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瑋
」
回頭太難2/領銜罷免如搭「失速列車」 學者立委齊籲檢討《選罷法》防民主暴衝
「大罷免潮」喧騰多時方興未艾,截至4月28日已有49位朝野區域立委進入第二階段連署,然而《選罷法》對「罷免」活動設計卻漏洞百出,立委與學者紛紛疾呼修法,否則一波波司法戰之下如同寒蟬效應沒收公民權「誰敢再提罷免」? 第11屆立委「三黨不過半」,自2024年就任以來就喧囂異常,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其中在野的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三大修法觸動民進黨敏感神經,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因而在年初召開記者會,痛批在野黨擾亂國會,「泛藍41區立委應該全部罷掉」,被外界視為執政黨正式為罷免「開槍」。 對此,國民黨立院黨團也不甘示弱,在年初黨團大會上,由資深立委賴士葆帶頭叫陣,黨團決議對民進黨「全面開戰」,38位綠營區域立委「一個都不可少」,也正式啟動罷免雙方駁火,接下來從罷免涉及「死亡連署」等不實樣態,更驚動各地檢察署大動作調查,全台多數國民地方黨部幾乎被「抄」了一輪,指標性的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更被裁定羈押禁見身陷囹圄。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中)被控操盤罷免綠營立委案涉犯「死亡連署」偽造文書案,如今身陷牢獄,學者憂心此舉恐令被罷免者更恣意妄為。(圖/趙世勳攝) 曾任立委的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張其祿就批評,儘管「選舉」與「罷免」都是公民基本權利,但《選罷法》卻對「罷免」處處掣肘。他舉例,以發起人來說,除了政黨之外,就只能以一名自然人身分啟動罷免連署,而政黨往往為了自清,即使在背後運籌帷幄,檯面上也只會拉一名「魁儡」自然人出來領銜,所有發文宣、借場地、辦活動都得由一人扛,且因《政黨法》與《政治獻金法》規定,自然人提起罷免行為不能進行募款,罷免根本寸步難行。 張其祿進一步直言,領銜人除了煩惱活動財源與人力,只要涉有不實連署,刑事問題更是扯個沒完,「行使公民權搞到抓去關」恐怕將引發寒蟬效應,未來要提罷免是難上加難,對民主社會絕非好事。 第一線衝刺罷免的前「拔羅波」團體召集人吳柏瑋則說,《選罷法》是早該修正,如果能適度放寬罷免案「第一階段」成案後,罷免團體能在法律上成立政團,即使是臨時任務性編組也無所謂,至少在法律上「站得住腳」,讓內部組織法制化,進一步修《政治獻金法》也更有底氣,以法人身分接受捐款,罷免活動後的監察院財產申報也更有依據,否則「錢捐給我吳柏瑋我也不敢收啊」他直言。 出身東吳政治系教授的立委劉書彬則指出,儘管罷免案部分連署公民是衝著信任「領銜人」而來,要卸職「下車」設有其門檻不無道理,但來自民間的領銜人比起選區大立委,根本是「小蝦米對上大鯨魚」她認為這樣苛求不符比例原則,《選罷法》確實該檢討。 而對於現行罷免活動不能收「政治獻金」挨批寸步難行,劉書彬直言《政治獻金法》有漏洞,因為第二條略以,「指對從事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之個人或團體……」但是《政黨法》與《選罷法》卡住罷免活動成立政團的契機,若只捐給一個無名小卒自然人「你怎麼知道他會不會捲款潛逃」她直言徵信問題又將橫生枝節。立委劉書彬認為要求罷免案領銜人獨扛文宣發放、連署查核的刑責,對比高高在上的立委是「小蝦米對大鯨魚」,不成比例顯然該檢討《選罷法》了。(圖/黃鵬杰攝) 劉書彬也提醒,罷免案本質是「拉人下台」,目的本身就非國家鼓勵的常態,且不像選舉一票有新台幣30元補助款,政黨衝破門檻還另有每年運營補助,若真的讓罷免收政治獻金,選後還得面臨監察院政治獻金申報,這些都不是一時半刻能解決。 劉書彬預告,將與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委員商討,或許先針對《選罷法》對罷免領銜人成立政團等問題,充分討論並視情況看要不要開公聽會凝聚共識,否則罷免制度像煞車失靈的「失速列車」,把民主帶向暴衝。

回頭太難1/演戲想散看戲的不願散 「拔羅波」領銜人驚叫退團卻「下不了車」
大罷免潮喧囂多時各地烽火,各區民間力量為了對選區立委表達不滿,紛紛發起連署,如今已約50席立委進入第二階段連署,然而罷免團體內部卻角力不斷,甚至有領銜人想下車卻「下不了車」的窘境,亂象橫生。 新北市第11選區要罷免立委羅明才的「拔羅波」團體領銜人32歲吳柏瑋就表示,自己在3月中發現團隊已經愈來愈「走鐘」,身為創始人甚至慘遭工作群組成員「退群」,無奈下只好聲明退出罷免團體,卻發現《選罷法》中針對罷免領銜人幾乎「下不了車」,眼見國民黨青年軍李孝亮等人因罷免「背鍋」捲入刑事糾紛,自己也忐忑不安,深怕「不是我做的塞到我包裡」,只好一再發聲。「大罷免潮」方興未艾,領銜人卻得扛每一張連署的法律風險,其中一名領 銜人吳柏瑋就直言行使罷免公民權還可能抓去關,反而讓被罷免人更加肆無忌憚。圖非當事人。(示意圖/黃鵬杰攝) 吳柏瑋向CTWant控訴,在3月初一場內部會議時,有成員一再主張要結合其他選區,同框熱衷罷免藍委的聯電創辦人曾興誠開記者會,但自己擔心這樣會失焦,甚至恐坐實了執政黨介入選舉的謠言,因此主張「自辦記者會」。此話一出,卻反遭其他成員冷嘲熱諷「辦了媒體也不來啊」、「人手根本就不夠」,甚至乾脆另創群組來「冷凍」自己,況且這些成員發出的文宣品、蒐集的連署書,他在發出前多數沒看過,出了事卻得自己扛,自覺風險太大因而決定退出。 然而問題來了,吳柏瑋發現罷免「領銜人」不玩了要「下車」是難如登天,原來《選罷法》規定,除非領銜人死亡,或者找回第一階段簽署中超過一半的選民,以「拔羅波」選區來講,需要挖出至少1,500名簽署者書面同意,自己才「下得了車」,其餘無論公開聲明甚至「遷戶籍」都沒用,眼見司法大戰開打,即使自己坐端行正,也根本掌握不了罷團的每份連署書,如有涉法卻都得自己扛,「擔心到睡不著覺」。 CTWant調查,全名為《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的《選罷法》第76條第8項規定,「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死亡,或經提議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書面同意者,由備補領銜人遞補為領銜人,並以一次為限」。以羅明才選區來說,近30萬具選舉權的公民,第一階段成案簽署需蒐集近3,000份成案簽署書,因此若領銜人想「下車」,就必須挖出其中過半數選民,逐一拜託簽署同意「換掉領銜人」,台灣政治史上未曾發生。 吳柏瑋感性回顧,自己與幾名罷團成員都是上班族出身,平常為了三餐扛家計奔波,對選區立委長年沒有建樹實在不滿,憑著滿腔熱血站出來行使「罷免」公民權,而《選罷法》規定之下,從「借場地」到宣講集會都只能由自然人出面,不說地方公家單位冷嘲熱諷,四處拜訪時,有意支持罷免的鄉親,也不免懷疑是「政黨的魁儡」,號稱「拔羅波」罷免團,其實也沒辦法向內政部登記為政治團體,「有喙講甲無瀾」(費盡唇舌)也難昭公信,接下來還得獨自扛其他罷免工作人員的疏失,「根本技術性剝奪罷免權」他怒轟。 一名新店地方人士觀察,吳柏瑋由於與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陳乃瑜交情很好,這讓綠營另一名資深議員陳永福很不是滋味,地方甚至屢傳吳柏瑋「想選議員」,更讓有意交棒兒子陳韋任的陳永福處處提防,深怕二位年輕男子互搶票源,交棒計畫在黨內初選就「掉棒」。同為新北市大文山選區的市議員陳永福(中)和陳乃瑜(左)多次同框為罷免立委羅明才案宣講,然而地方盛傳,彼此為彼此間為2026市議員選戰角力不斷。(圖/翻攝自陳永福臉書) 地方人士直言,「拔羅波」團體原有一位化名琪琪的女性成員,原先低調再低調,媒體鏡頭前連口罩都不願摘下,近期卻反常地摘下口罩全妝大肆受訪,由於綠營在這區有一名女性保障名額,琪琪躍上檯面,是否要反過來劍指陳乃瑜,讓「女性內戰」中趁亂力保陳韋任上壘,「咱就靜靜看」罷免背後牽動的,恐怕不只是罷免。 陳永福則透過擔任特助的兒子陳韋任強調,父子倆對罷免活動是不遺餘力,他以助理身分跟著父親跑行程爭取認同,沒空也沒有辦法介入誰選不選,民主社會公平競爭,外界不必過度解讀。

被遺落的金山2/總統視察「窮困災民希望先被看見」
新北市金山區因山陀兒颱風而遭受重創,當地居民家園被嚴重毀損,總統賴清德6日前往視察,新北市長侯友宜17日也二度勘災,並稱「第一階段搶災」完成。雖然知名的金山老街和商業區已恢復原狀,仍有多處民宅受淤泥之苦,地方團體「浪金山」和「暗坑文化工作室」目前主動進行搶救,更盼政府能看見災民需求,讓民眾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新店地方創生團體「暗坑文化工作室」表示,在颱風後見金山受創嚴重而主動投入搶救行列,在侯友宜來視察時,老街的確恢復迅速,但咫尺之遙的月眉路、南勢路段仍有多處住家被泥沙掩埋,強烈對比更顯金山鬧區外的居民遭到漠視。除了金山「商業區」值得關注外,還有不少民宅深陷泥沼,需要外界幫助。(圖/浪金山提供)暗坑文化工作室執行長吳柏瑋表示,2015年蘇迪勒風災時曾以地方團隊名義,在新店及烏來發起賑災,這次也將外地經驗,帶到金山盡力支持地方重振行動。而自八八風災起就持續救災,並有相關清運經驗的團體「台北效力志工團」也響應這場重建活動,組成團隊於19、20連兩日深入到機具無法進入的區域,將土石、泥水運出,希望能讓災民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浪金山」負責人蔡文培說,金山區月眉路和南勢路等地,儘管災後已過數週,至今仍有災民面對積水、淤泥堆積等情況無力解決。「被遺落的地區,政府根本沒有想到他們。」政府的目光只集中在商業區,卻忽略了遠離市區,但同樣受災嚴重的區域。浪金山負責人蔡文培(左1)和志工們10日到當地有超過200年歷史的古宅「芑豐居」進行清淤工作。(圖/沈建邦攝)金山多是老人獨居,長輩想清理家園卻有心無力,蔡文培心生不忍,在網路上號召志工、挺進災區,目前已有超過百人投入救災行列。蔡文培自行動開始後積極與公務體系單位聯繫,終於在賑災計畫第7天得到五湖里里長李進發的協助,在資訊交換下能直接前往需要幫助的住宅,安排適當人力進行清淤及後續復原工作。蔡文培表示,每日勘災、彙報民間受災及賑災概況至今,已清掃20逾間房屋,卻仍能看見住戶受到斷水、土石崩塌道路受阻、農地災損、民宅淤泥等狀況所影響,也對此現況感到無力,認為災後重建是長遠的工作,希望相關局處能站出來與民間團體多加溝通,協力解決問題。災民羅文財住家遭到土石流侵襲受到嚴重危害,在志工及公部門有協助家園修復的情況下,仍花了半個月才讓清掃進度接近尾聲,他藉由這次災損對外喊話,盼政府給他們「安全的家」,希望在後山崩塌能做根本的改善,不再有土石流淹沒住家狀況發生。台北效力志工團也響應重建活動,組成團隊深入受災戶住家,協助將淤泥、石塊運出。(圖/浪金山提供)金山區區長劉昌松表示,災後3天主要人力清潔隊、水利局和農業局等都在市區,所以市區清的比較快,且災後的清理順序主要以公領域為優先,包括區內各道路,堤防回補等。由於民宅是私人土地,雖然清運進度比較慢一些,不過都有積極跟各里里長保持聯繫,並與民間團體協作,積極協助受災戶進行家園重建。劉昌松19日也親自到救災現場支持志工團隊,「感謝民間團隊可以在第一時間跳出來,公所會積極公私協力,與民間共同面對地方問題」,承諾會盡力支持民間力量,引入宗教或社福團體,以公益服務的性質進入私宅內清掃,也將持續爭取公部門資源,儘快重建受災戶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