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
」 以色列 哈瑪斯 加薩 巴勒斯坦 停火
被撤銷招收國際學生權限「哈佛直接提告」 新任校長成捍衛學術自由代表
在川普政府以反猶太主義為由,突襲性地撤銷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招收國際學生的權限後,哈佛大學於23日向麻薩諸塞州聯邦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法院即刻阻止這項禁令。此舉不僅升高了川普政府與高教界的對抗,也讓新任校長賈伯(Alan Garber)成為捍衛學術自由的象徵人物。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於22日決定禁止哈佛招收外籍學生,並於翌日撤銷其長達70年的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畫(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me)認證,造成目前超過6,800名在學國際學生陷入身分與學業雙重不確定。哈佛表示,這些學生約占總學生人數的27%,較2006年的19.6%有大幅提升。哈佛強調,這群學生在研究、教學、學術貢獻與社群多元性上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哈佛在訴狀中批評這項命令毫無正當程序,且嚴重侵害該校憲法第一修正案與正當程序權利,形容政府此舉是「用一紙命令就意圖抹去哈佛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除了現有學生可能被迫轉學以保合法身分,已獲錄取的數千名國際新生也將無法獲得簽證,對夏季與秋季學期的教學安排造成嚴重打擊。包含多個依賴國際學生支援的實驗室、診所與課程也陷入混亂。政策發布前,其實川普政府已對哈佛展開多重財政施壓,凍結超過26億美元聯邦資金,並揚言將撤除其免稅地位。川普更公開批評Apple與哈佛等機構對美國「不公平」,並將此措施包裝成打擊反猶太言論的手段,指責哈佛未妥善處理以哈戰爭後校園內反猶風氣。報導中也提到,也因為對川普採取強硬的態度,哈佛大學新任校長賈伯(Alan Garber)頓時成為焦點人物。自2024年8月轉為正式校長的賈伯,出身猶太家庭,性格沉穩,學術背景橫跨經濟與醫學,是哈佛典型學者型人物。在前任首位非裔女性校長蓋伊(Claudine Gay)因未強烈譴責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事件遭外界批評後,賈伯接棒校長職務,同時也著手穩定分裂校園。賈伯曾表態支持限制學校對國際政治發聲的政策,並曾更換爭議教授及終止與巴勒斯坦高校的合作,試圖平衡校園政治立場。在4月3日,川普政府向哈佛下達一份5頁要求清單,內容包括關閉多元與共融辦公室、配合移民審查、調整教職與招生程序等項目。賈伯隨即回應,表示拒絕接受政府審查,重申私立大學的教學、研究、與招募自主性,並表示「不論政黨如何輪替,都無權干預大學核心職責」。賈柏這番話,讓他在哈佛這個去中心化的學術共同體中贏得廣泛讚譽,也被外界視為美國高等教育界對抗政治干預的重要象徵。目前國土安全部對訴訟未有明確回應,但重申哈佛「創造不安全的校園環境」,白宮與教育部則未對此發表評論。

阻斷人道主義援助3個月後 以色列允許有限糧食進入加薩「以利入侵」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於當地時間18日發表聲明稱,將允許有限數量的糧食進入加薩走廊,此前該地區已實施近3個月的人道援助封鎖。然而,數小時前以色列軍方才宣布要在這個巴勒斯坦飛地展開新一輪地面入侵行動。據英媒《每日郵報》的報導,納坦雅胡辦公室表示:「以色列將允許基本糧食供應進入,以確保加薩走廊不致爆發飢餓危機。」自3月2日起,以色列對人道援助實施全面封鎖。納坦雅胡稱,允許部分援助進入將有助以色列擴大自17日展開的新軍事行動。目前尚不清楚援助何時及如何進入加薩。據美媒《Axios》18日引述2名以色列高級官員說法,在新的機制實施前,援助物資將透過現有管道恢復流動。納坦雅胡強調以色列將確保哈瑪斯(Hamas)無法控制援助分配,並防止物資流入哈瑪斯武裝分子手中。過去1年半以來,以色列對加薩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超過53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0萬倖存者在這片狹長地帶被迫流離失所。由於以色列的援助限制,當地面臨嚴重的糧食與物資短缺。儘管有大量證據顯示加薩出現營養不良的巴勒斯坦人,包括嬰兒;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多次警告以色列封鎖造成的毀滅性影響,以色列仍反覆聲稱「加薩不存在飢荒」。近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糧食安全分析小組(FSAU)所開發的「綜合糧食安全階段分類」(IPC)報告才指出,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正面臨「嚴重的饑荒風險」。與此同時,以色列也即將在加薩走廊展開新一波「大規模」地面入侵及殖民行動。當地醫院與醫護人員表示,以色列發動的空襲從17日夜間持續至18日,已造成至少103人死亡,其中包括數十名兒童。轟炸導致加薩北部主要醫院因遭受直接攻擊而關閉。以色列軍方展開新一輪地面入侵行動,使倖存的加薩居民被迫撤離家園。(圖/達志/美聯社)此次攻勢是自以色列3月破壞停火協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目標在於奪取領土並驅離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期間,以色列不斷施壓哈瑪斯同意暫時停火,以釋放加薩人質,但這未必意味戰爭結束。哈瑪斯則表示,任何協議都必須包含以色列軍隊完全撤離及終結戰爭的路徑。據悉,以色列軍方近期徵召數萬名預備役軍人,並表示地面軍事行動涵蓋巴勒斯坦領土的北部與南部。以軍參謀總長中將扎米爾(Lt. Gen. Eyal Zamir)則透露,作戰計劃包括「分割」加薩走廊。在官方聲明發布前,據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納賽爾醫院(Nasser Hospital)通報,對該南部城市及周邊地區的以色列空襲已造成至少48人死亡(含18名兒童與13名婦女),院方表示因遺體狀況難以精確統計。加薩衛生部緊急服務部門也指出,北部城市賈巴利亞(Jabaliya)1處民宅遭襲,導致同一家庭的9名成員喪生。哈瑪斯政府轄下的民防單位則稱,當地另一起住宅襲擊造成10人死亡,包括7名兒童與1名婦女。對此,以色列軍方未立即回應評論。其宣布地面軍事行動的聲明中曾提及,過去1週的初步空襲已擊斃數十名武裝分子,並打擊超過670個目標。以色列還將平民傷亡歸咎於哈瑪斯,指控該組織利用民用區域作為行動基地。

以色列夜間空襲加薩釀百人死亡 開始大規模地面攻勢
以色列18日在加薩地帶發動了大規模地面行動,旨在全面佔領加薩走廊的「基甸戰車行動」,並進行了猛烈的空襲;以色列政府強調,基甸戰車行動的目的在於根除哈瑪斯勢力,這次以軍不會打了就跑,而是將持續佔據加薩地區。加薩衛生官員稱,這次空襲一夜之間造成100多人死亡,並關閉了加薩走廊北部最後一家仍在運作的醫院。根據 《CNN》報導,雙方在卡達的新一輪間接談判一直遲無進展。以色列週日表示,如果哈馬斯投降,以色列願意結束加薩戰爭,但哈馬斯不太可能接受這項提議。在全面封鎖援助進入加薩走廊逾兩個月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辦公室今天表示,將允許「基本數量的糧食」進入加薩地帶,以防止該地區發生飢荒危機。聯合國和主要援助組織,對以色列在加薩發動的新攻勢發出警告,稱平民是這次攻擊的主要受害者。根據巴勒斯坦衛生部本週數據的統計,自周四以來,以色列加強了空襲力度,已造成3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據衛生部稱,有一家人在睡覺時被殺害。加薩衛生部主任巴許 (Munir al-Barsh) 表示,在加薩南部的Al-Mawasi地區,一名嬰兒、他的兩個弟弟妹妹以及他們的父母,都住在流離失所者營地,於週六被殺害。隨著轟炸持續和死亡人數上升,加薩的醫療系統正進一步陷入崩潰。過去一周,以色列軍隊對加薩地帶多所醫院附近進行了襲擊,其中包括位於貝特拉希耶的印尼醫院,這是加薩北部最後一家仍在運營的醫療機構,醫院被襲擊後停止運作。

西班牙首相、荷蘭市長齊聲譴責「種族滅絕」! 以色列外交部回嗆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於當地時間14日在馬德里議會質詢會議中,以迄今最強硬的措辭,將以色列描述為「種族滅絕國家」(genocidal state),並強調「西班牙不與這樣的國家做生意」。此番言論隨即引發特拉維夫強烈反彈,以色列外交部對此宣布,將於15日在耶路撒冷召見西班牙駐以色列大使薩洛蒙(Ana Salomon)進行正式譴責。事件起因於西班牙自治區加泰隆尼亞(Cataluña)議員魯菲安(Gabriel Rufián)在議會質詢中,指責工社黨(PSOE)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加薩戰爭持續期間仍與以色列維持貿易關係。對此,桑切斯回應:「我要在此明確表態,魯菲安先生。我們不與種族滅絕國家做生意,絕對不會。」他進一步補充:「前幾天我在這個講台上已清楚說明事實真相,某些指控完全與現實不符。」據當地媒體報導,這是桑切斯首次公開使用「種族滅絕國家」一詞,該用語長期被其執政聯盟夥伴、極左翼選舉聯盟「匯總黨」(Sumar)所採用。匯總黨領袖兼西班牙第二副首相迪亞斯(Yolanda Díaz)曾多次指控以色列實施種族滅絕,並要求凍結西以貿易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桑切斯政府官員近期第2度因類似言論引發外交風波,也是薩洛蒙第3次因政府高層言論遭以色列召見。早在2023年11月,由於桑切斯公開指控以色列「違反國際法」,薩洛蒙曾在1週內2度被傳喚至以色列外交部。當時西班牙政府隨即採取對等措施,召見以色列駐馬德里大使拉迪安-戈登(Rodica Radian-Gordon)。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當時還發表聲明譴責桑切斯,在「哈瑪斯恐怖分子正於耶路撒冷屠殺以色列平民」之際,發表「可恥言論」。不過與此同時,阿姆斯特丹市長哈爾瑟瑪(Femke Halsema)也在14日當天公開呼籲荷蘭政府譴責以色列在加薩的「侵犯人權行為」,更首度將以軍行動定調為「種族滅絕」。她在聲明中強調:「當國際權威機構已做出判斷,我們必須超越政治分歧明確表態。」哈爾瑟瑪還特別引用荷蘭「戰爭、大屠殺和種族滅絕研究所」(NIOD Institute for War, Holocaust and Genocide Studies)所長艾克霍夫(Martin Eyckhoff)的學術分析作為依據,同時宣布將把6歲巴勒斯坦遇難女童拉賈布(Hind Rajab)的影像投射於阿姆斯特丹眼博物館(Eye Filmmuseum)外牆,以示對加薩平民的聲援。據悉,拉賈布在以色列入侵加薩走廊期間被以軍殺害,她的6名家人,以及2名前來營救的醫護人員也因此喪生。對此,以色列駐荷蘭大使埃弗拉伊姆(Modi Ephraim)發表聲明,痛批哈爾瑟瑪的言論「嚴重扭曲事實」,且「刻意忽略10月7日哈瑪斯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他特別強調:「指控以色列蓄意殺害平民是徹頭徹尾的誣賴,令人聯想起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反猶太主義篇章。」埃弗拉伊姆更指出,此番言論出自「擁有深厚猶太歷史記憶的阿姆斯特丹」領導人之口,尤其令人痛心。

即將殖民加薩走廊!以色列向巴勒斯坦人下達大規模撤離命令
以色列稍早下達了以哈衝突以來最全面的一次加薩平民撤離命令。根據仍在加薩城避難的居民表示,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的大面積區域被特拉維夫宣布為不安全地帶。以色列國防軍(IDF)要求民眾在「密集空襲」前為自身安全撤離。以色列特別點名包括伊斯蘭大學(Islamic University)、希法醫院(Al-Shifa Hospital)及3所學校在內的多棟建築。儘管以色列指控哈瑪斯(Hamas)將這些建築用作「指揮控制中心」,但當地政府與援助機構指出,目前仍有數千平民在這些設施內避難。他們強調,撤離這些區域需要時間,且可能造成大量傷亡。此舉被視為以色列即將大幅擴大加薩軍事行動的不祥徵兆。前以色列總理歐麥特(Ehud Olmert)是極少數公開反對擴大加薩軍事行動的以色列高層。他在接受BBC專訪時表示:「多數以色列人反對當前局勢,大批軍隊指揮官也反對擴大軍事行動,希望立即結束戰爭。」這位直言不諱批評現任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政治人物,反映了以色列國內對長達20個月的戰爭嚴重影響該國士氣、經濟與國際地位的深切憂慮。歐麥特更嚴厲譴責戰爭對加薩居民造成的人道危機:「這完全無法容忍、不可接受且不可原諒,必須立即停止。」這位被親政府媒體指控「為巴勒斯坦遊說」的前領導人強調:「我們有義務滿足民眾所有人道需求,道德上絕不能允許加薩出現饑荒,這種情況必須終止。」雖然這類觀點在以色列媒體與民調中罕見,但近日已被聯合國機構、援助組織及部分以色列海外盟友反覆疾呼,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直斥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可恥」,但納坦雅胡則反控他「支持哈瑪斯」。歷經10週封鎖後,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加薩全境陷入災難性的人道主義危機。以色列禁止任何食物、藥品與燃料進入這塊巴勒斯坦飛地。聯合國支持的評估報告指出,約210萬加薩巴勒斯坦人面臨「饑荒關鍵風險」與「極端糧食不安全」。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若缺乏足夠營養食物、潔淨水源與醫療資源,整個世代將遭受永久性傷害。對此,以色列政府發言人門瑟(David Mencer)向BBC堅稱:「以色列絕未讓加薩陷入饑荒。」他表示:「我不否認加薩存在飢餓狀況,但我們認為這是哈瑪斯造成的。根據我方情報,加薩仍有食物,不存在饑荒。」據哈瑪斯管理的加薩衛生部門統計,以色列自3月18日恢復空襲以來已造成2799人死亡,僅14日當天就有80人喪生。目前外界微弱期待美國最新提出的停火協議能獲以哈雙方接受。據報導,該協議將以釋放部分剩餘以色列人質換取未明確期限的停火。然而納坦雅胡宣稱以色列將擴大加薩攻勢,且「沒有任何事能阻止戰爭」。哈瑪斯則堅持除非以色列同意永久停火並撤出加薩,否則拒絕釋放餘下人質。14日晚間,67名獲釋人質聯署公開信,敦促納坦雅胡達成「全面協議」,讓所有遭扣押者返家,信中強調:「多數以色列民眾希望人質回家,即使代價是停止軍事行動。」以色列「人質與失蹤者家屬論壇」(Hostages and Missing Families Forum)則表示,此信旨在延續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獲釋後的「歷史性動能」。哈瑪斯稱釋放這名21歲青年,是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訪問中東所做出的善意姿態,獲釋人質在信中呼籲川普「勿讓此歷史契機消逝」。以色列第12頻道(Channel 12)4月下旬的民調顯示,68%受訪者支持即使意味結束戰爭也應與哈瑪斯簽署人質協議,僅22%主張繼續加薩戰事,但納坦雅胡的立場迄今仍未鬆動。據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其隨行官員表示:「儘管美國態度堅決,總理立場不變,我們不會允許戰爭結束。」據加薩衛生部門統計,自2023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當地已有至少52928人喪生。

強硬示警伊朗!川普籲在「核武與最大施壓」間抉擇:美國將別無選擇
美國總統川普1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發表演說,對伊朗發出強烈警告,指責德黑蘭當局破壞中東穩定,並敦促其領導人在「永遠不得擁有核武」與「承受最大壓力」之間做出選擇。不過他也釋出善意,表示美國願意與伊朗達成協議,協助該國走向繁榮。川普是在利雅德與當地商界領袖會晤時發表談話,他強調,伊朗若持續對鄰國發動攻擊、破壞地區和平,「美國將別無選擇,只能對其施加最大限度的壓力」。他表示:「選擇權在他們手中。」儘管言詞強硬,川普仍表示,他並非為了譴責伊朗的過去,而是希望為其提供一條走向和平與發展的新道路。他強調:「我從不相信有永遠的敵人。美國今天最親密的一些盟友,曾經都是我們的對手。」在談到區域局勢時,川普批評伊朗政權「專注於掠奪人民財富、資助恐怖組織與海外流血行動」,導致本國發展停滯、區域情勢惡化。他點名德黑蘭支持已垮台的敘利亞政權,導致無數平民傷亡,並指控伊朗對黎巴嫩真主黨的資助導致貝魯特由「中東巴黎」淪為衰敗城市。此外,川普將哈瑪斯於2023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的突襲行動,歸咎於拜登政府對伊朗部分解除制裁,間接助長暴力升級。目前尚不清楚川普的強硬談話是否會對伊朗核談判產生影響,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尚未對此發表回應。

美以雙國籍人質獲釋!以色列深夜再襲擊加薩醫院 目標是哈瑪斯現任領袖
以色列一名高級官員透露,以色列軍方13日深夜對加薩南部一家醫院發動攻擊,目標是哈瑪斯現任領導人穆罕默德·辛瓦爾(Mohammad Sinwar),但並未證實穆罕默德是否已經喪生。根據《CNN》報導,哈瑪斯前領導人辛瓦(Yahya Sinwar)在去年10月被以色列軍隊殺害後,穆罕默德便成為了哈瑪斯事實上的領導人。巴勒斯坦衛生部門表示,這次的攻擊造成至少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40人受傷。以色列軍方稱,他們襲擊了加薩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一家醫院,目標是位於醫院地下設施的「哈瑪斯指揮和控制中心」,但沒有說明具體的攻擊目標。以色列官員認為,穆罕默德跟他的哥哥辛瓦一樣強硬,且在軍事上經驗更加豐富。以軍表示,穆罕默德曾指揮哈瑪斯「汗尤尼斯旅」直至2016年,他也被認為是哈瑪斯2023年10月7月對以色列進行恐攻的主要策劃者之一。報導指出,此前一天,遭哈瑪斯囚禁長達19個月、擁有美國與以色列雙重國籍的以色列裔美國人質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獲得釋放,讓以色列一度暫停軍事行動,但在亞歷山大離開加薩約1小時,以軍恢復了對加薩的攻勢,並於隔日襲擊汗尤尼斯的納賽爾醫院。巴勒斯坦醫療援助組織(MAP)說,以軍的襲擊目標是醫院3樓的外科病房,導致2名患者身亡,醫務人員受傷,目前該病房「已完全停止服務」。據悉,這次的目標是著名的加薩攝影記者哈桑·埃斯萊亞(Hassan Eslaiah),以色列指控他為恐怖分子,而他4月於以色列一次空襲中受傷,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以軍指控埃斯萊亞參與了2023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的襲擊,認為他屬於哈瑪斯「汗尤尼斯旅」,但並未提供證據支持這些說法。

加薩遭全面封鎖!近萬名兒童營養不良 童問「上天堂是否就有肉吃」讓人鼻酸
以哈戰爭爆發1年半以來,加薩人民飽受戰火摧殘,在以色列的封鎖下,加薩地區民不聊生。今年3月起,以色列聲稱哈瑪斯挪用物資,所以切斷供應加薩地區的物資援助,致加荒危機惡化,有不少孩子因為營養不良瘦成皮包骨、死亡,還有加薩民眾表示,家中5歲孩童必須看著手機中的食物圖片止飢,甚至追問「是不是上天堂就能有肉吃」,讓人悲痛!加薩遭以封鎖面臨斷糧,上萬兒童營養不良。(圖/達志/美聯社)《半島電視台》在10日刊出一位加薩民眾哈蒂布(HalaAl-Khatib)的投書,內容指出,每個人都因為挨餓消瘦且虛弱,連上下樓梯都有困難,家中的5歲孩童甚至餓到盯著大人手機裡的美食照,由於孩童父親已經身亡,這名孩童天真問著大人,「爸爸在天堂是不是可以吃到肉?」還說很想跟爸爸一起享用美食,「什麼時候輪到我上天堂」,這讓哈蒂布和其他大人聞之鼻酸。加薩遭以封鎖面臨斷糧,上萬兒童營養不良。(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這一切原因都是以色列在3月初時破壞停火協議,重新封鎖加薩地區,以色列禁止任何食物、燃料或藥品進入加薩,以免這些資源落入哈瑪斯手中。這項斷然措施讓仰賴國際糧援的加薩人民,陷入更深的人道危機,導致加薩飢荒危機惡化,已經有不少孩子因為營養不良瘦成皮包骨,甚至因此死亡。加薩遭以封鎖面臨斷糧,上萬兒童營養不良。(圖/達志/美聯社)據加薩官方數據則顯示,有6萬5千名兒童營養不良,其中57人已經死亡。另外,聯合國人道機構指出,加薩230萬人口中,有超過200萬人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 同時有9千到1萬名兒童因營養不良而接受治療。聯合國抨擊以色列正在加薩製造「具有政治動機的飢荒」,而《英國廣播公司》(BBC)9日曾報導,美國華府正準備成立加薩人道基金會(Gaza HumanitarianFoundation),統合人道物資運送,透過私人軍事承包商,在以色列提供安全前提下,繞過哈瑪斯,將物資送到百萬加薩人手中,但追究底,以哈戰火一日不停,加薩民眾的苦難就難以結束。加薩遭以封鎖面臨斷糧,上萬兒童營養不良。(圖/達志/美聯社)

以色列轟炸加薩學校釀22死「7人是兒童」 居民控訴哈馬斯「拿人民當掩護」要求離開
以色列7日對位於加薩中部布雷吉難民營(Al Bureij camp)一處學校建築發動空襲,造成至少22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兒童,另有數十人受傷。由於該地原本安置了成千上萬逃離戰火的流離失所者,現場可說是一片混亂,學校內留下一個巨大彈坑,帳篷與個人物品的殘骸散落四周,人們在瓦礫堆中尋找生還者。而這時候,有加薩的民眾對於躲藏在學校的哈馬斯成員感到不滿,認為就是他們的存在招致空襲,因此要求他們離開。根據《CNN》報導指出,在這所學校避難的居民哈爾迪(Safaa Al Khaldi)控訴,自己的小孩在這波攻擊中受傷,哈爾迪悲痛表示,加薩目前處於封鎖狀態,孩子們連一片麵包都難以取得,飽受飢餓煎熬「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IDF)則聲稱,7日的攻擊目標是「位於哈馬斯(Hamas)指揮與控制中心內的恐怖份子」,但未提供更多細節。而現場影像顯示,學校建築外散落著死傷者,一名被鮮血染紅的孩童從救護車上被抬出,現場救護車待命,醫療人員忙於送傷者就醫。攻擊發生之時,一名女子在學校中高聲指責哈馬斯,控訴其躲藏在人群之中,將平民當作掩護。該名女子激動哭喊「哈瑪斯應該離開這所學校,被撕裂的孩子們有什麼罪?」報導中提到,自以色列政府於5日批准擴大軍事行動以來,根據巴勒斯坦衛生部統計,已有至少48人死亡、142人受傷。而如果是從3月18日以色列恢復對加薩的空襲來算的話,已有超過2,5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也因為如此,加薩當地醫療體系已陷入崩潰邊緣。巴勒斯坦紅新月會(Palestine Red Crescent Society)5日表示,其在加薩的29間診所中已有13間因戰火與物資短缺被迫關閉,剩餘診所亦「能力有限」。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加薩地區36間醫院中僅21間仍勉強運作。援助機構也提出警告,在以色列的全面封鎖下,加薩已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與藥品,醫療系統正急速瓦解。在最新空襲後的廢墟旁,一名母親緊抱著痛哭的女兒,孩子淚流滿面地念出幾位死去的朋友名字「我的朋友琳(Leen)不見了,我的朋友尤絲拉(Yousra)不見了,我的朋友米拉爾(Miral)不見了。」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也提出警告,加薩正面臨「日益惡化的災難」。OCHA呼籲,根據國際人道法,平民必須受到保護,他們的基本生存需求,包括糧食、水源、庇護與醫療照護,必須獲得滿足,無論其身在何處,亦不應因戰火被迫遷徙而失去基本保障。

哈瑪斯「釋放所有人質」換停火5年 但拒絕接受「這條件」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於26日表示,目前願意釋放所有在加薩被扣押的人質,還希望與以色列達成為期5年的停火協議。哈瑪斯代表團目前已抵達埃及首都開羅展開談判,但其中,哈瑪斯拒絕解除武裝的要求。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哈瑪斯官員表示,這次的提議是希望在更廣泛的協議框架下進行,未來也能爭取更長遠的停火。由於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於23日在雷馬拉(Ramallah)明確表示,哈瑪斯應該釋放所有人質,並指出這些人質成為以色列持續攻擊加薩地帶的「主要藉口」。因此當哈瑪斯釋出願意釋放人質的消息時,外界普遍認為,哈瑪斯的態度轉變,應該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的公開呼籲有關。。除此之外,阿巴斯也批評哈瑪斯自2007年推翻法塔赫(Fatah)後,不僅對巴勒斯坦建國事業造成巨大傷害,也讓以色列有了佔領加薩、發動侵略的理由。阿巴斯強調,被囚禁的人質問題是以色列對加薩行動最具正當性的說詞之一。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目前以雷馬拉為總部,統治約旦河西岸地區,由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主導;而哈瑪斯則自2006年國會選舉勝出及2007年與巴解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PLO)武裝衝突後控制加薩地帶,雙方因此分裂成政治上的敵對關係,以色列也自哈瑪斯掌控加薩後,對該地區實施無限期封鎖。哈瑪斯政治局領導人的媒體顧問阿爾努諾(Taher Al-Nono)26日在開羅受訪時指出,哈瑪斯對長期停火持開放態度,但拒絕解除武裝。阿爾努諾強調「抵抗運動的武器不可談判,只要佔領存在,武器將持續保留在我們手中。」阿爾努諾並表示,哈瑪斯對於任何認真結束加薩戰爭的提議持開放態度,並已針對停火、囚犯交換、以色列軍隊撤出加薩及重建事宜與埃及方面展開討論。哈瑪斯代表團由達爾維什(Mohammad Darwish)率領,成員包括米沙阿勒(Khaled Meshaal)、哈耶(Khalil al-Hayya)、賈巴林(Zaher Jabarin)與阿瓦達拉(Nizar Awadallah),代表團目標在於推動以「全面協議」達成停戰與人質交換。接近談判的消息人士向媒體表示,哈瑪斯可能接受一項為期五到七年的停火協議,條件是以色列必須全面撤軍、允許加薩重建並釋放巴勒斯坦囚犯。而根據《耶路撒冷郵報》報導,以色列摩薩德局長巴內亞(David Barnea)也已赴卡達(Doha)磋商停火安排。報導中提到,埃及與卡達兩國在美國支持下,提出了一份新的調解方案,試圖在雙方要求之間尋找平衡。有消息人士指出,這份方案包括恢復地面局勢至2025年1月達成諒解時的狀態、全面停止軍事行動、以色列軍隊從加薩部分地區撤出,並建立國際機制保障人道援助進入。目前,加薩地區面臨極度嚴重的人道危機,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25日宣布,由於以色列施加封鎖超過54天,加薩地區糧食存量已耗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於25日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上表示,已向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施壓,要求增加對加薩的人道援助。川普表示「我告訴納坦雅胡,我們必須善待加薩。這些人民正在受苦,我們會照顧他們。」並強調當地對藥品與糧食有極大需求。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原定的停火協議於3月18日破裂後戰火再起。以色列方面曾明言,將持續軍事行動直到哈瑪斯釋放剩餘59名人質,目前已確認其中24人仍在世。自3月18日以來,以色列空襲已造成逾2,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為平民。

以巴衝突有解!哈瑪斯擬「釋放所有人質」 換取加薩停火5年
以哈戰爭出現曙光,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官員26日表示,他們尋求達成一項協議,以結束這場戰爭,包括「一次性」釋放所有剩餘人質,以及為期5年的停火。哈瑪斯會做出這樣的舉動,疑似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Abbas)稍早的呼籲有關,目前確定哈瑪斯的代表團將在埃及首都開羅進行會晤。以哈雙方在3月打破停火恢復戰爭狀態,似乎又陷入僵局。(圖/達志/美聯社)以哈雙方在3月打破停火恢復戰爭狀態,似乎又陷入僵局,不過據《法新社》報導,哈瑪斯一名官員表示,已準備在更廣泛的協議框架下,釋放目前被關押在加薩的人質,該官員還透露,哈瑪斯提議達成一項為期5年的停火協議,以求未來能夠實現持續更長久的停火。另據阿聯「海灣時報」(Khaleej Times)報導,本週稍早,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ud Abbas)曾於雷馬拉(Ramallah)呼籲哈瑪斯釋放仍被扣押的人質,並強調這是以色列對加薩地帶持續攻擊的「主要藉口」。阿巴斯。(圖/達志/美聯社)阿巴斯在23日表示,「哈瑪斯自2007年推翻法塔赫後,便對巴勒斯坦建國志業造成巨大傷害。同時,哈瑪斯也成為以色列在加薩實施占領陰謀和侵略罪行時最好的藉口,其中帶給以色列最有效的理由便是『囚禁人質』」。據了解,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是巴勒斯坦的自治政府,總部設在雷馬拉(Ramallah),管轄在約旦河西岸,阿巴斯是自治政府主席,也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PLO)內最大成員政黨組織「法塔赫」(Fatah)的領導人,而哈瑪斯則是管轄加薩地區,雙方為政敵關係,。根據報導,法塔赫和哈瑪斯在過去30多年來,因政治和意識形態分歧處於政敵關係,哈瑪斯自2006年國會選舉以及2007年與巴解的武裝衝突獲得雙重勝利後,就開始統治加薩地區,而以色列在哈瑪斯開始管控加薩地區後,就開始無限期封鎖加薩地區。

上任百日受訪被問「說好第一天就結束俄烏戰爭」 川普:這仗打了三年「我才來三個月」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至今已過百日,日前他於22日在白宮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期間針對貿易戰、經濟、移民政策、總統權力、烏克蘭及中東局勢等議題發表詳細看法。川普強調,他認為自己並未擴張總統職權,而是依據當初競選時的承諾執行政策,且稱其前100天的表現堪稱史上最佳,正在重整美國在貿易上的劣勢。根據《時代雜誌》報導指出,針對總統職權集中化的質疑,川普明確表示,他只是履行選舉承諾,特別是在移民政策方面。他指控拜登(Biden)政府開放邊境,導致大量罪犯湧入美國,強調自己在任內曾興建數百英里的邊界牆,並希望進一步擴建。川普批評其他國家「清空監獄」,將危險分子送入美國,認為自己採取驅逐非法移民措施是必要行動。在與中國的關係上,川普證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Xi Jinping)曾主動致電,並表示自己在關稅問題上態度堅定,未曾主動聯繫。對於與中國的談判,川普認為中國無法承受美國徵收的145%高關稅,最終將不得不接受美方設定的條件。而川普的關稅政策所引發的金融市場波動。甚至在9日當天,債券市場出現極端壓力,川普否認自己是因為股市的關係而暫緩關稅政策,強調是為了達成更理想的協議而主動做出的戰略決定,並堅稱自己未因市場壓力而改變政策。在司法議題上,川普重申將遵守最高法院裁定,但在被問及加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案時,他表示由律師處理,自己未直接下令釋放,並強調該名被告為MS-13幫派成員,暗示其沒有資格接受正常審判程序。針對在談及國內犯罪與移民問題時,川普提出一項備受爭議的構想,就是將美國境內的職業重犯送往薩爾瓦多(Salvador)布格磊(Bukele)總統領導下的CECOT監獄。川普強調,此計畫必須「完全依照法律規定」進行,目前團隊正積極研究相關法理依據。川普也明言,自己對此構想「毫無保留」,認為針對那些屢犯不改、曾被定罪多次,且犯下如用棒球棍攻擊老婦、將人推落地鐵軌道、或是從背後行刑式開槍的職業罪犯「如果法律允許,我完全支持把他們送出去」。當記者追問是否已正式向薩爾瓦多提出遣送要求時,川普坦承尚未正式提出,但指出布格磊總統曾明確表示「不會接受」,因此認為短期內難以實現。川普補充表示「沒有人要求我正式提出要求,除了你。」川普並未排除未來提出正式請求的可能,但表示目前一切仍交由律師團隊評估。針對是否將CECOT監獄視為「勞改營」的批評,川普則予以否認,要求記者釐清定義。川普強調「這並不是什麼蘇聯式的勞改營」,而是針對極端暴力重犯採取的嚴格收容措施。相較於美國現有的監禁體系,CECOT模式在成本上更具效率,且能產生更強的威懾效果。他補充道「與其讓納稅人耗費數十年資金去養這些累犯,不如有效且合法地將他們處置。」川普認為,拜登政府的邊境開放政策導致犯罪率飆升,使得必須對非法移民與職業罪犯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他特別點名非法移民中存在大批「被其他國家清空監獄後趕來的人」,認為這些人正成為美國治安惡化的主因。川普主張,CECOT之所以成為考慮目標,正是因為該監獄展現出「打擊惡性犯罪最有效的模式」。談到2021年1月6日國會攻擊事件(January 6 United States Capitol attack)時,川普辯稱自己曾呼籲和平示威,並指控民主黨銷毀證據。他認為1月6日的被告們遭遇了極不公平待遇,因此贊成赦免大部分參與者。此外,針對眾議院共和黨提出的削減8000億美元醫療補助(Medicaid)方案,川普明確表示,若真削減,他將動用否決權,強調自己不會容忍對醫療保障的實質削弱。對於國會議員禁止炒股提案,他表態支持,並直言裴洛西(Nancy Pelosi)利用內線消息致富,呼籲立法規範國會成員行為。在反壟斷問題上,川普認為需視情況而定,但批評過去民主黨政府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放任態度。關於新設的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DOGE),川普稱其成功揭露了大量浪費與詐欺,但對於集中敏感個資的疑慮,他表示不熟悉國稅局(IRS)涉及的部分細節。在外交政策方面,川普在競選時曾明確表示,若由他擔任總統,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原本根本不會發生。川普也強調,這場戰爭是拜登(Biden)政府失誤所致,並稱自己若在位,俄羅斯總統普丁(Putin)「絕對不會發動這場戰爭」。川普認為,當初北約(NATO)向烏克蘭拋出加入承諾,才是激化衝突的主因,強調如果沒有談及烏克蘭入盟,戰爭本可以避免。針對競選時曾說出「上任第一天就讓俄烏停火」一事,川普表示,這場仗打了三年,他上任才三個月,所謂的「上任第一天就讓俄烏停火」是一種誇飾的說法,但川普相信「只有自己」有能力達成停火。川普透露,目前已與俄烏雙方進行初步溝通,距離達成協議「非常接近」,但具體細節並未公開。他認為,無論普丁還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Zelensky)仍有意願透過談判達成和平,並堅稱只要是自己主導,和平「非常有可能」達成;若換作其他領導人,則「完全不可能」。在談到克里米亞(Crimea)問題時,川普態度堅定地認為,克里米亞早在歐巴馬(Obama)時期便已「實質上」由俄羅斯控制,並強調克里米亞地區居民「本來就主要說俄語」,暗示地緣政治現實不可逆轉。川普指出,如果當年是他執政,「克里米亞絕對不會失去」,將責任歸咎於歐巴馬政府的軟弱政策。針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其他四個地區的佔領行為,川普並未明確表態是否接受,但暗示最終和平協議中「某些讓步」可能不可避免。川普強調,必須以「現實」為基礎,並指出自己傾向於達成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停火協議,而非追求徹底擊敗俄羅斯。他認為,美國與其盟友應當「務實而非理想化」地處理俄烏戰爭,以免造成無休止的衝突。在被詢問若俄羅斯總統普丁仍在位,美國是否仍有可能促成和平時,川普明確回應「非常有可能」,並重申若他擔任總統,與普丁的私下溝通與談判經驗將成為關鍵。他堅稱自己能夠以「與普丁良好但堅定的關係」快速促成停戰。此外,川普也承認,與烏克蘭領導層仍有合作空間,他認為澤倫斯基也希望結束戰爭「我相信澤倫斯基也希望和平,他知道繼續戰鬥只會帶來更多毀滅。」但川普同時批評目前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支持「缺乏戰略」,只是一味提供資金與軍援,卻無助於真正結束戰事。在談及未來的俄烏和平框架時,川普拒絕透露具體談判條件,但他強調不會一味站在烏克蘭一方,也不會讓俄羅斯「無代價地」獲得利益。川普表示「談判需要雙方都做出某種讓步,不能只是一邊倒。」並堅持美國的角色應是「強而有力的調解者」,而非盲目投入資源的參戰方。針對領土擴張問題,川普承認曾真心考慮讓加拿大(Canada)成為美國第51州,並認為格陵蘭島(Greenland)購併案有助國家安全。被問及是否希望作為擴張領土的總統被記住時,他表示不介意。在削減支出方面,川普強調裁減國內開支,包括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撥款,是為了提高政府效率。川普也批評過去政府在醫療與科學研究上存在浪費,認為削減有其必要性。面對國土安全與反恐防護削減的疑慮,川普否認這會削弱國防,強調美國將因精簡而更強大,即使遭遇攻擊也不會改變這一點。他指出美國目前負債36兆美元,改革刻不容緩。在中東政策方面,川普批評拜登政府使伊朗(Iran)重新擁有資金,間接助長哈瑪斯(Hamas)與真主黨(Hezbollah)的壯大。川普強調自己任內,伊朗幾乎破產,無法資助恐怖組織,而拜登解除制裁後,伊朗重新積累了3,000億美元現金。川普表示,如有需要,不排除以軍事手段解決伊朗核武問題,但仍優先尋求透過協議達成。川普同時透露,若當選將再次推動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與以色列(Israel)建交,稱雙方接近加入《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並計畫展開中東訪問,進一步促成地區和平。針對校園抗議問題,川普支持驅逐參與反猶太主義活動的國際學生,強調抗議行為應依法有序,不容許破壞行為。對於DOGE計畫收集美國人個資問題,川普堅稱目的是為了揪出政府內部的浪費與詐欺,並否認用於驅逐非法移民。在被問及是否尋求第三任期時,川普承認過去曾以輕鬆語氣提及,但如今已有越來越多人懇求他繼續留任。川普坦言自己並未深入思考第三任期的具體路徑,但承認曾聽聞有「法律漏洞」理論,但川普強調自己不支持鑽法律漏洞,也未打算破壞《第二十二條修正案》(22nd Amendment)。川普表示,目前專注於完成第二個正式任期,未來若有更多呼聲,他會根據人民意志與法律規範作出決定。川普也特別提到自己的健康狀況良好,曾通過認知測驗取得滿分,並自信即使日後考量連任問題,也具備足夠的體力與智慧應對國家事務。川普同時對外界關於其擬擔任副總統或其他職位的臆測保持模糊態度,表示「一切皆有可能」,但目前未作最終決定。

揚言除非哈瑪斯乖乖釋放人質 以色列威脅「永久佔領」加薩部分地區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於22日公開發表強硬聲明,表示哈瑪斯如不釋放目前仍遭拘留於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59名以色列人質,以色列國防軍將持續佔領該地更多領土,並實施永久控制,作為擴大加薩周邊安全區的一部分。卡茲警告「只要哈瑪斯繼續拒絕,就會失去越來越多土地。」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此番威脅發表時,正值以色列軍方重啟對加薩的全面軍事攻勢。自19日重新發動行動後,南部拉法(Rafah)地區已爆發地面戰鬥,同時空襲與地面進攻也持續波及加薩北部與中部地區。此次行動代號為「力量與劍行動(Operation Strength and Sword)」,為自1月19日停火協議破裂後的首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卡茲強調,除了地面推進外,以色列也將動用「所有軍事與民間壓力」,其中包括實施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所提出的「自願遷移計畫」,即鼓勵加薩居民移往其他阿拉伯國家,換取開發該地為地中海渡假區的構想。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哈瑪斯在拒絕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n Witkoff)有關延長停火與交換人質的提案後,已「感受到我們的力量」,並宣布未來任何協商「僅能在戰火中進行」。加薩民防部門於21日通報,以色列當天的空襲導致11人喪生,其中3人死於清晨空襲,另外8人於白天陸續罹難。從20日起,死亡人數已累計超過500人,為17個月戰爭爆發以來單日死傷最慘重的紀錄之一。卡茲進一步威脅,若哈瑪斯不讓步,以色列將在加薩設立更廣泛的緩衝區,保護本國民眾與士兵,同時進行「永久佔領」。他呼籲加薩民眾應聽從川普建議,釋放人質、剷除哈瑪斯「否則只有全面毀滅與破壞等著他們。」目前哈瑪斯正評估由埃及與卡達居中協調的新提案,提案內容包括恢復停火、人道援助進入加薩,以及根據協議的時間表釋放人質與交換被拘的巴勒斯坦囚犯。德國、法國與英國三國外交部長於21日晚間發表聯合聲明,稱以色列行動是「重大倒退」,呼籲立即恢復停火。土耳其方面則嚴厲批評以色列對由其援助建設的加薩癌症專科醫院進行空襲,指其為「蓄意攻擊」,違反國際人道法。在以色列境內,民眾之間也浮現反對聲音,近日有數千名示威者聚集於耶路撒冷,批評納坦雅胡政府為了政治目標犧牲人質安危。以色列總統赫爾佐克(Isaac Herzog)表達對政府行動的擔憂,並指出應持續專注於營救人質任務,而非貿然升高軍事衝突。

以色列推翻停火協議!大規模轟炸加薩走廊「釀逾30死」
以色列軍方今(18日)稍早宣布,他們正在加薩走廊針對哈瑪斯進行「大規模打擊」。根據路透社援引醫護人員和目擊者的報導,加薩中部的代爾拜萊赫(Deir Al-Balah)有3棟房屋遭空襲,另加薩省首府加薩城(Gaza City),以及汗尤尼斯(Khan Younis)和拉法(Rafah)的建築物也遭到攻擊。這是自1月19日停火開始以來,加薩走廊遭受的最大規模空襲。與此同時,延長加薩停火的談判也未能達成協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國防部長甘茨(Israel Katz)於18日上午下令進行此次打擊。根據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的聲明,該行動是因為「哈瑪斯一再拒絕釋放以色列人質,並回絕了美國中東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和調解方提出的所有提案。」聲明還強調,「以色列將從現在開始,以越來越強勢的軍事力量對哈瑪斯採取行動。」據悉,這場大規模轟炸計劃由以色列國防軍在上週末提出,並得到了政治領導層的批准。以色列政府強調,將繼續加強對哈瑪斯的軍事行動力度,直到達成其戰略目標。此次空襲於當地時間凌晨2點左右開始,以色列國防軍(IDF)和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Shin Bet,辛貝特)在1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開始攻擊加薩地帶的眾多哈瑪斯目標。2名以色列官員透露,以色列在空襲前通知了美國政府,並向其簡報了行動目標。根據哈瑪斯控制的緊急服務部門的初步報告,至少有超過30名巴勒斯坦人在空襲中喪生,數十人受傷。另據加薩衛生部門的數據,自2023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已有超過48000名巴勒斯坦人在這場大屠殺中喪生。對此,哈瑪斯則在1份聲明中譴責以色列政府「決定推翻停火協議」,並警告稱此舉將使加薩剩餘的人質「面臨未知的命運」。哈瑪斯表示:「我們要求調解人針對納坦雅胡違反和推翻停火協議的行為負上全部責任。」回顧此次空襲行動的背景,各方談判代表在3月1日臨時停火第一階段結束後,一直試圖尋找解決方案。美國曾提議將第1階段停火延長至4月中旬,包括進一步交換哈瑪斯扣押的人質和以色列關押的巴勒斯坦囚犯。然而,1位熟悉談判的巴勒斯坦官員透露,以色列和哈瑪斯在威科夫於間接談判中提出的協議關鍵方面存在分歧,導致談判未能取得突破。

川普派機空襲軍事據點 胡塞組織襲擊美國航母回應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下令對葉門(Yemen)胡塞武裝(Houthi)據點發動空襲後,胡塞組織隨即以彈道飛彈與無人機攻擊位於紅海北部的美國航空母艦「哈利‧S‧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及其護航艦隊。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胡塞組織發言人薩雷(Yahya Saree)表示,這次行動是對美軍47次以上空襲的回應,並強調葉門武裝部隊將持續攻擊紅海與阿拉伯海(Arabian Sea)內的美軍艦艇,以報復美國的軍事行動。 美國方面則強調,對胡塞武裝的攻擊,目的是要遏制該組織對國際航運的襲擊,特別是保護全球最繁忙的航運路線之一。據了解,胡塞組織過去多次攻擊紅海國際航運,並擊沉兩艘船隻,聲稱其行動是為了聲援加薩(Gaza)巴勒斯坦人,抗議以色列(Israel)對當地的封鎖。 胡塞組織在1月19日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達成停火協議後一度暫停攻擊行動,但胡塞組織上週宣布,因以色列持續封鎖加薩,阻斷人道援助物資進入,他們將恢復攻擊以色列相關船隻。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於16日受訪時表示,美國不會允許胡塞組織決定哪些船隻可以通行,哪些不行,並強調軍事行動將持續,直到胡塞無法再發動攻擊。盧比歐也提到,川普政府的軍事行動與拜登政府時期的有限攻擊不同,這次是更大規模的回應。 根據胡塞組織管理的葉門衛生部報告,美軍15日的空襲造成至少53人死亡,包括5名女性與2名兒童,另有超過100人受傷,其中多人傷勢嚴重。這次行動是自2023年10月加薩戰爭爆發以來,美軍對胡塞武裝發動的最大規模攻擊之一。 川普在15日表示,美國將動用「壓倒性致命武力」,直到伊朗(Iran)支持的組織停止攻擊重要海上航道,並警告德黑蘭(Tehran),美國將讓伊朗對其所有區域代理人,包括胡塞武裝的行動負全部責任。但面對美國的指控,伊朗則否認與胡塞組織的攻擊有關。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總司令薩拉米將軍(Hossein Salami)16日透過國營媒體表示,德黑蘭並未參與,也不負責決定這些武裝組織的行動政策。

以色列代表團前往卡達 將進行「第2階段加薩停火談判」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於8日發布聲明,宣布將於10日派遣代表團前往卡達,以推動有關加薩停火的談判。聲明未透露具體細節,只表示以方已接受美國支持的調解人的邀請。哈馬斯方面則由發言人阿卜杜勒證實談判即將展開,但同樣未提供細節。該談判原定於一個月前啟動,卻因種種原因延宕。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白宮方面尚未對此發表正式評論,但5日意外證實,美方將與哈馬斯進行直接會談。據了解,以色列近期一直對哈馬斯施壓,要求其釋放至少一半的剩餘人質,以交換延長上週末結束的第一階段停火協議,並承諾透過談判實現永久停火,目前哈馬斯被指仍劫持了24名人質,另有34名人質已確認遇難。此外,上週末以色列亦向哈馬斯施壓,要求其同意允許人道物資進入加薩地區,以滿足200多萬當地居民的基本需求。哈馬斯則表示,此舉將影響人質的命運。此次衝突起源於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武裝分子對以色列南部發動襲擊,造成約1200名以色列人喪生,其中多數為平民,並劫持了251名人質。此後,以色列對加薩發動歷來最為激烈的軍事行動,雙方爆發嚴重戰鬥。據加薩衛生部統計,截至目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造成加薩超過4萬80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數為婦女和兒童。然而,以色列方面則稱,其中約1萬8000人為哈馬斯武裝分子。以軍最近已從加薩部分地區撤退,並建立緩衝區,這使得數十萬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得以返回加薩北部。援助物資一度順利進入該地區,但後來又因以色列方面的決策而暫停。人質議題仍是談判的核心焦點之一。在特拉維夫舉行的每週集會上,人質家屬呼籲美國總統川普施壓,以色列政府優先釋放人質。川普週三曾會見八名前人質,家屬呼籲,「總統先生,重啟戰爭意味著留下的人質將面臨死刑,請不要讓內塔尼亞胡犧牲他們」。與此同時,穆斯林國家對美國關於將加薩人口永久撤離至其他地區的提議表示強烈反對。伊斯蘭合作組織(OIC)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加薩局勢。該組織由57個成員國組成,大多數為穆斯林國家。會後聲明中,各國外長表示,他們拒絕任何形式的巴勒斯坦人口遷徙計劃,認為此舉將構成「種族清洗」,嚴重違反國際法,並構成反人類罪行。此外,他們還譴責以色列「飢餓政策」,指控以色列試圖透過切斷人道物資供應來迫使巴勒斯坦人離開。關於戰後加薩的治理問題,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普遍支持成立行政委員會,以取代哈馬斯對加薩的管理。該委員會將在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保護下」運作,並負責重建計畫。然而以色列強烈反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參與加薩治理,卻尚未提出具體的戰後治理方案。法國、德國、義大利及英國外長亦在聯合聲明中表示支持阿拉伯國家的加薩重建倡議,並認為這是一條「現實可行的道路」。他們明確表態,認為「哈馬斯既不能再統治加薩,也不應對以色列構成威脅」,並支持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在加薩未來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儘管談判即將重啟,但戰事仍未停止。8日凌晨,以色列軍方在加薩最南端城市拉法發動襲擊,造成兩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色列軍方聲稱,攻擊目標是幾名涉嫌駕駛無人機進入以色列領土的男子。隨著以色列代表團即將前往卡達,國際社會密切關注談判能否推動停火進程,避免進一步的流血衝突。

川普要求立即釋放人質 警告哈瑪斯「否則將付出慘痛代價」
消息人士指出,美國打破了長期存在的外交禁忌,與哈瑪斯舉行秘密會談,以確保釋放在加薩關押的美國人質,美國總統警告哈瑪斯,如果不立即釋放加薩的以色列俘虜,哈瑪斯將「付出慘痛代價」。綜合外媒報導,川普最近在白宮會見了根據加薩停火協議獲釋的一批人質,並在社群媒體上對哈瑪斯發出了新的嚴厲警告。他要求哈瑪斯立即釋放所有人質,不能拖延,包括人質遺體,並表示這是最後一次警告。川普說:「我正向以色列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一切,如果不按我說的做,哈瑪斯任何一名成員都不會安全。此外,致加薩人民:美好的未來在等待著你們,如果你們劫持人質,你們就死定了!做出明智的決定。現在就釋放人質,否則你們以後會付出慘痛代價!」不過川普並未具體說明,若哈瑪斯不遵守規定,他將採取什麼行動。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避免與該伊斯蘭組織直接交戰,該組織於2023年10月7日跨境襲擊以色列南部,引發了毀滅性的加薩戰爭。美國國務院於1997年將哈瑪斯視為恐怖組織。消息人士稱,會談的重點是釋放仍被關押在加薩的美國人質,但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會談還包括討論釋放所有剩餘人質的更廣泛協議,以及如何達成長期停火。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被問及,與哈瑪斯的會談是否還包括川普提出的美國接管加薩的提議,萊維特表示「這些都是正在進行的談判和討論。我不會詳細說明。」僅表示「美國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剛準備好要求婚!他遭哈瑪斯擄走「囚禁逾500天」獲釋 含淚與未婚妻擁吻
以色列、哈瑪斯停火協議已在上(1)月生效,結束長達15個月的衝突,哈瑪斯則承諾遵守停火協議,在本(2)月15日陸續啟動人質交換進程。其中,以色列一名27歲男子2023年在音樂節被哈瑪斯抓走後,囚禁了500多天,如今終於在22日獲釋返國,而他直到獲釋才知,原來未婚妻仍活著,等到2人再次相見時,都忍不住哭著緊緊擁抱對方。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開始入侵以色列當天,柯恩(Eliya Cohen)與未婚妻阿布德(Ziv Abud)正在諾瓦音樂節現場,2人和親友躲在避難所中。事發當時,哈瑪斯朝避難所扔了9枚手榴彈,柯恩因受傷發出叫聲後,短短2分鐘內,就被哈瑪斯帶走。阿布德埋在其他人的遺體下方長達6小時,等她被救出來時,發現柯恩失蹤了,而她的親人、夥伴都遭到槍殺。當時有27人一起躲在避難所,其中16人被殺、4人被劫持,其餘則被以色列士兵救出。事發過後,阿布德難過地發現,未婚夫柯恩在被綁架前,就已經買好婚戒,計畫要向她求婚。她曾說到,「我感覺自己不再活著,我只是在等待,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等待所有被綁架的人……我經常想像你回來的那一刻,當你發現我還活著時,你會有什麼反應」。報導指出,柯恩被哈瑪斯擄走後,大多數時間都被關押在一條隧道哩,與其他人質作伴,他們的手腳均被銬住而受傷,數個月來也被禁止行走、站立,且需忍受長時間飢餓。歷經超過500天的囚禁過後,柯恩終於被釋放,此時他才得知未婚妻仍倖存的消息。從以色列國防軍拍攝的影片可以看到,柯恩一見到阿布德就上前擁抱對方、激動地落淚,阿布德則是淚流滿面、幾乎說不出話,2人也凝視對方的雙眸,以親吻來傳達思念之情。

將展開加薩停火協議二階談判 以色列要求交換人質、全面去軍事化
以哈烽火漸緩,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表示,以色列將展開迦薩停火協議的第二階段談判,其中內容包含交換以色列人質與巴勒斯坦被拘留者,並強調以色列要求該飛地「完全去軍事化」,以色列不會接受「真主黨」模式。路透報導,第二階段協議的談判應在3月2日第一階段結束前展開,然而卡達指出,相關對話尚未正式展開。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18日在記者會上指出,以色列不能接受「真主黨模式」,因此需要一個完全去軍事化的迦薩,且不能有巴勒斯坦政權存在。薩爾補充,以色列注意到阿拉伯國家針對迦薩提出的替代方案,抗衡美國總統川普所提出,由美國接管並重新發展的方案,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過去稱,該方案值得一試。他並強調,以色列不會支持將迦薩控制權由哈瑪斯轉移至巴勒斯坦政權的計畫。

川普上任恐引通膨再起 房市將會死灰復燃?專家曝:一定跌
川普2.0上任以來雷厲風行大展身手,大打關稅戰、退出國際組織、出手戰爭的停火談判協議等,在美國利益優先、以商治國的理念下,對全球經濟及金融都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甚至讓人憂心影響台灣房市,引發台積宅崩潰、房市將雪上加霜。房市趨勢專家認為,川普政策不致影響台灣房市的下行趨勢,頂多間接影響下跌幅度。要判斷川普2.0對台灣房市帶來什麼影響,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指出,關鍵只有2個,第一是對台灣經濟是否有不利影響?第二是對兩岸地緣政治風險是否增高?有人認為川普二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且鬆綁國內油氣開採與減碳限制,加上大增進口關稅恐引發全球通膨再起,因此主張台灣房市會死灰復燃;但也有人認為,川普將取消或修改晶片法,針對台灣半導體AI產品大增關稅至100%,恐引發台積宅崩潰,房市將雪上加霜。李同榮則認為,川普政策2.0已經曝露川普以戰逼和與利益交換為目的治國模式,川普上任立即對哈瑪斯施壓,放話威脅哈瑪斯若不妥協停火,就會讓加蕯走廊成為人間地獄;對烏蘇之戰,私底下也暗示烏克蘭要妥協停火,否則美國軍援將會降低;另為貫徹移民政策,揚言對墨西哥加徵25%關稅,墨西哥也曾揚言報復性抵制,但最後墨西哥妥協將派一萬名士兵至邊境制止非法移民,美國也同時宣布加徵關稅延後一個月施行。這些行為都證明川普利用商用兵法達到「以戰逼和」、「利益交換」的政策目的,李同榮認為,未來在全世界地緣政治包括兩岸地緣,「美援」兩個字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就是利益交換,要「美援」就須支付保護費。 回到川普對台灣的影響,李同榮認為,川普揚言對台灣進口半導體與AI晶片加徵百分百關稅,同樣是「以戰逼和」,主要是想達到「利益交換」目的,也就是要逼迫台積電將最先進製程移往美國設廠,最後也不會取消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補助,藉以達到貿易利益與降低地緣政治產生晶圓風暴的風險,也可謂一舉兩得。因此李同榮認為,川普加徵台灣關稅危機,短期沒有想像中的嚴重,但長期而言,若台灣核心技術外移,優勢降低,保衛台灣靠美國的風險也增大,「善用Al優勢」、「以戰止戰」不輕易妥協,也是因應川普的良好對策。李同榮進一步分析,台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去年對美出超648.8億美元,年增率達83.5%,恐會涉及「201條款」而遭受制裁,台灣政府若能了解川普以商治國利益優先的個性,應善用美中台三角關係,應用自己優勢籌碼對應美國要求,才不會受制單邊壓力傾斜,導致將來優勢喪失時就會任人予取予求,尤其兩岸地缘政治緊張局勢不減反增。我國對美出進口統計圖。(圖/財政部關務署、吉家網不動產提供)另一方面,台灣的AI與半導體產業鏈等於是護國神山,美國對台晶片依賴度不容被稀釋與分解,否則對台灣經濟前景不大樂觀,至於中美商戰2.0也不可能再有中美商戰1.0對台灣製造業與資金大舉回流的紅利,何況台灣目前經濟AI與半導體一枝獨秀,傳統產業在中美商戰中節節敗退,就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非常不利,加上川普2.0政策引發全球保護主義盛行,台灣經濟增長趨緩已是預期之中。最後李同榮指出,川普2.0政策不會扭轉台灣房市下跌趨勢,只會間接影響下跌幅度,從兩岸地緣政治來看,在川普2.0政策下短線將維持恐怖平衡,長線則是不定時炸彈危機,不過暫時不會衝擊台灣房市;從經濟成長率來看,今年GDP表現不如去年,但短線美元維持強勢對出口匯差有利,對經濟發展維持溫和成長,因此也對台灣房市沒太大影響。「房市下跌趨勢不變」,李同榮強調,川普2.0新政上路,短期金融市場震盪,降息腳步趨緩,美元持續走強,也引發通膨隱憂,惟通膨因素會引發短期保值心態,對下跌趨勢的房市有利縮小跌幅,至於影響下跌幅度多少?則決定於台灣經濟與兩岸地緣政治的影響層面多寡而定。川普2.0新政上路,李同榮認為不影響房市下跌趨勢。(圖/吉家網不動產提供) 大S遺產2/3淪汪小菲掌握? 地政士揭「1情況」:最多400萬 汪小菲監護權復活 律師一句勸:守護所愛不能拋棄繼承 大賣壓時代?29年最大交屋潮來了 去年完工13.8萬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