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
」 流感 疫苗 日本 疫情 麻疹
新冠大流行「10人有4個中」 醫曝3腸胃症狀:快篩驗一下
新冠疫情又開始流行,國內已連續5周呈現上升趨勢,疾管署預估6月疫情會達高峰。有醫生就遇到,10名病患中3、4人都是新冠肺炎,除了發燒、喉嚨痛、全身痠痛外,還出現了3個症狀,引發一陣討論。小資醫生在《Threads》提醒「新冠大流行中!」來看診的人當中,10個裡面有3、4個就是新冠肺炎,而且這波疫情來的又急又猛,導致快篩不夠用,診間的新冠快篩用光光,只好請病人自己去藥局買家用快篩來篩檢,沒想到很多病人反應藥局快篩也幾乎都沒了,顯現疫情來的又快又猛,呼籲大家要做好防護。小資醫生指出,如果出現發燒不退、喉嚨超痛、全身酸痛沒力等症狀,務必驗一下確認是否中了新冠。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疫情也有很多病人出現腸胃症狀問題,包括胃痛、噁心、想吐,因此也要留意。醫生看診10個裡面,有3、4個是新冠。(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貼文一出,引發熱烈迴響,網友紛紛回報:「真的我們全家都中,這次超痛苦的!」、「統整下來最近我們診所驗到的新冠症狀,跟A流快無法區別了,近乎一樣」、「年初打了流感跟covid,這波莫名被擊落,不再是天選之人了」、「這次好像真的有點嚴重…新加坡也是開始有朋友全家都中…而且症狀也比以前嚴重」。「這波疫情比較複雜!」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告訴《ETtoday新聞雲》,因為主流病毒株變多,全世界同時大概有3支比較強勢的病毒株,讓疫情變得更加複雜與難以預測,可能面臨一波還沒完,又來一波的情況,恐怕把過去「一波結束後空窗幾月」的流行規律給打破,影響所及就是一波疫情恐怕會拖比較久。

新冠肺炎捲土來襲!醫曝「10人中4人」警告了:這一波疫情很特別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升溫!就有醫師分享,看診病患中「10人有4人確診」,直言這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更有不少民眾哀號,買不到新冠快篩。對此,食藥署今(15日)稍早也回應了。「新冠大流行中!」一名醫師在社群平台發文透露,近期前來看診的病患,10個有3、4個確診新冠肺炎,診間的快篩試劑直接被用光,還有許多病人向他反映,就連藥局的快篩也幾乎被買光,讓他急籲民眾小心這波大流行,「疫情真的來的又快又猛,大家務必做好防護啊!!!!!!!!」醫師也點出此波疫情的特別之處,「很多病人反應腸胃症狀很多(胃痛、噁心、想吐)」,並提醒民眾若出現發燒不退、喉嚨超痛、全身酸痛沒力等症狀,務必先驗一下是否為新冠肺炎。另一方面,不少人在網路上抱怨,跑了20幾家藥局都買不到新冠肺炎快篩劑,發文求助「現在哪裡還買得到covid-19快篩呀?」也有藥局人員證實缺貨一事,「最近又有很多人確診,來我們藥局問的人也多,但藥局快篩幾乎都賣完了,甚至沒有在販售了。」對此,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國內新冠快篩試劑供應量能充足,且已聯繫4大超商、連鎖藥局及藥師公會等通路,請其協助鋪貨、備貨,以因應民眾防疫需求。

病毒高峰月將來襲! 醫曝恐遇「5病毒同時爆發」:流行時序亂了
今年5、6月,恐怕將成為各路病毒齊發的流行高峰期!近日有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類流感成為院所驗出最多的活躍病毒。此外,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詹前俊也分享,流感跟新冠病毒仍處於流行期中,加上腸病毒也將進入疫情好發季節,預估今年5、6月恐將有多種病毒齊發,直言:現在病毒流行已經不按時序性來!據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統計,最近一週流行病毒第一名是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其次是類流感。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在得過新冠後,免疫力通常會降低;由於免疫力不好,隨時都可能會發生感染,特別是母親節前後,家族一同聚餐,傳染狀況通常會增加。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詹前俊則分享,最近看診的孩子幾乎都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日前接獲一名國小學童連續4、5天高燒不退,胸部X光檢查驗出各式病毒,其中就以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最多。詹前俊說明,人類間質病毒好發在幼兒與高齡者之間,症狀跟一般感冒類似,但會持續發燒,可能導致嚴重肺炎,且沒有特效藥,只能給予抗生素治療。根據疾管署疫情監測,國內新冠疫情已連續4週上升,預估將在5、6月達到高峰。同時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腸病毒的活躍程度也預期將隨之增強。換言之,包括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類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與腸病毒等5種病毒可能在5、6月同時進入大流行。更要注意的,是之後立刻進入暑假出遊旺季,因此提醒民眾仍需注意落實防範工作。

最長壽人瑞117歲辭世 研究:她的細胞年輕17歲、腸道菌叢如嬰兒
西班牙於去年8月去世的117歲女子瑪麗亞布拉尼亞斯莫雷拉(Maria Branyas Morera),生前曾被譽為全球最年長的超級人瑞。而據西班牙研究團隊最近公布一項分析結果顯示,布拉尼亞斯先天的基因使得細胞表現行為比實際年紀年輕17歲,其中她的腸道菌叢甚至近似嬰兒的狀態。《衛報》報導,布拉尼亞斯1907年3月4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父母分別來自西班牙與墨西哥。布拉尼亞斯童年時曾住在德州與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之後她於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跟隨家人返回西班牙,長居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布拉尼亞斯的一生歷經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18年流感大流行與新冠疫情。布拉尼亞斯辭世前,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遺傳學教授、老化研究領域的專家馬內爾埃斯特爾(Manel Esteller)帶領團隊,針對她的基因與體內的微生物群進行研究。另據西班牙媒體《Ara》報導,埃斯特爾進行的研究,正是目前針對年齡超過110歲的超級人瑞,最完整的一項研究。埃斯特爾指出,布拉尼亞斯先天的遺傳基因,讓她的細胞狀態與實際年齡相比年輕約17歲。而她體內的腸道菌叢也近似於嬰兒,顯示她的身體幾乎維持在極佳的健康狀態。此外,埃斯特爾在高齡期間仍保持思緒清晰,僅有關節疼痛與聽力退化等常見老年症狀。不僅如此,研究團隊也發現,布拉尼亞斯除了擁有優良的遺傳基因條件,她的生活方式也相當健康。而她長年維持地中海飲食習慣,每天食用3杯優格,且不喝酒、不抽菸,經常散步、親近大自然,也與家人關係密切。而她所做的這些行為都有助延緩老化、維持良好身心狀況。雖然布拉尼亞斯2020年曾感染新冠肺炎,由於當時疫苗尚未問世,但她並無明顯症狀,後來平安康復。而當法國修女露西爾朗東(Lucile Randon)2023年1月以118歲高齡去世後,布拉尼亞斯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長壽的超級人瑞。布拉尼亞斯針對自己的長壽話題,她曾表示,「我認為這與秩序、寧靜、與親友的良好關係、接觸大自然、情緒穩定、無憂無悔、正面思考及遠離有毒人際關係有關。」她也說,「我認為長壽也是一種幸運,歸功於運氣與良好的基因。」報導指出,布拉尼亞斯膝下有數名子女、孫子與曾孫。布拉尼亞斯於2023年8月19日辭世,地點為西班牙東北部奧洛特(Olot)一家療養院,她在生命的最後20年皆住在此地。隨著她的逝去,《LongeviQuest》(LQ)網站資訊顯示 ,全球目前最年長在世者為116歲的巴西女性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Inah Canabarro Lucas)。

腸病毒「伊科病毒」去年底捲土重來 醫曝嬰幼兒感染風險高應小心防疫
根據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每年約在3、4月開始逐漸上升,於5、6月達到高峰。但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呂俊毅醫師指出,目前國內還沒進入腸病毒流行期,但從去(2024)年年底到現在已經陸續出現一些腸病毒重症病例,病毒型別不是過去所熟悉易引起重症的腸病毒71型、D68型,而是另一種類型的腸病毒「伊科病毒」所造成的重症,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多加注意。為何伊科病毒易發生在嬰兒? 感染後有哪些症狀?腸病毒有許多不同的型別,其中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不過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2025)年截至3月25日國內已累計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包含2例死亡),感染型別皆為「伊科病毒11型」,而且其中有2例是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呂俊毅醫師提到,伊科病毒在台灣已經很多年沒有流行,臺大醫院在2021年曾做過研究,抽取孕婦的臍帶血檢驗腸病毒抗體發現,其腸病毒D68型、克沙奇B型的抗體陽性率很高,但是伊科病毒11型的病毒抗體陽性率非常低,也就是說由於育齡婦女很少感染過伊科病毒,因此沒有抗體可以保護出生的寶寶,很多孩子出生後都不具保護力,這也是為什麼伊科病毒感染特別容易發生在新生兒、小嬰兒的背景原因。而且感染伊科病毒11型後並不會引起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等症狀,呂俊毅醫師表示,它的症狀表現不太具有特徵,發生在大小孩或大人身上可能就像小感冒一樣,有點發燒、咳嗽或有些不具特異性的疹子,但是如果發生在小嬰兒身上比較容易引發重症,可能會影響腦部造成腦炎,導致昏迷、抽搐等,或影響肝臟造成肝炎,出現凝血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黃疸等情形,也有可能造成心肌炎、敗血症,甚至多重器官衰竭而休克死亡。生產前後都有傳染風險 做好「這些」預防今年才3月就已有3個感染伊科病毒11型的重症病例,而且其中已有2人死亡,呂俊毅醫師認為這值得民眾提高警覺,特別要注意新生兒或小嬰兒的安全,伊科病毒傳染途徑與其他腸病毒相似,所以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親密接觸」,如果家中哥哥姊姊帶有病毒,回家接觸到小嬰兒可能會被傳染,此外在出生過程中或出生前就被感染,這樣的傳染途徑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因此,呂俊毅醫師提醒,孕婦、新生兒應避免接觸生病的人,生產前後都要特別注意,而且要加強照顧者的衛生習慣,應勤洗手、配戴口罩,而相關醫療院所,包括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等也要注意感控,尤其會客時親戚朋友要特別小心,避免把病毒帶進來造成新生兒感染。至於今年伊科病毒是否會大流行,呂俊毅醫師表示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性,但趁現在還沒有大流行,只有幾個零星個案的時候提高警覺性、做好預防,未來流行的機會就有可能下降。【延伸閱讀】今年第2例腸病毒死亡又是「伊科病毒」! 未滿1個月大嬰發病近1週後逝了解腸病毒重症前兆! 「嗜睡、活力不佳」跟一般感冒時沒活力有何不同?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791

美關稅戰已鎖定藥品 公費疫苗未來恐「有錢買不到」
美國啟動對等關稅大戰,下一波鎖定藥品。疾管署盤點我向美國採購的公費疫苗品項,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包括水痘、MMR(德國麻疹)、23價肺鏈等,在14項公費疫苗中有3項向美國購買,占比達21%,如果未來受衝擊,將會由疫苗基金支應。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淑芬則憂心,公費疫苗多是向美國採購,當各國爭搶替代藥品時,未來恐怕「有錢都買不到」。民進黨立委林淑芬23日在立院質詢時質疑衛福部,對於公費疫苗採購事務,是否有及早因應,因未來除了漲價,當各國都在爭搶替代藥品時,台灣市場很小,根本沒有談判能力,可能發生「有錢也買不到」,而且這和公務預算遭到凍結無關,而是當公費疫苗短缺時,台灣的公衛就會受到嚴重衝擊。羅一鈞表示,國內主要向美商默沙東藥廠採購公費水痘、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共3項,在14項公費疫苗品項當中占比高達21%,估計每年影響劑量約150萬到200萬劑。價格部分,羅一鈞表示,初步詢問默沙東,今年價格都未有變動,未來因應關稅關係,若採購費用增長,不論兒童、成人疫苗,都可由疫苗基金挹注預算支應。近期越南爆發嚴重麻疹疫情,該國病例累積達5.4萬例,台灣感染麻疹人數也創6年新高。林淑芬表示,現在是越南旅遊旺季,台灣民眾到越南旅遊人數攀升,若爆發大流行,台灣沒有自製疫苗,該怎麼辦?再者如公費流感疫苗,可能也會面買不到臨時原料,到時候傳染病又來,最好的盟友美國已經退出世衛,「who can help」?曾淑慧表示,國內麻疹疫苗接種率超過95%,群體免疫力足夠。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則指出,很早就要求衛福部各單位評估衝擊,預防各種狀況,疾管署已經成立疫苗產業委員會,國人可以放心。

新型豬流感「1C H1N2」變異株潛入人群! 專家示警:具備大流行潛力
一項新研究指出,一種名為「1C H1N2」的流感病毒正於豬隻間流行,且已具備跨物種感染與人傳人的關鍵特徵,可能成為下一種大流行的疾病威脅。研究指出,這種病毒原本起源於禽流感病毒,並在1979年在歐洲被發現首次跨入豬群,且近年來在持續在歐亞地區的豬隻中傳播。但從2011年起至2024年間,這種病毒在人類身上被檢驗到29次,其中一半以上都發生在2021年之後,增加的頻率令人憂心。專家還表示,由於這種病毒能夠繞過現今大部分人的免疫力抵抗,因此具備大流行的潛力。據《富比士》雜誌報導,A型流感病毒並非人類獨有,它們在鳥類、豬、馬等動物身上同樣會出現。而在豬之中主要傳播的A型流感亞種病毒共有3種:H1N1、H1N2和H3N2。而這些病毒又各自演化成不同的遺傳譜系。這次引起關注的「1C」譜系於1979年在歐洲首次出現,屬於從禽流感傳入豬隻體內的變異譜系。研究指出,雖然1C病毒株系長期以來 只在歐亞地區的豬之間傳播,但自2011至2024年間至少29起人類感染案例,且幾乎一半出現在2021年之後,顯示該病毒從豬隻到人類的跨物種傳播事件頻率增加,讓病理學家對此感到十分擔憂。專家指出,「1C H1N2」最大的危險性在於人群普遍對它缺乏免疫力。在從美國成人身上採集的血液樣本中,僅有約三分之一的人有著可檢測到的抗體,且主要出現在1950年前出生的年長者身上。專家推測,這些長者的保護力可能來自於接觸過早期1918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然而,現代年輕人對此病毒幾乎毫無免疫力,而現行的流感疫苗也幾乎無法對它提供交叉保護力。研究還指出,該病毒表現出多項可在人類間傳播的特性。實驗發現,它會優先與人類上呼吸道中的受體結合、在體外人類氣道細胞中有效複製,且在模擬真實濕度條件下仍能穩定存活於氣溶膠飛沫中。該病毒還展現出高度的神經胺酸酶活性(neuraminidase activity)。神經胺酸酶是病毒表面的關鍵蛋白質,可幫助病毒逃離受感染的細胞並感染新細胞,代表著更高的傳播性。研究人員為了瞭解這種病毒的跨物種傳播能力,使用豬隻與雪貂(此為一般研究人類流感的標準模型)進行了感染傳播實驗。結果發現當以感染該病毒的豬隻被放在雪貂附近,那怕沒有直接接觸,雪貂身上也沒有出現感染異狀,但牠們身上都出現了針對病毒的抗體,代表牠們已經成功受到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先前對2009年H1N1流感病毒具有免疫力的雪貂,在1C H1N2面前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抵抗力,代表如果1C H1N2更廣泛的出現,人群現有的免疫力系統可能無法阻止其傳播。報導指出,根據病理學界建立的「大流行」風險評估框架,1C H1N2幾乎符合所有高風險病毒的標準,包括能逃避現有免疫、結合人類受體、在人體細胞高效複製、空氣傳播穩定等。因此研究人員呼籲應該對該病毒加強監測,並將其列入高優先風險名單,以避免2009年H1N1疫情歷史重演。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即使符合大流行風險標準,也不代表必然會導致嚴重後果。以2009年H1N1病毒為例,該支病毒雖然廣泛傳播,但多數病情相對溫和。目前暫時仍無法評估1C H1N2的致死率,不過其在豬隻中造成的感染也屬輕微,並非如H5N1禽流感般的高致病性病毒。

帶病回家3/泰國潑水節慎防3疾病 韓國大啖美食後「要吃驅蟲藥?」專家給答案
泰國潑水節猶如華人農曆春節,2025年的潑水節從4/12至4/16,吸引台灣等世界旅客前往,專家提醒要特別注意M痘、登革熱、腸胃炎3種疾病。南韓也是台灣民眾最愛旅遊國家之一,由於嗜吃生食,韓國當地民眾習慣每半年吃一次驅蟲藥,藥師提醒,如果當心吃進寄生蟲,返台後可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驅蟲藥即可,不必過分擔心。泰國於今年1月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3例新型M痘,根據疾管署資料,M痘原是透過接觸動物感染,2022年發展出能透過人際接觸傳染的IIb型,引發全球大流行;2023年3月,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現首例第I分支性傳播案例,後續爆發人際傳播Ib型病毒疫情,此類型M痘傳染性更高。由於泰國出現新型M痘,疾管署建議前往泰國的高風險族群先接種疫苗,M痘疫苗需接種2劑,2劑間隔至少4週,接種疫苗至少需14天才可產生完整保護力,民眾出遊前如預期有風險行為,應提早至少6周前接種疫苗。若已來不及接種,就建議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高風險場域,旅遊期間也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減少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如有出現發燒、皮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務必於入境時主動洽疾管署檢疫站協助評估。除了M痘之外,泰國旅遊也要當心登革熱、腸胃炎。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執行長、台大家醫科醫師彭仁奎表示,建議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包鞋及長襪,儘量減少裸露部位,並正確使用含敵避(DEET)成分的防蚊蟲藥劑,預防病媒蚊叮咬。韓國美食包括醬蟹、醬蝦等皆是生食,因此許多韓國人習慣定期吃驅蟲藥預防寄生蟲。(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此外,國內近年A型肝炎(糞口傳染)的發生率已大幅下降,30歲以下民眾大部分沒有抗體,呼籲國人如前往衛生條件較不佳的地區時,應留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避免生飲、生食,尤其生蠔或水產貝類,應澈底煮熟再食用,並常以肥皂(或乾洗手液)洗手,以免感染A型肝炎或其他腸道傳染病。韓國旅遊除了同樣須預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日前韓國旅遊作家王天中曾在臉書PO文表示韓國人會定期吃驅蟲藥,引發熱烈討論。王天中說,韓國人因為經常吃生食,例如醬蟹、醬蝦、生章魚等,烤肉時包肉生菜、大蒜、蔥也都是生的,所以習慣每半年吃一次「驅蟲藥」。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根據韓國官方資料顯示,肝吸蟲是最常見的寄生蟲佔77%,感染率最高的區域為居住在韓國五大江流域(如蟾津江、洛東江等),但根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KDCA)2014年腸道寄生蟲感染調查報告,4萬1909名受檢者中僅有6.6%感染寄生蟲,比2005–2014年10年間的平均 10.3%低,且自2012 年以後感染率便持續下降。程涵宇說,有鑑於寄生蟲感染率降低,目前韓國官方已不再大力鼓吹定期吃驅蟲藥,且建議諮詢醫師後再服用相關藥物。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表示,驅蟲藥在台灣屬於醫師處方藥,但是到韓國旅遊擔心生食的安全性,其實回國後就醫再取得驅蟲藥服用也可以,驅蟲藥是直接阻斷感染寄生蟲之葡萄糖吸收,進而讓寄生蟲不能生存死亡,驅蟲藥在人體僅微少部份由腸胃道吸收,所以大人和小孩劑量相同,是相對安全的藥物,偶而服用不必過分擔心。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根據韓國官方數據顯示寄生蟲感染率已下降,因此不必過分擔心。(圖/程涵宇提供)

疑涉交換房價資訊哄抬價格 日政府公布東京15間飯店名單
日本是許多台灣人喜歡旅遊的國度之一,但住房所需的開銷,卻自新冠疫情大流行後居高不下。而據多方消息來源指出,日本公正取引委員會(公正取引委員会,こうせいとりひきいいんかい)現已決定對東京都內15間高級飯店營運公司發出警告,並指出這些公司間長期進行涉及房價與經營資訊的資訊交換,有可能構成違反《獨占禁止法》的哄抬價格行為。據《每日新聞》報導,15間飯店包括帝國飯店、新大谷飯店、大倉東京酒店等知名業者,據稱他們每月由各飯店的營運或行銷負責人輪流主辦一次會議,並於會中分享彼此飯店的客房價動率、平均房價、預約狀況等非公開資訊。此起會議被稱為「FR(Front desk reservation,前台預約)會議」,據信已存在數10年。報導稱,日本《獨占禁止法》明定禁止企業間為了協調價格等目的而進行的「不當交易限制」行為。公取委認為,這些飯店間共享敏感經營資訊的做法,有可能導致價格上漲或維持價格水準,從而構成事實上的「價格卡特爾(価格カルテル)」。價格卡特爾是指兩家以上的企業間,透過協議或共識協調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數量、銷售地區等市場行為,進而排除或限制自由競爭的行為,也就是「私下串聯、一起哄抬或維持價格」,違反市場自由競爭的原則。雖然公取會在調查中未發現這些飯店集體漲價的明確證據,但部分飯店確實參考其他業者的資訊決定自身的房價策略。有鑑於目前尚無足以構成正式違法裁定的實質證據,公取委預計僅對涉事企業發出「警告」,促使他們盡速改善行為。據了解,公取委已於4月15日前後通知相關企業警告內容,並將在聽取各方意見後作出最終處分決定。此外,公取委也指出,此類涉及經營資訊交流的會議不僅限於高級飯店之間,在商務型飯店或區域性飯店間也可能普遍存在,今後都將進一步調查。此次被公取會列為警告對象的15間飯店:淺草豪景飯店(Asakusa View Hotel)、東京台場日航大酒店(Grand Nikko Tokyo Daiba)、京王廣場大飯店(Keio Plaza Hotel Tokyo)、東京皇家王子大飯店花園塔(The Prince Park Tower Tokyo)、東京喜來登都酒店(Sheraton Miyako Hotel Tokyo)、大倉東京酒店(The Okura Tokyo)、東急澀谷藍塔大飯店(Cerulean Tower Tokyu Hotel)、第一飯店東京店(Dai-ichi Hotel Tokyo)、帝國飯店(Imperial Hotel Tokyo)、東京凱悅酒店(Hyatt Regency Tokyo)、東京皇宮酒店(Palace Hotel Tokyo)、東京椿山莊酒店(Hotel Chinzanso Tokyo)、東京新大谷飯店(Hotel New Otani)、東京池袋大都會大飯店(Hotel Metropolitan Ikebukuro)、皇家花園酒店(Royal Park Hotel)。

11歲童染黴漿菌肺炎高燒4天急送醫 醫生警告嚴重恐併發腦炎
北市1名11歲的許姓男童,日前連續高燒4天且咳嗽不止,後來甚至出現胸悶、沒精神、食慾不振等症狀,經台北慈濟醫院診斷後,確診為黴漿菌肺炎。對此醫師指出,該病症與一般肺炎病菌、流感相似,嚴重時甚至可能併發腦炎。黴漿菌肺炎初期症狀不明顯,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感染初期患者通常有長期咳嗽、喉嚨痛、發燒等症狀,之後才會慢慢出現胸通、喘不過氣等情況。北市1名11歲男童,日前出現連續高燒4天、咳嗽不止等症狀,雖然一開始還能正常上學,不過後來卻出現胸悶、沒精神、食慾不振等症狀。男童家長急忙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經過抽血和胸部X光檢查後,發現男童右下肺葉感染,發炎指數偏高,進一步檢查確定男童感染黴漿菌肺炎。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吳秉昇指出,黴漿菌肺炎是常見的社區性肺炎,通常流行於夏、秋兩季,但由於台灣四季並不分明,因此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流行。此類肺炎潛伏期通常為2到3週,主要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播,且好發於5歲以上幼童及青少年族群。且由於症狀與一般肺炎病菌、流感、新冠肺炎類似,需要透過抗體篩檢、核酸檢測、聽診等方式,並配合胸部影像學檢查,因此不易查出。吳秉昇還指出,若患者未及時治療,除了會導致肺部感染及氣喘惡化,還可能引發免疫反應,出現如多型性紅斑、蕁麻疹等肺外症狀,口腔及眼結膜也可能潰瘍,嚴重時甚至會併發腦炎。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經過近4年的大流行後,已趨緩許多,但接踵而來的黴漿菌肺炎威脅力也不容小覷,且目前尚無疫苗可供接種。對此吳秉昇也提醒,戴口罩、勤洗手是最直接的預防措施,家長若發現家中孩童出現咳嗽、精神不濟、持續高燒、食慾不振、氣喘等症狀時,應盡速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腸病毒奪2命「都是伊科11型」 台大醫示警:1歲以下幼兒小心
疾管署於25日公布今年國內新增第2例因腸病毒死亡的個案,確診為伊科病毒11型。根據專家指出,該型病毒對未滿一歲的幼兒,特別是新生兒,影響最為嚴重,且與孕產婦體內普遍缺乏該病毒抗體有關,顯示出此病毒的潛在威脅。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伊科病毒11型的感染對小嬰兒及新生兒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台大醫院的臍帶血研究顯示,國內育齡婦女對伊科病毒的抗體陽性率較低,使得新生兒缺乏保護力,因此須特別關注。研究進一步指出,伊科病毒11型的重症個案多集中在未滿一歲的幼兒,當中一個月內的新生兒占60%、一歲內幼兒則占80%。相較於其他腸病毒如克沙奇B型或腸病毒71型會引發典型的手足口病,伊科病毒11型在較年長的孩童與成人身上症狀不明顯,可能僅出現發燒、咳嗽或不具特異性的皮疹。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2018年國內曾發生伊科病毒11型的較大規模流行,目前雖仍在監測階段,惟今年以來通報病例數雖比去年低,但仍需提高警覺。疾管署提醒,成人感染腸病毒時症狀較輕微,易忽略防護措施而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因此,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加強個人衛生,外出返家後應更換衣物,並在接觸嬰幼兒前以肥皂正確洗手。如出現疑似症狀,應避免接觸嬰幼兒,以減少傳播風險。新生兒感染初期可能出現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成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或多重器官衰竭等重症。若嬰兒有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或肌抽躍等異常表現,應立即就醫。截至目前國內已通報3例因伊科病毒11型導致的重症病例,其中2例不幸死亡,病例數略高於2021至2024年同期(介於0-1例)。25日公布的最新個案為北部一名未滿1個月的早產男嬰,自發病至死亡僅短短一週。此外,呂俊毅指出,腸病毒疫情通常於4月開始增溫,6月達到高峰,雖然目前疫情尚未大流行,但從去年底開始,伊科病毒感染個案逐漸增加。今年以來已出現3例重症,且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顯示該病毒的威脅性需特別關注。台大醫院研究發現,國內近年來伊科病毒未大流行,民眾體內抗體逐漸下降。2021年針對孕婦臍帶血的研究結果顯示,腸病毒D68與克沙奇B型的抗體陽性率較高,然而伊科病毒的陽性率偏低,顯示國內對此病毒的免疫力較弱,未來恐有大流行的風險。疾管署提醒,孕婦、新生兒及其照顧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生病的人。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及生產前後應做好手部與呼吸道衛生,並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在產前14天內至生產前後出現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或肌肉痠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保持適當隔離。家中成人及幼兒接觸者也應勤洗手,並在身體不適時避免接觸新生兒,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面對可能升溫的疫情,專家強調,家長與照顧者需加強防範,確保新生兒與嬰幼兒的健康安全。

全球首例「綿羊感染禽流感」!英國專家:人類傳播風險仍低
全球出現首個綿羊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英國公衛專家近日在英格蘭約克郡農場的1隻綿羊體內檢測出H5N1病毒,但強調羊群中其他綿羊均未被感染,且該病毒對牲畜和公眾的風險較低。英國首席獸醫官米德爾米斯(Christine Middlemiss)表示,該農場先前曾爆發禽流感疫情,因此當局隨即對羊群進行例行檢測,並撲殺了上述的染病綿羊,同時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疫情擴散。米德爾米斯指出:「儘管牲畜感染風險仍然較低,但我敦促所有動物飼養者確保環境整潔,並立即向動植物衛生署(Animal and Plant Health Agency)報告任何感染跡象。」 由於禽流感可能導致嚴重疾病,包括肺炎甚至死亡,因此專家正密切關注H5N1病毒的變異情況,擔心它可能在人類之間引發大流行。 雖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H5N1會在人類之間傳播,但該病毒已在貓、狐狸、水獺、叢林犬和豬等多種動物中檢測到,而且1種新的變種病毒還引發了美國乳牛的禽流感疫情,這讓科學家相當憂心,因為這類動物原本不易感染禽流感。儘管有人類也曾因動物傳播而感染H5N1,但病例主要集中在乳牛場和家禽業從業人員。英國最近1起病例發生在今年1月,患者是1名曾接觸大量染病禽類的農場工人。 對此,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新興傳染病權威錢德(Meera Chand)博士分析:「全球範圍內,我們持續觀察到哺乳動物可能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但現有證據表明,目前在全球傳播的禽流感病毒不易傳染給人類,公眾感染風險仍然極低。」 錢德補充,UKHSA已做好應對人類感染病例的準備,必要時將與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及其他合作夥伴迅速採取行動。 英國食品標準局首席科學顧問梅伊(Robin May)則透露:「在英國綿羊中發現禽流感病毒後,我們與UKHSA、環境食品暨農村事務部(DEFRA)及蘇格蘭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Scotland)保持密切合作。我們的評估仍是:禽流感對英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風險極低,因為H5N1病毒通常不會透過食物傳播。」

2025 春夏時尚眼鏡流行趨勢:韓星示範,這 4款鏡框一定要有!
眼鏡早已不只是矯正視力的工具,更是展現個人風格的時尚單品!隨著 2025 春夏眼鏡流行趨勢出爐,可以發現這股時尚熱潮早已悄悄蔓延到韓星圈內。包括(G)I-DLE Minnie、邊佑錫、Karina 都已搶先戴上今年最夯的眼鏡單品,完美詮釋出運動風、鮮明個人風格、大框設計及多彩鏡款等2025年眼鏡的4大趨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三位新生代韓星如何演繹 春夏最夯鏡款,小編同步推薦最值得入手的品牌與型號!(G)I-DLE Minnie時尚復古 +冷酷感,Y2K 女王駕到!身為韓國人氣女團 (G)I-DLE 的時尚擔當,Minnie 的穿搭風格總是帶有濃厚的個人特色,無論是簡約的學院風、未來感 Y2K,還是歐美辣妹風,她都能駕馭得恰到好處!這次她以大框眼鏡和太陽眼鏡為造型亮點,完美對應 2025 春夏眼鏡的兩大趨勢:「鮮明個人風格」與「包覆性大框」!潮流示範:1.學院風 xMiuMiu粗框眼鏡在一套學院風格穿搭中,Minnie 佩戴了一副 黑色粗大框眼鏡,搭配 白色 Polo 衫 + 格紋襯衫,輕鬆詮釋 Preppy Chic 學院風,這款眼鏡來自MiuMiu,其金屬點綴 讓整體造型更顯時髦!(圖/取自Minnie ig)小編推薦相似款:(上)Oliver Peoples太陽眼鏡#OV1354T 5035/23,050元,(下)Oliver Peoples眼鏡 #OV5562U 1780/14,900元。(圖/品牌提供)2.復古街頭風 x 玳瑁紋眼鏡另一套穿搭中,她選擇了一副玳瑁紋寬框眼鏡,搭配Miu Miu 套裝,復古氛圍滿滿,這款眼鏡正好呼應了2025 春夏「包覆性長方框」趨勢,為整體造型增添一絲復古的韻味。(圖/取自Minnie ig)小編推薦相似款:Prada太陽眼鏡PRB06SF 17N60B/16,500元。(圖/取自Minnie ig、品牌提供)邊佑錫都會紳士風 x 俐落小框眼鏡的高級感型男穿搭韓國新生代男神 邊佑錫,以超模身材和貴公子氣質 受到粉絲喜愛,他的私服穿搭風格以 簡約高級感、極簡風格 為主,這次他選擇了多款眼鏡與太陽眼鏡搭配穿搭,完美展現 2025 春夏的「運動時尚」與「細框設計」趨勢!潮流示範:1.金屬細邊墨鏡 x 街頭休閒風邊佑錫戴上一副金屬細邊長邊框墨鏡,搭配灰色 T-shirt + 運動長褲,簡單卻不失型格,展現出低調奢華的運動時尚風。(圖/取自邊佑錫 ig)2.無框眼鏡 x 灰黑色牛仔休閒裝在另一組穿搭中,他選擇了 金屬無框眼鏡,搭配全黑牛仔裝,休閒穿搭走在歐洲街頭,這款眼鏡正好符合 2025 春夏眼鏡的「細框設計」趨勢,展現出優雅且時髦的氛圍。(圖/取自邊佑錫 ig)小編推薦入手款:今年流行細框的眼鏡或是太陽眼鏡,可以試試唷!Ray-Ban鏡款 #RB3757 /6,050元;(下)Ray-Ban眼鏡 #RX6534 3188/5,700元。(圖/品牌提供)aespa Karina甜美 x酷颯,用太陽眼鏡玩轉時尚作為 aespa 的門面擔當,Karina 一直以來都是「高級感」與「未來感」穿搭的代表,這次她在穿搭中搭配了 粉色透明鏡框、貓眼設計與運動墨鏡,完美演繹 「多彩鏡款」與「運動時尚」兩大流行趨勢。潮流示範:1.粉色透明眼鏡 x 夢幻少女感Karina 佩戴 Prada 粉色透明大框眼鏡,搭配 碎花雪紡洋裝,整體造型溫柔又充滿文藝氣息,這款眼鏡的 透明鏡框設計 讓她的五官更顯精緻,也符合 「多彩鏡款」的流行趨勢。(圖/取自KARINA ig)2.黑色運動墨鏡 x 酷颯機場風在另一組穿搭中,Karina 選擇了 黑色運動風墨鏡,搭配金屬首飾和搶眼未來感指尖,整體造型帥氣又帶點未來感,讓人感受到前衛的 2025 春夏最時髦代表。(圖/取自KARINA ig)小編推薦相似款:(上)Oakley太陽眼鏡款 #OO9501/13,450元;(下)Oakley太陽眼鏡款 #OO9490/13,450元。(圖/品牌提供)3.萬年不敗戴帽琥珀玳瑁紋款Karina街頭穿搭搭配超大框的玳瑁紋琥珀色款,絕對是每幾年就回流行回來的經典款式,氣場強大又顯白,真的是必收款!(圖/取自KARINA ig)其他推薦款式:寬版的奇異博士款型也是今年流行的太陽眼鏡款,大家也可以試試唷!(上)Burberry推薦鏡款 #BE4453 /13,950元;(下)Burberry白色太陽鏡款 #BE4463D/13,050元。(圖/品牌提供)

連假出國注意!日本仍處諾羅高峰 醫籲做好防範
近日諾羅病毒流行,台中12歲男童月初時因半夜高燒、肌肉痠痛,莫名狂吐8次赴台中醫院就診,當日又有同校其他8名同學出現類似症狀,經症狀診斷為諾羅病毒群聚感染。日本也傳出諾羅大流行,接下來又有連假,能否赴日旅遊?醫師認為,案例多代表病毒密度相對高,呼籲做好防範。台中12歲男童月初時因半夜高燒、肌肉痠痛,莫名狂吐8次就醫,同日又有同校8名同學也到醫院報到,台中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徐浩庭呼籲做好用肥皂水勤洗手、盡量吃熟食等防範。(潘虹恩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1周(3月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1周下降9.0%,仍為近5年同期最高,而全國近4周共接獲274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 156 起,以檢出諾羅病毒152件,占97.4%為多。台中市近2周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都達3.1萬人次,1名12歲男童月初時因半夜高燒、肌肉痠痛,莫名狂吐8次赴台中醫院就診,當日又有同校其他8名同學出現類似症狀,門診區內嘔吐聲此起彼落,幸經治療後緩解。台中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徐浩庭說,近來諾羅病毒大流行,可能與免疫負債、疫情解封後國人瘋旅遊相關。他指出,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透過糞口、接觸傳染途徑入侵人體,潛伏期約12至48小時甚至更短,常見症狀為水瀉及嘔吐,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約2至3天就會緩解,但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如腹瀉或嘔吐嚴重到出現脫水症狀要立即就醫。他呼籲,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家長烹製菜餚及食物貯存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分開處理且徹底煮熟後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預防諾羅病毒傳播。不僅國內諾羅流行,日本也傳諾羅嚴重,接下來又有連假,民眾能否赴日旅遊?徐浩庭說,某地區案例特別多,代表病毒密度相對高,並非沒有風險,認為做好防範作為仍可以。

上吐下瀉「再伴隨2症狀」!醫:今年諾羅讓你一次擁有 注意事項一次看
近期諾羅病毒肆虐,不少人都中獎。小兒科醫師林哲民分享,自己疑似得到諾羅病毒,「過去病毒型腸胃炎除了典型上吐或下瀉,較少伴隨發燒,更少有肌肉酸痛,今年諾羅讓你一次擁有。」林哲民在粉專《Dr. Jimmy 林哲民醫師》表示,要了解疾病,最快的方法就是自己得到疾病,看診接觸幾乎都是急性病,偶爾不小心就會更新到最新的病毒碼,而這周不幸疑似得到當今最潮的諾羅病毒。他透露,第一天微發燒,全身無力畏寒,肚子脹氣,手腳些許痠痛,以為是前天重訓不小心練太壯,適逢流感季節,發燒加上肌肉酸痛很容易會先猜是感染流感,自己快篩流感,都是陰性,接著就開始腸胃極度不適,肚子絞痛,噁心想吐,食慾降到最低,勉強自己喝一些等滲透壓液體補充糖分水分,就這樣度過一整天。林哲民指出,之後搭配腸胃藥物治療和清淡飲食,第3天開始慢慢恢復正常飲食,過去病毒型腸胃炎除了典型上吐或下瀉,較少伴隨發燒,更少有肌肉酸痛,今年諾羅讓你一次擁有;諾羅大流行的原因是傳染力極強,只要10顆以上病毒就可以致病,病患的嘔吐跟排泄物都充滿病毒,不小心碰到就有感染的風險。關於病毒性腸胃炎的預防跟飲食指南,林哲民提供幾個注意事項:1.就算是同樣病毒造成的腸胃炎,每個人症狀也不一定相同,有人先吐後拉,有人又吐又拉,有人只吐不拉。2.嘔吐比腹瀉麻煩,強力嘔吐會連水分都無法補充,能不能少量喝水且不吐,是需不需要去醫院治療的關鍵。3.急性期可以加倍補充益生菌,儘快恢復腸道正常菌叢,益生菌沒有服用過量的問題,只是錢錢會不見,變成健康的樣子。4.腸胃發炎,食慾一定會下降得很明顯。同理,如果食慾正常,是腸胃炎的機率很低,要考慮其他健康問題。5.腹瀉會造成腸黏膜受損,黏膜是吸收水分跟養分的重要構造,完全復原需要7天,因此腸胃炎7天內的飲食都要特別注意控制,不然很容易變成慢性腹瀉。6.腸胃炎的飲食,大家都知道少量多餐和清淡,但更寬鬆的腸胃炎飲食是「可以鹹,不要油」。

兒童殺手「腸病毒71型」匿跡10年 醫憂心隨時爆發疫情
腸病毒好發於每年春夏,通常冬天就會結束,但今年疫情持續到年初才降溫。其中腸病毒71型是惡名昭彰的兒童殺手,1998年爆發大流行,造成78人死亡。感染科醫師憂心,國內已超過10年沒有71型大流行,近年出生的孩子缺乏抗體,一旦病毒出現,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中國附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一般來說,腸病毒好發於每年4至6月及9至10月,春夏疫情規模較大,入冬就會結束。這次秋冬疫情延續至今年初才逐漸減少,可能與免疫負債有關。腸病毒共有超過百型,國內去年秋冬主要流行克沙奇病毒,較危險的是71型和D68型。黃高彬回想台灣在1998年爆發71型腸病毒嚴重疫情,造成405例重症兒童,奪走78名孩童性命,此後腸病毒71型疫情大約以每3至4年為爆發流行周期,多數病例都是6歲以下兒童。專家原預期2019年至2020年會再度爆發腸病毒71型疫情,但新冠防疫措施改變了流行趨勢。黃高彬表示,腸病毒71型在2012年後就沒有大流行,當年感染過的兒童已超過10歲,而新出生的小孩缺乏抗體,一旦71型病毒出現,疫情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目前國內已有兩款腸病毒71型疫苗,均獲食藥署核准,安特羅疫苗保護力達99.21%,高端疫苗保護力逾96.8%,可經醫師評估自費接種。黃高彬提醒,沒有任何一款疫苗可100%預防感染,家長應帶孩子完整接種2劑或3劑腸病毒疫苗。

日人批遊客亂丟垃圾 「這藥罐」好熟悉?台灣網友:太丟臉
日本是不少台人出國旅遊首選,而先前日本流感大流行,不少人出國都會帶感冒藥,一名日本推特主表示,大量觀光客讓環境變髒亂,從他貼的照片中可見,出現台灣知名感冒藥的包裝。台灣網友留言「太丟臉了」、「丟臉死,抱歉了」。日本推特主貼出垃圾照片,出現台灣知名感冒藥的包裝。(圖/翻攝@推特minnagenki0401)日本推特主@hezuruy發文,周遭出現了中國和韓國的垃圾,如果鹿吃下去會怎麼樣,「不要再讓沒禮貌的人來參觀了,我現在既悲傷又憤怒」。從照片中可見,垃圾有寫英文的衛生紙、韓文菸盒跟紅盒子,還有一罐熟悉的藍色感冒藥瓶和包裝盒,仔細一看是知名台廠製作的「友露安」。台灣粉專《日本省錢小站》分享該文,小編說,「不太清楚那個寫韓文的是甚麼東西,不過那個衛生紙跟那個玻璃瓶,八九不離十應該是台灣人丟的,真的是很歹勢,大家記得要把垃圾帶回旅館丟喔。」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這太明顯了」、「丟臉,垃圾帶走很難嗎」、「友露安應該逮丸郎了啦」、「好丟臉」、「感冒糖漿看就知道是阿公阿嬤團」、「超丟臉我去北海道一個神宮,一個台灣老頭,給我隨地吐痰」、「紙巾應該是港澳,但是友露安一定是台灣的」。

台南海鮮餐廳「5人用餐後上吐下瀉」 衛生局派員稽查
台南5位民眾2月17日到台南七股一家海鮮餐廳用餐,當天點了蚵仔、胡椒螺、烤文蛤等海產食用,之後出現上吐下瀉,在threads 上PO文。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未接獲投訴也無食物中毒通報,19日派員稽查,餐廳作業現場環境及食材保存均符合規定。有民眾昨天在threads發文表示17日去七股某海產餐廳,下午2點用餐,傍晚就出現上吐下瀉、畏寒、身體痠痛等症狀,想詢問有沒有人也一樣?但多數網友回應,「這比較像是諾羅病毒吧?」還有網友說,我們全家沒吃也全家中標,年後諾羅大流行!」據了解,餐廳業者指當天很多客人用餐,但並沒有人向店家反映吃完有什麼問題;衛生局也說,沒有接獲醫院通報食物中毒案,也沒有民眾投訴海產不新鮮等疑慮。不過,由於攸關食安問題,衛生局昨天立即派員稽查該餐飲業者,作業現場環境及食材保存符合規定,針對業者未能提具供膳人員健康檢查報告,已要求限期改善,屆期不改正者,將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美國流感大流行!就診人數15年來最高 破2400萬人感染
第二波流感正在美國蔓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因流感症狀就診的人數達到15年來的最高水準。《紐約郵報》報導,數據顯示,上周近8%的醫療就診者是因為呼吸系統疾病,這是自2009至2010年H1N1流感肆虐全國以來的最高水平,近50000名患者因感染病毒而住院;32%的流感檢測結果呈陽性,去年流感季節的高峰期為每年10月至隔年5月,當時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約18%)的檢測結果呈陽性。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估計,本季迄今流感病例已達2400萬例,導致31萬人住院,13000人死亡。根據最新數據,包括紐約在內的45個州的流感活動仍然處於「高」或「非常高」類別,南部、西部和西南部各州的比例最高。據了解,由於數百名兒童和教職員工患病,美國至少10個州的學校被迫關閉。紐約州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的一周,紐約州共有53000 多例流感病例和3000多人住院,比前一周略有增加;與前一周相比,醫院和療養院的疫情爆發數量激增了19%。數據指出,紐約州已有9例兒童因流感死亡,全國共有57例。紐約市衛生局表示,呼籲接種流感疫苗,以應對最新一輪流感激增,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65歲以上的老人和孕婦。

病毒變異!醫驚曝門診3成患者得「這症」 疾管署:多數人恐無免疫力
近日民眾搶打流感疫苗,但除了流感也要小心諾羅病毒,因為傳染力強。兒科醫師張博揚說,多數人可能對諾羅變異病毒沒抵抗力,兒科醫師陳敬倫也說,近期門診1/3是感染諾羅病毒。疾管署上周也表示,民眾沒抵抗力易造成腹瀉群聚事件。張博揚在臉書說,「今年冬天請注意洗手預防諾羅病毒流行,疾管局發現今年諾羅病毒有變異,造成大多數民眾無抵抗能力。」陳敬倫也發文,最近診所門診有1/3都是諾羅病毒的腸胃炎,緊接才是流感,「諾羅病毒造成的 腸胃型感冒 症狀雖然以吐為主,但常常剛開始也會頭痛、發燒、肌肉痠痛;而流感也有一兩成病患剛發病時會噁心嘔吐,但很快進展到高燒不退、全身痠痛。無論得到哪個病毒,都是非常不舒服,建議早點就醫,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症狀、減緩不適喔。」疾管署指出,依諾羅病毒陽性個案病毒分型結果,自去(2024)年起流行病毒株由過去最常流行之GII.4轉變為GII.17,與2015-2016年國內兩波諾羅病毒大流行之型別相同,因該型別已8年未於國內流行,亦有基因重組變異,多數民眾可能無免疫力,如飲食不慎容易造成腹瀉群聚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