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殺
」 毒殺 泰國 曼谷 日本 腸病毒
「免基因檢測新藥」為晚期乳癌治療點亮希望! 助病友有效延長存活期
當晚期乳癌患者遇上即將到來的人生大事,最害怕的便是因為病痛錯失參與的機會,抱憾而去,此時若能延長存活期,將為患者帶來無盡希望。然而對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來說,因過去治療選擇較少,預後、存活期皆是他們無法樂觀看待的難題。所幸現有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經臨床試驗證實可大幅延長亞洲病患的整體存活期,為病患爭取更多時間,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頑固晚期乳癌不再只有化療 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點亮希望之光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廖國秀醫師表示,目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晚期與轉移型乳癌患者,一、二線標準治療為荷爾蒙療法合併CDK 4/6抑制劑或mTOR抑制劑,然而部份患者仍會於一年內發生臟器轉移或產生抗藥性。針對此類頑固型乳癌,過去常以化療作為最終的治療手段,除對晚期患者帶來較大副作用外,預後與生活品質也大多不佳。所幸,2023年9月衛福部批准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使用於無法切除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後,為晚期乳癌患者帶來延長生命的新轉機。新療法經研究證實更適合亞洲人 存活期有望延長近1.5倍根據歐美族群的臨床樞紐試驗顯示,針對前述類型患者,若接力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能使患者整體存活期達到15.3個月,對比傳統化療的10.5個月多出近五個月。2024年10月公布針對亞洲婦女(包含台灣)研究次族群數據更顯示,整體存活期可延長至21.1個月。「主要是因為抗體藥物複合體可做到精準毒殺(癌細胞)」,廖國秀醫師解釋,大部份乳癌患者皆具有Trop-2抗體接受器,因此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可精準鎖定攻擊目標,且連帶消滅周遭癌細胞,造成「旁觀者效應」,此模式不僅能有效提升患者存活期,也帶來副作用小的優勢,降低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免基因檢測創造病患、醫師、醫療體系三贏局面 個人化治療助完成人生目標廖國秀醫師強調,因Trop-2接收器於大多數乳癌患者皆有表現,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不必額外進行基因檢測,除降低患者額外支出,也減少檢驗相關病理科醫師與健保的負擔,創造三贏的局面。此外,廖國秀醫師也鼓勵晚期乳癌患者多與主治醫師溝通,推進醫病共同決策,有利患者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向。廖國秀醫師分享一名62歲患者的故事,該病友原先使用CDK 4/6抑制劑治療約一年且反應良好,但某次例行檢查時發現有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考量到患者殷切期盼能參與孫子半年後的結婚典禮,評估其身體狀況與預後便開始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目前治療持續4個多月,患者不僅病況改善,肝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預期能達到見證愛孫完成人生大事的目標。醫籲新藥納健保呼應國家政策 鼓勵患者勇敢治療延續生命價值廖國秀醫師提到,樂見台灣健保給付持續跟進國際指引的趨勢,也期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可盡早納入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健保給付範圍,在延續患者生命價值的同時,也能呼應賴清德總統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的政見。「晚期乳癌病友不要輕易放棄,治療仍有存活機會。」廖國秀醫師認為當前治療武器不斷精進,應破除過去癌症難治的迷思,呼籲乳癌患者勇敢接受治療,善用醫療資源,醫病攜手為生命奮戰。【延伸閱讀】2030癌症死亡率降低1/3 晚期乳癌治療新武器可望助力達標備援選手上場 晚期乳癌接力治療突破存活期天花板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683

婆婆來訪就上吐下瀉!37歲女發現老公外遇 2周後遭聯手毒殺
巴西一名37歲的普拉提教練羅德里格斯(Larissa Talle Leoncio Rodrigues)在發現丈夫外遇後,於今年3月22日突然在家中死亡。巴西警方近日表示,經調查發現死者疑似遭丈夫與其母親聯手毒殺,兩人已於5月6日被警方逮捕。根據外媒的報導,案發地點位於聖保羅州里貝朗普雷圖市Jardim Botânico街區。據警方透露,死者丈夫、外科醫生加尼卡(Luiz Antonio Garnica)與其母親阿拉巴薩(Elizabete Arrabaça)涉嫌使用劇毒殺蟲劑「chumbinho」毒害羅德里格斯。毒理報告顯示,死者體內含有鉛的痕跡。調查人員指出,羅德里格斯近來已發現丈夫出軌,並計劃提出離婚。據她一位表親向警方作證,她曾於3月初國際婦女節期間在丈夫車中發現一瓶寫有日期的葡萄酒塞與性玩具,引發她的懷疑。她還曾拍攝丈夫進入疑似情婦住所的大樓影片並質問對方,但加尼卡否認並指控她「瘋了」。案發當天,加尼卡聲稱他回到家中未見妻子回應,遂在浴室中發現其昏迷。他自稱試圖對妻子施以緊急救治,但未成功,隨後撥打急救電話。救護人員到場後證實死者當場死亡。警方對此版本表示懷疑,指出他發現屍體時羅德里格斯已屍僵,且加尼卡當時試圖清理現場,有毀滅證據之嫌。更令人震驚的是,根據偵辦警探布拉沃(Fernando Bravo)表示,案發前一天,加尼卡與情婦一同外出看電影,疑似為犯罪當日製造不在場證明。而死者的婆婆阿拉巴薩被發現是案發前最後見到羅德里格斯的人,她也曾向朋友打聽如何取得含鉛物質。警方掌握證人指出,阿拉巴薩早在案發兩周前即四處打聽購買鉛的可能性。此外,羅德里格斯在死前曾多次出現腹瀉、嘔吐等中毒症狀,並對親友提及「每當婆婆來訪後就會身體不適」。她還透露丈夫曾為她注射某種藥物,警方懷疑這亦可能是施毒手段之一。目前加尼卡與其母親均因涉嫌下毒致死被警方拘留,情婦則雖未遭逮捕,但已被列為調查對象。當局已扣押三人手機及相關電子設備,並持續釐清涉案動機與毒物來源。警方強調,雖然初步證據已相當明確,仍需進一步分析法醫報告及數位證據,以全面釐清案件來龍去脈。

獨/「最美檢察官」遞辭呈! 陳漢章8月底改披律師袍
被部分媒體封為「最美檢察官」的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漢章,驚傳已遞交辭呈,理由是另有人生規劃,至於辭職日期則押在今年8月間。不少檢察官得知後紛紛給予祝福,也有檢察官說,綽號「樂檢」的陳漢章未來卸下檢察官身分,將能更無罣礙做自己,可望成為在野法曹中的「最美麗的律師」。據了解,陳漢章去年就有辭意,今年初終於下定決心,向長官表達辭意,雖經慰留,陳漢章仍辭意甚堅,最後選定離職時間為今年8月底,以配合檢察界統調,並方便新北地檢署人力規劃和遞補空缺,為公職生涯畫下完美句點。據指出,陳漢章今年初破獲59歲張姓男子連續毒殺女友及妻子案後,在臉書上留有他執行搜索、及現場勘查時的影片截圖,陳漢章PO文指出「雖然蹲姿難看,可能也是我開ig以來最醜的圖片,但還是來做個紀念。」當時就有粉絲看後覺得奇怪,因為檢察官辦案為常態,破案也是職場生涯常見的成果,為何陳漢章認為此事要特別留念?現在謎底終於揭曉,原來這件案子可能是他離職前的代表作,堪稱紀念。陳漢章自稱從小喜歡穿女裝,在和太太雪兒交往時,曾經神秘兮兮地說要告訴她一個秘密,讓當時還是女朋友的雪兒嚇一大跳,結果只是說喜歡穿女裝,才讓雪兒鬆一口氣。不過陳漢章後來獲法務部選派到日本參訪,自己單獨處在一個陌生的國度,可以24小時穿搭女裝,讓她終於能徹底解放身心桎梏做自己。陳漢章返台取得妻子雪兒諒解,便經常身著女裝示人,還並進行相關手術,不但和太太合寫了一本書「我的老公是美女檢察官」,還經常演講上節目,介紹自己跨性別的人生。不過陳漢章40歲後高調展現自己生命歷程的改變,引發正反兩極不同意見,不少司法官認為,如果陳漢章想當網美網紅,應該辭去檢察官職務,否則難免有以檢察官身分替自己打知名度嫌疑,但也有許多司法官對他的選擇表示支持,認為只要他能把份內工作做好,下班時間要怎麼規劃,那是個人自由。現在陳漢章辭職幾乎已成定局,相關爭議可望落幕,至於跨性別人士如何在台灣這個開放的社會自處,社會大眾又會以甚麼角度來看待,值得觀察。陳漢章日前破獲狠男毒殺女友妻子案,被認為是她檢察官生涯最後代表作。(圖/翻攝臉書)

癌症免疫治療副作用有解方! 長庚團隊研究發現「嚴重皮膚不良反應」治療利器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抗癌的重要武器,但臨床治療上可能出現免疫相關不良反應,以皮膚相關的副作用發生率最高,可能出現大面積的水泡或潰瘍,嚴重可致死。林口長庚醫院日前發表研究,揭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發皮膚嚴重免疫不良反應的原因,同時也發現使用TNF拮抗劑合併治療,可成為控制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致不良反應 以皮膚相關副作用居多腫瘤細胞會釋放特殊表現因子,阻止免疫細胞的攻擊,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恢復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力,顯著提升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不過,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藥物過敏中心陳俊賓主任指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能誘發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多發生在皮膚、腸胃道、肝炎和內分泌系統等,其中大約30至50%的副作用與皮膚相關。症狀輕微者可能有局部或全身皮膚的搔癢、紅疹,而極少數嚴重藥物過敏反應可導致全身性的紅疹與水泡,甚至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可能引起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高達3至4成。研究:皮膚過敏反應與2因素相關 1生物製劑可加速復原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鐘文宏主任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單細胞RNA定序結合T細胞受體研究分析等多體學,發現上述皮膚嚴重免疫不良反應的原因,與巨噬細胞釋放的趨化因子CXCL10過度表達,以及免疫毒殺T細胞(CD8+T細胞)顯著增多有關。陳俊賓主任說明,趨化因子CXCL10可吸引免疫細胞,特別是T細胞前往發炎或受損的皮膚及組織部位;其過度表達時會造成毒殺T細胞集中在發炎處,進而引起皮膚破損、產生水泡等過敏反應。先前這類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多使用系統性類固醇治療,而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生物製劑治療,患者的皮膚復原速度比使用傳統類固醇治療患者更快,後續也未有復發現象。研究結果提供治療新方向 出現「這些症狀」應警覺!陳俊賓主任分享,研究參與者中,有一位54歲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後,背部出現嚴重發炎和水泡,接受高劑量的類固醇治療仍持續進展,經過一週的TNF拮抗劑治療後,皮膚發炎症狀獲控制,隨後的免疫治療更達到腫瘤完全清零,目前恢復狀況良好。林口長庚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楊皇煜醫師表示,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大量使用類固醇,可能影響本來已經活化的免疫反應對腫瘤的控制能力。而此次研究確認了TNF腫瘤壞死因子信號通路在這不良反應中的重要性,提供新的治療和預防策略,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的子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陳俊賓主任也提醒,雖然這類過敏反應相當罕見,但以林口長庚醫院為例,每年仍有10至20例個案;當皮膚出現小紅疹,並逐漸發展為大水泡,同時有發燒、眼睛和嘴唇黏膜潰爛等症狀,可能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所引起的副作用,患者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評估,避免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延伸閱讀】抗癌新方向!長庚研究:剝奪免疫細胞「1養分」 攻擊癌細胞能力增強擺脫孤軍奮戰!免疫治療健保給付上路 助晚期膽道癌、肝癌患者重拾生機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15

57歲女痔瘡開刀卻不幸喪命 親夫測謊「2問題」成殺人詐保曝光關鍵
新北市警方近日偵破一起冷血的詐保殺人案。60歲男子張書源幫前妻、兒子及現任妻子投保後,先後將他們毒殺,以此來詐領鉅額保險金。整起事件源於源於2021年3月亞東醫院通報一起離奇死亡案件,一名57歲陳姓女子在接受痔瘡手術後於病房內突發抽搐並死亡,引起新北市板橋分局偵查隊注意。綜合媒體報導指出,承辦人黃姓偵查佐與主治醫師討論後,認為痔瘡手術風險極低,患者猝死情況十分異常,加上經檢察官陳漢璋指揮解剖後,在死者膽汁中發現並無醫療紀錄的外用麻醉藥成分待布卡因(Dibucaine),更加深了檢警懷疑。隨後檢警調閱監視器畫面,警方發現,陳女術後病房只有張書源頻繁出入,且最後離開時手上拿著疑似裝有毒物的塑膠空瓶。但由於缺乏直接證據,張書源當時否認涉案。後續檢警仍持續追查。經進一步驗屍後,除待布卡因成分外,法醫也發現陳女口鼻部位有被摀住、灌藥的痕跡。警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張書源與陳女在2020年因共同任職環保公司而結識,交往3個月即結婚,期間張為陳女投保兩張保單,總額達200萬元,並分別將自己與法定繼承人列為受益人。手術死亡發生後,張順理成章成為理賠對象。由於一直無法尋獲關鍵毒物瓶,2024年12月警方收網前設計情境測謊,詢問張是否曾購買待布卡因藥物及是否知悉妻子體內出現該成分,張雖回答「沒有」與「不知道」,但生理指標顯示強烈說謊反應,成為案情重大突破。檢警深入調查張書源背景後,發現張書源早有相關前科。1993年,張書源因殺人罪服刑,2010年假釋出獄,2012年與第一任妻子結婚。但在2014年,張書源一次開車載著懷孕妻子外出時發生車禍,導致妻子早產後健康惡化,2015年病逝,張領取了15萬元身故理賠金。而張書源在第一任妻子過世後,替年僅1歲、體弱多病的兒子投保。2017年4月,兒子因支氣管炎住院,次日即死亡,張再度領取了8萬多元的保險金。檢警推測,張針對社會中年單身婦女,以提供陪伴與家庭穩定的假象進行詐保布局。他藉由快速結婚後幫對方投保,再以在食物或飲料中下藥、或以針孔灌藥的方式毒殺,手法冷酷殘忍、計畫縝密。目前,張書源因涉嫌詐保殺人,已遭新北地檢署以詐欺及殺人等罪嫌起訴,並由刑事局偵二大隊持續深入追查是否還有其他未揭露的受害者。

為躲動保處稽查毒殺2犬 飼主遭判拘役40日、罰20萬
高雄市江姓女子飼養2隻馬爾濟斯犬,因照顧不當導致環境異味,鄰居甚至發現她疑有虐狗行為,加上環境髒亂,經多次提醒仍未見改善因而通報動保處,豈料江女為躲避稽查,竟以「滅鼠王」老鼠藥毒殺2隻狗,直到動保處人員上門稽查時,發現2犬口吐白沫,送醫不治。江女坦承犯行,高雄地院依違反《動物保護法》判處拘役40日、併科罰金20萬元。可上訴。毒殺犬隻事件發生在2023年9月,住在高雄的江女飼養2隻馬爾濟斯犬,因長期未幫狗兒洗澡,導致環境散發惡臭,周遭住戶難以忍受,曾多次提醒江女,卻未見任何改善作為,甚至還有人看到江女疑似虐狗、粗魯對待等行為,因此通報動保處。江女得知鄰居投訴後,為躲避稽查,竟餵食2隻狗吃下「滅鼠王」老鼠藥,動保處稽查人員上門後,找不到犬隻身影,最後在江女住家樓梯間發現2隻狗口吐白沫倒臥在地,將狗送醫急救,仍回天乏術。2隻馬爾濟斯犬經解剖,死因為皮下組織及臟器出現充血死亡,且犬隻胃部、肝臟也被檢驗出農藥百滅寧、殺鼠劑等成分,動保處將全案移送高雄地檢署,江女坦承因擔心被罰,才殺狗滅證,檢方偵結後向高雄地院聲請簡易判決。法官認為,江女飼養動物就應善盡照顧責任義務,只因遭鄰居投訴髒亂異味,竟為躲避稽查而毒殺2隻狗,已觸犯《動保法》中故意傷害動物致動物重要器官功能喪失罪,判處江女拘役40日、併科罰金20萬元,可上訴。

新一代ADC藥物「2適應症」納健保給付! 逾千名乳癌病友受惠
乳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首位,據統計,近20幾年,國內乳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成上升趨勢。自去(2024)年開始,健保陸續新增或擴增給付多種乳癌藥物,新一代ADC藥物的兩種適應症也從今年2月起納入給付,預計每年有逾千名乳癌病友將受惠。乳癌讓無數家庭失支柱 2/1起新藥納給付惠及病友根據衛福部和國健署數據顯示,1995年至2022年,乳癌的發生率增加3.9倍,死亡率則增加1.49倍;初診斷為晚期乳癌的個案數,也從2004年的4.44%,上升至2021年的8.2%。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表示,乳癌好發於45至64歲女性,不僅國家失去了珍貴的生產力,也讓她們無法繼續擔當家中經濟支柱和育幼扶老的重要角色。臺北榮民總醫院曾令民副院長指出,今年2月1日起,健保將新一代ADC藥物的兩種適應症納入給付,分別為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以及手術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R、PR陰性且具HER2弱陽性乳癌,預估每年可幫助1172名乳癌病友省下約146萬元的藥費。新一代ADC藥物治療範圍擴大 延長患者存活成新曙光臺北榮民總醫院曾令民副院長表示,ADC是結合抗體與化療藥物,利用標靶精準的專一性,將化療藥物帶入標的癌細胞,引發毒殺反應。新一代ADC藥物所攜帶的化療藥物更具有高度細胞膜通透性,可穿透腫瘤細胞膜、毒殺鄰近的癌細胞,引發「旁觀者效應」,進一步擴大治療範圍。曾令民副院長也指出,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患者如果在第二線治療使用傳統ADC藥物,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不足一年,而新一代ADC藥物治療則可將存活期延長至近2年半,大幅突破治療困境,因此國際治療指引也將其列為第二線標準治療的首選。此外,近年研究發現,新一代ADC藥物也能延長晚期或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期,成為這些患者的治療新希望。醫:晚期乳癌不等於末期!醫病共同努力 積極治療提升預後64歲的阿美姐,在3年前確診第四期HER2陽性乳癌,並已轉移至肝臟與骨頭。由於擔心高齡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她不放棄等待新的治療機會。所幸在接受新一代ADC治療後,她的腫瘤縮小、病情獲得控制,更透過健保給付減輕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得以安心治療。曾令民副院長也指出,晚期乳癌不等於末期,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不同類型的乳癌,對應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呼籲癌友應遵照醫囑積極治療、定期回診,同時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醫病雙方共同努力,就有機會提升預後、重獲良好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HER2弱陽性晚期乳癌曙光! 今年2月起「抗體藥物複合物」納健保乳癌新福音HER2雙標靶皮下8分鐘給藥!同步舒緩醫護人力荒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02

毒夫連環殺害3命為詐保! 「最美檢察官」火眼識毒揭破驚天真相
一宗恐怖的連環殺人案日前被刑事局成功偵破,案件的背後是1名60歲的男子張姓,為了詐取保險金,接連對數名女子下毒,甚至連自己的兒子與妻子也未能倖免,這起震驚社會的案件,不僅揭開了張男毒害他人的惡行,還因為1名有「最美檢察官」之稱的陳漢章檢察官的敏銳察覺,才成功破解這宗駭人聽聞的謀殺案。案件的發端可追溯至2016年,當時身負巨額債務的張男與王姓女子交往,在這段關係中,張男先後以海洛因和毒農藥對王女進行多次投毒,儘管王女最終捨得1命,但其銀行帳戶卻幾乎被提領一空,隨著詐領保險金的企圖未遂,張男將目標轉向自己的陳姓妻子,妻子因為痔瘡手術住院,張男趁機將麻醉劑待布卡因下入食物中,致使陳女癲癇發作,20天後因缺氧性腦病變不治身亡。這一事件引起了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漢章的懷疑,當他相驗陳女遺體時,發現死因疑點重重,於是指示進行進一步解剖,解剖結果發現,陳女的膽汁中竟有微量麻醉劑,而該藥物並未在醫療記錄中出現,證明其是遭到枕邊人毒死,這一發現引導警方展開更深入的調查,並成功揭開了張男長達幾年的謀殺計劃。此外,警方在張男與1名陸籍女子交往期間,獲悉他曾再次企圖對新女友下毒,在該女子表現出疑慮後,立即報警並揭露了張男的惡行,警方於2024年12月成功逮捕張男,並依《殺人罪》、《殺人未遂》等罪名將其起訴。

蛇蠍護理師5千萬詐保案!「癌逝女」驗屍才知沒生病 謀殺內幕曝光
美國猶他州發生一起駭人的保險金謀殺詐保案,38歲的女子凱西(Kacee Lyn Terry)不幸「罹癌病逝」,但驗屍結果發現,她生前健康狀況良好,根本沒罹癌。當局調查後才發現,凱西的護士好友謀殺詐保凱西,詐領高達約新台幣5千萬元的人壽保險金。根據《福斯新聞》等外媒報導,去年8月12日,凱西被發現倒臥在家意識不清,甚至出現大口喘氣的情況,當她抵達醫院時血糖濃度僅剩下14,這個數值低於40就可能致命,緊急救治3天之後,依然宣告不治。家屬曾向院方透露,凱西罹患癌症末期4、5年,但她不是糖尿病患者,醫護卻在其家中找到糖尿病針頭,而驗屍結果更有驚人發現,原來凱西根本沒有罹患癌症,甚至任何潛在健康問題。法醫證實,凱西的死因是過量攝入外源性胰島素、鎮靜劑異丙嗪等藥物,另經警方調查後發現,死者閨蜜、47歲護士梅根(Meggan Randall Sundwall)涉有重嫌。警方指控,梅根謊稱凱西罹患末期癌症,向其注射未經處方的胰島素,最終導致凱西死亡。據州紀錄顯示,梅根自2007年起持護理師執照,2006年畢業於猶他州立大學,獲副學士學位,無紀律處分紀錄。調查顯示,梅根深信自己是泰瑞150萬美元,約新台幣5千萬元保險金的受益人。自2019年起,兩人互通數萬條簡訊,內容顯示凱西確信自己罹癌,梅根甚至提及若身處其境會選擇輕生,法庭文件透露,梅根因財務困境,計畫透過凱西的保險金脫困,並曾主動提議助其結束生命。警方另外發現,兩人在凱西住院當天還曾發出一則簡訊顯示,「我到時妳要不要先吃點異丙嗪,這樣事情發生時妳就能睡著?」警方指控,長期誘導凱西以致命劑量的胰島素「結束痛苦」。目前不清楚凱西為何相信自己罹癌,據《衛報》報導,47歲的梅根因一級重罪加重謀殺罪與妨礙司法公正罪被捕,目前已經被關進郡立監獄。女子以為自己罹患癌症末期,卻遭護士好友毒殺詐保。(圖/翻攝自X)

世界盃前大屠殺!摩洛哥政府抓捕虐殺300萬隻流浪犬 FIFA無動於衷惹怒動保團體
2030年的世界盃足球賽將由葡萄牙、西班牙與摩洛哥三國共同舉辦。而為了舉辦世界盃,給外國人一個好印象,目前傳出摩洛哥政府計畫大肆虐殺境內300萬隻流浪狗,此舉不僅引起許多名人的關注,就連動保團體IAWPC也曾去函提醒FIFA國際足總,但國際足總毫無回應的態度,引起外界的不滿。根據《太陽報》報導指出,摩洛哥為迎接2030年FIFA世界盃,正展開大規模的流浪狗撲殺行動,計畫在未來數年間消滅多達3百萬隻無家可歸的流浪狗。但諷刺的是,摩洛哥之前曾向FIFA保證不會進行屠殺,並承諾保護動物權利,但動物權利組織揭露的駭人影片與照片顯示,這項承諾根本未被履行。目前在摩洛哥街頭,隨處可見流浪狗正遭受極為殘忍的獵捕與屠殺。透過「國際動物福利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Animal Welfare Protect Coalition,IAWPC)蒐集的影片證據顯示,一些被射傷的流浪狗掙扎哀號,鮮血從傷口滲出,但因為子彈未能立即貫穿要害,牠們在劇痛中緩慢死去。此外,影片中也能看到,捕狗隊成員身穿橘色制服,使用長夾鉗夾住狗的頸部與四肢,然後強行拖入貨車內。這些狗的最終命運幾乎都是被活活餓死,或者在黑暗潮濕的空間內互相殘食。這些流浪狗被帶毒的棍棒刺傷,甚至遭到槍擊後緩慢流血至死,部分犬隻被拖入集中收容所,然後被活活餓死或毒殺。肯尼特拉(Kenitra)地區的影片顯示,捕狗隊將犬隻關押在骯髒狹小的牢房裡,牠們生活在自己的糞便中,食物極度短缺,某些狗甚至因極度飢餓而吃掉同伴。影片中也提到,這些捕狗行動也並非僅限於流浪狗,一些家庭飼養的犬隻也被帶走,甚至有人目擊捕狗隊在兒童面前將狗拖走,留下孩子在街頭哭喊。報導中提到,摩洛哥為迎接國際賽事,不斷強化街頭動物清除計畫。自2023年以來,撲殺行動更趨激烈。IWAPC抨擊,這些殘酷行為與FIFA《申辦評估報告》(Bid Evaluation Report)所載的摩洛哥「動物保護承諾」完全背道而馳,甚至還以最殘酷的方式消滅流浪狗。IWAPC提到,這些畫面已提交給FIFA,要求該機構對摩洛哥主辦權重新審視。IAWPC的報告表示,摩洛哥每年屠殺約30萬隻流浪狗,然而這種做法並無助於解決狂犬病問題,反而導致更大的動物保護危機。有動保團體指出,僅靠屠殺根本無法遏制狂犬病,印度果阿邦(Goa)早已證明,透過「誘捕、絕育、釋放」(Trap Neuter Release,TNR)才是長久之計。著名動保學者古道爾博士(Dr Jane Goodall)也公開要求FIFA介入,並警告如果該機構選擇無視此事,將因縱容這場暴行而聲名狼藉。彼得伊根(Peter Egan)、蓋瑞紐曼(Gary Numan)、克里斯帕克漢(Chris Packham)等名人亦紛紛聲援,希望透過公眾輿論向FIFA施壓,要求撤回摩洛哥的世界盃主辦權。然而,IAWPC表示,他們至今未收到來自FIFA的任何回應,FIFA似乎選擇保持沉默,無視摩洛哥政府違反動物保護承諾的行為。而更加諷刺的是,摩洛哥其實早在2019年即宣布禁止撲殺流浪狗,但如今官方執行的卻是另一套殘酷手段。部分流浪狗被用番木鱉鹼(strychnine)等劇毒物質毒殺,導致牠們在長達數小時內抽搐、痙攣,最終窒息而死。某些地區,則是採取斷水斷食方式,使犬隻緩慢餓死。國際動保團體強調,若不及時採取行動,這場為世界盃「清理街道」的屠殺行動,將在2030年前繼續擴大,FIFA若仍選擇冷眼旁觀,這屆世界盃將被血腥屠殺的陰影所籠罩。

不滿被狗叫影響睡眠!台南男下農藥毒死鄰居狗 下場曝光
台南陳姓男子不滿鄰居黃姓飼主的兩隻狗吠叫聲影響睡眠,竟將摻有農藥托福松的食物裝在塑膠袋內,投放在鄰戶附近,導致兩狗食用後毒發死亡。事發後黃姓飼主向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報案,案經審理,陳男被依《動物保護法》不得任意宰殺動物罪,處3月併科罰金25萬元。可上訴。據了解,陳男時常被鄰居黃女所飼養的狗吠聲影響睡眠,疑似不堪打擾,2024年3月27日晚間將摻有農藥托福松食物裝於塑膠袋內,投放在黃女家附近,引誘狗狗叼走後食用,沒多久兩隻狗相繼毒發死亡。黃女發現悲痛不已向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報案。案經審理,黃女表示黃狗及黑狗均掛有項圈,並提出兩狗的生活照及晶片登記,還說平常兩隻狗會在院子內活動,也會騎機車帶牠們去附近散步,顯見是有人飼養家犬而非流浪犬。對此,陳男則坦承下藥毒死狗,是工作的時候跟別人拿一些殺老鼠的藥,他就把它混在食物內拿去餵狗。希望狗不要這麼吵,知道吃了之後就會毒死,不會再有吠叫聲。法官看了監視錄影畫面及採樣毒餌及犬隻胃內容物及農業藥物試驗所檢驗報告等,認為陳男故意將農藥摻在食物內毒殺2犬,事證明確,造成飼主受有財產損害。由於陳男未與飼主達成和解,最終法院依照動物保護法中不得任意宰殺動物罪處3月,併科罰金25萬元,可上訴。

沒算到自己死期?神棍假治病真把妹 慘遭小三「巴拉刈泡內褲」毒殺
中國四川南充市一名曾從事算命卜卦活動的周姓男子,在2017年時因巴拉刈中毒而不治身亡。而周男之所以中毒,竟是情人敬女所送的混有巴拉刈的止咳糖漿、4條塗有巴拉刈的內褲釀禍所致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敬女因周男未兌現結婚承諾,並讓其多次流產而不願負責,所以最後產生報復心理。最後敬女被法院認定犯下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儘管敬女提起上訴,但南充中院最終維持原判。據了解,整起事件發生於2017年5月,當時即將年滿60歲周男突然因病重住院,後續家人從醫生口中得知他是因巴拉刈中毒。儘管經過全力搶救,周男的病情始終未見好轉,最終仍不幸離世。由於家人對於周男的離世感到疑惑,聯想到此前家中小車刹車線被剪斷、辦公室門鎖遭人撬開等蹊蹺事件,於是決定報警調查。後續警方在周男家中找到他病重期間留下的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2017年5月份,她給我打電話,讓我到天橋下拿內褲和止咳糖漿」,並附有一個電話號碼。經筆跡鑑定,這張紙條確實是周男親筆所寫,周男的妻子也肯定紙條上所提及的「她」正是敬女。敬女與周男的外遇關係始於2011年,當時敬女的母親身患癌症晚期,他希望周男能為母親「化解災難」。周男聲稱會用「功力」為敬女母親祛病消災,但最終敬女母親還是因病去世。此後,兩人逐漸發展為情人關係,敬女多次要求周男與其結婚,卻最終未能如願,反而在周男回歸家庭後一度以跳樓相威脅,並向朋友抱怨、詛咒周男。2017年4月,敬女再次懷孕,周男拒絕負責並勸其流產,甚至謊稱自己身患癌症,希望敬女另尋生活出路。為了報復周男,敬女在上網查詢巴拉刈的危害後,將混有巴拉刈的止咳糖漿和涂有巴拉刈的4條內褲交給周男。周男回家後服用了這瓶止咳糖漿,喉嚨出現刺痛,而穿上這些內褲後,身體也開始出現潰爛。經過檢驗,這些物品中均檢出巴拉刈成分。事發後,敬女被警方抓獲。在法庭審理中,法院認為敬女在主觀上具有報復的故意,並對周男死亡結果持放任態度,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法院指出,敬女在得知周男病重期間未如實告知其所送物品中含有巴拉刈成分,導致周男未能對症治療而死亡。此外,敬女在案發前多次以跳樓威脅,並在網上搜索相關殺人方法,顯示她有預謀意圖剝奪周男生命。最終,法院判處敬女有期徒刑14年,儘管敬女上訴,但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她婚禮前10天被毀婚! 22歲女披薩放鉛勒殺交往6年男友
巴西發生一起未婚妻毒殺未婚夫的事件,這名女子不滿交往6年的27歲男友朱悔婚,在對方所吃的披薩中使用鉛下毒,隔日再將其勒斃,最後試圖焚毀車輛掩蓋罪行,而女子被控謀殺等多項罪名。女子下毒殺害男友。(圖/翻攝自臉書)根據巴西媒體等外媒報導,這起駭人案件發生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Gerais),22歲的女子比安卡(Bianca Larissa Vieira Caldeira)被控,因為被交往6年的27歲男友朱尼奧(Junio PereiraBarbosa)悔婚,在對方所吃的披薩中使用鉛下毒,被控謀殺等多項罪名。報導稱,兩人原訂去年12月底結婚,不過婚禮前10天,兩人爆發爭執,朱尼奧臨時取消婚約。儘管如此,兩人並未正式分手,比安卡仍抱持希望,期待朱尼奧會在婚禮當天現身。據了解,比安卡僅支付了結婚登記費用,還備妥婚戒和婚紗,未料最後一刻被男方悔婚,心生怨恨的她,於是在朱尼奧的披薩中摻入鉛,造成他嚴重不適,由於隔天他仍有氣息,比安卡趁男方虛弱時勒斃他,隨後試圖隱藏屍體,甚至縱火焚燒他的車輛,以掩飾罪行。警方表示,比安卡用防水布和毯子包裹住屍體後,還開著朱尼奧的車去上班,下班後更和表妹先去逛街,她曾試圖埋葬屍體卻未成功,最後選擇放火燒毀車輛,比安卡已坦承犯案,而案件仍進一步調查中,警方目前依謀殺罪、藏匿屍體罪和燒毀車子等罪進行起訴。

78歲「最毒黑寡婦」毒殺6伴侶 她詐領保險金被判死伏法前獄中病逝
日本一名78歲的婦人筧千佐子,涉嫌從2007年至2013年間,以氰化物毒死6名交往對象,包括75歲的丈夫筧勇夫,藉此詐取新台幣2億6000萬元保險金和遺產,被日本媒體封為「黑寡婦」。儘管她否認犯案,京都地方法院2017年11月仍判處她死刑,未料死刑還沒執行,筧千佐子26日竟傳出病逝消息。殺害丈夫及男友的日本78歲死刑犯筧千佐子,12月26日病逝。(圖/翻攝自TBS News)根據多家日媒報導,筧千佐子26日早晨從大阪拘置所(監獄)移送醫院治療,之後確認病發身亡,死因應是病故。擁有「黑寡婦」外號的筧千佐子,涉嫌在2013年毒殺75歲的筧勇夫被逮捕,警方進一步調查後發現,筧千佐子曾多次再婚或交往多名男子,高達10多人左右,其中有6人竟離奇死亡,而她靠著這些死亡保險金與遺產,累積了高達10億日圓,約新台幣2億6000萬元的財富。整起案件會曝光,是因為當年75歲的筧勇夫,婚後短短2個月就在家暴斃,遺體被驗出體內含有氰化物,引起警方和家屬懷疑,直到2014年11月,警方調查發現,筧千佐子繼承了一筆龐大遺產,懷疑筧千佐子謀財害命,才讓這起案件浮出檯面。不過筧千佐子到案後堅稱沒有殺人,還聲稱自己罹患失智症,除了毒殺枕邊人,警方還查出筧千佐子在2007年12月為了逃避約4千萬日圓,約新台幣832萬元的債務,還企圖殺害一名神戸市的男性友人,日本京都地方法院在2017年6月開審,一審判決死刑,2019年大阪高等法院宣判,維持一審死刑判決;被告上訴最高法院,2021年最高法院支持原判,全案定讞。殺害丈夫及男友的日本78歲死刑犯筧千佐子,12月26日病逝。(圖/翻攝自X)

七旬翁胸骨疼痛!就醫檢查意外發現肺腺癌四期 「細胞治療」順利控制病情
70多歲的賴先生,退休後積極參與社區里內的公益及登山健行活動,身體健康硬朗,半年前因胸骨疼痛前往就醫,經胸部X光及切片檢查確診為肺腺癌四期,身體也因腫瘤快速變化壓迫到肺部而出現胸悶、嚴重氣喘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在醫療團隊的評估與建議下,賴先生先進行肺部腫瘤切除手術,同時安排基因檢測找出適合的標靶藥物,並規劃為期三個月的DC-CIK細胞治療,透過合併療程終於讓腫瘤在短時間內縮小,如今已不須使用止痛藥及專人照護,每天早晚能夠健走及簡易運動。細胞治療應用 癌症治療與再生醫學細胞治療可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應用為癌症治療,是將自體免疫細胞,從體內分離出來並在實驗室大量培養,再輸回病人體內來達到對抗癌細胞的目的;第二種應用則為再生醫學,是利用幹細胞分化的特性,誘導幹細胞分化出想要治療的細胞種類,達到器官修復或組織再生的結果,其應用包含退化性關節炎或軟骨細胞再生,或是燒燙傷時表皮或皮下組織的修補,以及阿茲罕默症及帕金森氏症神經細胞再生。賴先生的案例就屬於第一種應用,是目前癌症治療的新契機。DC-CIK細胞治療攻擊癌細胞並活化免疫系統 是癌症治療新選擇雙和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莊博雅醫師表示,DC-CIK細胞治療原理是結合具有辨識抗原及呈現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DC)與毒殺能力的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在體外共同培養並大量擴增後,將活化的免疫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進行癌細胞毒殺作用。DC-CIK不僅能攻擊癌細胞,同時也會活化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於長期接受癌症治療的癌友是一個可嘗試的新選擇。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燿宇醫師指出,從治療前的影像檢查中可明顯看到賴先生肺部腫瘤持續擴大,除透過基因篩檢找出合適的標靶藥物外,合併搭配每劑間隔兩周,共六劑的DC-CIK細胞回輸治療也是關鍵,後續透過電腦斷層檢查可明顯看到腫瘤縮小,部分腫瘤甚至消失。除療效顯著外,更重要的是幾乎無副作用產生,精神與體力並無影響,未來只需按照醫囑定期回診即可。

寒假出遊注意!日本腸病毒「單週爆千例」 醫示警:有重症可能性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呈現下降趨勢,惟仍處於流行期,請民眾持續做好手部衛生,尤其近來天氣寒冷,可能影響孩童濕洗手意願。另一方面,醫師提醒,國人常去的日本腸病毒單週增加8617例,疫情較台灣嚴峻,病毒型別也不同,呼籲計畫近期出遊的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接種疫苗。《TVBS新聞網》報導,小兒科醫師施勝桓表示,台灣流行的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居多,日本則是71型;雖然國內目前尚未有71型重症傳出,但病例數若增加,仍有重症可能性。醫師強調,近期家長若計畫帶孩童出遊,除了提防蘋果症,也要小心感染腸病毒71型,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盡快接種疫苗。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50週(12月8日至12月14日)門急診就診計17,508人次,較前一週(22,279人次)下降21.4%,惟仍高於流行閾值(11,000人次)且處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今年累計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3型及克沙奇B4型各1例,其中6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大人小孩皆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才能防範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另外,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首席女調查師陳梅慧慘死國道!竹檢撇陰謀論「致命傷勢曝光」 火速起訴肇事駕駛
金融犯罪首席調查師陳梅慧和任職刑事局的男友日前因案應訊,陳梅慧在返程時不幸在國道新竹路段車禍身亡,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涉入警界內鬥或是擋詐團財路。新竹地檢署16日偵查終結並開記者會說明,依過失致死等罪嫌起訴37歲肇事駕駛徐姓男子,至於外界關注的多重疑點,檢方認為,排除肇事駕駛故意製造車禍之可能,另外起訴書也曝光了陳梅慧傷勢,是全車當中最嚴重者。首席女調查師陳梅慧車禍案偵結!(圖/翻攝自臉書)起訴書詳載了陳梅慧搭乘該輛車上駕駛和乘客的傷勢,與陳女同車的張男前額擦挫傷、左側第四肋骨骨折、背部、左膝鈍挫傷、右小腿擦傷;謝警因而受有頭部外傷併臉部撕裂傷、四肢多處擦傷、右臀部挫傷等傷害;陳梅慧的主管黃耀文則有頭部外傷併臉部擦傷及頸部挫傷、左下肢擦傷、腦震盪症候群等傷。至於在後座的陳梅慧傷勢最嚴重,她當下被破百公里高速撞擊,左額部外側擦挫傷、左臉部外側擦挫傷、左上排牙齒斷裂、下頷部擦挫傷及撕裂傷、左胸部多處骨折、左胸部及腹部出血、左腹部外側擦挫傷、右上臂正面外側擦挫傷、左手肘背面擦挫傷、左大腿骨折、左膝部正面內側擦傷、左小腿正面擦傷、右膝部正面內側擦挫傷、右小腿正面淤傷、胸腹部鈍力損傷等傷害,經送醫於113年12月4日5時15分,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不治死亡。竹檢指出,同車者傷勢的嚴重程度有如此懸殊,懷疑是和撞擊點有關,針對陳梅慧可能被肇事駕駛以製造假車禍之方式故意殺害,竹檢針對疑點澄清表示,當時車是公司其他員工幫忙叫的車,且警方進行車輛勘驗時無發現任何可疑的GPS、追蹤定位器等。肇事駕駛有乘客的派車單、訂購記錄、機票及證人證述可查。這位金融犯罪調查師,4日凌晨她因捲入洩密案遭台中地檢署傳喚開庭後北返途中,在國道遇6車連環追撞死亡,消息引發外界討論,陰謀論四起,對此,主任檢察官黃振倫表示,若是故意製造假車禍,理論上會追逐或跟蹤,前車是死者搭乘的車輛,後車為徐姓男子駕駛的車輛,根據雙方沿路的eTag紀錄,發現有2至3分鐘的差距,時速平均約為108公里,所以2台車距離差約為3.6公里,因此肉眼很難看清楚前面的車輛。另外,對於盛傳陳梅慧上車前就被毒殺傳聞,黃振倫提出相驗報告,表示絕無此事,肇事的徐男車上有裝行車記錄器,但徐男之前發生車禍取出卡片,申報初險未裝上去。檢方認為,徐男犯刑法過失致死罪嫌和過失傷害罪嫌,同時致被害人陳梅慧死亡、其餘乘客和駕駛受傷,以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從一重之過失致死罪嫌處斷,徐男在有偵查犯罪前即向承辦警員自首,請法院審酌是否減輕其刑。CTWANT提醒您:未經判決確定,應推定為無罪。

4千人斬富豪爽娶AV女優暴斃! 嫩妻「被控毒殺」今獲無罪判決
日本富豪野崎幸助生前自稱「4000人斬」,並娶了小他55歲的AV女優須藤早貴為妻,未料不到3個月就暴斃身亡,其遺體驗出大量興奮劑,因此警方便認定須藤涉嫌重大,經3年調查後將她逮捕。不過整起案情大翻轉,和歌山地方法院12日認為,儘管須崎確實有犯罪動機,但沒有決定性證據足以判斷她有殺人事實,因此宣判須崎早貴無罪。野崎幸助與前AV女優須藤早貴結婚,卻在婚後3個月暴斃身亡。(圖/翻攝自X)這起轟動日本社會的「富豪野崎幸助之死案」,12日有了最新進展,被指控涉嫌毒害野崎幸助的嫩妻須藤早貴,下午經和歌山地方法院判決,判定須藤無罪。根據《日本讀賣電視台》等日媒引述法官說法,檢方提出的證據不足以支持須藤對野崎下藥主張,認為須崎長時間單獨與野崎相處,行動也確實和平常有異,並有因為財產等動機殺害丈夫,購買興奮劑這點也很可疑,但無法證明她有讓野崎喝下興奮劑。除此之外,法官還表示,光從須藤在網路搜尋的內容與動作,也無法直接證明須藤殺害野崎,另外也無法排除是野崎自己誤食。法官認定檢方「犯罪證據不足」,因此判決須藤無罪。77歲的野崎幸助有「紀州唐璜」封號,他曾在自傳中號稱4000人斬,雖然曾經中風,婚前身體還算硬朗,是「一日三次郎」,然而在與須藤結婚後,健康每況愈下,甚至一度因為漏尿必須包尿布。須藤早貴原本是AV女優,常以素人身分拍攝,野崎是透過高級約會俱樂部認識她,並開出每月給予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2萬元的條件來求婚。野崎在2018年5月間被發現死在位於和歌山縣的住家,死因為急性興奮劑中毒,3年後須藤早貴被依殺人罪逮捕,並遭檢方起訴。檢方主張,透過分析附近監視器和手機的健康管理App,認定兇手除了須藤早貴之外別無他人,且她的網路搜尋紀錄中還經常出現「完美犯罪」、「遺產繼承」、「興奮劑 死亡」等詞彙,認為須崎是為了財產結婚再痛下毒手。檢方認為,須藤早貴是以金錢為目的與死者結婚,犯行惡劣且毫無反省態度,向法官求處無期徒刑。不過須藤出庭時表示,是野崎給了她20萬日圓,約新台幣4.2萬元代購興奮劑,而她透過網路搜尋後取得,並在隔天將興奮劑交給野崎,強調並非出於自己的意願取得。針對判決結果,和歌山地檢檢察官花輪一義回應,很遺憾,檢方的主張未能被接受,之後將會詳讀判決內容,並向上級單位請示,做出適當的對應。

曾嘲諷死者家屬「出獄後還有大好人生」 吸毒殺人犯莫名猝死監獄中
蘇格蘭一名因刺殺鄰居而被判刑的吸毒殺人犯托爾(Calum Tole),先前還曾對死者家屬叫囂「出獄後自己才45歲,還有大好人生」。沒想到,托爾最終還是沒能走出監獄,在監獄中去世。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這起兇殺案發生於2011年4月22日,地點是位於英國蘇格蘭丹地(Dundee)洛基地區(Lochee)。當時,托爾和女友都處於吸毒後的狀態,因忘記帶鑰匙而站在公寓外等待開鎖匠。期間托爾不斷向鄰居弗雷澤索要香煙,但遭到拒絕後隨即與對方爆發衝突,後續托爾返回女友公寓,取出一把7英寸長的廚房刀,回到樓道後刺穿了弗雷澤的心臟,最終導致弗雷澤死亡。整起事件發生後,托爾隨即遭到警方逮捕。法庭指出,他此前已有多次暴力犯罪記錄,包括曾在街頭攜帶刀械。臨時法官奧格雷迪(Michael O’Grady)表示,托爾的行為「無法被原諒或合理化」,更痛批其在庭審過程中,缺乏對受害家屬的同理心。之所以會讓奧格雷迪法官如此憤怒,是因為托爾在庭審過程中嘲笑受害者家屬。托爾在2012年於利文斯頓高等法院(High Court in Livingston)被判無期徒刑,最少需服刑18年。當時30歲的托爾曾大聲喊道「振作點!今天真是個好日子!我還活著,18年後我才45歲,還有大把人生。」而沒想到,等到托爾入獄服刑後,HMP Shotts監獄通知緊急服務部門接到來自,表示托爾身體出現狀況。後續托爾被送往蘇格蘭艾爾德里(Airdrie)的蒙克蘭茲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Monklands),最終於近期在醫院去世,年僅42歲。而警方也證實,托爾的殷並沒有任何可疑之處。蘇格蘭監獄管理局發言人表示,每一起死亡案件,對於所有認識逝者的人來說都是一場悲劇。托爾的死亡目前已通報給蘇格蘭警方及檢察官,將適時展開死亡事故調查。

腸病毒單週逾2.6萬人就醫!「2族群」人數暴增 羅一鈞示警:流行到明年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26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且持續上升,第47週(11月17日至11月23日)門急診就診計26,077人次,較前一週(22,720人次)上升14.8%。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目前預估疫情高峰在12月中旬、單週上看3萬人次,預計要到1月中下旬才會脫離流行期。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7週門急診就診計26,077人次,疫情呈上升趨勢, 另上週社區定點醫師反映國小生及國中生腸病毒個案增加,症狀雖仍以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為主,但常發燒不明顯、手腳卻有明顯紅疹。疾管署指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雖仍以0至4歲幼兒為主(46%),但5至9歲占比(38%)和10-14歲占比(10%)近期持續增加,且5-9歲和10-14歲就診人次增加快速,單週分別增加17%和22%,高於0-4歲增幅(12%),與定點醫師反映國中小生個案增加之觀察一致,呼籲國中小校園仍需加強學生洗手措施,以防範腸病毒威脅。另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2型,其他克沙奇A型及腸病毒D68型等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今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 B4型各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1週內傳染力最高,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此外,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居家、學校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