomalachite green, LMG)共0.6ppb,已要求下架。衛生局表示,此次共計抽驗30件生鮮水產品,依種類擇定檢驗項目包含動物用藥多重殘留(48項)、氯黴素類抗生素(4項)、硝基呋喃代謝物(5項)、孔雀綠及結晶紫及其代謝物(4項)、重金屬(鎘、鉛、甲基汞)、組織胺等項目,在30件中有1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3.3%。衛生局指出,不符規定的產品是台北漁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民族營業處,也就是台北魚市所販售的「三清午仔魚」,被檢出含有還原型孔雀綠(Leucomalachite green, LMG)0.6ppb(標準為不得檢出)。衛生局說,該產品不符「動物用藥殘留標準」,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並依同法第52條第1項第1款規定產品應予沒入銷毀。產品經追溯來源廠商為屏東縣業者,已移請產品來源轄管衛生局依權責辦理。衛生局說明,還原型孔雀綠通常積聚於脂肪內,尤其在內臟,建議消費者可由避免食用魚類內臟及脂肪組織含量較高之部位(如:魚肚、皮下、魚頭等),並多樣化選擇各種大小魚類,勿偏好攝食特定魚種,才能均衡攝取到不同魚類所提供的營養素。衛生局提醒,飼養業應合法使用核准藥品,除了必須考慮動物對象、年齡、劑量等之外,還必須遵守停藥期,如此才能確保產品安全衛生,同時建議販售業者向大盤或供應商索取自主檢驗報告。

為何橘貓大多是公貓? 日美研究團隊直指「這因素」影響
許多鏟屎官跟貓奴都知道,橘貓可以說是混血貓咪中最常見的顏色,但你可曾注意到,其實大多數的橘貓都是公貓,只有少少的橘貓才是母貓。這個毛色與性別的謎題,在日美的專家研究下,近日終於有了更明確的答案。日本與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兩支獨立研究團隊於15日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橘貓毛髮的產生與X染色體上一段遺失的DNA密碼有關,這段缺失就位於調控毛色的蛋白質ARHGAP36基因附近。根據《freep》報導指出,史丹佛遺傳學教授巴許(Gregory Barsh)表示,這段遺失的DNA會導致ARHGAP36基因的表現量暴增至正常的十倍左右,進而讓貓毛產生更多紅色、橘色或黃色的色素。巴許解釋,這類突變相當罕見,不同於常見導致基因失活的人類遺傳疾病,這次的突變反而強化了基因表現,且影響僅限於控制毛髮、眼睛與皮膚色素的色素細胞。具體來說,ARHGAP36基因的過度表現,會干擾一條存在於各種動物細胞中的核心荷爾蒙訊號傳導路徑。這條路徑通常會促進黑色與棕色素的生成,但一旦被抑制,色素細胞便轉而製造紅色與黃色素,最終呈現在貓毛上就是橘色的外觀。(圖/廖梓翔攝)這項基因發現也進一步說明,為何約有80%的橘貓為雄性。由於ARHGAP36位於X染色體上,公貓的性染色體為XY,因此如果ARHGAP36沒有缺失的話,毛色就是黑色的,如果ARHGAP36有缺失,毛色就是橘色的。雄性貓僅需一條X染色體帶有突變即可呈現橘色毛色。而母貓的性染色體維XX,必須兩條X染色體都帶有突變才會變成橘毛,因此發生機率因此大幅降低,這就直接解釋橘貓性為何是「男多女少」的情況。但相對的,根據日本九州大學退休教授佐佐木裕之的研究,他們發現,如果母貓其中一條X染色體上出現ARHGAP36的缺失突變,毛色就會變成有白、橘、黑三種顏色的三花貓。這也造成三花貓大多是母貓居多,公貓極少的情況。但這項發現的意義,並不僅限於了解貓的毛色而已。巴許解釋,ARHGAP36基因在人類等動物中同樣存在,深入研究其表現對整體荷爾蒙訊號傳導機制有重要啟發。他與團隊也透過志工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在貓展中收集貓咪的口腔拭子,並與絕育診所協調,獲取母貓懷孕時所遺棄的胚胎組織樣本,用以進行組織分析與基因研究。雖然日本與美國這兩項研究是各自獨立完成的,但雙方團隊在過去一年持續聯繫,最終決定將研究成果同日發表於同一本期刊《Current Biology》,共同為解開橘貓毛色之謎寫下重要的一筆。(圖/廖梓翔攝)

宜蘭出現罕見「白孔雀」趴趴走 養1年飼主曝習性:鄰居都很喜歡
宜蘭員山鄉近幾日出現一隻通體雪白、羽毛飄逸的白孔雀在馬路上趴趴走,路人將影片PO上網後立即圈粉無數,引發網友熱議。游姓男飼主出面表示,白孔雀飛起來像雪花紛飛,優美的從眼前飄過,故取名為「白雪」,有時也叫牠「雪花」,有人特地要等拍牠孔雀開屏的美姿,就當廣結善緣,也希望大家能愛護動物。據了解,白孔雀是印度藍孔雀的白化品種,是屬於人工培育的變異品種,並非是白化症,全身潔白,羽毛無雜色,眼睛呈淡紅色,由於珍貴稀有,因此白孔雀在印度的佛教中,代表吉祥福兆。雖不是非瀕危動物或野生保育類,在台灣並非全面禁止飼養,但飼養前還是需要合法來源證明及申請流程,確認其飼養條件。宜蘭員山鄉近幾日出現一隻通體雪白、羽毛飄逸的白孔雀在馬路上趴趴走,路人將影片PO上網後立即圈粉無數,引發網友熱議。(圖/游姓飼主提供)飼主說,白雪飼養一年多了,原本是岳父飼養的,還特此幫牠創立一個「白孔雀粉絲團」,讓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欣賞、互相交流,但岳父年初往生後,他就接續飼養白雪。平時都讓白雪自在生活在院子裡,只要放些飼料,喊雪花、雪花,就會飛過來跟家裡的雞、鴨群一起在水池邊用餐。飼主指出,白雪原本關在園區籠子裡飼養,有天突然從自己撞破的小洞跑出去,把小洞補上之後,牠就再也不進去了,平時都在家裡附近閒晃,不會走遠,左鄰右舍都很喜歡白雪,常常來家裡院子看牠,至今還未聽過有人抱怨牠。

桃園社宅2天3小貓墜樓亡!住都中心揭原因 住戶遭勒令遷離求償
桃園蘆竹區二號社會住宅近日發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幼貓墜樓事件,三隻幼貓從七樓陽台墜落死亡。市府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住都中心)調查指出,該事件肇因於房客出國期間,未妥善安置貓隻安全措施,導致幼貓穿越陽台欄杆墜樓。住都中心表示,15日晚間接獲通報,指蘆竹二號社宅公共區域有貓咪墜樓。中心人員多次聯繫房客無果,經由房客友人得知其目前正在國外。鄰居反映該戶陽台仍有幼貓出沒,擔心再度發生墜樓意外,住都中心遂會同警方及動保處進入屋內進行處理。進入現場後發現屋內環境髒亂,內有三隻幼貓,其中一隻已死亡,均由動保處帶回安置。另有三隻成貓於救援時逃至陽台外側平台,至深夜仍未成功誘捕。動保處將持續派員現場誘捕,確保貓隻安全。根據《動物保護法》第五條,飼主應負妥善照顧飼養動物之責任,避免動物遭受意外或危害。針對此案,住都中心已將全案移交動保處調查處理,強調將依法嚴懲,絕不寬貸。此外,住都中心指出,該房客未盡飼主責任,導致幼貓喪命,亦引發社區安全疑慮與居民驚恐,情節重大,已符合社宅強制終約條件。市府將勒令房客於5月31日前遷離,並依法對相關損失提起求償。住都中心重申,社會住宅資源有限,原意在提供市民一個安全、整潔且友善的居住空間。對於惡意或重大違規行為,將依契約終止租約、列入拒絕往來名單,並依法追償損失。同時呼籲所有飼主善盡責任,避免因疏忽造成寵物與社區其他住戶的傷害,共同維護安心共融的生活環境。

困九孔池民眾通報獲救 綠蠵龜重返大海
新北市動保處今年4月間接獲海巡署通報,貢寮區馬崗漁港廢棄九孔養殖場內發現海龜受困。經派員到場勘查,確認為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綠蠵龜」。動保處聯合中華鯨豚協會、海巡署及海洋保育署組成聯合救援小組,成功救出後送往新北市海洋保育教育園區醫療照護,17日在金山老街海邊沙灘野放。 聯合救援小組順利完成綠蠵龜救援任務。(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中國時報王揚傑新北傳真)貢寮民眾王先生4月17日通報海巡署,有海龜受困在馬崗漁港舊養殖池內。動保處接獲轉報派員到場查看,確認是珍貴的「綠蠵龜」,立即聯繫中華鯨豚協會等單位組成救援小組,監控及評估救援行動。聯合救援小組觀察綠蠵龜狀況,發現背甲附著藻類,體長約80至90公分,頭部尖端疑有傷口或附著大型藤壺。根據潮汐資料,救援小組於5月2日下午3時退潮時展開救援,水下、岸上共部署近30人,以圍網配合大口徑手抄網方式,在中華鯨豚協會祕書長曾鉦琮指揮下,迅速於20分鐘內順利捕獲海龜,安置入大型橘桶內,由救援專車送往海洋保育教育園區,圓滿完成救援任務。經檢查,該綠蠵龜體力明顯下降,推測因養殖池內缺乏食物,導致長期未進食;血液檢查顯示白血球偏高,評估與體力不佳及感染有關。後續經持續觀察及照護,海龜恢復健康已可野放。動保處昨日午後在金山老街海邊沙灘野放綠蠵龜,吸引不少民眾保持距離觀察,大家見牠緩緩從沙灘爬入海水中,過程令所有人感動。

鳥在天上炸開!加州怪象擴大 居民嚇壞:像末日場景
美國加州灣區里奇蒙(Richmond)近期頻傳「爆裂鳥」的現象,居民接連目擊鳥兒在空中飛行時,突然發出巨大聲響,接著當場爆裂、墜地而亡,現場血肉模糊,這種鳥類「空中爆裂」的奇特現象,許多時候都在住宅區附近,甚至是兒童在戶外遊戲時目睹,引發社區恐慌與全球關注。從監視器畫面與社群媒體影片顯示,鳥類飛行途中忽然遭到爆裂衝擊,「砰」聲後隨即無力墜地,嚇壞了現場的路人。根據《紐約郵報》和《衛報》等外媒報導,事件從3月起陸續發生,至今已有數十隻歐洲椋鳥、烏鴉等鳥類離奇死亡。據目擊者形容,「聲音像是鞭炮或煙火在空中炸開」,還有人親眼看到鳥群原本好端端飛翔,下一秒就一隻隻爆開,重摔在屋頂、街道甚至後院,場面怵目驚心。當地居民懷疑是否有人蓄意攻擊,像是用空氣槍、彈弓射擊,但也有人認為聽到的不像槍聲,「那聲音太大了,根本不是BB槍會有的聲響!」除此之外,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爆炸情況大多集中在同一區域的電線附近,甚至讓人懷疑是否與高壓電有關。對此,太平洋煤電公司(PG&E)與加州魚類暨野生動物局(CDFW)已展開聯合調查,並針對多具鳥屍進行解剖。經過初步調查,已排除觸電與疾病感染,另外還發現鳥體出現鈍器創傷,懷疑是遭到不明物體高速撞擊,不過專家坦言,若真是人為攻擊,連續多起都能命中高速飛鳥,實在難以想像。當地官方目前仍會持續釐清真相,不排除任何可能,包括不明氣壓變化、有毒氣體、甚至非法裝置干擾。此外,CDFW也提醒民眾,若發現異常鳥屍切勿徒手接觸,應立即通報。當地居民則盼望盡快查明真相,不然每天抬頭看天,都可能遇上一場「爆裂鳥危機」。加州傳出大量鳥類不明原因死亡。(圖/翻攝自X)

台灣黑熊族群擴散至低海拔 林保署:「人熊和平共處」為首要課題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16日公布2011年以來監測與發現台灣黑熊紀錄,無論中高海拔或低海拔地區,族群數量與分布皆有擴增趨勢,也現蹤東部平地,雖顯示保育成果,但人熊衝突也升溫,林保署擬定策略,定調「人熊和平共處」成首要課題。林保署統計,2011至2025年全台目擊、自動相機拍攝、入侵通報、救傷等,台灣黑熊發現紀錄達2034筆,且2018年後的發現紀錄,從11縣市17鄉鎮增至11縣市27鄉鎮;若以1200公尺區分低海拔與中高海拔,2018年後兩者發現紀錄均增加。林保署長林華慶指出,2011至2017年在海拔500公尺以下監測到黑熊僅18筆,2023年達31筆、去年26筆、今年迄今已16筆,顯示族群數量、分布都有擴增趨勢,且部分地區愈來愈接近淺山與平地,例如東部台9線,證實活動範圍已擴至平地。林華慶提到,2018年起全台有60筆「母子熊」紀錄,其中23筆出現在海拔1200公尺以下,顯示低海拔已有繁殖族群建立,也是族群擴張指標之一;野生動物監測網也顯示,黑熊的相對豐度OI值逐年提升,自動相機拍到黑熊比率於2018年僅1.8%,去年已達8.9%。花蓮卓溪4月遭黑熊侵擾偷吃雞犬,巡守隊驅趕時開槍自保致黑熊傷重不治。面對人熊衝突升高,林華慶說,林保署以人熊和平共處為核心擬定策略,持續與居民合作保育、落實食物管理、推廣改良獵具、輔導禽場與蜂場強化圍阻設施、運用科技預警、協助農民打造行銷友善黑熊農產品等,並審慎評估野放風險,規畫擴充短期與長期照養空間。東海大學特聘教授林良恭指出,台灣有「熊怕人」迷思,熊其實仍會傷人,日本每年人熊衝突逾3000件,需注重人的安全,且若食物不足,熊活動範圍會變大,食物管理非常重要,否則熊將產生依戀一直來,遲早發生衝突。林華慶強調,山區殘留垃圾或食物成吸引黑熊因素,《森林法》修正草案已送行政院,將禁止於國有林餵食,黑熊為台灣陸域最高階掠食者,具重要生態指標意義,須持續監測研究族群增長狀況,確保族群與棲地永續。

潛水碰上海中龍捲風?上萬小魚繞成「魚柱」 成因曝光
澎湖西南海域近日有潛水者遇上成千上萬尾白堯及丁香,從水面到水下10米形成魚柱奇觀,並像龍捲風般不停地旋轉,以期嚇走掠食者。澎湖潛水業者葉生弘猜測,或許這就是近來澎湖海域頻頻發現「溫柔的巨人」鯨鯊蹤影的原因,追逐這些食物而來。俗稱「丁香魚」的日本銀帶鯡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性食用魚,每年約4月底洄游至澎湖北海一帶產卵,在孵化期的一個月裡,為保護母魚的產卵及幼魚的成長,澎縣府24年前開始於每年5月1日至6月1日公告為丁香魚採補禁漁期。但在長年過度捕撈下,也未見丁香魚產量回升,所以佔有國內99%以上丁香魚市場的澎湖縣,今年為因應近年異常氣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並基於保護丁香魚產卵母魚必要性,將2025年度丁香魚採捕禁漁期提早並延長為4月20日起至6月1日止,同時劃設自主管理禁漁區。而因為零散的單一魚隻容易被掠食者吃掉,魚群則比較不會受到攻擊。所以有些魚會組成魚球或魚柱,亦即所有的魚繞著一個固定的中心游動並變換隊形,甚至像龍捲風一樣旋轉,避免被掠食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但是不管形成魚球還是魚柱,雖然「壯觀」,卻也更加引人注目,反而吸引更多其他的掠食者,有些掠食者會採取反制措施加以瓦解,進而享受一頓大餐。像鯨鯊雖為濾食動物,主要濾食小蝦、小魚等浮游生物,面對眼前這滿滿誘人的食物,可是毫不客氣的張口吞食了。

北市動物園石虎寶寶命名結果出爐 網友卻轟「形式民主」質疑黑箱作業
台北市立動物園3月時迎來兩隻新生的雙胞胎雌性石虎,園方也舉辦「虎你來命名」活動,讓民眾有機會為石虎寶寶命名。而15日凌晨3點30分命名結果出爐,由保育員提名的「捲心蛋、捲心糕」雀屏中選,卻引發網友質疑命名機制早已內定,也有網友認為這樣可愛的名字會淪為可愛行銷,讓人忽視石虎保育的意義。台北市立動物園收容的石虎媽媽「春捲」在3月22日生下2隻雙胞胎雌性石虎,動物園舉辦「虎你來命名」活動,邀請大眾一起為石虎寶寶命名。最後由網友提名的「祥子、初華」與「喬魯諾、喬巴拿」和動物園石虎照養團隊提名的「捲心蛋」和「捲心糕」;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名的「捲毛」和「捲尾」以及企業的提名組,一同角逐小石虎的最終名字。台北市立動物園先前曾在臉書貼文中解釋命名規則,指出「我們將觀察5月15日凌晨3點30分牠們的所在位置,每個區域代表1組名字,由牠們親自『踩點』選出名字,若姊妹分別在不同區域,則以媽媽春捲的位置為主」。而15日凌晨3點30分時,小石虎們正好窩在麻布袋上香甜入睡,這區域正好屬於由保育員提名的「捲心蛋」和「捲心糕」,因此石虎寶寶們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動物園也在臉書中表示「名字延續自媽媽「春捲」,承載著家族的連結與祝福。未來牠們將健康成長,學會捕食、學會避險,一步步成為能獨立生存的野生石虎,回到山林中,為域內族群帶來新希望。」不過命名結果公佈之後,卻有不少網友質疑這樣的決定方式具有可操控性,直言「放誘餌控制牠們位置根本不難」諷刺園方表面上民主,實則暗地裡已決定好名字,對此就有網友表示「與其這樣,何必讓大眾參與?」也有網友認為「捲心蛋」和「捲心糕」的名字太過可愛,會淪為可愛行銷,讓人忽視背後石虎保育的意義。而先前民眾提名的「野獸、仙貝」組合聲勢最高,卻未被列入最終候選名單中,就曾引起熱議。不過由於該名字組合與日本成人影片迷因角色「野獸先輩」具有諧音,根據園方「主辦單位有權取消不雅命名的納入資格」的相關規定,因此該名字未列入候選名單尚屬合理。針對有人質疑為什麼「捲心蛋」和「捲心糕」長大後將被野放,動物園也在貼文中解釋「石虎是台灣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然而棲地破碎化、遊蕩犬貓干擾、路殺等,都讓野外石虎的生存充滿威脅,因此在維持物種存續的同時,保護棲息地及整個生態系統,讓物種得以在野外生存和繁衍,扮演牠與生俱來的生態角色,至關重要!」動物園也呼籲「每1次繁殖與野放的努力,都是為了幫助石虎族群在原棲地中,重新站穩腳步。每1隻去當天使的石虎,也都在提醒著我們現實的殘酷,我們必須持續減緩牠們在野外面臨的各種威脅,以利族群存續和拓展,期望未來,石虎能重返台灣各地的里山棲地」。

2虎鯨、12海豚噁心綠水「自生自滅」!水族館停業變廢墟 殘忍畫面曝
位於法國蔚藍海岸、歷史悠久的馬林蘭海洋公園(Marineland Antibes)於今年年初正式關閉,原因為法國政府於2021年通過《動物福利法》,全面禁止使用虎鯨(鯨鯊,英語:orca 或 killer whale)與海豚進行娛樂表演。然而,園區內兩隻虎鯨及12隻瓶鼻海豚(common bottlenose dolphins)至今仍被圈養在狀況惡劣的水池中,引起全球動保團體與媒體關注。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與美國《People》雜誌報導,被困在園區內的虎鯨分別為24歲雌性虎鯨「維琪」(Wikie)與11歲雄性虎鯨「基喬」(Keijo),牠們與其他12隻海豚共同生活在布滿藻類、缺乏維護的水池中,長期處於心理壓力與身體健康風險中。動物保護組織「潮汐突破者」(TideBreakers)日前發布空拍與潛水影像,顯示園區設施老化、水質混濁,並指出這些動物遭到長時間隔離,缺乏足夠空間與環境刺激,恐導致情緒崩潰與免疫力下降。園方曾計畫將虎鯨送往日本與西班牙其他海洋設施,亦有法國政府提議轉移至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海洋庇護所,但相關計畫因空間限制、氣候不適應與法律問題均遭否決。目前園方仍持續照護這些動物,但尚無明確安置時程或長期庇護方案。由於這些虎鯨與海豚均在圈養環境中出生長大,無法自行在野外生存,專家普遍不建議直接放歸海洋。動保組織呼籲政府應儘速協調建置或移交至國際認證的半自然型海洋庇護所(sea sanctuary),讓牠們能在接近自然的環境中安享餘生。「我們不能讓這些動物就這樣被遺棄在消失的商業模式中,牠們應獲得尊嚴與庇護。」TideBreakers發言人表示。馬林蘭海洋公園關閉象徵著法國朝動物福利政策邁出關鍵一步,但同時也反映出過去幾十年海洋哺乳類圈養娛樂產業留下的沉重後果。如何在人道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已成為全球動保實踐的重大議題。

潑熱水、點火燒傷虐死5貓!狠男手段兇殘遭判5罪
男子趙育慶被控以淋燙水、火烤等方式虐殺5隻貓咪,案經莊姓同居女友報警,趙男殺貓惡行才曝光,趙因籌不出保證金遭羈押迄今。台北地方法院15日依違反《動物保護法》5罪,分別判處趙男有期徒刑1年9月至1年11月,待全案有罪定讞後,才會定出5罪合併執行多久刑期。可上訴。27歲趙育慶常以花美男裝扮,上傳網路自拍照,2023年5、6月間透過社群媒體認識莊女,同年11月在台北見面,雙方見面3天就同居,之後趙男向莊女要求協助領養貓咪,請莊女向動保與各領養社團登記領養。但趙男卻將貓咪當成出氣筒,不但毆打、拉扯或故意不餵食,更朝貓潑熱水、噴油性殺蟲劑再點火凌虐取樂。2023年12月莊女報警指稱遭趙男限制行動,獲救後供出趙男虐貓惡行,警方會同台北市動物保護處,在趙、莊2人租屋處附近找到5具貓屍,經解剖鑑定發現貓屍有大面積燒燙傷、生前久未進食等受虐導致傷重死亡情形。北檢去年9月依《動保法》5罪起訴趙男,痛批趙男虐死5貓惡行重大,嚴重侵害動物生命法益,並就每罪各具體求刑1年10月。北院歷經1年審理,趙男辯稱他是因燒螞蟻洞才不小心燒到貓咪、替貓洗澡沒調好水溫,導致燙傷,自認養貓知識不足造成貓咪受傷,否認曾脅迫女友領養貓咪,沒有故意虐貓致死。不過,法官檢視檢察官蒐證照片等證物,當庭訓斥趙男虐貓的手段極為殘忍,並譴責趙男虐貓後,竟還要持續領養的行徑「簡直太誇張」。全案昨審結宣判,趙男虐殺5隻貓的犯行,判處5個有期徒刑,包括1個1年9月徒刑、3個1年10月徒刑、1個1年11月徒刑,但未定應執行刑。待本案日後定讞,由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最高是5罪加起來的刑度,最低則是1年11月,刑期通常是上下限中間值衡量。

開車沿路丟包16柴犬 車主挨罰41.5萬
上月中旬有16隻柴犬在新竹縣被沿路丟棄、惡意棄養,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緊急接回安置,警方調閱監視器追查,已確認涉案車主身分,動保所針對違反《動物保護法》棄養動物、未替寵物絕育及未辦理寵物登記等事實併罰41.5萬元罰鍰,並列入黑名單。新竹縣動保所長彭正宇表示,4月11日陸續獲報芎林鄉、新埔鎮及關西鎮有人疑似開車沿路惡意遺棄犬隻,當時立即派員將遺棄的犬隻帶回,並完成相關健康檢查與安置。帶回的遺棄犬隻共16隻,皆為柴犬,均未辦理寵物登記及絕育,因遺棄行為觸法,隨即通報警方協助調查。經警方協助調閱監視器後,動保所鎖定涉案車主,針對違反《動物保護法》棄養動物、未替寵物絕育及未辦理寵物登記等事實,併罰41.5萬元罰鍰並列入黑名單,日後不得再飼養犬貓。動保所表示,若車主不服裁罰可提訴願。彭正宇解釋,由於車主並未到案說明,放棄陳述意見,動保所根據現有證據依法處分。由於事發當時仍有其餘犬隻遭丟棄於新北、苗栗,分別視為單一行為,各縣市主管機關都可以依照權責處分。彭正宇指出,16隻遭遺棄柴犬為10隻母犬、6隻公犬,健康狀況均良好,個性也相當乖巧。為協助毛孩們恢復元氣,元培科技大學寵物保健系師生主動提供專業美容服務,幫助牠們更舒適地適應新環境。在寵物保健系師生的細心照料下,柴犬們獲得毛髮指甲修整、洗澡及清潔護理,改善外觀之外,犬隻與學生們的互動,讓牠們逐步恢復對人的信任與安全感。彭正宇說,本案件待裁罰程序完成,柴犬們將開放一般民眾認養,有意認養的民眾可持續關注新竹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最新公告,為這些經歷困境的柴犬提供溫暖幸福家庭。

破碎家園1/桃園航空城計畫延宕 政策波折+物價暴漲慘壓居民
桃園航空城開發計畫是台灣史上土地徵收面積最大的一項工程,原本被視為國家級願景的重大都市建設,雖然政府提出一長串的獎勵補助方案,整體推動計畫落後卻波及搬遷進度,物價飛漲加上政策更迭,高昂的房價壓得居民喘不過氣來,如今不僅補助款申請瀕臨限期,政府承諾的貸款、臨時水電無著,居民生活茫茫。桃園機場是台灣最大民航機場,因位處亞太交通樞紐,政府自2009年前桃園縣長朱立倫推動「航空城計畫」,規劃以機場為核心,周遭輔以產業、住宅及公共設施,盼打造國家級大型都市;2021年鄭文燦任市長時進入開發期,徵收共11個里,總面積達4564公頃,涉及3萬戶民眾搬遷,計畫至今更耗時15年。為減輕民眾生活衝擊,政府規劃多元安置方案,採取「先建後遷」與「就近安置」為原則的安置住宅及安置街廓方式。前者是直接搬進政府建好的社會住宅,後者則是選擇土地自建,居民等待施工這段期間,有人租屋,有人住在原本的地方,等待安置房蓋好後一次搬入。然而航空城土地撥交進度蹣跚,經過多次徵收抗爭,政府為鼓勵民眾儘速搬進,今年元月祭出獎勵金政策,只要安置街廓戶在明年2月完成2樓樓地板勘驗,就能拿到每坪3萬元的補貼;當地大肆抱怨說,安置街廓戶今年4月才陸續完成點交,安置住宅仍等候8月份點交,不到一年的工期怎麼可能建好2樓樓地板。眼看獎勵金截止日程將至,居民個個心急如焚。大園區海口里內大半面積納入區域徵收範圍,海口里「崙仔後」就是第一批被徵收的土地,周圍被鐵皮高高圍起,耳邊頻傳挖掘機施工聲,阿公阿嬤坐在「倖存」的一間小小的土地公廟裡,討論著這片土地的往事,卻也偶爾蹙眉談起安置房子的整修又遇到了什麼困難。安置街廓戶吳金樹是其中唯一一位租房子居住的拆遷戶,其他阿公阿嬤仍住在原地,水電常因周圍施工而斷掉,原本的生活圈大半人都已搬走,晚上想看個電視解乏,卻也常被切掉,吳金樹感嘆剩餘住戶「彷彿活在人間煉獄」。實際走訪航空城安置街廓土地,受制於土地撥交延遲建物的重建進度,拆遷戶很難趕在明2月底完成樓地板勘驗。(圖/黃鵬杰攝)雖然已經搬去他處,吳金樹有空也總回來與這些老鄰居聊天,他描述拆遷戶現在的處境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當初桃園市政府地政局承諾一坪換一坪,又說新開發地一坪不貴,只要8-10萬,政府會協調八大行庫優惠貸款,絕對有最優惠的利息,現在全都跳票了。「在開發的這四年中變化很大,政府因施工進度拖延,很多人到現在還拿不到土地,加上疫情驅動物價不斷上漲,通膨率很高,原本一坪8-10萬,現在一坪19-21萬了,試問誰負擔的起?」吳金樹嘆指,現在又碰到政府土地融資限縮,當初承諾的徵收戶專門貸款途徑也都沒了,銀行沒有人敢講話,農會放貸額度也都用完了,民眾告貸無門。沒等吳金樹說完,一位林姓阿嬤拿著存摺本焦急打斷對話,了解後才知道,阿嬤是與以前鄰里合蓋一棟房子,現在設計圖出來與當初溝通的不一致,帶領她們找設計師的年輕人搬走也不理她們了,現在圖已經送出,不知該如何是好。吳金樹續指,政府趕著我們在明年底前全部搬進去,現在卻申請不到臨時水電,自己1月申請,3月還沒拿到,有朋友申請臨時水電,光是電就要55萬元,一個變電箱要8萬,民眾無奈,只為趕著那濟困解危的獎勵金。海口里里長鄭宇成坦言,在航空城徵收過程中看到這些阿公阿嬤的遭遇倍感辛酸,老人家有時搞不懂匯了多少錢,甚至很多人過程中遭詐騙,外界都知道航空城拆遷戶政府有撥錢,他們是「暴發戶」,可自己的家園遭徵收,本來70坪的房子還有獨門獨院,房子縮成20幾坪,生活圈都改變,他們的辛苦沒人知道。桃園航空城拆遷問題重重,街坊鄰居經常聚在當地土地公廟內討論房子重建進度,物價飛漲與政策波折搞得住戶個個神色凝重。(圖/黃鵬杰攝)對於居民所遇困境,議員游吾和直言,政府先前點交等工作進度落後起碼1年,獎勵的期限卻不變,眼看不到1年,還有數千戶在申請建照中或尚未申請,就算安置街廓的拆遷戶大家都拿到建照,請問去哪裡找這麼多營造商?議員徐其萬也指出,當初政府協調12家銀行與2家農會,為拆遷戶提供最高八成貸款,但自限貸令上路後,銀行放款額度緊縮,對拆遷戶個案興趣缺缺,要求轉向農會申貸。可農會承貸量有限,導致多數拆遷戶貸款不成,無力負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購屋款,也陷入財務困境。桃園市政府表示,已協助多數住戶向銀行洽貸,並向中央爭取放寬限貸規定,行政院也請八大官股銀行優先放款。此外,針對臨時水電費用高問題,市府與民航局已協調台電台水研議降費可能性。至於因施工延宕導致無法如期完成樓地板勘驗進度、領取重建獎勵金,地政局表示目前仍按原時程推動,但會視實際狀況檢討調整。

新竹縣飼主棄養16隻柴犬被逮捕 動保所列黑名單「重罰41.5萬」
上月中旬發生16隻柴犬在新竹縣遭沿路丟棄、惡意棄養,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緊急接回柴犬安置,目前狗狗健康良好並獲得妥適照顧。經配合警方偵辦,已查出遺棄柴犬的飼主,針對其違反動物保護法棄養動物、未替寵物絕育及未辦理寵物登記等事實併罰最高41.5萬元罰鍰並列入黑名單,日後不得再飼養犬貓。動保所長彭正宇表示,動保所於4月11日陸續獲報新竹縣芎林鄉、新埔鎮及關西鎮有人疑似開車沿路惡意遺棄犬隻,當時立即派員將遺棄的犬隻帶回,並完成相關的健康檢查與安置犬隻,帶回的遺棄犬隻共16隻,皆為柴犬,均未辦理寵物登記及絕育工作,且遺棄行為觸法,隨即通報警方協助調查。上月有飼主在新竹縣惡意棄養16隻柴犬,新竹縣動保所找到飼主,並開罰41.5萬元罰鍰列入黑名單。(圖/翻攝畫面)經警方協助調閱監視器後,動保所鎖定涉案車主,針對其違反動物保護法棄養動物、未替寵物絕育及未辦理寵物登記等事實併罰最高的41.5萬元罰鍰並列入黑名單,日後不得再飼養犬貓。彭正宇指出,遭遺棄之柴犬健康狀況均良好,為協助毛孩們恢復元氣,元培科技大學寵物保健系的教師與學生主動協助為毛孩提供專業美容服務,幫助牠們更舒適地適應新環境,本月14日在寵物保健系師生的細心照料下,受救援的柴犬們獲得全面的毛髮指甲修整、洗澡及清潔護理,除了外觀上的改善,學生們也透過美容過程與犬隻互動,讓牠們逐步恢復對人的信任與安全感。本案件待裁罰程序完成,柴犬們將開放一般民眾認養,有意認養的民眾可持續關注新竹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最新公告,為這些經歷困境的柴犬提供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

嬰兒遭2公尺長巨蜥啃食!遺體剩頭部軀幹 警方追查其母親身分
泰國曼谷當地近日有民眾發現,一隻身長約2公尺的巨型蜥蜴,正在拖行並啃咬一具嬰兒的遺體,立刻通報警方。而警方獲報後趕往現場後,最終僅找回嬰兒的頭部以及軀幹,目前已經移交給法醫研究所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泰國曼谷郊區北欖府14日發生一起恐怖事件。當地一位民眾發現,一隻身長約2公尺的巨型蜥蜴,正在拖行並啃咬一具嬰兒的遺體,立刻打電話報警求助。警方獲報趕往現場後,在草叢中尋獲嬰兒遺體,初步研判其年齡約8至9個月,遺體僅剩頭部及部分軀幹,四肢已消失且未穿衣物。發現遺體的民眾透露「一開始,我以為巨蜥抓到了一條魚。但仔細一看,發現那其實是一具嬰兒的屍體,於是趕緊呼救。」並表示「我感到很噁心,因為嬰兒被那隻動物撕成了碎片。」而救援志工塔納通(Thanathorn Saelim)則指出「救援隊曾試圖搜索屍體的下半身,但沒有成功,只找到了頭部。」對此,警方表示,目前已經將遺體交給法醫進行驗屍,以確認確切死因,全案正進行調查當中,將尋找孩子的父母,並採取法律行動。

台灣水鹿「1對鹿茸整齊斷裂」遭人下毒手 警方追查緝兇
花蓮民眾在臉書登山社團專頁發文,指奇萊稜線山屋東南方約500公尺處,發現1隻雄性台灣水鹿屍體,2隻鹿茸整齊斷裂,鹿身1處彈孔清晰可見;網友見狀不捨「奇萊神獸」遭下毒手,痛斥凶手可惡至極。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與版主取得聯繫後,已請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九大隊派員到場調查追凶。民眾在臉書描述遭殺害的雄性水鹿體型龐大,1對鹿茸「整齊」斷裂,很明顯是遭人切除,身上還有1處疑似彈孔的圓形孔洞,網友看了照片痛斥下手的人根本是「垃圾」,還有山友留言表示,5月間登山疑似看見這隻水鹿帶著母鹿和2頭小鹿在山屋附近徘徊,擔心小鹿岌岌可危,也有網友痛批不法之徒射殺水鹿割取鹿茸,「人神共憤」!太管處企劃經理科長黃晧軒表示,已請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九大隊展開蒐證調查,若經查屬非法盜獵,依《國家公園法》最高可處3000元罰鍰;另涉及保育類野生動物獵捕行為,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太管處指出,台灣水鹿是台灣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野生動物,為台灣特有亞種,活動高峰多在清晨與黃昏,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中高海拔原始森林,常見於鄰近水源的草地地形,以樹葉與嫩草為主要食物來源,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及花東山區。太管處說,台灣水鹿過去因棲地破壞及狩獵壓力導致族群數量大幅減少,曾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來由於生存壓力減輕,族群數量呈現回升趨勢,但仍屬於政府公告的「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奇萊山「神獸」疑中彈亡 鹿茸遭鋸斷網友憤怒!太管處發聲了
有網友在臉書登山社團發文指出,在奇萊稜線山屋東南方約500公尺處,發現一隻雄性水鹿屍體,水鹿頭頂2隻鹿茸斷裂處整齊,身上並可見一處圓形彈孔痕跡,網友心痛「奇萊神獸」慘遭毒手,兇手可惡至極,呼籲逞兇,太管處也在板上與版主取得聯繫,已請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九大隊派員到場調查追兇。這隻公水鹿體型龐大,被發現陳屍在奇萊稜線山屋東南方約500公尺處。山友拍下,這隻水鹿兩隻鹿茸斷裂處整齊,被取走鹿茸,身上並可見一處圓形孔洞,網友看了留言超痛心,痛斥下手人根本是「垃圾」,還有山友留言,5月間登山疑似看見這隻水鹿帶著母鹿媽媽和兩頭小鹿,在山屋附近徘徊,擔心小鹿岌岌可危,也有網友質疑不法之徒竊取鹿茸,是不是要販售,真的是「人神共憤」!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登山社團發文指出,於奇萊稜線山屋東南方約500公尺處發現一隻雄性水鹿屍體,身上有彈孔,鹿茸被切、取走。(圖/取自靠北登山大小事臉書)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已聯繫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九大隊派員前往現場調查了解,若經查屬非法盜獵,將依《國家公園法》第13條規定辦理,最高可處新台幣3000元罰鍰。另涉及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獵捕行為,將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1條第1項規定,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太管處說,台灣水鹿為臺灣特有亞種,是台灣陸地上體型最大的野生動物,活動高峰多在清晨與黃昏,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中高海拔原始森林,常見於鄰近水源的草地地形,以樹葉與嫩草為主要食物來源,牠們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及花東山區。太管處說,雖然民間有一定規模的飼養族群,但野外族群相對稀少。過去因棲地破壞及狩獵壓力導致族群數量大幅減少,曾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年來由於生存壓力減輕,族群數量呈現回升趨勢,但仍屬於政府公告之「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全案已進入調查與蒐證階段,呼籲民眾尊重自然生態,切勿以身試法。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辦「音符蹦蹦跳 兒童親子音樂會」
今(2025)年5月最童趣、好玩的親子盛會「音符蹦蹦跳 兒童親子音樂會」,將於本週末(5月17日、5月18日)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盛大登場!首次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與臺北市南港區公所共同主辦,並邀請臺灣目前經營最久的古典音樂媒體、專為兒童設計的古典音樂系列MUZIKids、小蝸牛市集及台灣山葉音樂(YAMAHA)等協辦單位聯手打造兼具娛樂、學習、藝文的音樂表演節目及文創手作市集,提供大、小朋友歡樂又具教育意義的休閒選擇,免費邀請民眾享受午後的音樂派對。「音符蹦蹦跳 兒童親子音樂會」為親子同樂的音樂活動,呼應中國信託銀行長年深耕公益理念及回饋社會的初衷,本次除攜手臺北市南港區公所外,由於MUZIKids多年來推動音樂教育、文化扎根與兒童公益活動的努力,可串聯各界資源,藉由音樂會向社會傳遞溫暖與歡樂,讓音樂會不僅是表演,亦傳遞關懷與希望。「音符蹦蹦跳 兒童親子音樂會」將於本週六下午1時熱烈展開,特別邀請臺北市南港國小弦樂團揭開序幕,臺北市大湖國小合唱團、臺北市誠正國中管樂團、金喇叭銅管五重奏與微光古樂集等演出團體,以及結合音樂、戲劇、舞蹈及劇場元素的謎思星球劇團、擅長將專業薩克斯風演奏結合戲劇演出的米特動物樂園,帶來一連串寓教於樂的音樂劇和互動演出。值得一提的是,現場特設樂器體驗區,讓孩童近距離感受音樂的震撼,啟發小朋友對聲音世界的好奇心與想像力。除各式精采的音樂表演,現場更設有文創市集、闖關遊戲、手作DIY活動,搭配豐富多樣的職人商品與文創小物,完成「集章享好禮」活動任務,還有機會獲得限量「黑熊漢寶寶鑰匙圈」、「稻村酒種麵包」、「MUZIKids兒童古典音樂節門票折扣碼」等好禮。此外,於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或活動市集當日消費累計滿新臺幣699元,更可免費兌換參加「手作花框DIY」,數量有限、兌完為止,詳情請上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官網:www.ctbcfinancialpark.com/Activity查詢。今年最童趣、好玩的親子盛會「音符蹦蹦跳 兒童親子音樂會」, 5月17日、5月18日將於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盛大登場,邀請大、小朋友一同享受午後的音樂派對(圖/中信銀行提供)!

旅展優惠開跑!綠舞、福容住宿每人2000元有找 名字「這4字」六福村599元入園
上半年度全台最大TTE台北旅展即將於5月23日開展,暑假將到來,不少飯店、樂園跟著推出優惠。宜蘭綠舞飯店限時推出最低37折專案,暢遊全台最美親子飯店美人不用2,000元。福容大飯店超人氣「聯合住宿券」平均一張2,900元,「美食通用券」雙人套餐1,067元起。六福村則於5月29日前,凡姓名中含有「雨、雲、陽、風」任一同音字者,即享門票優惠價599元。宜蘭綠舞國際觀光飯店6月2日前推出「春夏線上旅展」,以最低37折下殺折扣回饋旅人,再加贈總價值破萬元的日式主題體驗,旅客只需每人不到2,000元,即可入住全台最美親子飯店,盡情享受日系風格園區與多元假期活動,再享暑假期間6月15日至8月31日旺日免加價及加碼贈送一餐,三天二夜再贈日式味噌小火鍋。凡購買旅展住宿券即享以下體驗活動:經典浴衣或大正浪漫服飾體驗、園區萌寵互動、免費入園黑RURU CAFE觀賞可愛瓦萊黑鼻羊及熊貓羊;週一至週四入住再享和菓子製作、抹茶體驗或植栽手作三選一的經典體驗;豪華庭園、豪華湖畔Villa旅展獨家贈2人免費入住、再享日式體驗五選二,如體驗虛擬高爾夫享受揮桿擊球的樂趣、換穿大正時期Hakama文青袴,以及更多萌寵互動行程,獨家贈禮總值高達12,248元,超值破表。凡購買綠舞住宿券即贈經典體驗三選一,親手製作造型和菓子。(圖/綠舞飯店提供)福容大飯店春季線上旅展5月15日至6月2日推出超人氣「聯合住宿券」,全台18家分店任選入住,買10送1,優惠價31,900元,平均一張2,900元;福容家會員限定優惠買15送2,平均一張只要2,815元。同樣少不了美食控必搶的「美食通用券」買10送2,優惠價12,800元,持券可享雙人五道式套餐,只要1,067元起。福容家會員早鳥快閃好評加開,於5月14日10:00-22:00限時12小時,凡購買會員限定15送2優惠方案,加碼贈2張升等券;美食通用券買10送2再贈600元餐飲抵用券。線上購買電子票券皆可轉贈,多人分享彈性使用更方便。此外,福容家會員只要購買成套商品,於5月15日至6月16日期間憑發票登錄福容家APP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環島任你遊住宿券等多項大禮。旅展期間免費加入福容家會員再抽聯合住宿券。六福村《六福村x叩舍同樂日》活動搶先開跑,17號以「少年漫畫」為主題,將由Coser:Tsun越尊與獄Goku帥氣登場;18號則由夢幻「魔法少女」接力,Chihiro千尋與Nori苔苔將華麗現身。六福村化身最潮動漫基地,邀請超人氣Coser現身園區,陪粉絲一起Cosplay、尬舞、挑戰雲霄飛車等設施。六福村於6月20日前舉辦「六福動漫祭」,凡裝扮成二次元動漫/手遊/卡通/英雄角色人物入場(變裝完整度需達80%以上,包含臉部彩繪、全身服裝,水手服/制服/運動服角色不適用),可享門票優惠價599元(原價1199元)。而最近的天氣晴空萬里,六福村也給「天氣之子」限定優惠至5月29日,凡姓名中含有「雨、雲、陽、風」任一同音字者,出示身分證或有照證件,即可享門票優惠價599元,同行親友最多3人每位799元。若一天玩不夠,還能入住關西六福莊。六福村表示,即日起至6月22日推出「動物派對-叢林奇遇記」住房專案,包含3人入住剛果藍天客房、3客活力早餐、六福村2日入園手環及福豚或狐獴生態體驗二選一,每房再贈送動物派對大禮包,歡迎家人好友一同展開奇幻旅程。

澳洲生態危機!有毒藻華釀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專家示警「避免到海灘」
南澳大利亞沿海地區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自3月以來持續蔓延的有毒藻類大規模爆發,已導致超過200種海洋生物死亡,環保人士形容這場災難「宛如魚類的恐怖電影」。根據《BBC》的報導,藻華(algal bloom)是由於水體發生優養化,導致藻類、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的現象,而這場藻華已擴散至約4,500平方公里,面積約等同於袋鼠島。專家指出,這波藻華不僅範圍空前,還持續時間異常之長,對當地海洋生態系統造成重大打擊。野生動物科學家瓦妮莎皮羅塔(Vanessa Pirotta)指出,這種持續增長的藻華規模「史無前例」。其他科學家解釋,藻類產生的毒素如同「有毒的毯子」,使魚類、鰩魚與鯊魚等海洋生物因缺氧而窒息。非營利組織OzFish南澳項目經理布拉德馬丁(Brad Martin)表示,儘管藻華並非罕見,但此次事件的密度與毒性遠超以往。他指出,毒素會攻擊紅血球,導致鰓和組織損傷,同時大量藻類消耗水中氧氣,使魚類難以生存,「這對魚來說就像是一場恐怖電影」。近期社群媒體上大量流傳被沖上海灘的野生動物屍體照片,顯示情況嚴重。特別是鯊魚和鰩魚受災最為明顯,牠們被發現大量擱淺在染紅的沙灘上,部分出現明顯出血現象,其中包括一條體長達三公尺的大白鯊。科學家表示,從體型最小的幼魚到大型掠食者如鯊魚,超過200個物種遭殃,珊瑚礁棲息的物種如螃蟹與河豚因行動緩慢,無法逃離毒性水域而首當其衝。目前雖無證據顯示藻華對人體具直接致命威脅,但南澳政府提醒民眾避免前往出現海水變色或泡沫的海灘,並警告接觸高濃度藻類水體可能導致皮膚刺激、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症狀。這場災難與近期的氣候異常密切相關。自去年9月以來,南澳海域經歷持續的海洋熱浪,水溫比平均高出約2.5度,加上自3月以來異常溫暖的天氣,加劇了藻類的繁殖與蔓延。根據南澳環境與水務部門資料,此類大規模有毒藻華上一次發生是在2014年。除了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藻華也重創當地漁業與旅遊業。部分商業漁場已被迫暫時關閉,而因大量死亡生物擱淺,沿海企業也面臨遊客驟減的衝擊。目前政府與科學家正密切監測這場向西推進的藻華,並尋求對策以緩解其對環境與經濟的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