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
」 菲律賓 杜特蒂 新冠肺炎 總統 國際刑事法院
關在國際刑事法院仍然「人氣爆棚」 菲國前總統贏得家鄉市長選舉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因涉嫌反人道罪,目前遭到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羈押。但即便身陷囹圄,杜特蒂仍在其家鄉達沃市(Davao)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市長選舉。根據《ABC新聞》報導指出,杜特蒂於3月被引渡至海牙(The Hague),接受ICC對其發動「禁毒戰爭」造成數千人死亡的指控。儘管身陷囹圄,他仍在本次全國期中選舉中拿下壓倒性票數。在60%選票開出的官方統計中,他以40萬5,000票對4.9萬票的成績,大幅領先最接近的對手;在非官方統計中,在8成選票都被開出時,杜特蒂的得票數為對手的8倍。年屆80歲的杜特蒂,過去以其強硬掃毒形象著稱,被稱為「杜特蒂哈利」(Duterte Harry)或「懲罰者」(the Punisher)。杜特蒂的強勢手段受到支持者高度推崇,即便身陷ICC拘押,其舊臉書帳號仍湧入大量祝賀留言,支持者呼籲他重返家鄉,繼續為人民服務。這次當選,使杜特蒂可能成為第一位在ICC受審期間同時當選公職的亞洲前元首。報導中提到,杜特蒂的拘捕行動曾引發激烈爭議,菲律賓警方依據ICC要求展開長達12小時的緊張對峙行動,最終成功逮捕杜特蒂。許多支持者斥責這是「受外國法院唆使的綁架行為」。杜特蒂本人則為其禁毒政策辯護,其法律團隊則聲稱這次逮捕違反法律。ICC則堅稱擁有對杜特蒂審判的管轄權,即便菲律賓早於2019年退出該法院創始條約。除了其擔任總統期間的禁毒行動,ICC調查範圍也涵蓋他擔任達沃市長時,涉嫌授意「死亡小隊」處決嫌犯的指控,儘管杜特蒂本人早已否認相關指控。有政治分析家解釋,杜特蒂的被捕不僅未削弱其影響力,反而讓其家族政治版圖更加穩固。除了杜特蒂本人勝選,杜特蒂的兩名兒子也近期的選舉中勝選,一人成功連任國會議員,另一人則當選達沃副市長,預料未來將由子代父職暫代市長職務。而杜特蒂女兒、副總統莎拉(Sara Duterte)則面臨政治風暴。她目前正接受彈劾調查,若遭定罪,不僅將被迫辭去副總統職位,更將被終身禁止參與政治。針對杜特蒂是否能就任市長,莎拉在選後受訪時回應「他不會在這裡,我們的預期是副市長賽巴斯蒂安(Sebastian)將代理市長。」但莎拉隨即補充表示,將會安排其父完成宣誓程序「ICC的律師說,一旦我們取得當選證書,將討論他如何宣誓就職,」。

菲律賓舉行期中選舉 馬可仕、杜特蒂「兩大政治家族存亡戰」
菲律賓12日舉行期中選舉,包括參議院、眾議院及省市地方首長及議員,總計選出1萬8200多位。此次大選堪稱菲國總統小馬可仕與副總統薩拉杜特蒂(Sara Duterte)決裂後,菲國兩大政治家族之戰,選舉結果不僅是對小馬可仕執政表現的期中檢驗,更攸關薩拉是否續留政壇,甚至是問鼎2028年總統大位的前哨戰。馬可仕家族與杜特蒂家族曾在2022年總統大選中結盟,小馬可仕與前總統杜特蒂長女薩拉聯手,當選總統與副總統。然而2人政治立場漸行漸遠,薩拉去年底恐赫要暗殺總統,引發多名議員對她發動彈劾,儘管她否認所有指控,但她今年7月仍將面對彈劾案。菲國此次改選,計有參議院24席中的12席、眾議院317席,其中12名參議員尤為關鍵,若杜特蒂陣營支持的候選人表現出色,將有助薩拉度過彈劾危機,並為其2028年總統選戰鋪路。菲律賓分17個地區,包括82省、149市。全菲設有3.7萬多個投票中心,登記選民超過6840萬人,民眾可從早上5時至晚間7時投票。初步結果可望在投票結束後數小時內出爐。雖然選民最關心的議題是物價上漲、糧食安全與就業機會等民生問題。但菲中關係也是此次選戰不可忽視的議題,杜特蒂總統任內採取親中疏美政策,以致華府對菲美的長期安全聯盟提出質疑。小馬可仕上任後,迅速轉向親美路線,強化與華府的軍事合作,並在南海議題採強硬立場。根據菲國4月民調,菲1億1000萬人口中,多數選民更傾向支持堅定維護菲律賓在南海主權的候選人。在長達數月的競選中,小馬可仕不斷施壓,將中國作為關鍵的選舉議題,其盟友則將矛頭指向對中國沉默的薩拉。即使杜特蒂今年3月因涉嫌在其任內掃毒,導致6000人死亡,被菲律賓當局逮捕,並移送至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受審,刺激薩拉陣營支持率攀升,但小馬可仕支持的候選人在民調中仍保持領先,似有望贏得更多參院席次。值得注意的是,杜特蒂雖被押送至國際刑事法院,以危害人類罪受審,但因菲選舉法僅限本國定罪才取消參選資格,他這次也參選家鄉達沃市長,仍有可能當選。

國際刑事法院:杜特蒂涉犯「反人類罪」將於14日首次出庭
菲律賓強人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因7日被控在達沃市(Davao City)市長及菲律賓總統任內犯下「危害人類罪」(反人類罪),而在出訪香港後回國時的11日被菲律賓警方拘捕,隨後被押送至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等待審判。如今ICC表示,杜特蒂將於當地時間14日首次出庭。杜特蒂於12日坐上飛機被押送至荷蘭鹿特丹機場,隨後被ICC羈押在海牙的拘留所。ICC在聲明中指出,杜特蒂因被控犯下「危害人類罪」而被菲律賓當局在馬尼拉國際機場逮捕,預計將在當地時間14日首次出庭應訊。杜特蒂在12日發布了1段在機艙內錄製的影片,並向支持者報平安,聲稱會為一切負責,「我總是告訴警察和軍人:做好你們的工作,我會承擔責任。所以,無論過去發生什麼,我都是站在執法和軍隊的最前線。我會繼續為國家服務,但如果這是我的命運,那就接受吧。」據悉,杜特蒂與小女兒薇洛妮卡(Veronica Duterte)等人7日一同前往香港。其律師稱,是次出行的目的是參加菲律賓民主黨海外菲律賓工人的競選活動,同場包括杜特蒂的長女副總統莎拉·杜特蒂(Sara Duterte)、參議員等人。杜特蒂11日從香港返回菲律賓後,因危害人類罪在尼諾伊·艾奎諾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被捕。小費迪南德·馬可仕總統辦公室表示,警方根據國際刑事法院的命令將他拘留,並向杜特蒂發出國際刑事法院關於危害人類罪的逮捕令通知。據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的說法,曾作為行刑隊隊員的馬托巴托(Edgar Matobato)聲稱,杜特蒂擔任南部城市達沃市市長期間成立「達沃行刑隊」,工作是處決毒販、強姦犯及搶匪等罪犯,這導致從1998年以來,達沃市至少有1424人被以私刑處決。杜特蒂在當選總統後也在全國發動毒品戰爭,造成數千名毒梟與涉毒人士死亡。對此,聯合國與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皆不約而同批評杜特蒂的作法,對此,杜特蒂回應:「人權不能當成把國家毀滅的防護罩或藉口」、「就算是人權很值得尊重,但是我定義毒販不是人。」他還公開反嗆美國:「菲律賓不是任何國家的附庸,我們早就不是美國殖民地。」又說「我不必對任何國家負責,除了菲律賓人民以外,我沒有別的主人。」因此杜特蒂被捕,也被部分學者解讀,是美國與親美的馬可仕政權,共同策畫的一起政治打擊行動。

菲國前總統遭押送至國際刑事法院受審 ICC拘留中心高級設備與人道待遇內容曝光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預計於12日就會抵達荷蘭海牙(The Hague),面對與其禁毒行動相關的反人道罪指控。杜特蒂在抵達海牙後,就會直接被送往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拘留中心。而實際查詢後,發現ICC的拘留中心規格可以說是十分高級,每間拘留室都是單人房,內部除了床鋪、馬桶外,甚至還配備有電腦。ICC拘留中心的職業技能訓練區。(圖/翻攝自ICC官網)根據國際刑事法院官網資料顯示,國際刑事法院的拘留中心位於海牙濱海郊區席凡寧根(Scheveningen),設於荷蘭政府管理的監獄設施內,目前關押著五名正在受審的囚犯。ICC拘留中心過去曾拘留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the former Yugoslavia, ICTY)通緝的嫌疑人,包括犯下危害人類罪的塞爾維亞前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曾經大屠殺近2萬人的塞族共和國首任總統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zic)及下令軍隊執行雪布尼查屠殺的賽族共和國將軍姆拉迪奇(Ratko Mladic)。ICC拘留中心的個人拘留區走廊。(圖/翻攝自ICC官網)ICC拘留中心由法院書記官(Registrar)負責管理,確保符合國際人道標準與安全規範。根據ICC法規第90條,書記官擁有監管權,負責日常運營及囚犯待遇。每名囚犯皆擁有獨立牢房,內部設有床鋪、書桌、書架、衣櫥、洗手盆、馬桶及電視。此外,囚犯可使用一部特定電腦,該設備僅能連接法院內部系統,以便囚犯查閱案件資料,但無法連接網路。ICC拘留中心的圖書館。(圖/翻攝自ICC官網)拘留中心內允許囚犯參與每日戶外運動及娛樂活動,並可閱讀書籍、新聞或觀看電視。除了定期提供三餐外,監獄內也設有公共廚房,囚犯可購買食材自行烹飪,以滿足個人口味與文化需求。而在拘留中心內的囚犯,擁有與律師私密溝通的權利,亦可聯繫本國領事或外交代表,這些聯繫內容不受監管。此外,囚犯可接受符合其宗教信仰的宗教導師探視,並享有家庭探視權,ICC可能協助囚犯家屬辦理訪問手續,特別是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法院可能負擔部分旅費。ICC拘留中心的公共區。(圖/翻攝自ICC官網)除此之外,國際紅十字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於2006年與ICC簽訂協議,享有不受限制的探視權,同時可以隨時檢查ICC的查拘留中心,檢視囚犯待遇是否符合國際標準。根據《abs-cbn》報導指出,杜特蒂抵達海牙後,將立即被帶往預審法庭(Pre-Trial Chamber)接受首次聆訊。在這場聆訊中,法官將確認他的身份,並告知指控內容。根據《羅馬規約》(Rome Statute),杜特蒂可以在這次的聆訊中申請臨時釋放。ICC拘留中心的運動場。(圖/翻攝自ICC官網)預審法官將隨後安排指控確認聆訊(confirmation of charges hearing),由檢察官提供證據說明杜特蒂涉嫌犯下的罪行,並需說服法官案件具備充分事證可進入正式審判。法院可選擇確認指控並移交審判、要求檢方補充證據、修改指控,甚至撤銷指控。若指控獲得確認,法院主席團將指派審判法庭負責後續程序。根據ICC規範,所有被拘留者均被視為「無罪推定」,直至法院判決確定罪名成立。若杜特蒂被定罪,他將不會繼續關押於ICC拘留中心,而是根據ICC與執行刑期國家之間的協議,轉移至其他國家監獄服刑。ICC拘留中心的醫療區。(圖/翻攝自ICC官網)

押送至海牙法院!杜特蒂女兒怒吼「這是綁架」 菲現任總統堅稱:沒有政治迫害
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對前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發出逮捕令,杜特蒂於11日從香港搭機返回菲律賓,降落在馬尼拉的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Ninoy Aquino International Airport, NAIA)第三航廈後,隨即遭逮捕。目前杜特蒂已經被連夜押送至位於荷蘭的國際法院拘留中心。面對如此情況,杜特蒂的小女兒維若妮卡(Veronica)則強調「這根本是綁架」。至於當中是否有菲律賓政府對杜特蒂的迫害,菲國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則堅稱,絕對沒有政治迫害,只是無法忽視國際刑警組織的請求。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根據飛航記錄網站Flightradar24的記錄,押送杜特蒂、編號為RP-C5219的灣流G550噴射機,從馬尼拉的維拉莫空軍基地(Villamor Air Base)起飛,12日上午時已抵達杜拜(Dubai),最終目的地為荷蘭鹿特丹機場(Rotterdam Airport),之後會送到位於海牙(The Hague)的國際刑事法院拘留中心。報導中提到,79歲的杜特蒂被國際刑事法院指控涉犯「針對人道罪行的謀殺罪」,這部分主要是指杜特蒂在執政期間發動的禁毒行動,當時造成數千人死亡。人權組織也估計,杜特蒂的禁毒行動,明顯造成數萬名貧困男性遭警方或自發組織的治安隊殺害,且許多案件沒有確切證據證明死者與毒品相關。針對外界質疑杜特蒂的逮捕涉及政治動機,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於11日表示,菲律賓政府並未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交任何文件,杜特蒂遭國際刑事法院發出逮捕令一事也與菲律賓現任政府無關。小馬可仕甚至提到,過去國際刑事法院曾要求菲律賓提供多項文件,但由於菲律賓於2019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會員國,所以也沒有交出任何相關資料。但小馬可仕表示,當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發出協助請求時,菲律賓政府是無法忽視的。因為先前涉及菲律賓逃犯的案件,包括前班班市(Bamban, Tarlac)市長艾莉絲郭(Alice Guo)、前眾議員特維斯(Arnie Teves),以及涉及緬甸(Myanmar)人口販運案件的菲律賓公民,這些人之所以能落網,都與國際刑警組織的協助有關。小馬可仕解釋,配合國際刑警組織逮捕杜特蒂是國際合作的一部分,而非現任政府的單方面決策「當國際刑警請求協助時,我們無法拒絕。我們在過去也曾依靠國際刑警來追捕逃犯,因此,這次的合作只是履行我們的義務。如果我們拒絕國際刑警的請求,那麼未來當我們需要協助時,他們也可能不會幫助我們。」報導中也提到,杜特蒂先前曾公開表示,會拒絕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的審判,認為國際刑事法院無權管轄菲律賓。杜特蒂的女兒維若妮卡(Veronica)透過Instagram直播時表示,身為菲律賓公民,若被指控犯罪,應該在菲律賓的法院接受審判,而非由國際刑事法院裁決。對於杜特蒂遭逮捕押送一事,維若妮卡甚至怒吼「這根本是綁架。」雖然杜特蒂及其盟友、參議員德拉羅薩(Ronald dela Rosa)曾向菲律賓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提出暫時禁止令(TRO)申請,希望阻止引渡程序。但在杜特蒂離境前,最高法院尚未做出裁決。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卡皮奧(Antonio Carpio)表示,由於杜特蒂已經離境,這項暫時禁止令已不具實質意義,但最高法院仍可繼續審理此案,以確認逮捕與引渡過程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杜特蒂時代落幕 ? 他被押送海牙國際刑事法院 女兒痛批:壓迫與迫害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11日在馬尼拉國際機場被警方逮捕,原因是他在總統任內發動反毒戰爭,涉嫌犯下危害人類罪,被國際刑事法院(ICC)發出逮捕令,對此,杜特蒂的女兒、菲律賓副總統薩拉(Sara Duterte)證實,父親已被帶往荷蘭,至今未有任何司法機構來聲張他的權利,她還批評菲律賓政府背叛主權和國家尊嚴,「這不是正義,這是壓迫和迫害」。這位79歲的菲律賓前總統從香港返抵馬尼拉國際機場時,警方依據ICC的逮捕令將他拘留。(圖/翻攝自IG)根據菲律賓《ABS-CBN新聞網》、《美聯社》等外媒報導,菲律賓總統府11日證實,收到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蒂發出的逮捕令。當天,這位79歲的菲律賓前總統從香港返抵馬尼拉國際機場時,警方依據ICC的逮捕令將他拘留,杜特蒂被捕前幾分鐘,還在機上的他表現出反抗態度,對執法人員挑釁表示,「如果你要和外國白人合作,你必須先殺了我」。當地媒體報導,杜特蒂目前已離開菲律賓飛往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圖/翻攝自IG)杜特蒂被捕後,目前已送往馬尼拉維拉莫爾空軍基地(Villamor Air Base),而當地媒體報導,杜特蒂目前已離開菲律賓飛往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對此,杜特蒂的女兒、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薩拉也證實,父親已被強行帶往荷蘭,至今沒有任何司法機構來主張他的權利,並痛批此舉等同是菲律賓政府向全世界表明,他們願意拋棄自己的公民,背叛主權和國家尊嚴,「這不是正義,這是壓迫和迫害」。杜特蒂的女兒、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薩拉也證實,父親已被強行帶往荷蘭還痛批菲國政府。(圖/達志/美聯社)另據《衛報》、《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杜特蒂2016年當選菲律賓總統後,發起了所謂的「反毒戰爭」,掃毒戰是他當年競選總統的標誌性政見,這項政見也讓這位特立獨行、打擊犯罪聞名的納卯(Davao)市長當上總統,杜特蒂曾在演說中揚言要殺死數千名毒販,上任後也兌現這項承諾。杜特蒂2016年當選菲律賓總統後,發起了所謂的「反毒戰爭」。(圖/達志/美聯社)杜特蒂的政策引發了廣泛的國際關注與批評,許多批評者認為,這場反毒戰爭未能有效打擊大型毒販,主要針對的只有貧困社區的街頭販毒者,儘管面臨國際壓力,杜特蒂仍堅決支持這場禁毒戰,並表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菲律賓人民的安全與和平。2021年,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蒂的反毒戰爭展開調查,根據調查,杜特蒂曾向警察提供獎金,以激勵其在打擊毒品犯罪的過程中進行更多的血腥殺戮,這一點在菲律賓國會的聽證會中被提出,直至2019年,菲律賓正式退出國際刑事法院。國際刑事法院調查指出,菲律賓的執法機構在此期間涉嫌犯下危害人類罪,因此針對杜特蒂進行正式調查。(圖/達志/美聯社)國際刑事法院調查指出,菲律賓的執法機構在此期間涉嫌犯下危害人類罪,因此針對杜特蒂進行正式調查,發現杜特蒂以激烈言詞號召安全部隊槍殺毒品嫌疑犯,超過6000人慘遭不明襲擊者槍殺。儘管杜特蒂否認曾授權或參與非法處決,但他承認曾在擔任達沃市市長期間組建過一支所謂的「死亡小隊」,專門處決其他罪犯。最近幾個月,杜特蒂的家族與現任總統小馬可仕的聯盟逐漸瓦解,並公開發生爭執。小馬可仕最初拒絕合作調查,但隨著與杜特爾特家族的關係惡化,他的立場有所改變。針對杜特蒂被捕,杜特蒂任內的總統府發言人、首席法律顧問帕內洛(SalvadorPanelo)發布聲明,批評事態發展是「非法逮捕」,質疑菲律賓國家警署(Philippine National Police)不讓律師在機場見杜特蒂,以及質疑逮捕令的法律依據。他也稱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來自於虛假來源,對菲律賓沒有司法管轄權。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11日搭機返回菲國時,遭警方執行ICC逮捕令拘捕,稍後送往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圖/翻攝自X)

國際刑事法院發逮捕令!菲國前總統落地馬上被抓 杜特蒂怒吼:你們只能殺了我
前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於11日從香港搭機返回菲律賓,降落在馬尼拉的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Ninoy Aquino International Airport, NAIA)第三航廈後,隨即遭逮捕。原因是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對杜特蒂發出逮捕令,菲律賓當局宣布配合。而面對指控,杜特蒂本人則是怒吼「你們只能殺了我。」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蒂發布的逮捕令,指稱其在任內發起的「掃毒戰爭」導致數千人喪生,指控涉及反人道罪行。大批員警在機場等待逮捕杜特蒂。(圖/達志/美聯社)而根據菲律賓總統通訊辦公室(Presidential Communications Office)表示,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馬尼拉辦公室於11日凌晨收到ICC正式發出的逮捕令副本。在11日上午9時20分,杜特蒂搭乘國泰航空CX907航班抵達馬尼拉時,菲律賓檢察總長在機場向其遞交ICC的正式通知,隨即由菲律賓國家警察(Philippine National Police, PNP)官員依法拘留杜特蒂。杜特蒂的律師戴爾格拉(Atty. Martin Delgra)表示,杜特蒂已被帶往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部所在的克楊平營(Camp Crame)。前勞工與就業部(Department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DOLE)部長貝洛三世(Silvestre Bello III)也提到,菲律賓國家警察總長馬比爾(Gen. Rommel Francisco Marbil)已告知政府高層,杜特蒂將被送往克楊平營接受進一步處置。面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杜特蒂表現出強硬立場,在機場對媒體表示「你們只能殺了我。」

掃毒釀千人死亡!菲律賓前總統遭國際法院發通緝令 杜特蒂:已做好被捕準備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在總統在職期間,因發動大規模的掃毒戰爭,結果導致數千人死亡,後續傳出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因此對杜特蒂發出逮捕通緝令。而目前人在香港的杜特蒂也表示,自己已經做好遭逮捕的準備。根據《straits times》報導指出,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辦公室於10日表示,菲律賓尚未收到來自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正式通知,但政府執法機構已準備好依法行事。總統府通訊副部長卡斯特羅(Claire Castro)向媒體表示,若確實收到請求並需執行逮捕令,政府將依法辦理。對於相關消息,ICC檢察官辦公室則未予置評,僅強調保密性對於確保調查完整性及相關人士安全至關重要。杜特蒂之所以前往香港,主要是為了參加一場競選集會,替他支持的參議員候選人助選,也為此吸引數千名菲律賓海外勞工參加活動。杜特蒂在香港南華體育館(Southorn Stadium)向群眾發表談話,為其強硬的反毒政策辯護,並質疑自己究竟犯下何種罪行。杜特蒂向支持者表示「假設(逮捕令)是真的,我為何這樣做?是為了我自己?還是為了你們和你們的孩子,以及我們的國家?」杜特蒂也強調「如果這真是我的命運,那沒關係,我會接受。他們可以逮捕我,把我關進監獄。」與他一同現身香港的,還有他的女兒、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薩拉(Sara Duterte),薩拉近期遭到馬可仕的國會盟友彈劾,被指控密謀刺殺總統並挪用公款,但薩拉已否認所有指控。據路透社目擊者報導,香港一支負責保護重要人物的精英警察部隊被部署在杜特蒂下榻的酒店附近,顯示香港當局對此行格外重視。但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強調,此次集會已按照香港法律事先申請並獲得批准,並表示杜特蒂與薩拉此行屬「私人度假」。對於外界質疑杜特蒂可能利用訪港來規避法律,菲律賓總統府予以駁斥,並呼籲其支持者讓法律程序自行運作。事實上,杜特蒂過去曾多次強調不懼怕國際刑事法院,甚至要求ICC「趕快行動」調查。他早在2019年就單方面宣布菲律賓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而在當時,ICC已經針對杜特蒂政府涉嫌進行系統性法外處決展開調查。目前,杜特蒂的前發言人在Facebook上表示,杜特蒂預計將於11日自香港返回馬尼拉,屆時是否會有更進一步的法律行動,仍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菲律賓副總統稱雇人準備刺殺總統 出手條件曝光「如果我死了就行動」
菲律賓副總統杜特蒂(Sara Duterte)在一場記者會上透露,自己已經準備好殺手,準備對總統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進行行刺。而杜特蒂也提到殺手的行動條件是「自己的死亡」,如果自己不幸身亡,屆時殺手就會對總統馬可仕、第一夫人阿拉內塔(Liza Araneta)及眾議院議長羅穆亞德斯(Martin Romualdez)等人下手。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除了發布暗殺宣言外,杜特蒂也在記者會上指責總統馬可仕無能、謊言連篇,聲稱菲律賓目前因為一個無法勝任的領導者而陷入困境。在杜特蒂的言論曝光後,菲律賓總統安全指揮部(PSC)迅速回應,表示已根據執行秘書貝爾薩明(Lucas Bersamin)的指示,加強並強化總統及第一家庭的安全防護措施。PSC也強調自己與執法機構密切合作,會檢測、阻止和防範任何對總統及第一家庭的潛在威脅。其中PSC的保護對象包括第一家庭的子女,如眾議院資深副多數派領袖及伊羅戈斯北省第一選區代表桑德羅(Sandro Marcos)、西蒙(Joseph Simon)及文森特(William Vincent)。菲律賓警察總長馬比爾(Rommel Francisco Marbil)也下令展開調查,強調任何對總統生命的直接或間接威脅都應以最高緊迫性進行處理。同時,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長布勞納(Gen. Romeo Brawner Jr.)則強調,軍隊對憲法和指揮鏈的忠誠,並呼籲全國團結,抵抗任何試圖破壞菲律賓人民聯繫的力量。報導中也提到,現任副總統杜特蒂是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女兒,過去曾多次對馬可仕表達不滿,甚至直言自己曾經想像過砍下總統的頭。杜特蒂其實已於6月從馬可仕內閣辭職,但仍保留副總統職位。而根據菲律賓當地法律,這類公開威脅可被視為犯罪,並可能面臨監禁和罰款的處罰。

菲國內鬥持續!副總統薩拉揚言:若我被殺,已找人暗殺總統小馬可仕
46歲菲律賓副總統、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長女薩拉(Sara Duterte),先前曾放話要殺害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而她23日再度揚言,若她本人被殺,已交代好刺客進行暗殺,且小馬可仕的妻子、眾議院議長也是目標對象,「這不是開玩笑」。根據《路透社》、《CNN》報導,總統小馬可仕和副總統薩拉的關係曾經很好,2022年更搭檔競選成功,但隨著在外交政策和毒梟問題等意見不合,杜特蒂與馬可仕家族分歧不斷擴大,2人也開始反目成仇。薩拉23日就在記者會上表示,這個國家2個最有權勢的政治家族之間的裂痕正在擴大,這是相當戲劇性的狀況,而她已經已指示一名殺手,若她遭人刺殺,就要去暗殺小馬可仕、第一夫人麗莎(Liza Araneta-Marcos)及眾議院議長羅慕德斯(Martin Romualdez),更強調「這不是開玩笑……我說,不殺了他們絕不對不會停下來,而他(殺手)答應了」。對此,總統府通訊辦公室(PCO)聲明回應,副總統明確表示,若針對她的陰謀得逞,她將僱用一名殺手來刺殺總統,官員將這一主動性的威脅提交給總統安全部門,總統府衛隊會立即採取「適當行動」,同時強調「任何對總統生命的威脅都必須嚴肅看待,更重要的是,這種威脅在公開場合被明確揭露」。薩拉本月23日就在記者會上指責,「這個國家正走向地獄,因為我們被一個不知如何成為總統的人領導,他是個騙子」。今年10月,薩拉還痛批小馬可仕一家腐敗無能,更表示自己曾想像過砍了小馬可仕的頭。報導指出,薩拉是於今年6月從內閣辭職,但仍擔任副總統,這象徵一個強大政治結盟的瓦解,而小馬可仕的表弟、眾院議長羅慕德斯,便將副總統辦公室預算削減了近2/3。

菲前總統考慮回鍋參選家鄉市長 杜特蒂點名親生子當副手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近日表示,自己有意重返政壇,而其手選擇是自己的故鄉達沃市(Davao City)。在記者會上,杜特蒂詢問媒體對於他是否應該重返市長職位的想法,當部分媒體給予肯定的回應後,杜特蒂隨即表示「好吧,來當市長吧。」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杜特蒂還提到現任達沃市長、他的兒子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Baste" Duterte)應該擔任副市長,而非繼續擔任市長一職。顯然是想把自己的小孩當作副手看待。但被問及參選議員一事時,杜特蒂明確表達拒絕。杜特蒂提到,儘管自己是民調中是最受歡迎的參議院候選人之一,但考量到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認為無法負荷全國性的競選活動。杜特蒂甚至笑稱「你覺得我這個年紀能支撐全國競選嗎,還是想讓我死?我只會崩潰罷了。」杜特蒂強調自己已無法承受如此高壓的競選活動,並呼籲大家要「現實一點」。此外,先前就以重型打擊毒販聞明的杜特蒂也提到,他將持續對抗達沃市的犯罪組織,特別是毒品犯罪。他直接警告毒販「遠離達沃」,並強調「我還是政府的,從今天開始我就警告毒販們:你們會死!把毒品帶到別的地方去。如果我當市長,你們真的會死。」杜特蒂進一步表示,自己希望達沃市能夠按照自身的方式發展,不被毒品和犯罪組織干擾。他對犯罪者警告說,不要來破壞這座城市的和平「這是我的城市,我希望它是一個和平的城市,我不會干涉這裡的人們,我只希望一個和平的城市。」

杜特蒂精神導師涉「性販運」 警方搜捕引發暴力抗議6警掛彩
菲律賓教會「耶穌基督的王國」(KOJC)創始人奎博洛伊(Apollo Quiboloy),是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Duterte)的精神導師,但他涉及性販運、現金走私等罪嫌,遭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25日,大約有2千名警察突襲了這位在逃的宗教佈道家藏匿處,過程中,警方和數百名揮舞石塊和刀具的信徒發生衝突,導致6名警察受傷。奎博洛伊是前總統杜特蒂的精神導師。(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菲律賓媒體和多家外媒報導,菲律賓南部城市達沃市(Davao)25日爆發一起暴力行動,原因是警方試圖搜捕這名與杜特蒂家族有聯繫的福音派傳教士。據警方的報告指出,警方在一處宗教場所搜捕電視佈道家奎博洛伊,與數百名揮舞石塊和刀具的信徒發生衝突,導致6名警察在衝突中受傷。報導稱,這是菲律賓官方第二次試圖逮捕奎博洛伊,他被指控犯有虐待和販賣人口罪,稍早,據美國司法部指出,奎博洛伊涉嫌以「永恆的詛咒」為威脅,脅迫未成年少女和年輕女性跟他發生性關係,遭美國聯邦大陪審團以性販運罪名起訴,此外,他還因涉嫌販賣勞工和性交易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列入通緝名單。杜特蒂的女兒、現任菲國副總統薩拉和現任總統小馬可仕。(圖/達志/美聯社)現年74歲的奎博洛伊是「耶穌基督的王國」創始人,也是前總統杜特蒂的友人和精神導師。針對這起逮捕行動,菲律賓總統辦公室表示,奎博洛伊必須遵守法律,報導也引述總統執行祕書盧卡斯貝爾薩明(Lucas Bersamin)26日的說法,「奎博洛伊必須對法律負責,法律必須得到遵守,有程序在」。不過據《彭博社》等外媒指出,這起事件有可能加深杜特蒂和現任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Marcos Jr.)之間的裂痕和政爭,由於目前在距離菲律賓的期中選舉不到一年,雙方的政治勢力競爭也日趨激烈。兩年前,這兩個家族在大選中聯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彭博社》等外媒指出,這起事件恐加深杜特蒂和現任總統小馬可仕之間的裂痕和政爭。(圖/達志/美聯社)針對這起事件,杜特蒂的女兒、現任副總統薩拉(Sara Duterte)也出面抨擊小馬可仕政府「濫用警力」,她還要求該宗教團體的成員原諒她曾呼籲他們在2022年選舉中支持給小馬可仕。菲律賓是總統制國家,按照1987年憲法規定,每6年舉行一次總統大選,正副總統直接民選產生。總統不得連任,副總統連選得連任一次,而菲國選制最特殊的是,正副總統分別民選產生,除了政見可能南轅北轍,分屬不同政黨,甚至上任後相互開砲、水火不容。

割900億收入斬斷犯罪溫床 菲國總統下令關停境內中國離岸博弈商業務
在逮捕一名涉及線上賭博與中國間諜嫌疑的鎮長之後,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22日下令,在年底前停止菲律賓國內一切由中國人經營的離岸博彩運營商(Philippine Amusement and Gaming Corporation,簡稱Pagcor、POGO)業務,並指責他們涉及多項犯罪,包括金融詐騙、賣淫、人口販運、酷刑、綁架和謀殺。根據《美聯社》報導,北京支持菲律賓這項打擊犯罪行動,預計有超過400家公司及數萬名中國、東南亞員工受到影響。「離岸博彩營運商」的誕生,起初是為了拉近與中國的經貿投資關係,由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在2016年開放,以迎接中國禁賭後無處可去的巨大賭博市場需求。該行業的成長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達到顛峰,涉及了300多家公司,提振了菲國尤其大馬尼拉地區公寓、辦公室和交通服務的景氣。然而該行業在菲律賓興盛發展的同時,也在當地衍生出嚴重的嚴重跨國犯罪行為。菲國財政部2023年7月在參議院聽證會提交資料指出,離岸博彩營運商每年估計收益總額為1664.9億披索(約新台幣936.6億元),但同時估計帶來2657.4億(約新台幣1494.9億元)的國家經濟損失,包括因為犯罪行為造成「影響外國投資的意願」、「降低旅遊意願」等。小馬可仕在演說中強硬表示:「他們(指線上博弈業者)偽裝成合法公司,卻涉足超越博彩業的非法領域,如金融詐騙、洗錢、賣淫、人口販運、綁架、酷刑甚至謀殺,這些對我們法律體系的嚴重侵犯與不尊重必須必須停止!」小馬可仕下令,政府必須在2024年底前結束所有離岸博弈營運商的運作,同時也要求勞動部門官員為菲律賓工人尋找替代工作,以防止這些工人因政府下令停工而流離失所。當這項政策宣布後,立刻引起立法者和眾議院高級官員的熱烈掌聲。在這項政策宣布之前,菲律賓參議員剛下令逮捕馬尼拉北部丹轆省一名鎮長郭華萍(Alice Guo),指控她涉嫌與當地一個大型線上賭博集團有關,以及懷疑她欺詐性地隱藏了她的中國國籍,以便能夠參選只有菲律賓公民才能擔任的公職。而這名遭指控鎮長在遭停職與凍結資產後,並未出席聽證會。

黑色交易所2/「系統之神帶你飛」垃圾幣騙不完 露溝美女炫富直銷吸金
ACE王牌交易所2018年成立,是台灣首家合法合規的交易所,日前爆出創辦人潘男和林男兄弟檔以及「投資女神」林女等人,以垃圾幣進行投資詐騙,詐騙金額高達10億元。主嫌之一的林男自稱「系統之神」,涉及販售垃圾幣吸金案不只一起,2018年他與林女組「千蕎集團」,以炫富、直銷方式販售「IBcoin」垃圾幣,林男案發後即潛逃海外遭通緝,林女一審則被判8年徒刑。本月3日北檢指揮新北市刑大、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上百人、兵分15路搜索潘男、林男兄弟檔等人住處、公司等地點,拘提14人到案,從林男住處查扣現金1億1152萬元,以及大量虛擬貨幣總計約2億元,由於現金數量龐大,警方動用4台點鈔機,耗時將近4小時才完成贓款清點。潘男、林男在內的7人被依《詐欺罪》聲押禁見,「墨攻」黃姓執行長則以20萬元交保。林男是直銷界名人,常在臉書上PO超跑、名牌炫富,近年改賣虛擬貨幣後曾和業界名人一起宣導反詐騙 。(圖/報系資料照)早在2019年1月刑事局陸續接獲報案,指控遭林男和林女組成的「千蕎團隊」以投資虛擬貨幣名義為由詐騙,每人損失數十萬至上百萬元不等,共約吸金2.5億。警方調查,該集團成員一律都是7、8年級,他們常在臉書、IG社群PO遊艇趴、開超跑、手捧大筆現金的炫富照,自稱投資獲利甚豐,吹噓一起投資IBCoin,表示該虛擬幣與比特幣、以太幣相似,誆稱「有內線、漲10倍」,謊稱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向大陸要了480億美金,將開發包含賭場的娛樂城,屆時「IBCoin可在裡面使用」。誇張的是,2020年8月,林女和5名正妹召開記者會,分別拿著不起訴書哭訴幣圈水太深「難道美麗是一種錯誤」,原來她們涉及聲稱海神幣 QAS 未來會上市交易,以及高價售出以普洱茶磚作價的虛擬貨幣遭檢警調查。林女等人用美貌、露乳溝,推銷各種直銷商品和虛擬貨幣,但卻聲稱是遭人抹黑。爆出創辦人潘男涉詐洗錢遭逮,ACE王牌對外發出聲明進行切割,表示去年底12月已變更負責人,潘男早已非團隊成員。(圖/翻攝當事人臉書)而「IBCoin」詐騙首腦林男自稱「系統之神」,是直銷界名人,曾擔任綠色小鎮董事長、萬霖福瑞麒總經理,常在臉書上PO超跑、名牌炫富,一方面塑造捐助慈善團體、參加廟會等正面形象。他近年改賣虛擬幣,積極參與虛擬貨幣、區塊鏈各項推廣宣傳,他在通緝期間又連繫上林女和王牌創辦人潘男,搞出「MOCT」(魔券幣)、「NFTC、BNAT」等虛擬貨幣投詐騙案,最終落網遭羈押。針對此案,王牌聲明ACE員工均係以證人身分全力配合檢警調偵查,部分媒體報導該公司員工涉案等情,並非事實,並依規定將爭議幣種下架處理,也強調該公司負責人已於112年12月14日變更為王晨桓擔任且100%持股,目前由主管機關登記中,而涉案的潘男早已非ACE交易所經營團隊成員。

新毒王2/低調毒梟沒收入賓士車藏515萬 海陸分工細緻仍遭「團滅」
台灣新毒王崛起,一名高雄李姓男子(51歲)今年8月與同夥租船運毒,檢警成功在高雄港攔截逮人,總計查獲毒品量高達1.32公噸,為台灣史上最大宗。李男遭逮時賓士車藏有515萬元現金,疑似要「發薪水」,全案詢後依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解送高雄地方檢察署偵辦,李男等8嫌均遭裁定羈押禁見。李男底下運毒集團分工為陸地和海上兩方面,集團二把手68歲綽號「阿城」的葉男透過友人認識李男後,專責陸地運毒,只有在毒品到港的重要時刻才會露面押車,而租賃貨車等事宜也由他負責;另名綽號「姜維」的鄭男則負責船務等事宜。海上接毒運毒則由柯男和陳男親自上船到越南海域取貨,他們也負責和運毒的外籍船長、船員溝通。李男運毒集團分工仔細,其中2個重要幹部「阿城」專責陸地運毒,「姜維」則負責船務事宜。(圖/本刊攝影組)據了解,運毒完成後,阿城和姜維可拿到該批毒品市價的1.5﹪酬庸,以該批1.32公噸安毒加上K他命,粗估總價23.6億元,換算下來兩人可各分得3540萬元,數字令人咋舌。而近年越南茶充當台灣茶情況普遍,該批毒品外包裝也跟上風潮,以茶葉包裝混淆警方,安非他命冒充阿里山金萱茶,而K他命則放在有著「鐵觀音」簡體字的綠色包裝內。台灣新毒王遭逮,之前江湖上「喊水會結凍」台灣大毒梟林孝道則是靠著經營船隊發大財,他在公海上有10艘不靠港的軍火船隊,據了解他透過船隊運毒,從泰緬、竂國等地以俗稱「大桶」的船隻運出毒品,到公海後再由走私漁船「中桶」接運,船上不僅裝置雷達掃描,一旁有菲國叛軍火力護航,最後交由「小桶」接運偷渡上岸。亞洲大毒梟「林孝道」在公海上有10艘不靠港的軍火船隊,自泰緬、竂國等地運毒,2020年2月被逮,一審判刑18年。(圖/報系資料照)由於林孝道和菲律賓叛軍走得近,落網時他聲稱與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熟識,不過,在菲國強勢掃毒態勢下,他也自曝「杜特蒂揚言要抓的台灣第一個毒梟」就是他。綽號「孝道仔」的林孝道人脈橫跨南部政商界,早期與屏東縣黑道議長鄭太吉兩人是死對頭,林孝道曾到對方住處開了上百槍,聲名大噪。他一度表態參選屏東縣議員,打算進軍議長之座,但從政不順轉而經營船運,經營的有聲有色更成為亞洲大毒梟,名號響亮,他與國內檢、警、調、海巡、關務、憲兵等新世代緝毒6大體系交手多年,但從未落網,未料2019年9月民眾在台東、屏東海邊發現「雙獅地球牌」海洛因磚後續追查到林孝道,隔年2月將他逮捕,7月一審依《共同運輸第一級毒品罪》判刑18年。

菲前總統杜特蒂:中國的事要自己解決 別國不應干涉
據觀察者網引述菲律賓《每日論壇報》報導,有鑒於菲律賓與美國的軍事聯繫有所增加,新增美軍基地的舉動導致地區局勢升溫,在菲律賓國內引發爭議。菲國前總統杜特蒂日前在一次中菲官員會議上表示,中國的問題應由中國自己解決,別國不應干涉中國事務。當地時間4月22日,杜特蒂領導的菲律賓民主人民力量黨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官員舉行會議,以視頻方式出席的杜特蒂在會上強調,菲律賓與中國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他非常重視與中國人民的良好關係。他指出,其他國家不應該干預中國的內部事務,否則將導致「危險的結果」。「中國的問題只屬於中國,內部問題將由中國政府解決。不歡迎其他國家的干涉,這只會讓所有人走上更加危險的道路。」杜特蒂說,「在當前不確定的局勢下,中國已成為我們努力確保地區和平與繁榮的重要夥伴,我們在歷史和文化上擁有共通之處。」杜特蒂還表示,只有更加積極地發揮作用創造一個友好的環境,開展有利於國家和地區的對話,才能真正實現有意義和持久的變革。《每日論壇報》稱,民主人民力量黨副主席阿方索·庫西、參議員羅賓漢·帕迪利亞等菲律賓政界人士也出席了22日的會議,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官員討論加強合作的方式,以促進中菲兩國經濟和文化聯繫。雙方一致同意改善中菲關係,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杜特蒂表示,這場會議有助於開闢新的合作機會,「我感謝中聯部與民主人民力量黨高層舉行對話,以探尋共同努力實現互利共贏的方法,推動我們國家與政黨之間的政治交流和經濟發展。」在杜特蒂作出這一表態之際,菲律賓政府在4月3日正式宣佈對美國新開放4處軍事基地,其中3處位於呂宋島北部,另1處位於巴拉望省的巴拉巴克島。菲律賓《商報》注意到,有一處軍事基地距離中國台灣僅400公里,這被認為是為美軍提供了靠近中國的「集結點」。根據美國和菲律賓在2014年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美軍已經被允許在菲律賓的5個軍事基地預先部署裝備、建造飛機跑道、燃料庫以及軍事宿舍等基礎設施,但是並沒有被允許在菲律賓長期駐紮軍隊。加上此次開放的4個軍事基地,美軍將會在菲律賓擁有9個基地。為緩解中方的擔憂,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1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菲律賓不會允許任何人使用軍事基地發動任何進攻行動。只要沒有人攻擊我們,他們就不用擔心,因為我們不會與他們作戰。我們正在做的是加強對領土的防禦,正在鞏固國家的防衛能力。」菲律賓外長馬納洛19日出席菲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時也強調,菲律賓不會允許美國在菲存放用於所謂「防衛台灣」的武器。他表示,菲律賓的外交戰略是「與各國保持友好關係」,不會採取有違這一原則的舉措。但美菲加強軍事合作的舉動遭到了菲律賓國內政界的質疑。菲總統小馬可仕的姐姐、參議員艾美·馬可仕認為,推動EDCA是被美國「解決台海緊張局勢升級」的地緣政治議程所裹挾。她在早些時候的聽證會上質問防長加爾韋斯:「先生們,我們和台海衝突有什麼關係?我們和台海衝突有什麼關係?我不明白。」對於菲律賓政府的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環顧全球,美軍所到之處留下的都是動蕩、分裂和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讓美方在本國本地區增加軍事部署,是不是真的有助於維護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是不是會帶來嚴重的難以收拾的後果?這個問題值得地區國家認真深入思考。毛寧強調,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安全從來不存在問題,中國同東盟國家致力於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穩步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有意願也有能力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無需域外勢力介入。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推升台海緊張局勢的並不是中方,恰恰是「台獨」勢力和支持「台獨」勢力的某些國家。

杜特蒂的「掃毒戰」夢醒 警察擊斃青少年被判20年徒刑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在2022年6月結束的6年任期內,展開大規模的「掃毒戰爭」,更頒布行政命令,若軍警緝毒時面臨生命危險,嫌犯一律格殺勿論。這項政策飽受人權團體質疑,廣受國際社會批評,杜特蒂更2度被告上國際刑事法庭,如今有消息證實,一名菲律賓警察因在杜特蒂實施掃毒戰爭期間殺死2名青少年被判有罪。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根據《法新社》取得的法庭文件顯示,馬尼拉的法院3月1日裁定培瑞斯(Jefrey Perez)在2017年謀殺14歲的古茲曼(Reynaldo DeGuzman)和19歲的阿奈茲(Carl Arnaiz)罪名成立。根據檢察官辦公室發布的判決書副本指出,這名警察在同一天被判處至少20年徒刑,培瑞斯去年11月被另一法院判決凌虐這兩名青少年的罪名成立後,已經在服長期徒刑,同案被告另一警察阿奎利塔(Ricky Arquilita)則是在第一次審判期間死亡。杜特蒂上台後約有6200多人死於掃毒行動,但人權組織估計實際數字達到數萬人。杜特蒂在 2016年展開毒品戰後,根據官方數據,杜特蒂上台後約有6200多人死於掃毒行動,警方聲稱,這些人都是因為拒捕而遭到擊斃,然而,人權組織聲稱,杜特蒂的掃毒行動導致逾1萬2千人喪生,絕大部分是遭到當場槍殺。杜特蒂的掃毒行動導致逾1萬2000人喪生,絕大部分是遭到當場槍殺。目前只有3名警察因在掃毒行動中殺害一名嫌疑人而被定罪,這引發了國際刑事法院(ICC)的調查,而接替杜特蒂的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矢言持續打擊毒品,但著重預防和協助犯案者改過自新。不過人權組織指出,在小馬可仕的政權下,殺戮仍然存在者。菲律賓警察因在杜特蒂實施掃毒戰爭期間殺死2名青少年被判有罪。(圖/翻攝自推特)

菲國「企業家女模」慘死街頭 幕後主使竟是杜特蒂前親信
身兼模特兒的菲律賓企業家普萊莎(Yvonette Chua Plaza)去年12月遭到殺害,隨著調查進行,前總統杜特蒂的維安小組指揮官杜然德(Jesus Durante III)被控是幕後主謀,並有至少8名陸軍人士涉案。目前杜然德已被解除第1001步兵旅旅長職業,遭拘留調查。綜合外媒報導,負責偵辦的納卯市(Davao)警方25日宣布破案,並指控杜然德為幕後主嫌,另有1名陸軍上士、7位士兵以及1個平民共犯。警方指出,這是一樁涉及軍方槍枝的「激情犯罪」(crime of passion),與杜然德有染的死者曾揚言要爆料勒索,還有證人指出,該案起因可能與爭鋒吃醋有關。儘管納卯市是杜特蒂家族勢力範圍,警方仍表示「正調查可能造成這件愚蠢謀殺的其他原因」,陸軍司令布勞納(Romeo Brawner Jr.)更強調「不會容忍。無論階級為何,我們一律平等對待」。而杜然德在1月初曾否認涉案,表示死者去年4月雖指控他施暴,但後來就刪除貼文,還發表聲明澄清沒有此事,強調兩人只是朋友。出生於達沃(Davao)的杜然德,曾遠赴美國加州海軍學院就讀並取得碩士學位,在國內也獲得公共管理碩士,而作為一名「純正偵查遊騎兵」,杜然德除在2003年獲頒獎章外,還在2007年擔任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的軍事觀察員,2020年成為杜特蒂的維安小組指揮官,但同年就因涉入杜特蒂未經授權使用沒註冊的新冠疫苗,而成為反對黨攻擊焦點。

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 創辦人涉嫌逃稅! 今被判無罪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媒體《拉普勒新聞網》(Rappler)創辦人瑞薩(Maria Ressa),於18日獲得法院宣判逃稅罪名不成立,她走出法院時高舉雙臂,並聲稱這是「新聞自由」的一大勝利。綜合CNN、BBC的報導,59歲的瑞薩和其創辦的Rappler自2018年以來就背負著逃稅的罪名,如今她終於在18日獲法院裁決無罪,並在走出法院時高喊:「今日,事實獲勝,真相獲勝,司法和正義也獲勝。」報導稱,如果罪名成立,她可能會被判處34年有期徒刑。菲律賓司法部在2018年指控Rappler向外國投資者慈善投資公司Omidyar Network、媒體公司North Base Media發行名為菲律賓存託憑證(Philippine Depositary Receipts,PDRs)的金融衍生工具,並產生了價值1.41億菲律賓披索(折合新台幣約7806萬元)的應稅收入,但該公司在2015年並未申報這些收入。對此,瑞薩和Rappler皆否認相關指控,並聲稱這些交易涉及合法的金融機制,不會產生應稅收入。根據判決報告,菲律賓稅務上訴法院在其裁決中表示,檢察官未能針對4項稅務違規指控提供罪證確鑿的證據,因此法院認為瑞薩和Rappler並未從交易中非法獲益。判決結果出爐後,瑞薩也在受訪時高喊,這是「每一個被不公平指控的菲律賓人」的勝利,「這些指控純粹出於政治動機,對我們來說令人難以置信,是對權力的無恥濫用,意在阻撓記者開展工作。」此外,菲律賓政府也在2018年1月吊銷Rappler的經營執照,並指控該網站有2名美國投資者,違反菲律賓憲法規定媒體所有權必須在菲律賓公民手上的條款,有意在菲律賓煽動顏色革命。此外,瑞薩也曾因誹謗罪嫌遭到定罪,並於2020年6月被判處6年徒刑,後來獲得保釋。在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掌權期間,瑞薩和其2012年創立的新聞網站Rappler,是最嚴厲批判杜特蒂「掃毒戰爭」的菲國媒體之一,而杜特蒂的支持者則聲稱,這群受到美國非政府組織資助的媒體,試圖在菲國煽動顏色革命,顛覆反美政權。

菲律賓總統任內首次訪中 4大重點引發關注
中新社3日報導,應中方邀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3日起對中國大陸進行為期三天的國是訪問。此訪創下三個第一:小馬可仕總統是2023年中方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此次訪問是他任內首次訪中,也是首次正式訪問東協以外國家,充分體現了中菲兩國對雙方關係的高度重視。大陸國關專家表示,此次開年來訪有四大看點,將推動中菲構建好鄰居、好親戚、好夥伴的「三好關係」,開創中菲關係新的「黃金時代」。看點一:中菲關係如何提檔加速:此前,由於艾奎諾三世政府在對中交往上採取對抗做法,使中菲關係跌入谷底。2016年杜特蒂執政後主動調整外交政策,中菲關係歷經轉圜、鞏固、提升三個階段,關係重返健康發展軌道,雙方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新定位。此背景下,新上任的小馬可仕對中關係取向備受關注。此番,小馬可仕訪中,被外界視為將釋放「對中友好」的訊號。在競選期間,小馬可仕曾多次就菲中關係積極表態。小馬可仕就任以來,中菲兩國元首通過互致賀電、通話、派特使方式奏響了元首外交「三部曲」,為新時期中菲關係發展領航定向。去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小馬可仕在曼谷會晤,就雙邊關係達成重要共識。在中國大陸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看來,小馬可仕政府大機率會延續杜特蒂對中友好政策。將中國大陸作為新年首訪目的地,足見其對中菲關係的重視,此訪有望開創中菲友好新的黃金時代。看點二:兩國務實合作怎樣結出「新碩果」:近年來,中菲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兩國合作再拾強勁發展勢頭。目前,中國大陸已是菲律賓最大交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出口市場。杜特蒂執政六年中,中方「一帶一路」倡議與菲方「大建特建」計畫深入對接,比農多—王城跨河公路橋等中菲合作項目相繼落地,也促進了兩國人民「心心相通」。小馬可仕在首分國情咨文報告中表示,新政府會繼續延續並升級「大建特建」計畫。外界關注此訪中菲雙方如何深化務實合作,結出「新碩果」。據菲律賓媒體報導,菲律賓最大的華人商會組織——菲華商聯總會的成員將加入小馬可仕訪華團,該商會認為「這次歷史性的國是訪問對菲律賓經濟的增長潛力非常重要」。對於此訪,中方亦期待同菲方一道,以此為契機,持續推進農業、基建、能源和人文四大重點領域合作。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代帆認為,未來中菲合作有望以農業、基建、能源和人文為「四輪驅動」,中國大陸在基建領域有著獨特優勢,雙方應進一步加強戰略對接,推動更多民生專案落地。看點三:人文交流如何助力中菲友好中菲是隔海相望的近鄰,兩國睦鄰友好源遠流長。近年來,中菲在旅遊、留學等領域交往密切,兩國結有34對友好省市。兩國通過「中菲馬尼拉論壇」「中菲相知獎」等平台,穩步有序推進雙方人員往來,增進相知相親。人文交流是連接中菲兩國關係的重要紐帶,而小馬可仕也親身參與、見證了中菲關係發展歷程。1974年,17歲的小馬可仕跟隨時任菲律賓第一夫人的母親伊美黛訪問中國,留下兩國交往的佳話,開啟了現代中菲關係的破冰之旅。許利平表示,中菲兩國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通,千百年來早已凝結成無法割捨的人文紐帶。小馬可仕作為中菲關係的見證者、推動者,將從歷史中借鑒更多有益經驗,把中菲關係推向更高水準。看點四:雙方如何妥處海上問題、做大海上合作蛋糕海上問題是中菲關係的焦點話題。杜特蒂執政期間,中菲建立了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妥善處理海上分歧,推動在海上搜救、油氣開發、海洋漁業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小馬可仕上任後主張不能讓海上問題定義整個菲中關係,雙方可就此進一步加強溝通。菲律賓外交部宣布,小馬可仕訪中期間,菲中兩國外交部將建立一條直接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和溝通不暢」。此前,時任中方外長王毅在與菲律賓外長會晤時亦強調,雙方應始終從戰略和全域高度妥善處理海上問題,將其置於雙邊關係的適當位置。對此,代帆認為,在處理地緣政治問題上,小馬可仕表明了務實、謹慎的態度。海上問題並非中菲關係的全部,中菲應擱置爭議,管控好分歧,持續推進共同開發,不斷拓展互利共贏。許利平指出,對於海上問題分歧,只要中菲雙方堅持既有共識,做大合作蛋糕,兩國友好合作的大船就不會改變航向,前行之路只會越走越寬、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