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 黃子佼 LINE 手機 駭客 創意私房
蘋果iPadOS17.7.7更新出包了 三款iPad應用程式瘋狂被登出
蘋果(Apple)近日針對無法升級至iPadOS18的舊款裝置所推出iPadOS 17.7.7更新,但如今已被全面撤回。這項更新原先是為第六代iPad、10.5吋iPadPro以及第二代12.9吋iPadPro等機型所設計,卻在推出後引發用戶無法登入應用程式的嚴重問題,因此蘋果在15日停止簽署該版本,並於16日完全將其下架,不再出現在用戶的「軟體更新」頁面中。根據《MacRumors》報導指出,雖然蘋果官方尚未針對撤回的原因做出詳細說明,但在MacRumors論壇與Reddit等社群平台上,不少用戶反映裝置在升級iPadOS 17.7.7後,出現應用程式自動登出、無法記憶帳戶資訊等異常行為。MacRumors用戶mrsmith1表示,在更新後,包括Wikipedia、DuckDuckGo以及Letterboxd等應用程式每次開啟時都會被重置,彷彿第一次使用,系統會重新導引至註冊頁面或功能導覽畫面。他表示目前無法找到解決方式,尋求其他使用者的協助。另一位Reddit用戶「National\_Case748」也詳細地說明自己遇到的問題。他在更新至版本號為21H433的iPadOS 17.7.7後,所有應用程式,如YouTube與X,只要關閉後重新開啟,軟體都會強制登出。該名網友表示,此情形在更新前並未發生,並列出自己嘗試過的各種排除方式,包含關閉螢幕使用時間與限制功能、確認未安裝任何描述檔或MDM(行動裝置管理)、啟用Safari的Cookie與密碼儲存功能、執行「重設所有設定」與「完全重置為全新裝置」,但即便做了這一切,仍無法改善問題。從這些案例來看,iPadOS 17.7.7更新似乎造成了用戶資料儲存或帳號登入機制上的錯誤,導致應用程式無法保留先前的登入狀態,進而造成使用體驗困擾。儘管蘋果尚未公開承認是更新本身導致錯誤,但從其立即停止簽署與撤回更新的動作判斷,可能正著手修復相關問題,待完成修補後再另行釋出新版。報導中提到,蘋果過去也曾在發現更新版本出現嚴重錯誤時,迅速撤回更新檔案的紀錄。

寵物情緣/電玩女神「這原因」狠斷9年情 陸子玄誠徵另一半「送房送車還送貓」
「電玩女神」陸子玄家有三隻俗稱加菲貓的異國短毛貓,分別是7歲的「笑笑」、6歲的「發發」跟4歲「旺旺」,她透露養貓經歷是在大學時期開始和笑笑成為家人,「當時是因為男友開始養貓,之後為了想讓笑笑有伴,因為怕不同品種會打架,才又有了一樣是加菲貓的發發,會再養旺旺是有一天夢到白色的貓,想說是不是要再養一隻,剛好朋友那邊有送養,就認養了旺旺」。當年因為前男友開始養「笑笑」,陸子玄怕貓咪孤單又陸續兩隻貓。(圖/侯世駿攝)笑說自己是超級宅女的陸子玄,今年1月才剛搬入新家,特別在家中留了3貓的活動空間,準備自動餵食器到給水器等各項設備應有盡有。不過因為3貓個性大不同,難得湊在一起拍合照可是讓陸子玄傷透腦筋,過程中還意外地被發發揮了一劑貓拳在臉上。她說自己直播打遊戲的時候一次都7、8小時,中途上廁所貓咪們就會跑來坐在椅子上幫忙她直播,真的是「自己的罐罐自己賺」。陸子玄說養貓花費不高,加上牠們都很懶得動,也不用多花錢買玩具。(圖/侯世駿攝)陸子玄在7年多前,讀大學時期開始因為前男友開始養笑笑,提起養貓的花費,她仔細算算平均算起來3貓伙食、貓抓板、餵食器等等算起來,一個月大概3千多元,「可能因為牠們都很懶得動,反而沒有在玩具上有花費,另外3貓都很天使,也不會亂抓家具,沒有額外的費用,她直言:「養貓的費用其實不高,就怕生病而已。」陸子玄說之前新冠疫情期間半夜旺旺突然血尿,就醫開刀總花費超過6萬元,但一點都不覺得心疼,貓家人活下來比較重要,「以為發生什麼事情,趕快帶貓掛就醫急診,很怕貓過世,當時打電話給前男友都沒接,瞬間覺得要這男友幹嘛!突然間就醒了,覺得在我最需要的時候不接電話」,愛貓的她說其實當下自己很害怕,很怕貓會死在車上,後來幸好將旺旺平安救回來了。之前新冠疫情期間半夜旺旺突然血尿,就醫總花費超過6萬元,但一點都不覺得心疼,貓家人活下來比較重要。(圖/侯世駿攝)分手至今超過1年時間,陸子玄直言當時真的是委屈大於難過,也沒有大哭,但搞笑說前男友可能有大哭吧,「我們是大學開始在一起,因為工作兩人開始遠距離戀愛,算起來交往9年多,他應該沒想到一夜醒了就分手」。陸子玄笑說:「現在就是跟我交往是賺到,送房、送車,又送3貓,可以一卡皮箱直接入住。」也說自己已經凍卵,現年31歲的她完全不急婚,「現在不急著找男友,40歲再結婚也不遲,先拚事業」。單身的陸子玄搞笑表示,與她交往送房、送車,又送3貓,可以一卡皮箱直接入住。(圖/侯世駿攝)她透露目前還有35年的房貸要還,所以要努力拚工作,讓3貓過好生活,除了電競跟業配之外,還固定現身鬼王陳為民《為民也有約》節目,而能跟演藝圈的大前輩一起合作,陸子玄感恩地說:「有感受到前輩的教導,在節目都會做球給我,要我勇敢的表達,有展現自己的機會。」小檔案名字:笑笑品種:加菲年齡:7歲性別:公特長:溫馴、親人小檔案名字:發發(深灰)品種:加菲年齡:6歲性別:公特長:很愛觀察人很久小檔案名字:旺旺品種:加菲年齡:4歲性別:公特長:是隻動作非常優雅的貓

活了38年…武漢女視力超差「看手機都不清楚」 檢查竟是眼裡長牽牛花
視力不好,竟是眼睛裡長了一朵花?中國武漢有一名女子,從小視力就不好,但都沒有仔細檢查,就這樣過了38年,直到近日才發現,眼睛裡面長了一朵「牽牛花」,經過手術後,成功讓視力不再惡化。據《極目新聞》報導,女子的眼睛自出生就有問題,包括大小眼、眼球一直抖,習慣斜著眼看人,上學即使坐在第1排都看不清楚,到了2024年視力變得更差,從「能看清手機」下降到「只能分辨眼前的手指數」,她被醫師診斷為白內障,因手術風險高而被婉拒,輾轉來到其他醫院。透過精密檢查,女子罹患的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牽牛花症」(Morningglory disc),不僅會使患者的視神經發育不良,還常合併腦部發育不良,以及其他的眼部發育不良,也是導致女子白內障提前發生的原因。女子罹患罕見的「牽牛花症」。(圖/翻攝自極目新聞)醫師警告,若再不治療,接下來可能會出現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等風險,最終造成不可逆的失明風險。女子這才知道嚴重性,接受了白內障手術,順利恢復眼球運動,隔天複檢的右眼視力恢復到0.1,隨著角膜水腫消退,預計可以恢復到0.2的最佳視力,1周後將接受左眼的手術,未來配合戴鏡矯正和定期眼科檢查,生活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程旭康院長提醒,牽牛花症作為先天性眼病,往往因為孩子小不能配合相關治療,或不能堅持治療,容易錯過提高視力的黃金時刻,後期出現高度近視、斜視等合併症狀後,沒有及時就醫導致視力受損。雖然牽牛花症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但透過儘早建立兒童眼睛健康檔案,確認並進行相對的視力訓練,可以提高患兒視力。此外,患者需要定期追蹤,可以及時發現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眼科疾病,進行相對的治療,挽救視力並且及時止損,降低失明風險。

LINE推2新功能…上傳掌握進度「免停在聊天室」 網頁縮小增加聊天效率
通訊軟體LINE深受民眾喜愛,是許多人用來聯絡的首選工具,官方近日推出2項新功能,讓用戶不用擔心傳送檔案失敗,會無法繼續使用手機,此外也可以在網頁和聊天室之間切換,讓用戶能夠更高效、更便利的使用。透過LINE聊天已經是生活日常,不過很多用戶常常遇到,上傳圖片或影片時,雖然就算離開畫面,檔案還是會繼續傳輸,但為了第一時間知道傳完沒?也擔心傳送失敗,只能一直停留在聊天室,深怕轉頭做其他事,忙完後回來發現沒有傳送成功。另外,用戶邊聊天邊查資料時,因為網頁佔據整個畫面,只能2個畫面來回切換,聊天體驗時常被打斷,資料也查得心累。因此,LINE官方推出2個功能,讓聊天體驗更輕鬆便利,也更高效:iOS限定——即時動態適用版本:LINE v15.5.1 (含)以上 iPhone iOS 16.2 (含)以上 iPad iPadOS 17.0 (含)以上 Apple Watch WatchOS 11.0 (含)以上 且需搭配 iPhone iOS 18.0 (含)以上 即時動態功能支援iPhone、Apple Watch、iPad的鎖定畫面和動態島,即使離開LINE App,仍可以在鎖定螢幕畫面看到上傳進度,也可以隨時在動態島看到上傳進度。換句話說,就算離開LINE App,也能隨時掌握圖片或影片的上傳進度,上傳跟其他事情兩不誤。離開畫面也可以追蹤上傳進度。(圖/翻攝自LINE台灣官方BLOG)Android限定——網頁縮小適用版本:LINE v15.6.0 (含)以上聊天時開啟了網頁,點選左上角的「V」按鈕,內嵌瀏覽器就能秒縮成一個小圖示,且可以移動至不打擾閱讀或使用的位置。需要時點一下圖示就能切回網頁畫面,想找資料又不想打斷聊天節奏,完全可以輕鬆來回切換。網頁可以縮小。(圖/翻攝自LINE台灣官方BLOG)

國安官員屢爆性騷 國安局:查無主管包庇或不法情事
國安局北部工作站簡任組長謝亞里,遭控長期對女性同仁性騷擾,去年8月從南部調回台北,又對2名年輕女性行政人員上下其手;而媒體也指出,上級長官、第三處處長陳國全知情卻縱容護短。對此,國安局14日表示,該案已嚴懲,而經約談案關人員及調閱檔案,查無相關部門主管包庇或不法情事。根據《鏡週刊》報導,謝亞里長期對女性同仁性騷擾,包括2018年擔任代理組長及編審期間,假借指導修改公文,利用操作電腦、收送公文機會,觸摸3名女性同仁的手、背部甚至胸部及腋下等敏感部位,但陳國全知情卻縱容護短週刊提到,謝亞里去年8月從南部調回台北,就又對2明年輕女性行政人員上下其手,去年10月5日,台北大巨蛋舉行國慶晚會,謝負責督導維安勤務,竟性騷擾女性特勤人員,除出言挑逗外,還出手觸摸對方身體,讓受害女性同仁身心受創,有人因此罹患憂鬱症及上班恐懼症。不僅單位內下屬受害,連其他單位的女性同仁也不放過,謝趁著國安春節餐會敬酒時,對移民署1名女性主管搭肩、摟背。對此,國安局14日發出三點聲明:第一,針對謝員涉嫌性平案,在接獲具名檢舉後,即將其調離原單位及調任非主管職務,並已完成行政調查,業經獎懲委員會決議記過兩次處分在案。國安局表示,第二,近期接獲匿名檢舉同案,經再次約談案關人員及調閱檔案,查無相關部門主管包庇或不法情事,匿名檢舉內容並非事實。最後,國安局指出,將持續加強法紀及性平教育宣導,深化同仁性別平權意識;另秉持勿枉勿縱原則,嚴懲違失個案,以儆效尤,並嚴查各項指控,防杜黑函中傷。

組長摟腰襲胸性騷女同事疑被吃案 國安局澄清「查無主管包庇」:已嚴懲調職
國安局北部工作站簡任組長謝亞里,被爆長期對多名女性同仁性騷,包括言語挑逗、摸手、摟腰、襲胸等等,至少有6名女子受害,卻疑似遭上級長官、第三處處長陳國全包庇吃案。對此,國安局今(14)日發出3點聲明回應,強調該案已嚴懲,關於匿名檢舉部分,經約談案關人員及調閱檔案,查無相關部門主管包庇或不法情事,匿名檢舉內容並非事實。根據《鏡週刊》報導,謝亞里於去年8月從南部調回台北,就對2名年輕女性行政人員伸出狼爪,趁遞公文的間隙摸手臂、手心,但2人迫於謝的權勢,即使向其他同事哭訴,也沒人敢出面協助。不僅如此,去年1月謝亞里還擔任南部工作站組長時,就在南部國安春節餐會時,當著陳國全的面,向移民署1名女主管敬酒,並從後方搭肩、摟背。去年10月,台北大巨蛋舉行國慶晚會,謝亞里負責督導維安勤務,便出言挑逗女性特勤人員,更觸摸對方身體,讓受害女子因此患上憂鬱症及上班恐懼症。據悉,謝亞里先前就曾被3名女性組員聯名撰寫性騷擾申訴報告,給上級主管陳國全,控訴他在2018年代理組長期間,利用權勢性騷擾女性同仁,包含假藉指導修改公文,利用操作電腦、收送公文的機會,對她們摸手、摸背,甚至碰觸胸部、腋下等敏感部位。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陳國全當時承諾會秉公處理,卻將其中2名女子調組,「沒想到竟然是處理被害人」。事實上,2017年世大運期間,內政部為了加強維安工作,在警政署成立中央安全指揮中心,召集國安局、警政署、調查局、移民署等情治單位,而謝亞里當時是國安局派駐警政署的聯絡官,卻趁機性騷擾警政署的女警官,經常藉故攀談、私下邀約,甚至利用送公文的機會伸出鹹豬手,讓她忍無可忍,向主管回報。報導指出,當時女警官打算直接到派出所報案,警政署將此事告知國安局後,國安局官員認為醜聞若曝光,將嚴重傷害國安局形象,因此不斷透過管道與女警官溝通,希望能私下和解。針對此案,國安局14日發出3點聲明澄清:第一,針對謝員涉嫌性平案,在接獲具名檢舉後,即將其調離原單位及調任非主管職務,並已完成行政調查,業經獎懲委員會決議記過兩次處分在案。國安局表示,第二,近期接獲匿名檢舉同案,經再次約談案關人員及調閱檔案,查無相關部門主管包庇或不法情事,匿名檢舉內容並非事實;最後,國安局將持續加強法紀及性平教育宣導,深化同仁性別平權意識;另秉持勿枉勿縱原則,嚴懲違失個案,以儆效尤,並嚴查各項指控,防杜黑函中傷。

蘋果強化無障礙使用輔助 全新輔助功能竟有「點字功能」
Apple宣布即將在今年稍晚推出一系列嶄新的輔助使用功能,進一步強化視障、聽障與行動障礙使用者在其各項裝置上的互動體驗。這些新功能將涵蓋iPhone、iPad、Mac、Apple Watch與Apple Vision Pro平台,結合裝置端的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技術,提供更個人化且全面的輔助服務。根據蘋果官網資料顯示,其中一項重大更新是針對App Store推出的「Accessibility Nutrition Labels」,未來使用者在下載app前,就能從產品頁面一覽該app是否支援旁白、語音控制、放大文字、減少動態效果等輔助功能。Apple表示,此舉不僅讓使用者能更快掌握資訊,也讓開發者有機會更清楚傳達其app的可及性設計。美國盲人基金會總裁Eric Bridges對此表示肯定,認為這是幫助障礙者做出資訊充分選擇的重要一步。針對視障或低視力族群,Apple也推出Mac版「放大鏡」應用程式,可透過內建或外接相機放大周遭環境內容,並支援「桌上視角」模式,用來閱讀文件或觀察細節。使用者還能透過調整亮度、對比、色彩濾鏡與畫面視角來優化觀看體驗,畫面也能分組儲存以供未來參考。該功能亦整合全新的「Accessibility Reader」,可將實體世界的文字即時轉換為可調整格式,以提升閱讀流暢度。Apple同時發表名為「Braille Access」的點字支援功能,使用者將可在iPhone、iPad、Mac和Apple Vision Pro上進行完整點字輸入與閱讀,並支援科學與數學常見的Nemeth編碼。使用者能開啟Braille Ready Format檔案、筆記、計算,甚至即時將語音內容轉為點字顯示,這些功能均整合於Apple生態系中,為使用點字者帶來革命性進展。在閱讀輔助方面,Apple推出全新的「Accessibility Reader」,為閱讀障礙或低視力者提供一套系統層級的閱讀模式,支援多種字型、行距、顏色與語音朗讀。該功能可從任何應用程式內啟動,並與「放大鏡」整合,提升從紙本內容到螢幕文字的全面可及性。Apple Watch的「即時聆聽」功能也獲得強化,新增「即時字幕」,能同步顯示iPhone接收到的語音內容。使用者可透過Apple Watch控制該功能,無需靠近裝置,適用於會議或課堂場景中。這使聽障者在多元環境下能更有效掌握語音資訊。對於使用Apple Vision Pro的視障使用者,Apple宣布將透過visionOS擴展Zoom放大功能,讓主相機可放大視野中各類物體,同時支援旁白與即時環境辨識。這包括描述場景、辨識物件與文件閱讀,開發者亦可透過新API實作如《BeMyEyes》類的視覺協助服務,協助使用者以免持方式進行互動。Apple表示,這一系列功能代表公司持續落實「科技無障礙」的承諾,讓使用者無論身處何種身心狀況,都能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數位生活。執行長庫克強調,輔助使用是Apple DNA的一部分,而這些創新正是實現科技普及的具體展現。

出生8個月「眼球缺失」…盲人辦手機卡竟被要求「睜眼驗證」 公司回應
大陸江蘇省揚州市一名管姓男子是盲人,近日在某運營商辦理手機卡時,因無法完成刷臉驗證,無奈之下只能以親屬的名義開通手機卡。管先生說,他的眼部殘疾狀況肉眼可辨,但營業廳以「相關規定」為由要求其刷臉驗證,他原本以為憑藉身份證就能順利辦卡,沒想到在人臉識別環節卡關。《天眼新聞》報導,管男無奈地說,自己出生僅8個月時,眼部就出現異常,後來眼球缺失,雙眼無法睜開,從此成為了盲人,「辦卡需要刷臉,可我沒辦法眨眼,根本辦不了」。事發當天,管男雖未攜帶殘疾證,但眼部殘疾的狀況肉眼可見。從當事人的身份證照片上可以看到,他的雙眼緊閉,其殘疾證上也明確標註為「視力殘疾人」。《天眼新聞》記者多次撥打涉事營業廳的官方預留號碼,但均被告知該號碼有誤。經致電涉事品牌運營商所在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解釋,人臉識別是必要程序,目的是防止新開的手機卡被他人盜用。針對像管男等特殊用戶是否有其他驗證通道,工作人員則表示不清楚。不過,當地該品牌營業廳對待特殊用戶的做法不盡相同。在事發營業廳附近,另一家營業廳的工作人員說,辦理手機卡需要當事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如是殘疾人可持本人殘疾證,只需拍照片留存檔案,無需人臉識別。

集結三大核心技術 Sony Xperia 1 VII全新AI錄影功能「橫直影片都搞定」
Sony Xperia系列手機問世第17年之際,Sony於13日正式發表年度旗艦智慧型手機Xperia 1 VII。這次Sony為了Xperia 1 VII,不僅整合旗下Alpha數位相機、BRAVIA電視與Walkman音樂播放器三大核心技術,並首次導入「Xperia Intelligence」AI平台,於拍照、顯示、音效三大領域全面進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回歸的品牌經典代表色「羅蘭紫」,以及一次拍攝直接幫你搞定橫幅、直幅影片的「自動取景」功能。(圖/廖梓翔攝)Xperia 1 VII硬體資訊Xperia 1 VII外觀上承襲一貫的簡潔日系風格,機身尺寸162×74×8.2mm,重量為197公克,握持手感與前代十分接近,相當輕薄。機身正面採用康寧大猩猩Victus 2玻璃覆蓋面板,搭配細緻的菱形銼刀止滑紋理,讓握持上的手感維持過往一貫的高水準。(圖/廖梓翔攝)機身側邊仍保留一體成型的金屬中框,機身右側配置音量鍵、電源鍵(整合指紋辨識)與實體快門鍵等Sony經典按鍵設計。由左至右分別是音量鍵、電源鍵與快門鍵。(圖/廖梓翔攝)側邊的止滑設計。(圖/廖梓翔攝)此外,Xperia 1 VII延續前代的3選2 SIM卡槽設計,無須卡針,支援手動拆裝,另外還有3.5mm音源孔。這些設計放在如今的旗艦機市場中,屬於罕見的機構選擇。3.5mm音源孔。(圖/廖梓翔攝)USB-C充電傳輸孔與卡槽外觀。(圖/廖梓翔攝)在硬體效能方面,Xperia 1 VII搭載Qualcomm最新的Snapdragon 8 Elite處理器,能有效支援高效AI處理與圖像渲染。手機內建5,000mAh大容量電池,支援30W PD 3.0有線快充與Qi無線充電,同時也支援無線反向充電功能。官方表示,Xperia 1 VII續航力可達兩天,電池壽命則設計達四年之久。(圖/Sony提供)BRAVIA電視加持下的顯示Xperia 1 VII採用6.5吋OLED面板,維持19.5:9的螢幕比例與FHD解析度,支援1Hz至120Hz之間的LTPO可變更新率,能依照畫面需求智慧調整刷新頻率,兼顧省電與流暢度。(圖/廖梓翔攝)除此之外,Sony進一步導入自家電視產品BRAVIA所使用的影像調整技術,內建進階的「Powered by BRAVIA」顯示技術,提供標準模式、導演模式,以及本次新加入的「建議模式」,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如影片播放、影像編修、閱讀等)進行個性化最佳化,減少使用者手動調整設定的負擔。而這項功能也能與Xperia 1 VII的AI演算結合,手機本身可依據影像內容與周遭光源自動微調對比、飽和度與色彩表現,讓行動裝置螢幕也能呈現電視等級的高色彩還原與動態管理能力。而這次顯示方面在硬體層最大的變化,就是螢幕峰值亮度相較前代提高20%,有效提升在戶外強光下的可讀性。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更精準的偵測周圍光線,Sony首度於機背增設一枚光源感應器,能與螢幕正面的既有感應元件共同運作,從使用者手持狀態下的實際環境光線中,做出更精準的亮度與色溫調整。左邊為閃光燈,右邊為光源感應器。(圖/廖梓翔攝)也因為新加入了機背的光源感應器,在戶外使用時,Xperia 1 VII支援「Sunlight Vision」強光補償機制,透過智慧分析即時提升對比與可見細節,讓使用者即使在艷陽高照的環境中也能清晰辨識螢幕內容,無需遮光或刻意轉動手機。Walkman音樂播放器加持的音效在音效方面,Xperia 1 VII不僅保留3.5mm耳機孔,並罕見地使用Walkman等級的含金焊料與非磁性電阻強化訊號傳導與干擾抑制效果,大幅提升類比音訊的純淨度。官方介紹時甚至還提到,這些精密元件,過去原本僅放在高階音樂播放器中。除了耳機輸出,Xperia 1 VII在揚聲器系統上也進行升級,搭載前置立體聲雙喇叭,並針對中低頻頻段進行優化,官方資料顯示,Xperia 1 VII的中低音量輸出提升約10%,使音場更具層次與深度。在軟體與解碼支援方面,Xperia 1 VII全面支援Hi-Res Audio與LDAC高解析無損音訊傳輸,無論是透過有線耳機或無線藍牙裝置,都能保留更多聲音細節。Xperia 1 VII同時還承襲先前的Sony的DSEE Ultimate音質升頻技術,該功能可針對壓縮格式,像是串流音樂進行即時還原,另外也能自動修復高頻損失與音場空間,所以即便是在網路串流音源的情境下,也能重現接近原始母帶的豐富聲音。結合Walkman等級的硬體元件,能有效提升有線耳機的音質純淨度與傳導表現。Alpha數位相機加持的攝影在相機鏡頭部分,Xperia 1 VII的主鏡頭採取三鏡頭模組設計,其中包含16mm超廣角、24mm廣角以及85至170mm光學變焦潛望式望遠鏡頭。(圖/廖梓翔攝)當中16mm超廣角鏡頭可說是進步幅度頗大,感光元件採用1/1.56吋、4,800萬畫素設計,支援像素4合1技術,輸出1,200萬畫素的高感度照片。感光面積相較前代擴大約2.1倍,不僅增強低光源拍攝能力,亦具備最短5公分的近拍對焦距離,在風景與微距拍攝上表現出色。24mm廣角鏡部分,搭載Exmor T for mobile感光元件,具備f/1.9大光圈與OIS光學防手震,支援等效2倍光學放大的48mm構圖選擇。而望遠鏡頭則維持1/3.5吋感光元件,提供85至170mm的連續光學變焦能力,涵蓋人像、活動與遠距拍攝所需,並支援OIS。(圖/廖梓翔攝)而Xperia 1 VII的前鏡頭為1/2.9吋、1,200萬畫素、f/2.0的固定焦距鏡頭,適用於自拍與視訊。在軟體方面 ,Xperia 1 VII導入兩項全新AI功能:「AI錄影」與「自動取景」。 AI錄影功能可透過姿勢預測與主體識別,自動鎖定移動中的拍攝對象,並穩定維持於畫面中央,適合拍攝孩童、寵物或動態主體。自動取景則能同步產出兩段影像檔案,一為完整原始畫面,一為主角特寫,透過AI即時追蹤與構圖裁切,大幅降低後製負擔並提升構圖彈性。只要一次錄影,就能一次搞定兩種比例的影片。(圖/Sony提供)由於實在很好奇自動取景功能,現場實際測試時發現,這套系統是透過4K 30fps的原始畫面錄製,接著透過裁切的方式來啟動自動取景功能,取景框體可自由調整尺寸與橫直幅方向,視拍攝需求自訂構圖方式,可以輸出1080P 30fps的影像作品。但是當裁切區域過小時,畫質仍可能出現衰減。Xperia 1 VII容量、顏色與價格Xperia 1 VII目前推出「石墨黑」、「森苔綠」,以及回歸品牌經典的「羅蘭紫」三種顏色,容量方面則有12GBRAM+256GB ROM與12GB RAM+512GB ROM兩種版本。售價方面則為新台幣40,990元與44,990元。(圖/廖梓翔攝)Xperia系列17周年的特殊活動為迎接Xperia品牌在台灣上市滿17週年,Sony同步舉辦期間限定的「Xperia House 真.感動體驗空間」,以實體展演形式展現最新旗艦機的技術進化與品牌精神。(圖/Sony提供)此次體驗空間不僅開放Xperia 1 VII新機搶先試用,活動現場也同步規劃「Xperia 17週年主題展覽」,在這裡可以看到過去17年,Sony所推出的Xperia系列手機,回顧品牌歷史與創新發展。除此之外,還有技術講座及用戶分享會,透過互動形式並展示最新AI攝錄、顯示與音訊技術。(圖/廖梓翔攝)「Xperia House」每日活動時段為5月14日至16日下午2點至晚間8點,5月17日(六)與5月18日(日)則提早至中午12點開始。活動地點位於PPP時尚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1樓)。Xperia XI。(圖/廖梓翔攝)Xperia Play。(圖/廖梓翔攝)(圖/廖梓翔攝)(圖/廖梓翔攝)

女兒繼承亡父遺產…被要求「證明爸爸是爸爸」 無奈把奶奶告上法庭
大陸北京一名張姓女子在父親去世後,為了取出亡父生前存在銀行的人民幣10萬元(約新台幣41.9萬元),前往銀行辦理相關事宜,不料卻被要求證明自己與父親的直系親屬關係,儘管她持有父母的結婚證及自己的獨生子女證,仍遭到百般刁難,無奈之下只好起訴奶奶,請求法院出具調解書,最後才得以解決。綜合陸媒報導,張女的父親去年不幸去世,他生前為某企業職工,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幾乎一直處於睡眠和昏迷狀態,未來得及交代後事。辦完喪禮幾個月後,張女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突然想起對方生前曾提及過,其在某銀行辦理過大額存款,金額大概10萬元左右,然而亡父生前並未告訴她帳戶的密碼。為了取出遺產,張女前往銀行進行查詢和提取,誰知當她帶著父親的死亡證明、戶口名簿及身份證明等資料,打算辦理相關業務時,卻遇到了麻煩。張女說,由於他們家三代人共用一個戶口本,上面有其他親屬的名字,且戶主不是父親,所以儘管她有父母的結婚證及獨生子女證,銀行方面仍拒絕讓其領錢。銀行工作人員稱,張女需要去公證處開具公證書,以此證明自己與已故人的直系親屬關係及合法繼承人的身份。無奈之下,張女來到公證處申請公證,但麻煩又來了,「我和我奶奶都屬於法定繼承人。在提交材料時,需要提供我奶奶的人事關係檔案。但由於我奶奶之前所在的企業30多年前就已經不存在了,無法調來檔案,所以公證處表示無法進行公證」。張女表示,由於自己平時工作繁忙,對於辦理相關事項的環節也不清楚,因此只好委托給律師去辦理,「銀行告訴我,只有提供公證書或者法院判決(調解書),才能給我辦理資金提取業務。」無奈之下,張女只好起訴和自己相依為命多年、年近9旬的奶奶,要求法院進行遺產繼承確認。在老人家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的情況下,法官為了縮短訴訟時間,迅速安排雙方進行調解。最後,在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法院出具了調解書,確認張父銀行帳戶內的資金由女兒繼承。事後,張女拿著調解書去銀行要求提取,後者和法院進行了核實,這才順利把錢領出。

美25歲駭客用AI繪圖外掛入侵迪士尼 盜取1.1TB資料還恐嚇員工「恐面臨10年刑期」
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近日表示,駭客代號為「NullBulge」的25歲男子克雷默(Ryan Mitchell Kramer)目前,已同意就入侵迪士尼公司電腦系統的行為認罪。這起案件牽涉AI生成藝術工具的惡意操作與數據竊取,為近年來AI領域相關資安事件中最具爭議的案例之一。根據外媒報導指出,司法部新聞稿表示,克雷默即將承認兩項聯邦重罪指控,包括「非法存取電腦並取得資訊罪」以及「威脅破壞受保護電腦罪」,每項罪名最高可判處5年聯邦監禁,共計10年刑期。這起案件的核心在於一款廣泛使用的AI圖像生成介面工具ComfyUI,該工具為開源平台Stable Diffusion的擴充套件,主要透過Github發布。克雷默在ComfyUI中植入一個特洛伊木馬,進而入侵安裝該工具的使用者電腦。透過這個後門,克雷默得以未經授權地存取多位使用者的系統,其中一人正是迪士尼公司的員工。他藉由該員工的電腦登錄迪士尼的Slack系統,並下載多達1.1TB的公司內部資料。根據2024年7月的記錄,克雷默以「NullBulge」之名與該員工聯繫,威脅將其個人資訊外洩。由於該員工未做出回應,克雷默最終真的將資料公開。克雷默曾在ComfyUI的Github頁面上留下聲明,聲稱其行為出於對AI藝術生成的意識形態抗議。他認為AI藝術對創意產業造成損害,應該受到限制。他寫道「也許你們可以看看我們的行動,然後對於在如此安全性薄弱的帳號上發布AI工具再三考慮。」根據資安公司vpnMentor指出,克雷默所修改的ComfyUI版本不僅植入惡意代碼,還能入侵用戶的加密貨幣錢包、注入木馬程式並大量竊取個人資料。另一間資安公司SentinelOne的研究報告則曝光,NullBulge早已是一名長期從事惡意駭客活動並牟利的網路攻擊者。雖然目前克雷默的認罪協議僅限於迪士尼案,但司法部指出,他已承認至少還有另外兩名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裝了他所修改的惡意檔案,使他得以侵入他們的電腦與帳號。聯邦調查局(FBI)正持續深入調查此案,是否涉及更大範圍的網路入侵與資料外洩尚待進一步釐清。

寵物情緣/「電豹女」Nia預先取名找到「命中毛孩」 全家為萌寵改變生活
台啤永豐雲豹啦啦隊「電豹女」成員Nia,因疫情期間長時間待在家,開始密集瀏覽與柴犬相關的影片,讓她下定決心實現自己長久以來想飼養狗狗的心願。即便多數飼主不建議新手選擇較有個性的柴犬作為第一隻寵物,但Nia選擇忠於自己所愛,還提前為未來的毛孩取名為「逗比」。Nia回憶自己走訪多家犬舍,「我喊『逗比』,看哪一隻狗會有反應,牠就呆呆地看著我」。Nia坦言,起初家人以為她要養狗只是開玩笑,直到她真的在生日當天把逗比帶回家,才驚覺她是認真的,家中也因此掀起一場「抗戰」。由於當時Nia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只能將白天照顧狗狗的任務交給媽媽,「我媽就一直傳訊息衝炸我,說你家的狗又大便在我身上、尿在衣服堆裡……」。甚至有一次,逗比直接在她的白襯衫上便溺,讓全家人都頭痛不已。早早就幫未來毛孩取名的Nia,選狗的標準是看誰對「逗比」有反應。(圖/侯世駿攝)面對狗狗難以定點如廁的問題,Nia認為打罵無濟於事,試過多種網路建議的方法,包括引便劑,但效果有限。直到逗比首次外出如廁後,才有所改善,「之後牠都在外面上廁所,颱風天也一定要出去,一天出去2、3次。」雖然在家亂便溺的情形解決了,但逗比從此變得「只在外面上」,連半夜都要出門,「有一次牠半夜三點叫我起床,因為狗狗肚子不舒服會想出去啃草,我就帶牠出去散步。」想到愛犬的「堅持」,Nia也忍不住直呼:「超可怕。」為了逗比健康,Nia一家為了牠改變不少。(圖/侯世駿攝)雖然曾讓媽媽抓狂,但在長時間相處下,逗比成了媽媽生活的一部分,還是她在外的社交話題,「牠跟我媽相處時間很多,本來我媽是自己去買菜,後來就都帶著逗比一起去。」有趣的是,Nia媽甚至會因為鄰居詢問「今天怎麼沒帶逗比」而感到吃醋。Nia笑說:「我媽現在很享受被關注,但像我說要帶逗比去露營,媽媽會很不放心,擔心我帶牠出去出事,就會再三叮嚀我要注意牠的安全。」雖然起初反對Nia養狗,但現在Nia的媽媽被逗比融化,連買菜也要帶著牠,將牠視如己出。(圖/侯世駿攝)Nia不僅家中地位降級,她也控訴明明自己與媽媽才是逗比的主要照顧人,但愛犬反而對「沒什麼照顧牠的人」特別熱情,像Nia爸出差在外3、4個月才回家一趟,「牠一看到就全力搖屁股超級歡迎,但我回家,牠都不會出來迎接,無視我的存在。」雖然有些不是滋味,但Nia無奈表示:「牠就是講不聽,後來我們就習慣了,自己吞。」傲嬌的逗比經常無視Nia,卻對少回家的爸爸十分熱情,讓她很不是滋味。(圖/侯世駿攝)即便逗比表現相當「傲嬌」,Nia一家人仍默默為了牠改變了許多生活習慣。像是逗比對酒精過敏,NIA也因此改掉噴香水的習慣,連日常消毒都改用其他方式取代;經常下廚的媽媽,原本會在家裡擺放除蟑劑,後來也因擔心逗比誤食而全部撤掉,就是為了讓牠平安健康長大。逗比小檔案年紀:4歲星座:雙魚座特技:坐下、握手

鎖定未成年人!FBI警告邪教組職「764」散播性虐、暴力文化 受害者最低僅9歲
近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宣布,一個鬆散的犯罪組織「764」正在美國各地快速蔓延,這些犯罪分子透過各種熱門的網路平台找上身心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引誘他們向自己發送性私密影片,再以此威脅他們參與更多升級的自虐、施虐等性暴力犯罪,並且吸收他們成為該組織的一員,向其他受害者伸出魔爪。目前在FBI破獲的犯罪行為中,受害者甚至包含多名年僅9歲的兒童,而目前已立案調查的犯罪行為超過250起以上。綜合外媒報導,FBI警告,「764」是一個難以定義的鬆散犯罪組織,其目標思想中包含著「製造混亂」和「摧毀社會」,因此將其認定為恐怖主義的潛在形式。FBI透露,「764」的成員會透過熱門遊戲的聊天室、社交軟體乃至於受歡迎的手機App盯上未成年人,在騙取他們的信任後引誘他們發送私密照片、影片,再以此為把柄,脅迫這些未成年人製作、分享更多升級的自殘、虐待動物、性犯罪行為甚至自殺的影片。而「764」的成員不僅會私下流傳這些影片,甚至會舉辦「直播派對」,邀請其他成員共同觀看他們向未成年受害人施虐的畫面。「我們看過很多糟糕的事情,但這是我們看到的最令人不安的事情之一。」FBI助理局長兼反恐部門負責人大衛‧史考特(David Scott)告訴媒體:「暴力與血腥可以提高他們在團體中的地位,因此在某些小團體中,對受害者造成最大的傷害甚至是一種榮譽勳章。」史考特告訴媒體,FBI目前正在進行超過250項關於「764」的犯罪調查,全國55個FBI辦事處手上「至少有1起與他們有關的案件」,而其中最小的一批受害者年紀僅有9歲。在目前FBI公開的犯罪行為中,康乃狄克州一名17歲少女因為與海外764成員合謀項自己居住的小鎮社區發出炸彈威脅而被逮捕,警方在調查她的電腦、手機時,發現了她的色情照片、自殘照片以及為了宣傳764文化而製作的各種宣傳品,包含在一張在裸體芭比娃娃臉上寫著「764」的照片、以及用她自己鮮血寫就的字條,上面稱呼她的「男朋友」(只764成員)為「神」。這名少女的家人指出,女孩在徹底順從對方後,曾經受過一些基礎的入侵遊戲帳號與鎖定帳號的訓練,使得她可以向對方發送勒贖訊息。她還參與了一系列針對當地學校、教堂的威脅事件,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擾亂了她居住的地區長達3個月的時間才落網。但女孩的家人也表示,在女孩被捕之前,她也曾試圖反抗該組織的脅迫,但她的家庭很快就受到許多「惡作劇」的騷擾,包含層出不窮的騷擾電話,以及捏造的犯罪或暴力事件通報,導致警方上門並以此恐嚇被害者。女孩的母親指出:「有一次他們甚至包圍了我們整間屋子!而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而在其他公布的案件中,包含阿肯色州一名24歲男子因為密謀殺害一名拒絕他脅迫的14歲女孩而被逮捕,而他深信自己的謀殺行為將有助於提升在764組織的地位;另一名來自佛羅里達州的19歲少年則收藏了超過8300則影片、照片檔案,被美國司法部稱為「網路上最恐怖、最邪惡的內容」,而這名少年因為持有兒童性虐待影片等罪刑被判處7年徒刑。史考特特別警告,764成員會與未成年受害者分享各種暴力內容的影片,其中包含各種美化過去大規模傷亡襲擊的內容,「他們想讓這些年輕人變得麻木,這樣就沒有什麼能干擾他們的犯罪行為。」而在今年4月底,美國司法部也宣布逮捕並起訴「764」集團的2名首腦,21歲的瓦拉吉安尼斯(Leonidas Varagiannis)和20歲的涅柏爾(Prasan Nepal),他們領導著一群764成員製作、傳播與兒童性虐待有關,結合血腥與暴力題材的「客製化內容」影片,用來當作764集團內成員互相交易的「貨幣」。若這2名罪犯的罪名成立,有極高機率被判處無期徒刑。根據FBI公布的資料,最初的「764」團體是過去網路極端主義和血腥團體的一個分支,與新納粹及撒旦主義有關,其創辦人布拉德利‧卡登海德(Bradley Cadenhead)創立這個犯罪集團時年僅15歲,而「764」則是他居住城市史蒂芬維爾(Stephenville)的郵遞區號。如今該集團卻自行擴散開來,在全球各地都有其追隨者。目前卡登海德正在德州的監獄裡服80年份的有期徒刑。「764」創辦人卡登海德(左)與首腦之一瓦拉吉安尼斯(右)。(圖/翻攝ABC News)FBI並提醒,家長應該更加關注自家孩童身心發展,並留意如果他們身上出現以下現象,就有可能被捲入該集團的犯罪行為之中:●孩子自殘或表達自殺想法●孩子手機出現色情照片或影像●手機有孩子自己的裸露照片或影片●突然變得更加孤僻和喜怒無常●飲食、睡眠和穿衣習慣的突然改變●寵物在不明情況下受到傷害或死亡●孩子在皮膚上刻下文字或符號來傷害自己●用血或任何看起來像血的東西寫字◎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中國醫學論文成批出現「男性確診子宮肌瘤、卵巢囊腫」 網友:醫學驚天大突破?
近日,中國醫界醜聞頻傳。從北京一名外科醫師肖飛的婚內出軌6女事件開始,到肖飛「小四」女醫董襲瑩的特權爭議,引爆國民對中國頂級醫院「4+4」學制的檢視。近日又有網友指出,中國網上至少有30多篇來自各省的醫學論文,在研究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等婦科疾病相關的論文中,居然全都荒誕無稽的出現大量男性病例。而這種怪象的背後,則是中國醫界為了滿足升遷條件,逼迫醫療工作者無腦發表學術論文的畸形制度所導致。據陸媒《現代快報》報導,一名網友「李大海說」在網路上投訴,在中國的論文網站檢索後發現,有30多篇醫學論文內容荒誕無稽,明顯屬於學術造假。這名網友指出,在研究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等婦科疾病相關的論文中,竟然出現大量的男性病例,讓他啼笑皆非表示,「我不是學醫的,但最起碼的常識是有的,不管是卵巢囊腫還是子宮肌瘤、子宮內病變,首先得有這樣的器官才有生病的可能吧?即便有些特別的案例,但畢竟是少數,一個鎮醫院居然動輒就有幾十例男性婦科病患者,簡直笑掉大牙。」據了解,這些「問題論文」的作者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多個省份的醫院,既有來自鄉鎮衛生院的護理師,也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三甲醫院的醫師。其中,一篇名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中,作者列舉了該院在1年中收治了55名男性子宮肌瘤患者,這篇論文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雜誌(電子版)》,論文作者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科的護士霍某靜。另一篇同樣由《實用婦科內分泌雜誌(電子版)》2020年2月發表的論文《精細化護理在剖宮產術同時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中,列舉了以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間在該院進行剖宮產術同時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共70例,其中則有36例男性患者。該篇論文作者則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作人員周某某。此外,由《中外醫療》雜誌在2018年發表的《腹腔鏡聯合GnRH-a對不孕伴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療效》一文,其中列舉了100例重度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其中有高達64例是男性。而這篇文章的2位署名作者韓某龍、王某紅,都是任職於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的醫師。《現代快報》指出,一名泌尿科專家告訴記者,男性不可能罹患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羊水栓塞等疾病,「不同的器官決定了不同的疾病,男性有男性的生殖系統,像睾丸、前列腺等,女性有女性的生殖器官,像子宮、卵巢等。男性沒有子宮,怎麼可能得子宮肌瘤呢?」事件曝光後,這些問題論文在網路上已無法顯示,不過部分論文仍可在網上找到檔案下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則迅速發表聲明,宣布已將該名護士記過、降級。而涉及發表問題論文的期刊《中國醫藥指南》也發布公告表示道歉,並宣布已辭退審核相關論文的編輯。這起事件引起中國網友的廣泛討論,在中國論壇「知乎」上就有醫師指出,這種大規模的醫學論文造假背後,其實是中國醫界升遷制度的畸形環境所導致。醫師、護理師若要升遷,除了考取相關資格外,還被要求必須發表過若干篇數的學術論文,然而護理師未經過撰寫論文的訓練,忙於一線醫療工作的醫師則無暇潛心研究,最終只好透過仲介花錢購買代寫的論文。然而,在這些論文發表的年代,AI人工智慧的發展不足以完成一篇論文,因此這些仲介會以低廉的價格發包給醫學專業的碩士、學士甚至醫學生接案。這些學生的能力未必足以發表論文,於是便從已經發表見刊的論文中,找尋相似論文進行字眼修改,如把「痔瘡護理」改成「子宮肌瘤護理」,於是就有了我們見到的荒謬論文。然而當整個部門的升遷都是用這種「發包論文」的方式完成,醫療工作人員自然也就見怪不怪。這名發文的醫師還指出,這種畸形的制度之所以能夠成立,關鍵在於仲介人已經與醫學期刊雜誌形成共生環境,有能力讓這些漏洞百出的論文順利通過審核見刊;更在於中國醫界已經被「學閥」把控了升遷的途徑,沒有背景的一般醫護人員想要升遷,只能夠給這些人建立的論文造假產業交「買路錢」。而當論文造假被發現,這些醫護人員又是第一時間被丟出去犧牲的祭品,反而這些掌握升遷資源的醫界特權團體,卻依然隱身幕後、毫髮無傷。這名醫師網友還指出,如果想要根治中國醫界層出不窮的學術造假問題,先要改革「唯論文論」的畸形標準,不過這件事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人呼籲了,至今仍見不到任何改變。

金秀賢方回擊爆料者是詐騙犯 金賽綸錄音檔經由 AI偽造
Youtuber《橫豎研究所》金世義今日公布金賽綸生前與爆料人A先生的對話音檔,金賽綸稱自己在國二時與金秀賢發生關係,感覺被利用,金秀賢和另一名YouTuber李鎮浩是讓她最痛苦的人。不過金世義以及金秀賢方的律師對於爆料內容雙雙否認,反擊這段錄音是透過 AI 技術偽造而成,而爆料者A先生則是一名詐騙犯。金秀賢經紀公司Gold Medalist 的法律代理人說明:「《橫豎研究所》在記者會中主張,取得已故金賽綸演員的錄音檔。然而,該錄音檔是偽造的,Gold Medalist 判斷該錄音為透過 AI 等技術製作而成。」提供錄音檔的爆料者,也曾接近 Gold Medalist,自稱掌握金賽綸對金秀賢有利的發言錄音,是名詐騙者,他向 Gold Medalist 索取金錢,並寄送一部分包含金賽綸聲音的錄音檔,但該檔案被判定經過音檔變造,Gold Medalist 未接受爆料者的任何要求Gold Medalist方認為爆料者與金賽綸毫無接觸可能,因詐騙未果,轉而與《橫豎研究所》勾結,公開了偽造的金賽綸錄音檔,「如前所述,Gold Medalist 判定該錄音檔為透過 AI 等技術偽造的,正在進行技術鑑定,鑑定結果一出將立刻對外公開」。至於爆料者被襲擊的照片,也是從網路下載的圖片,只需網路搜尋即可找到。李鎮浩也說爆料者一位被稱作「紐澤西詐騙犯」的人,靠著詐騙電話等手法行騙,對方曾在4月5日以「Kevin Oh」的名字提供爆料,後來經過查證,發現他使用假名,甚至職業也經常變動,一直在從事詐騙行為。針對此次記者會的爆料內容,Gold Medalist表示:「 將依《跟蹤防製法》與《資訊通信網利用促進及資訊保護等相關法律》提出刑事控告,並將與調查機關密切合作,竭盡全力確保《橫豎研究所》能依法律與原則受到處罰。」

email收到「這類信」千萬別點開! 律師揭詐騙新招:直接刪掉
詐騙新招層出不窮!律師林智群轉發一起新型詐騙手法,近日有人收到署名為律師事務所寄來的電子郵件,內容聲稱對方已涉及著作權侵權行為,並附上檔案讓對方點開查看。對此,林智群提醒,這是新型詐騙手法,千萬不要點開附檔,看到直接把信件刪掉就好。林智群日前在臉書轉發一則貼文,內容顯示有網友收到一封署名「理律法律事務所」的電子郵件,稱其帳戶涉及嚴重著作權侵權行為,信件內容極為簡略並附上檔案,意圖使人下載並點開附件才能了解內容。對此,林智群提醒「新型詐騙手法,看到直接刪掉就好,不要點開附檔」。林智群表示,像理律這樣的大型事務所,不可能透過電子郵件發警告函,「他們沒那麼low」,且附件內容並非PDF檔,而是EXE執行檔。至於如何分辨是否為詐騙郵件,有網友解釋「判斷方式為電子郵件為Gmail位址」。不少網友也留言表示「電腦預設會把副檔名隱藏,就會中招了」、「只要附夾的是.EXE,就絕對有鬼」、「應該是寄雙掛號或存證信函」、「法律系的人,遇到要通知,所有人都會想辦法盡量用紙本郵件,才有郵務送達紀錄」。

餐廳與車展聯合舉辦活動爆發意外 亞利桑那州大規模槍擊案釀3死5傷
美國亞利桑那州格蘭岱爾(Glendale, Arizona)一間結合餐廳與活動場地的場所於5日晚間爆發大規模槍擊案,整起事件導致3人死亡、5人受傷。格蘭岱爾市市政經理辦公室在6日最新通報中指出,這起事件屬於「彼此認識的個人之間孤立衝突」,並非隨機行凶。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事件發生地為牛排與海鮮餐廳「El Camaron Gigante」,當時場地正舉辦一場結合音樂會與車展的活動,約有200至300人出席,餐廳仍正常營業。格蘭岱爾公共事務經理聖地牙哥(Jose Miguel Santiago)表示,一開始衝突是發生在活動場內,隨後轉移至停車場,最後演變成槍戰。聖地牙哥提到「當他們離開場地後,衝突便在停車場中升高,這時這些人開始互相開槍。」死亡的3人中,包含一名17歲少年與其21歲哥哥,另外還有一名29歲男子。5名傷者則為2名女性(年齡分別為20歲與21歲)、2名男性(20歲與23歲),以及一名16歲少年。市府表示,該名少年已接受手術,預計可望完全康復。警方也提到,傷者受傷多為槍傷或彈片所致。格蘭岱爾警察局發言人門德斯(Moroni Mendez)表示,警方於5日晚間7時45分左右接獲報案,抵達時發現現場「場面非常龐大」。目前已有數人被拘留進行訊問,但尚未正式逮捕任何嫌疑人,亦無警方或現場保全人員開槍。當局正全力釐清槍手人數與使用武器類型。警方表示,遇害者的姓名將在通知其親屬後對外公布。門德斯強調「我們希望確保進行一項完整且徹底的調查,並為受害者伸張正義。」根據「槍枝暴力檔案」(Gun Violence Archive)統計,此事件為美國2024年迄今第97起大規模槍擊事件,該單位將「4人以上死傷(不含槍手)」定義為大規模槍擊案。

一日遭性侵4次!南韓多地育幼院爆發性醜聞 媒體深入曝光背後誇張情事
南韓媒體《韓聯社》近期針對5日的兒童節(南韓兒童節是5月5日),曝光了自2002年9月開始收集到的育幼院兒童虐待案例,其中更多的重點是放在性暴力方面。訪談對象包含孤兒當事人團體代表、育幼院出身者以及海外收養團體代表等人士。這些人多為被父母遺棄或強制分離後,被送往育幼設施或海外收養,卻在這些本應提供保護的地方再次遭受痛苦,不僅面臨語言暴力、情感暴力、身體暴力,還時常遭受性侵害。根據《韓聯社》報導指出,一名受訪者表示,部分育幼設施內的性暴力情況極為嚴重,甚至有小學低年級女童在一日內遭受四次性侵的案例。但育幼設施、兒童保護專門機構(아보전)、地方自治團體及福利當局卻常常否認這些指控,聲稱這些說法被誇大,或指責受訪者在說謊。蒙田海外收養連帶代表裴珍時(배진시)表示,在她認識的被收養女性中,大約有四成表示曾遭受性暴力,其中一位在1980年代後期被收養到歐洲的B女士,與兩個妹妹一起進入中產階級家庭,從13歲開始便遭養父性侵,這種情況持續了6年之久。當B女士試圖抗議時,養父威脅說不再讓她受教育,迫使她忍耐。而B女士的妹妹為了避免性侵,甚至刻意讓自己變胖,每天吃一至二罐巧克力醬,試圖讓養父失去興趣。未婚媽媽檔案與權益研究所所長權熙貞(권희정)表示,針對收養兒童的事後服務幾乎沒有完善的制度和預算,當局認為將孩子送出國就完成任務了。她強調,應該從保護收養兒童權益的立場,徹底進行事後處置。「我是父母協會」代表金秀彬(김수빈)提到,一位國中一年級男孩被育幼老師叫到辦公室,藉口替他全身塗乳液而進行明顯的性騷擾。她還提到另一個孩子在淋浴間被育幼老師嚴重觸摸重要部位的事件。金秀彬強調,在育幼設施內,孩子們即使遭遇這種事,也難以表達拒絕,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發言權和保護。孤兒權益連帶代表趙允煥(조윤환)則表示,他成長的育幼院裡性侵非常普遍,主要由院內的學長們實施,約有一至二成的學長會進行性侵,並且壟斷這種行為。當中不僅高中生,就連國中生、甚至小學生之間也會發生性侵事件。他認為,雖然每個育幼院情況不同,但幾乎所有育幼院都普遍存在性侵問題。一位三十多歲的育幼院出身女性描述,她從小學三年級到國中三年級持續遭到性侵,第一個加害者是育幼院內的高中學長。這些性侵幾乎每天發生,一天最多曾達四次,學長們輪流實施。但由於害怕告訴育幼老師後會被責罵甚至被毆打,所以她從未向院方反映。該名女性也提到,在育幼院裡,連成為受害者都可能被打,她見過有女孩因為被性侵而導致育幼院裡的所有女孩集體被打的事件。該女性還透露,在上大學前的一年,一位七十多歲自稱是教授的贊助者多次對她進行性騷擾,包括在車內觸摸她的胸部、要求她幫忙貼藥膏為由脫下褲子等行為。另一位二十多歲的育幼院出身男性估計,在他所在的育幼院中,約有四成男孩遭受性侵,主要是由高階級的男學長加害弱小的孩子。有些被性侵的學弟後來也會對自己的學弟做同樣的事,形成惡性循環。該名男子也指出,女育幼老師也會通過「誘導」(grooming)和「精神操控」(gaslighting)的方式對國中低年級男孩進行性侵。該名男子強調,即使孩子向院長舉報性侵事件,通常也不會有人調查,因為育幼院往往選擇掩蓋這些事件,以避免面臨關閉的危機。他認為現行的育幼院系統存在根本性問題,這個系統不是為了孩子而存在,而是為了設施從業人員和維持育幼設施而存在。該名男子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對原生家庭的支援,防止孩子被遺棄,並認為即使發生孤兒情況,送去收養也比送進育幼院更好。許多受訪者也呼籲,政府和司法當局應該通過全面調查來了解實際情況,並對確認的犯罪行為進行偵查和處罰。他們強調,國家對於這些孩子所遭受的痛苦負有不小的責任,因為是國會與當局建立了讓這些事件發生的系統,卻沒有妥善管理與監督。

蘋果AirPlay有安全漏洞!電視、喇叭恐遭駭客入侵
資安研究人員發現蘋果AirPlay協定及 AirPlay軟體開發套件(SDK)有一組重大漏洞,可讓攻擊者在不與用戶互動下,遠端接管蘋果和第三方裝置包含智慧電視、機上盒、喇叭、CarPlay等等。資安專家建議應該儘速更新設備軟體,或完全停用。據外媒報導,資安業者Oligo最新報告指出,發現一組名為「AirBorne」的AirPlay漏洞,只要駭客能連線同一組Wi-Fi網路,就能遠端傳送惡意程式碼,可能被用來執行遠端程式、存取控制清單、繞過與使用者的互動、任意存取本地端檔案、外洩敏感資訊、中間人攻擊,以及服務阻斷攻擊,甚至經由麥克風竊聽對話。AirPlay是蘋果所開發的無線通訊協定,可在相容的裝置之間傳送多媒體串流、螢幕畫面,以及相關的元資料,不管是iPhone、iPad、Mac、HomePod或Apple TV等蘋果裝置都支援AirPlay,透過SDK支援AirPlay的第三方裝置,則涵蓋了多個品牌的智慧電視與喇叭等。Oligo技術長強調,全球Airplay使用的裝置實在太多,有些裝置甚至根本從不下載修補程式,倘若遭到入侵,恐怕要花好幾年時間修復,甚至完全不會執行漏洞修補。Oligo建議使用者用戶最好儘速升級到最新版本,在不使用的情況下直接禁用AirPlay接收器,此外也可以實作防火牆規則,或將AirPlay許可權設定為「僅現有用戶」以降低感染風險。

黃子佼積極和解被害人爭取緩刑 專家揭1問題恐難逃牢獄之災
知名主持人黃子佼自「創意私房論壇」購買、收藏大量不雅性影像影片,被查出持有多達2,259部影像。台北地方法院一審依違反《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判處黃有期徒刑8個月,併科罰金10萬元,並未給予緩刑。案件目前已進入二審程序。事發後,黃子佼透過律師展開一連串與被害人的調解行動。高等法院於近期安排多場調解庭,至今黃已與10名被害人達成和解並簽署和解書。律師強調,所有已確認的被害人皆完成和解。不過據《自由時報》報導,有法界人士指出,儘管黃積極彌補過錯,高院仍對他加保50萬元並限制出境、出海,顯示法院對其逃亡風險有所顧慮,也可能暗示未來量刑不會比一審輕。根據檢方調查,黃子佼為「創意私房論壇」的高級會員,透過該平台長期購買大量疑似非法的性影像。2023年6月性騷擾案爆發後,檢方搜索其住處,並自其電腦中查扣大量影像檔案。一審法院僅就其中35名少女相關影像部分進行審理,因部分受害人無法辨識身分,要求檢方補強證據。經補查後,又辨識出12名遭偷拍的受害人,涉及影像達586部檔案,併由高院納入審理範圍。原本檢方曾同意黃子佼以認罪及支付120萬元公庫賠償金的條件進行緩起訴,但該決定後遭高檢署撤銷,案件重新偵查並提起公訴。案件進入高院審理後,法官採取不公開方式進行庭訊,並優先安排多場調解庭,讓黃與被害人協議賠償及簽署和解書。4月28日首場調解中,黃子佼未現身,由律師代表與5名被害人完成調解。5月2日第二次調解,他最初亦未出庭,直至法院確認調解成立後才在下午現身,短短10分鐘內簽署10份和解書便匆匆離開。面對媒體追問調解人數與賠償金額,黃未作回應,僅由律師簡短表示:「都和解了。」由於本案受害人數龐大且部分影像無法確認受害者身分,高等法院將於5月14日再次開庭,並傳喚黃子佼出庭。儘管已與多名被害人和解,是否足以影響二審量刑、爭取緩刑,仍待法院審酌裁定。有專家認為,從法院目前對黃採取的限制措施來看,黃子佼最終仍可能無法逃避入獄服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