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
」 沙門氏菌 食物中毒 雞蛋 寶林茶室 細菌
抗生素殺害體內好菌? 專業醫解釋:珍奶炸雞才是
一篇刊登於2024年4月30日《Nature》期刊的最新研究,顛覆了人們對抗生素與腸道健康關係的傳統看法。家醫科王姿允醫師在其社群分享此研究成果時表示,真正破壞腸道菌相的兇手,並非人們長期誤解的抗生素,而是高脂肪、低纖維的「西式飲食」,也就是日常中習以為常的珍奶、炸雞加零蔬菜的飲食習慣。王姿允醫師在FB發文表示,該研究透過動物實驗進行觀察,發現長期食用高脂低纖食物的老鼠,其腸道菌相不但變得單一、脆弱,還會出現「自私」傾向。王姿允醫師形容這些腸道菌「各自壟斷資源、不合作」,當老鼠面臨抗生素治療後,這些菌群無法像過往正常菌群一樣進行重建與互助,使腸道生態徹底瓦解,甚至成為沙門氏菌等致病菌趁虛而入的機會。王姿允醫師以「大難臨頭各自飛」來比喻這些「不合群」的壞菌行為。相對地,那些食用一般健康飼料(Regular Chow)的老鼠,即使經歷抗生素療程,腸道菌群仍能快速且有效地恢復。這些健康老鼠的腸道菌展現出類似「復健小隊」般的團隊合作精神,共享代謝物,彼此支援修復受損環境,王姿允醫師以《復仇者聯盟》來形容其強大的修復與聯手抗敵能力。研究中更進一步指出,即使透過「腸道菌移植」(FMT,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試圖補充好菌,在高脂低纖環境下仍徒勞無功。這些「自私鬼」一樣無法整合外來菌,導致整體菌相仍然失調,無法達到預期療效。只有改變飲食習慣,讓腸道環境恢復共享、合作與平衡的生態,才能真正重建健康。王姿允醫師表示「這篇研究狠狠打臉那些只想靠吃菌補菌的幻想。」她也呼應自己先前推行的「21天戒癮挑戰」,強調不改變飲食習慣,單靠補充益生菌無法改變腸道菌群的行為模式與結構。王姿允醫師強調「你不改變飲食,就別怪腸道菌們不挺你。」

水煮蛋「蛋黃變灰綠色」有毒? 醫曝真相:3種蛋幼兒不建議吃
水煮蛋營養價值高,是價格相對親民的蛋白質來源,但近日有位媽媽說到,水煮蛋剝開蛋黃是灰綠色的,婆婆稱這樣子有毒不能吃,又擔心半熟蛋對孩子身體不好,讓她相當煩惱。對此,兒科醫師傑登就解釋,蛋黃變灰綠色只是單純的化學變化,不會產生毒性,完全可以安心吃,「給小孩吃『不全熟的蛋』,你才要擔心!可能引起嚴重腸胃炎」。傑登醫師昨(4)日在臉書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發文表示,最近有位母親詢問,水煮蛋的蛋黃煮到變灰綠色,婆婆稱這樣子有毒、不能食用,但她害怕沒煮熟、蛋黃仍是稠狀的蛋對孩子不好,「我不敢給1歲多的孩子吃」。傑登說明,蛋黃會變成灰綠色,其實是因為蛋白中的「硫」在加熱時釋放出硫化氫(H₂S),再與蛋黃中的鐵(Fe)作用,形成硫化亞鐵(FeS),「這只是單純的化學變化,不會產生毒性,完全可以安心吃」。傑登接著示警,半熟蛋雖然口感滑順,但對小朋友來說較不適合,不僅營養吸收較差,且雞蛋常有沙門氏菌附著,可能引起嚴重腸胃炎。為此,傑登也列出4種熟度雞蛋的吸收率、帶菌風險比較,提供家長參考:1、生蛋:吸收率約50%,高帶菌風險,不建議食用,尤其是嬰幼兒等免疫低下者。2、溫泉蛋:吸收率約70%,仍有帶菌風險,成人可偶爾吃,幼兒不建議。3、溏心蛋:吸收率約80%,仍有帶菌風險,成人偶爾吃,幼兒不建議。4、全熟蛋:吸收率約90%以上,食用安全,所有人都可吃。文末,傑登建議,吃蛋還是盡量全熟,吸收率高又安心,「別被謠言嚇到了,有疑慮就多求證」。另外,根據台灣本土事實查核單位「MyGoPen」網站指出,謙瑜營養飲食學堂營養師曾謙瑜表示,煮蛋時形成硫化物是正常現象,這樣的蛋是可以食用的,而硫化物並不會造成消化不易,反而是人體所需,像是大蒜就含有硫化物,屬於好的營養。

夫妻吃「涼拌皮蛋」竟住院6天 他怕爆:一想到就發抖
大陸四川一對夫妻吃了涼拌皮蛋,隔天上吐下瀉又發高燒,送醫發現感染沙門氏菌,最後住院6天,人夫說,一想到皮蛋他就發抖。據都市頻道報導,四川一名田姓男子跟妻子吃了涼拌皮蛋,隔天早上開始上吐下瀉、發高燒,就醫發現是沙門氏菌感染。田男說,一想到皮蛋他就發抖。醫師建議,皮蛋一定不能生吃,特別是涼拌皮蛋。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正常情況下應該沒事吧」,也有人疑惑,「皮蛋不都是剝殼拌吃嗎」,也有人說,「我們這裡沒看過水煮過後再拌的,都是剝殼洗洗摻黃瓜涼拌,加點大蒜油鹽醬醋的很好吃,從小到大就這麼吃」、「天啊我們這裡都是直接涼拌的…還有配豆腐」、「除了做皮蛋瘦肉粥要煮,其他大部分都是涼拌生吃啊」。據悉,皮蛋,又稱松花蛋,是用雞蛋、鴨蛋或鵝蛋加工的食物,皮蛋在明代稱為「混沌子」,外國人一開始不知道皮蛋是什麼,認為一定是放太久才變黑,所又稱皮蛋為「千年蛋」,正常保存可放3到5個月。2011年,美國CNN將皮蛋評為「世界最噁心的食物」,此事引發風波,文章作者還被恐嚇,最後CNN登中英文雙語聲明,表示「無意造成的任何冒犯」,並強調「表示誠摯的歉意」。

肉放冷凍永遠不會壞? 醫揭5狀況已變質:吃下恐虛胖、罹癌
許多人購買肉品回家後,會放進冰箱延長保存期限,但有不少民眾誤以為,食物放入冷凍庫就不會壞了。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便指出,冷凍肉並不是「永生肉」,紅肉放冷凍最多可保存1年、雞肉不超過1年、肉末最多3到4個月,而油脂較多的魚類只能凍2、3個月,「每塊冷凍肉的『人生』最多解凍1次,吃多少解多少,解凍後的肉品盡快食用,不要再次冷凍……越快吃掉,品質越好,放太久,再貴也該丟」。黃軒今(28)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撰文道,不少人家裡的冷凍庫,都躺著一塊「放到忘記它原本長怎樣」的肉,要注意的是,這些「疆屍肉」不只味道變差,更可能對健康有害。若想辨別冰箱冷凍肉已經變質,黃軒指出,如果發現肉色暗沉如喪屍、飄出鐵鏽混臭抹布味、摸完手黏像沾膠水、表面結滿厚冰砂、按壓不回彈像橡皮,就應該趕緊將肉品丟棄。黃軒強調,冷凍肉並非永生肉,保存期限相當重要,紅肉最多可放12個月,雞肉不超過12個月,肉末最多3至4個月,油脂多的魚(如鮭魚)只能凍2至3個月。黃軒也提醒,這些只是「理論上的保存期限」,更重要的是冰箱溫度是否是否穩定在-18℃以下、肉品是否經過適當的包裝和密封、肉品是否曾經解凍過,「如果肉品,已經超過保存期限,或者出現變質的跡象,就千萬不要再吃了」。黃軒表示,變質的肉品可能出現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對孕婦、小孩最危險;反覆解凍易生亞硝胺,出現致癌風險;維生素流失、蛋白質變性,吃久會變「虛胖難民」;凍超3月的肉,煎煮炒炸都像橡皮擦;1塊臭肉毀整櫃,其他食物跟著陪葬。另外,黃軒建議,剛買回來的冷凍肉,應該立即放入冰箱冷凍,並以分裝保存,避免反復解凍,若是以室溫退冰、反覆凍融、流水沖洗,都容易讓人食用後拉肚子;如果想更安全地解凍肉品,前晚可先放進冷藏慢解(4°C,細菌還在睡)、用「密封袋」隔冷水泡(每半小時換水,水溫<20°C)、微波解凍(記得撕掉包裝)。

研究發現「這項家電用品」比馬桶還髒 調查取樣:100%檢驗出糞便
一項英國研究發現,一般民眾家中的電視遙控器,可能比馬桶還髒,甚至調查顯示上面大部分都被糞便所汙染。這項報告指出,電視遙控器是家中使用最頻繁的物品之一,但很可能也是清潔最少的物品之一。如果不對遙控器定期進行消毒,可能使住戶暴露於有害細菌、病毒甚至黴菌中。反過來說,「定期清潔遙控器,是預防疾病和保持家居健康的最簡單方法之一。」據《每日星報》報導,由於歐洲地區近日遭到高傳染性疾病影響,科學家針對家中公共空間的各項物品進行研究,其中發現家中電視遙控器上「100%可以採樣到糞便細菌」,這樣的結果令不少人吃了一驚。休士頓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也指出,飯店裡的電視遙控器,絕對是房間裡最髒的東西。因為雖然客人會頻繁使用電視遙控器進行換台,但這項不起眼的小家電並不會像其他飯店物品一樣常常定期清潔。此外,《應用微生物學雜誌》(the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也發現,感冒和流感病毒可以在電視遙控器等塑膠物體上存活長達48小時。黴菌和黴斑等生長物和真菌,也會滯留在紐扣之間的縫隙中,導致過敏和呼吸問題。衛生專家還指出,由於不少人有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習慣,在用餐中用遙控器換台,就會增加使用者感染沙門氏菌(Salmonellosis)和李斯特菌(Listeriosis)的風險。這份報告由英國衛浴公司「Plumbworld」委託撰寫,報告中指出:「電視遙控器是家中使用最頻繁的物品之一,但很可能卻是清潔最少的物品之一。如果不對電視遙控器定期進行消毒,可能會使人們暴露於有害細菌、病毒甚至黴菌中。」報告進一步解釋,人們不管在吃飯時、從外面返家、甚至生病時都會觸摸電視遙控器,但卻很少人會想到要定期清潔它,因此研究表明,遙控器上所攜帶的細菌,比家中的馬桶座、廚房水槽甚至寵物的食碗還要更多。報告建議,使用者要清潔時,應該先取出遙控器的電池,抖掉按鈕縫隙中隱藏的污垢,對對設備以酒精進行消毒、清潔按鈕縫隙,最後等遙控器完全乾燥後再使用。這份報告指出,「大多數人上完廁所後都會洗手,但在觸摸可能沾滿糞便細菌的遙控器時卻毫不猶豫。因此定期清潔電視遙控器,是預防疾病和保持家居健康的最簡單方法之一。」

廚房海綿細菌「多如糞便」!專家建議換1物洗碗更衛生
一般人習慣用海綿菜瓜布洗碗,但國外研究指出,海綿是細菌的天堂,它們溫暖、潮濕,並且充滿營養豐富的食物碎屑,可供微生物享用,專家發現,海綿裡的細菌數量多到與人體糞便裡的一樣。根據《BBC》報導,德國富特旺根大學微生物學家馬庫斯·埃格特(Markus Egert)先前發表了有關使用過的廚房海綿細菌微生物組的新數據。他在這些海綿中發現了多達362種微生物,「這個數量非常大,與人類糞便樣本中發現的細菌數量相似。」埃格特表示,海綿上佈滿了孔洞,每個孔洞都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個棲息的生態位。因為對於微生物來說,海綿內部有許多不同的結構或生態位,有些細菌喜歡獨自生長,而有些細菌則需要其他細菌的陪伴。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埃格特在海綿上發現,最常見的10種細菌中,有5種與已知會導致免疫系統受損人群感染的細菌密切相關。用微波爐加熱或用熱肥皂水沖洗也無濟於事,雖然可以消滅一些細菌,但卻讓其他更具抵抗力的菌株得以繁殖。慶幸的是,埃格特在海綿中發現的細菌,並非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彎曲桿菌,所以不會導致食物中毒或嚴重疾病。埃格特說:「我們只發現了潛在的致病細菌,這些細菌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老年人或兒童來說可能是危險的。通常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廚房海綿裡的細菌是無害的。」另外,美國食品安全教授珍妮佛·奎蘭(Jennifer Quinlan)和同事們從費城的家庭中收集了100個廚房海綿,發現海綿中只有1至2%含有與人類食物中毒有關的細菌。雖然海綿中生長的細菌通常無害,但如果出現沙門氏菌等危險細菌,海綿的結構就會使其成為這種病原體生長的理想場所。研究人員將沙門氏菌引入廚房海綿時,發現沙門氏菌蓬勃發展,但將沙門氏菌轉移至刷子上時,沙門氏菌就死亡了,顯然刷子在使用後通常保持乾燥,從而殺死沙門氏菌,而海綿如果每天使用,則仍然會保持內部潮濕。奎蘭建議,理想情況下應該每周更換一次海綿,或是將海綿放進微波爐加熱一分鐘,直到看到蒸氣冒出,也可以放入洗碗機清潔,比將海綿浸泡在漂白劑中更有效。

百年老店冰棒藏蟑螂!誤食不只噁心 醫揭恐怖後果
基隆老字號糕餅店「連珍」以芋頭系列產品在台灣打出名號,許多人買來吃或送禮,不料,最近有網友購買連珍的芋角奶蓋雪糕,裡面竟有蟑螂屍體,令其他消費者擔心也「中獎」。有胃腸肝膽科醫師透露,蟑螂身上帶有細菌,誤食恐怕造成腹瀉、胃痛和急性腸胃炎,日本更有報導稱,,一次大量吃下蟑螂或引發過敏,還可能導致休克死亡。近日近有網友吃雪糕吃到死蟑螂一事,引發全民熱議,據《三立新聞網》報導,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蟑螂生活在人類食物和垃圾之間,身上有許多細菌,在四處亂竄時還會傳播多種疾病病原體。而錢政弘進一步說明,若不慎吃下蟑螂,可能引發急性腸胃炎,或是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感染,引起腹痛、腹脹腹瀉、噁心、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另外,蟑螂的排泄物、卵和唾液中含有的酶,會引發過敏反應和哮喘,使民眾有呼吸道鼻塞、咳嗽或皮疹等症狀。錢政弘提醒民眾,蟑螂會透過糞便、嘔吐物和身體部位汙染食物及表面,日常環境一定要注意整潔,有蟑螂出沒通常代表該處衛生環境不佳,需要改善。不過錢政弘也說,誤食蟑螂的情形在台灣非常少見,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曾有一名老翁出現噁心、想吐症狀,就醫照胃鏡後才發現他的胃部有隻死蟑螂。去(2024)年10月印度也傳出一名23歲男子逛夜市後有胃痛、消化不良狀況,就醫後才發現腸胃裡有一隻3公分的活蟑螂;當地精通腸胃病學的一名博士就表示,萬一活蟑螂在人體內死亡,經過人體消化後,恐怕會導致宿主得到傳染病,影響健康狀況。日本一名昆蟲料理研究家內山昭一則表示,人類胃酸很強,活蟑螂吃下肚不會在胃裡繁殖,但吃蟑螂死亡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要一次大量吃下或是蟑螂引發過敏,才可能導致休克死亡。

饗饗59人食物中毒 9成吃過生魚片…恐是感染1病毒
台北市信義區「饗饗微風店」爆出疑似食物中毒,截至昨(12日)上午9點累計59人通報送醫。衛生局觀察通報個案的潛伏期和症狀,都和諾羅病毒類似,而且幾乎都有吃生鮮海產,8、9成有吃生魚片,推測可能是工作人員沾附病毒,也不排除消費者或食材本身就遭病毒污染而傳播。據了解,微生物檢驗要1至2周,結果最快本周出爐,後續還要參考疾管署針對人體檢體及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判定是否為食品中毒;假如確定為食物中毒,會依《食安法》綜合評估業者的營業額、資本額、中毒人數等,開罰6萬元至2億元罰鍰。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說明,通報就醫個案8、8成都有食用生魚片,約一半有吃生蠔、干貝,而諾羅病毒主要藉由空氣、水、水產品傳播,可能是工作人員沾附病毒,但也不排除是消費者或食品就遭諾羅病毒污染,甚至也有可能是民眾如廁時傳播出去。根據業者提出的復業檢討資料,也有可能是生鮮食材遭受諾羅病毒、病原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因此還需要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了解。衛生局已稽查饗賓集團旗下自助餐廳,發現饗食天堂京站店、信義店、旭集信義店均有衛生缺失,最快今天進行複查。林冠蓁表示,自助餐廳的食材風險較高,也較容易發生交叉污染,至於饗賓旗下其他餐廳本來就在例行稽查排程中。

美國好市多公告召回「感冒藥」原因曝光 原廠生產時「遭異物汙染」
美國知名批發零售商好市多(Costco)近日突然宣布召回品牌「Kirkland Signature」的一款感冒藥「Severe Cold & Flu Plus Congestion」。該款藥物曾於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這段期間進行販售,而好市多之所以召回,是因為製造商LNK International主動通報,表示有一個特定批次的產品遭潛在異物污染。根據《地鐵報》報導指出,LNK International的公開信中提到,此次受影響的藥物批號為P140082。LNK International提醒,勿使用任何屬於該批次的剩餘產品,並將其退回至當地好事多進行全額退款。而雖說召回原因是藥物遭到汙染,但LNK International的公開信中並未具體解釋污染細節或因該藥品導致健康問題的案例。報導中提到,近期美國好市多發生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召回的事情,先前Handsome Brook Farms因沙門氏菌污染風險,就自主召回約10,800個有機牧場飼養雞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表示,這些雞蛋於2024年11月22日曾分發至25家好事多門市,FDA也在聖誕節前,將該警報升級為Class I級別,強調可能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甚至有致命風險。除此之外,早在2024年10月時,好事多就曾因該產品疑似李斯特菌污染,下架召回可疑產品Kirkland Signature煙熏鮭魚,11月時也曾因未標示含有牛奶成分,違反食品標籤規定,所以召回79,200磅Kirkland Signature奶油。

飼主注意!寵物鮮食檢出沙門氏菌「恐感染人類」 不合格名單一次看
農業部與縣市政府配合辦理寵物食品例行性衛生安全稽查及滾動式專案稽查,提高抽驗件數。今年第三季(7-9月)除例行性稽查外,並加強辦理「鮮生食類寵物食品專案稽查」,共完成144件寵物食品(含48件鮮生食類寵物食品)抽樣檢驗(犬專用58件、貓專用45件、犬貓共用41件),其中計6件產品不合格。農業部說明,不合格6件產品檢驗結果分別為法娃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之「生鮮食肉骨餅、生鮮食肉骨棒」等4件產品,檢出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陽性;壹士達寵物有限公司生產之「喵洽普鮪魚凍乾」,檢出重金屬汞含量3.38 ppm超出安全容許量標準(0.4 ppm);圓寵有限公司生產之「卡尼生肉餐羊肉生肉餐-犬貓生食」,檢出沙門氏桿菌陽性。針對不合格產品,所轄縣市政府動物保護主管機關均於接獲檢驗結果後依權責進行調查,依動物保護法第23條之2封存未出貨產品,命業者通知下游通路商下架該商品,並將依動物保護法第27條第1項第9款規定,裁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農業部與縣市政府配合辦理寵物食品例行性衛生安全稽查及滾動式專案稽查,共6件產品不合格。(圖/農業部提供)農業部提醒,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與雞蛋製品、肉類與肉類製品等,當食物保存不當,沙門氏菌易在高溫下大量繁殖傳播,且沙門氏菌在人類和寵物中都可引致嚴重或致命的感染,其中寵物可經由進食受污染的寵物食品,出現沙門氏菌感染,而人類接觸受污染寵物食品、受感染寵物及其糞便,都可能受到感染。農業部建議,寵物食品加工過程中應充分加熱,避免生食禽肉類、蛋類,並防止鼠、蠅、蟑螂等病媒接觸食物,坊間鮮食之寵物食品,消費者選購應特別注意。農業部呼籲,寵物食品製造及輸入業者應加強產品衛生安全,建立自主品管能力及風險管理,並應於其產品包裝上清楚標示,避免誇大其宣稱;販售業者則應販賣包裝完整且標示清楚的產品。寵物飼主選購相關產品時,切勿購買來歷不明或標示不清的產品,藉以杜絕不良產品的流通,並請依照包裝標示之方法保存及餵飼,以維護其品質及確保寵物的健康。

常吃冰箱剩飯罹患胃癌 專業醫示警:3種食物不能久放
中國北京一名36歲的常姓女子,因長年習慣吃冰箱中的剩飯剩菜,結果後續被確診患胃癌。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討論。而也有醫師解釋,冰箱只有低溫功能,並不具備殺菌功能,而有3種食物其實是不能放冰箱太久的,免得對健康造成威脅。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常女由於工作忙碌,每週只買一次菜,買來的菜大部分存放在冰箱裡。由於他不願浪費食物,即使有些菜已放置許久,他也捨不得扔掉。有時甚至擔心沒時間做飯,便一次性煮很多,剩下的部分隔天再微波加熱來吃。而近期常女頻繁出現腹脹、胃痛等不適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胃病,於是自行購買胃藥服用,但症狀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最終他為此前往醫院檢查,沒想到診斷結果竟是胃癌。醫生推測,常女長期食用存放過久的剩飯剩菜,這些食物中的致病菌可能是她患上胃癌的原因。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生高建凱、宣傳部的董麗琪表示,冰箱的低溫雖然可以延長食物保存時間,但卻無法徹底滅菌。除此之外,冰箱可能藏有沙門氏菌、杆菌性痢疾、志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這些病菌感染後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導致敗血症等並發症。醫生也特別提醒,有三類食物不宜長期存放在冰箱中,以免對健康造成威脅:第一類是主食類,包括糕點、小麥、花生、大米、玉米和高粱等食材。這些主食類食物容易發霉,長期放在冰箱中可能滋生黃曲毒素,這種毒素不僅有中毒風險,還可能致癌。第二類是海鮮和河鮮類,例如魚、蝦、螺、蟹和蚬等。這類食物放置過久,其中的鹽溶性蛋白質會流失,導致人體中毒,還有可能滋生李斯特菌,引發中毒、腹瀉、甚至是腦膜炎等嚴重後果。第三類是堅果類食物,包括開心果、花生、核桃、杏仁、瓜子和腰果等。這些堅果類食品在冰箱中長期保存容易發霉,同樣可能產生黃曲毒素,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醫生也強調,冰箱並不是萬能的保鮮工具,低溫只能延緩細菌生長,但無法殺菌,長期食用存放過久的食物會對健康產生潛在風險,民眾對食物的保存仍需謹慎。為了自身健康,民眾也要避免長期食用剩飯剩菜及過久存放的食物。

洽公返國腹瀉不止!以為腸病毒 醫「1招」快速揪出元兇
59歲許先生日前返國後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炎,但服藥後腹瀉沒好轉,只好再掛急診,經化驗糞便並採用快速核酸檢測套組分析後,1小時內就發現「阿米巴性痢疾」陽性反應,趕緊先投藥治療,隔天顯微鏡檢查也證實有阿米巴原蟲囊體。快速核酸檢測有效協助醫療團隊即時處置,此次治療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Clinical Laboratory》,證實此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阿米巴性痢疾症狀不明顯 可能導致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佑達表示,「阿米巴性痢疾」是痢疾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份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一旦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往往會引發腸道症狀,造成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腹瀉)或便秘,並伴隨發燒引起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等症狀。林佑達指出,該疾病可能導致如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可能蔓延到肺部、腦部等其他器官,對患者健康帶來極大威脅。這種疾病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尤為常見,傳統會以顯微鏡檢查糞便檢體,但往往需要1-2天較長時間,可能使患者病情加重,錯失早期治療機會。傳統鏡檢耗時 快速核酸檢測有利即早診斷檢驗科組長周雍哲表示,傳統顯微鏡檢查是診斷腸道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其操作繁瑣且敏感度低,可能導致診斷耗時,若透過「多重聚合酶連鎖反應(multiplex PCR)」的檢驗分析技術,能夠同時快速檢測多種腸道病原體,包括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毒(如諾羅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以及寄生蟲(如痢疾阿米巴、梨行鞭毛蟲)等22種病原體,也可大幅提高治療效率。把握黃金治療期 這樣做降低感染風險林佑達也強調,如有症狀或檢驗陽性者,務必即早就醫治療,以免持續感染他人,平時則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要吃熟食及喝煮沸的水,以及避免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降低感染風險。

戶外婚宴慘變「蒼蠅酒席」害孩童染病!莊園業者致歉曝原因:鄰近雞舍未消毒
婚姻大事一生可能只有一次,要是意外搞砸恐會留下終身遺憾,一名網友控訴,近日家人在新竹縣某莊園舉辦戶外婚宴,怎料現場竟遭大量蒼蠅入侵,導致賓客「邊吃邊趕蒼蠅」,甚至還有孩童吃完喜酒後身體不適,入院住了5天。對此,業者發出聲明稿致歉了,同時強調將對「不實指控」依法蒐證。一名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曬出多張驚悚照片,發文表示姐姐近日在新竹的黛安莊園辦婚宴,怎料buffet區、餐桌上竟被蒼蠅大軍攻占,現場成千上萬隻蒼蠅四處紛飛,令人雞皮疙瘩掉滿地,引起衛生憂慮。原PO氣憤透露,莊園業者當下不但沒採取任何積極行動,也沒有出面道歉,害得新人夫婦要一桌桌鞠躬道歉,更嚴重的是,還有賓客疑似吃到受汙染的食物出現不適,「姐夫的姊姊小孩吃喜宴吃到送醫院 住了四五天還沒出院…醫生懷疑是沙門氏菌。」針對遭控環境不潔,黛安莊園今(10日)提出4大點回應了,以下為聲明稿內容:謹此就2024年11月2日於黛安莊園舉行的午宴事件,作出以下聲明。當日因颱風過後鄰近雞舍消毒未及,導致蒼蠅數量異常增多,給新人及賓客造成極大困擾,我們深感抱歉,我們對於未能控制當天之突發環境因素深表歉意。事發突然,我們已盡力處理,但未能及時控制此嚴重狀態,誠心向所有受影響的賓客與新人致歉。事件經過黛安莊園自開業十年以來,專營婚宴六年,從未遭遇如此情況。此次事件起因於康芮颱風登台,帶來連日豪雨及強風直至11月1日晚上10點,令我們無法提前進行必要的環境消毒或添購設備,更無法預料鄰近雞舍的狀況。11月2日放晴,早上9點之後,蒼蠅才逐漸增多,至中午時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當日應變措施在11月2日早上,我們已緊急進行噴藥處理,但因婚宴將開始,無法使用高劑量驅蟲藥物,避免賓客健康受影響。過程中我們也使用物理性黏蠅板、驅蟲香、白醋噴霧及電動驅蠅風扇,並加強廚房衛生,所有菜色在開餐前均覆蓋保鮮膜並保溫處理。用餐期間,我們即時更換受到影響的菜色,並請里長到場協助後續鄰里溝通。婚宴結束後,我們已向新人當面致歉並提供補償。新人於隔日再次到莊園要求賠償,我們也再度即刻致歉並處理賠償事宜,與新人及其父親達成共識。此外,我們隨即關注到新人親屬一位小朋友身體不適,並在第一時間於群組致意並表達前往關懷之意。事後處理及改善婚宴後首個工作日,我們已與鄰居溝通環境改善事宜,每日追蹤鄰近雞舍消毒狀況,莊園內也加強清潔與消毒。11月8日衛生局派員關切,當日蒼蠅數量已顯著減少,但我們仍持續採取防範措施。關於社群與媒體報導的回應1. 針對賓客在Google評論上的不滿,我們同理賓客的感受,虛心接受批評並將盡最大的努力避免類似事件發生。2. 有關鄰近雞舍的狀況,該雞舍兩年半前停業,近期才重新營業,新人簽約時並無雞舍存在,過往並未因該雞舍引發此類問題。3. 關於環境消毒,我們每月定期進行2至3次消毒,婚宴前亦會加強,此次因颱風影響無法如期執行,並非未履行常規消毒。4. 有關處理及賠償事宜,如前所述,我們已按情況盡力反應並持續跟進後續狀況。5. 我們已全力配合媒體報導,邀請其到莊園、其他受害鄰居、鄰近雞舍實地了解狀況,並無逃避或迴避。再次向所有受影響的賓客致歉。我們已竭力處理突發情況,並將持續改進與加強防範措施。黛安莊園始終致力於提供美好的婚宴體驗,大家的敦促跟關切對我們來說都彌足珍貴,但對於任何不實指控或騷擾其他新人及廠商之行為,我們也將依法蒐證,保護名譽及合法權益。感謝大家的關心與理解,目前莊園環境已恢復正常,我們將繼續為每一對新人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莊園婚禮驚見「蒼蠅群飛亂舞」…新人被迫一桌桌道歉 賓客氣炸:小孩吃到住院
婚姻大事一生可能只有一次,要是意外搞砸恐會留下終身遺憾,一名網友控訴,近日姐姐在新竹縣某莊園舉辦戶外婚宴,怎料現場竟遭大量蒼蠅入侵,導致賓客「邊吃邊趕蒼蠅」,甚至還有孩童吃完喜酒後身體不適,入院住了5天。對此,業者也回應了。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曬出多張驚悚照片,發文表示姐姐近日在新竹縣某莊園辦婚宴,怎料buffet區、餐桌上竟被蒼蠅大軍攻占,現場成千上萬隻蒼蠅四處紛飛,令人雞皮疙瘩掉滿地,引起衛生憂慮。新竹縣某莊園婚宴會場遭大量蒼蠅入侵,導致賓客「邊吃邊趕蒼蠅」。(圖/擷取自Facebook/爆料公社)原PO氣憤透露,莊園業者當下不但沒採取任何積極行動,也沒有出面道歉,害得新人夫婦要一桌桌鞠躬道歉,更嚴重的是,還有賓客疑似吃到受汙染的食物出現不適,「姐夫的姊姊小孩吃喜宴吃到送醫院 住了四五天還沒出院…醫生懷疑是沙門氏菌。」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覆,「好噁心喔」、「這數量太誇張啦!」、「這個蒼蠅數量好值得當場翻桌欸」、「這也太雷了吧⋯⋯核彈等級」、「太衰了,遇到這種店」、「這太狂了,我沒有勇氣吃」、「這太扯了吧⋯這環境別說用餐了,連坐在那裡我都覺得渾身不舒服」、「很不負責任的商家,不事先告知,提出備案、解決方案,放任這種狀況不管,破壞新人一生一次的婚禮,真的很過分!」對此,涉事莊園業者也發聲致歉了,「真的十分抱歉造成新人以及賓客困擾,莊園是第一次遇到大量蒼蠅我們自己也相當驚嚇並在活動中不斷調度人員來撲滅驅趕蒼蠅,後續立即去了解原因,疑似鄰居雞舍管理不當以及颱風下雨過後造成附近滋生害蟲,新人以及莊園都是受害者,目前莊園已有做噴藥消毒撲滅害蟲,莊園已與附近養殖業者以及環保署反應,請附近養殖業者消毒並維護好周圍的環境,不再發生此次情況。之後也會持續加強消毒的動作,讓新人與賓客不再被蒼蠅害蟲影響,造成不便深感抱歉。」

中年男愛吃生醃海鮮 肚裡驚見7條活寄生蟲…還有無數蟲卵
大陸一名53歲曾姓男子上腹部不適近半年,最近疼痛情況更是加劇,就醫發現膽道有結石,還有7條活生生的肝吸蟲,原來他愛吃生醃海鮮。據廣州日報報導,曾男上腹部不適近半年,最近越來越痛,就醫發現有膽囊結石、膽管炎,手術後醫師更是發現,他的膽有結石,還夾出7條活生生的肝吸蟲。醫師說,原本手術只要一個多小時,但因為夾肝吸蟲延長到5個多小時,因為蟲在亂鑽,而膽道內還有無數的蟲卵,把蟲卵和蟲屍沖掉很費時。曾男坦言,他平常很愛吃生醃,如生醃蟹、生醃雪蛤,生醃魚每2個月也會吃一次,月初才大吃一次,他雖然知道有寄生蟲,但身體都沒不舒服以為沒事,他知道自己的膽有問題,可能是抵抗力太低了。南城醫院外科主任阮舜說,民眾常吃網紅生醃,體內都可能會有寄生蟲。據悉,中華肝吸蟲肝吸蟲感染症的成蟲,可以寄生在膽中20到25年,輕症者症狀不明顯,蟲體過多會引發細菌感染等。報導稱,肝吸蟲感染症事大陸最嚴重的食源性寄生蟲疾病之一,吃生醃除了有肝吸蟲,也可能用沙門氏菌等,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都會有大量的寄生蟲。阮舜提醒,家中切魚的砧板、菜刀要及時清洗,生熟廚具也要分開。至於要如何百分之百遠離寄生蟲,阮舜說,就是加熱。

小心半熟蛋!醫生揭「食用生蛋」風險:嚴重會危及生命
許多人喜歡半熟蛋的口感,但其實背後其實隱藏著健康風險,近期前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兼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表示,除了衛生風險外,生蛋白還含有抑制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健康。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在其影片中指出,從營養學角度來看,不建議生食雞蛋。除了衛生風險外,生蛋白還含有抑制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健康。吳其穎解釋,生吃雞蛋最大的風險來自衛生問題,因為雞蛋在母雞體內形成時,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如果品質控管不當,食用受污染的生蛋可能會導致腸胃炎,症狀包括嘔吐、腹瀉,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或菌血症,嚴重時危及生命。此外,吳其穎提醒,生蛋白中的某些物質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維生素B7)的吸收,生物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長期缺乏可能導致掉髮、指甲脆弱等營養不良症狀,因此頻繁食用生蛋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建議,為了兼顧美味與衛生,最好選擇全熟蛋。至於生食雞蛋,除非特殊情況下少量品嘗,否則基於健康與衛生考量,應盡量避免。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指出,依據資料顯示,生食或攝食未加熱完全的蛋品會引起沙門氏桿菌食品中毒。沙門氏桿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此菌所引發的食品中毒,其症狀包括噁心、腹痛、嚴重腹瀉、脫水、偶發性頭痛,有時會有輕微發燒、腹瀉和食慾不振達數天之久。由於此菌不耐高溫,充分加熱煮熟,即可將此菌殺滅。因此購買生鮮雞蛋宜儘量選購洗選蛋,否則挑選雞蛋後,應立即洗手,以避免交叉汙染。衛福部表示,生蛋白中含有白素(Avidin),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利用與吸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破壞白素也可消滅病菌,免除致病的危險,且加熱後雞蛋中的蛋白質才容易被人體吸收。

拿蛋「敲碗邊緣」恐害腹瀉 專家揭正確打蛋方法
不少人為了方便,會習慣用碗的邊緣來打蛋,然而有專家指出,這樣做可能會讓蛋殼上的沙門氏桿菌掉回蛋液中,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根據料理網站《The Kitchn》的專家說法,若是利用碗邊緣敲蛋,蛋殼上的細小碎片可能會掉進裝蛋的容器裡,而這些碎片可能含有沙門氏桿菌,會污染食物。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因此專家建議,應該在堅硬、平坦的平面上敲擊蛋,使蛋殼產生微小裂痕,然後用手將蛋殼撥開,讓蛋白和蛋黃滑入容器中,這樣可以減少蛋殼和細菌混入蛋液的風險。事實上,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官網上刊載,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沙門氏桿菌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2位,2018年歐盟因沙門氏桿菌造成食源性疾病之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在台灣則排名第4。食藥署說明,人體在誤食沙門氏桿菌後4至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而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至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2至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食藥署指出,一般針對沙門氏菌造成腸胃炎的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不過一些特殊病患,例如新生兒(小於三個月大)、大於50歲以上的長者、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腫瘤患者、HIV感染者、有人造植入物的病人(人工血管、心瓣膜、人工關節等)、以及鐮刀型貧血患者,若出現持續性高燒、疑似菌血症或腸道外感染的情況,則應接受抗生素治療,以避免發生移轉性的感染。

1頓燒烤竟吃到命危!27歲女燒到40度「多臟器功能衰竭」 醫生揭原因
大陸27歲女子小李(化名)近日和朋友在外面吃了一頓燒烤,回家後逐漸出現發燒、肚子痛等症狀,次日情形非但沒有好轉,一測體溫已經燒到了40攝氏度,同時伴隨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經過詳細檢查,醫生診斷小李罹患腸道感染、敗血症,導致感染性休克,並伴有多臟器功能衰竭,情況相當危急。《溫州晚報》報導,今年27歲的小李上月12日和朋友在外吃了一頓燒烤,不料回家後逐漸出現了發燒、肚子痛等症狀。次日,小李的情形非但沒有好轉,一測體溫竟然已經燒到了攝氏40度,同時伴有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小李家人見狀,趕緊帶著她趕往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學院路急診科就診。經過一連串的詳細檢查,醫生診斷小李罹患腸道感染、敗血症,導致感染性休克,並伴有多臟器功能衰竭,情況十分危急。幸運的是,經過10幾天的對症治療和醫護人員精心護理,小李的生命跡象逐漸穩定,最終轉入普通病房繼續觀察。醫師程碧環表示,未烤熟的肉類含有各類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和彎曲桿菌等,稍有不慎就會引起食物中毒,加上現在正值酷暑,食物容易腐敗,提醒民眾多注意,若身體出現不適,需盡快就醫。

台北多家名店遭衛生局開罰 「珍煮丹、覺旅咖啡」都驗出大腸桿菌超標
天氣逐漸變熱,夏天是飲冰品的消費高峰,為了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台北市衛生局也進行散裝飲冰品配料抽驗,其中多家知名店家飲冰品被檢出腸桿菌科或防腐劑不合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食用飲冰品的衛生安全及品質,自今年4月下旬起抽驗散裝飲冰品配料,第2波共計抽驗111件,包括40件冰品、18件食用冰塊、37件飲料、8件熟配料及8件配料等,檢驗結果9件不符合規定,包括「黑丸嫩仙草古亭店」的四季青茶(含冰塊)、「珍煮丹(內湖江南)」的橙香鮮茶(原汁含冰塊不含配料)、「烈奶茶(忠孝復興店)」的金麥文火烏龍(含冰)、「杏玥冰坊」的紅豆牛奶冰(不含配料)、「橫濱牛排(南京微風店)」的香草霜淇淋、「馬祖奶茶(文山木新店)」的奶茶(不含冰塊不含配料)和「Journey Kaffe覺旅咖啡」的巧克力香蕉冰沙等。台北市衛生局指出,此次抽驗95件飲冰品,包含冰品、食用冰塊、飲料及8件熟配料,依類別檢驗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沙門氏菌、腸桿菌科、大腸桿菌、大腸桿菌O157:H7、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及香豆素,其中25件飲冰品初抽結果不符規定,經通知業者限期改善,複抽結果仍有7件產品不符規定,針對不符規定業者,台北市衛生局也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及同法第48條第8款之規定,處分製造業者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腸桿菌科被用來作為監測水、飲冰品及食品衛生指標之一,或是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如超過標準,即表示在製作過程當中的衛生狀況、食材、器具及包裝過程可能遭受污染,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所造成,至於常溫保存更是微生物繁殖的最佳環境,過高的腸桿菌科會進而影響飲冰品品質並縮短其保存期限。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業者應重視製作過程、環境衛生及自主管理情形,包括產品品質衛生、人員衛生等,從業人員應重視個人衛生做好定期體檢,注重手部清潔消毒,若有傷口則需妥適包紮處理,並戴上不透水手套。注意冰箱儲存溫度管控,食材適量準備,未使用者適時冰存;定期更換製冰機或飲水機濾心等衛生自主管理工作,以確保消費者權益。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79。

女大生醬料碟放守宮 疾管署揭「這病菌」可傳人…美曾爆16州感染
一名元智大學女大生日前私自攜帶守宮到壽司郎用餐,並將寵物放在醬料碟上引爆爭議。針對衛生疑慮,疾管署今(25日)表示,人類接觸守宮、壁虎等兩棲爬蟲類,可能感染其帶有的沙門氏菌,民眾如有接觸,務必保持良好手部衛生並常洗手避免感染。該名女大生原在IG限動分享「碟上守宮」照片,並寫下「壽司胖胖包」,遭其他網友截圖並Po在Dcard,經轉傳後掀起網友兩極熱議,其中又以守宮是否會「汙染」醬料盤,最引發網友討論。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則說明,沙門氏菌感染症、大腸桿菌感染症、隱孢子蟲病、芽孢梭菌感染症及曲狀桿菌症等疾病,為兩棲爬蟲類相關傳染疾病,即使是健康的爬行和兩棲動物,其消化道也可能攜帶最常見的沙門氏菌。曾淑慧指出,守宮、壁虎等爬蟲類可能帶有該菌且無症狀,並具傳播能力;民眾如接觸爬行動物或其環境,沒洗手觸摸臉、眼或嘴等部位,就有感染沙門氏菌風險,以及產生可能的傳播。加拿大衛生部今年5月發布調查報告,指當地至少7地區的沙門氏菌感染,在流行病學上可能與直接或間接接觸守宮有關;美國2015年也有16州因飼養守宮感染沙門氏菌事件,20例個案中有3人重症住院。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如接觸守宮或壁虎等寵物後,務必保持良好手部衛生、常洗手,避免可能的沙門氏菌等病原菌感染。另外,桃園市衛生局因消費者不屬食安法規範對象,僅能對業者就消費者攜帶寵物入店用餐,應根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有管制措施,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否則開罰。台灣壽司郎則擬將對女大生採取法律行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