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
」 關稅 美國 川普 關稅政策 中國
民進黨民調賴總統滿意度57.3% 卓榮泰45.3%
民進黨今(16)日由發言人吳崢、韓瑩在下週5月20日總統賴清德就職週年前,公布賴清德總統就職一週年國政民調結果。韓瑩表示,根據民進黨民調中心調查顯示,賴清德總統的滿意度來到57.3%,不滿意度則是40.2%;卓榮泰院長的滿意度則有45.3%,不滿意度為38.3%,滿意度皆高於不滿意度,且賴總統甚至接近六成,顯見賴清德總統與行政團隊一年來,無論在內政與國防外交,都獲得民眾高度肯定。民進黨公布行政團隊民調高滿意度,是否有意破除內閣將在520大幅改組的傳言,仍有待觀察。韓瑩表示,根據數據顯示,自賴總統就任以來,滿意度皆持續維持在五成以上的高水準,而今年四月份時,全球面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新變局,賴總統滿意度一度來到46.7%,但滿意度仍高於不滿意度。隨後政府立即站穩腳步、審慎因應,提出五大因應策略與產業支持方案,並提出特別條例應對,賴總統滿意度於本月份隨即回升,並來到新高的57.3%,顯見政府步步為營,將危機化為轉機,開創新局,獲得國人肯定。韓瑩指出,賴總統上任一年後,面對中共針對台灣日益擴張之野心,片面嚴重破壞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發動多次圍台軍演,在此情況,政府宣示對國防改革的決心,推動國艦國造,對於政府強化國防事務,民調顯示64.5%表示滿意,31.1%表示不滿意;政府表示中國為反滲透法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提出17項因應策略,在維護主權方面,民調顯示63.9%民眾表示滿意,32.6%表示不滿意;政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民調表示58.4%表達滿意,31.3%表示不滿意,並從民調分析年齡層的滿意度,20~29歲的民眾對國防事務、全社會防衛韌性分別有74.4%及73.9%的支持度,顯示我國國民,特別青年族群,對政府強化國防、安全韌性及維護主權部分,有高度共識。韓瑩接著說,對於政府推動外交,民調顯示60.6%表示滿意,34.2%表示不滿意;處理兩岸政策方面,民調顯示56.3%表示滿意,37.7%表示不滿意,並且上述有關國防外交之民調,女性滿意度皆高於男性近5~10個百分點,可見國民對政府外交政策上,有廣泛認同。 吳崢表示,在民調上,民眾對賴總統所宣示打造「健康台灣」政策落實給予高度肯定,其中,卓榮泰院長及內閣推動擴大免費癌症篩檢,支持高達91.7%民眾支持,補助健檢年齡提早至30歲,支持也達到72.7%;其次,就落實「居住正義」上,政府所推行的擴大租金補貼的照顧,得到民眾72.7%支持肯定;此外,政府為青年減壓部分,提高免稅門檻、擴大免稅族群,獲得78.5%民眾支持,同時,實踐投資青年的努力,所推動青年海外圓夢計畫,也得到69%民眾支持;另外,為落實臺灣運動發展,成立運動部的政見,也獲得國人59.7%支持,政府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實,從民調的數據呈現,與國人迫切相關健康及青年照顧上,都讓國人很有感。吳崢表示,行政院日前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的草案,根據該草案編列了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其中針對「編列1500億元強化國土安全韌性」,調查顯示,有64.9%支持,27.5%不支持,7.5%無意見;以年齡層來看20-39歲民眾,有超過七成的支持度,展現出國人,尤其是年輕族群,多數對政府在特別條例中強化國土安全韌性上的支持。此外,針對「編列1000億元撥補台電」的措施,吳崢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有51.9%支持,41.9%不支持,6.1%無意見。支持高於不支持,顯示超過半數的民眾認為,電價對於產業的生產以及民生物價的波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應該儘快撥補。民進黨「總統國政滿意度民調」,訪問時間:2025/05/12~13;有效樣本:1055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3.0%;訪問地區:全國22縣市年滿20歲以上的民眾;調查方法:市話與手機並行訪問。「行政院政策支持度民調」訪問時間:05/07~09;有效樣本:1084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正負3.0%;訪問地區:全國22縣市年滿20歲以上的民眾;調查方法:市話與手機並行訪問。

當小資族遇上股災 投資達人:零錢撿鑽石「這檔ETF」漲逾2成
全球股市4月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震盪,如坐雲霄飛車,如今美中關稅雙降、關係和緩,股災後就是要來撿鑽石!投資達人股海老牛整理出表格,讓小資族不怕高價股買不起,手拿25元以下就能輕鬆包下台股股災後漲最多王牌,其中有10檔1至20元的ETF,有6檔是高股息,第一名是市值型ETF 00905,噴逾20%最強;再來是人氣高股息00940和00918,都漲逾19%。股海老牛在社群媒體表示,4月初台股單日暴跌2065點,但關稅政策暫緩90天,及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後,多數股票開始反彈,所以遇到股災先別慌,仔細觀察下跌原因,便有機會撿到便宜鑽石。這波股災股海老牛也沒缺席,「逢低出手」,撿了800元的台積電(2330)、入手2位數輝達(NVIDIA Corporation)、咬了口蘋果(Apple Inc.),還搭上特斯拉(Tesla, Inc.)電動車。對於深怕股價太貴下不了手,也想撿便宜的小資族,老牛整理出10檔不到25元兼顧低價與流動性的 ETF,有FT台灣smart(00905)、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兆豐永續高息等權(00932)、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富邦旗艦50(009802)、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與中信台灣智慧50(00912)。老牛提到除了「逢低買進」外,「月月扣」也是長期投資方式之一,將市場波動變為自己的提款機,例如每月花3000元買小資ETF,平滑成本、降低單點風險,長期滾出「雪球效應」。另外也有專家給忠告,與其成為存不了錢的月光族,不如強迫自己儲蓄,將錢存下來。

日本擬取消「小額進口商品免稅制」 計畫改收消費稅
川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又祭出各國寬限期90天,與中國的貿易戰也暫時停止,許多國家趁此時商討對策。日本財務省考慮,修改「最低限度規則」,免除小額進口商品關稅和消費稅的制度,並對這些商品徵收消費稅。根據《讀賣新聞》報導,近年來,Temu、SHEIN等中國網購網站,正在各國利用該系統擴大低價商品的銷售。在日本,目前價格低於10000日圓的進口商品,免關稅和消費稅。根據財務省統計,去年進口價值低於1萬日圓的「小額貨物」共1.6966億件,價值4258億日元,成長了5倍。財政部的調查顯示,國內企業對免稅小額包裹制度感到擔憂,包括「海外企業價格競爭力強,對國內企業構成威脅,可能導致國內企業失去市場份額」、「競爭不平衡的影響將很大」。鑑於明年起的稅制改革,日本財務省計劃對小額進口商品徵收消費稅。考慮如要求經營網上購物網站的企業,自行申報繳納消費稅。至於關稅,擔心徵稅會增加通關現場的工作量,政府預計將繼續實施免稅措施。

預言日本7月大地震引赴日恐慌! 漫畫作者回應了
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曾預言日本311大地震,近日更因書中提到「2025年7月5日將發生一場大災難」,引發外界恐慌,甚至連航空公司都都宣布減少航班。對此,漫畫作者龍樹諒呼籲「不要過度被這類訊息左右」,並強調防災意識固然重要,但請勿過度恐慌。根據《每日新聞》報導,70歲的龍樹諒(Ryo Tatsuki)近日受訪表示,自己對這件事保持客觀態度,認為大眾願意關注災害議題是一件正面的事,「希望這份關注,能化為大家加強防災與準備的行動」。龍樹諒也強調,如何解讀這些資訊是大家的自由,「但也要提醒,不要被過度被這類訊息左右,應該多參考專家意見,做出適當的行動」。出版社飛鳥新社則表示,「本書僅為作者個人夢境的創作,並無意圖引發社會恐慌,呼籲讀者面對災害議題時,應冷靜並參考專家建議,謹慎應對」。據了解,《我所看見的未來》是龍樹諒於1999年出版的漫畫作品,後來出版社關閉,成為絕版書,書中描寫她曾經歷的預知夢,也曾預言日本311大地震。2021年,出版社飛鳥新社再版後大賣,截至目前累計銷量已突破96萬冊。不過,書中提到2025年7月5日會發生大災難,位於日本、台灣與菲律賓海域正中心的海面下,因此出現「7/5日本大地震」的說法。近日相關謠言在網路瘋傳,造成日本旅遊市場波動。香港大灣區航空甚至表示,考量到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以及日本7月將發生重大災害的影響,港人赴日意願降低,自5月中旬起至10月底,仙台航線將從每週4班減至3班,而德島航線從每週3班減至2班。對此,信州大學地域防災減災中心主任菊地聰教授表示「民眾務必做好訊息查證,請停下來認真思考。與其避免外出,不如從日常生活就做好應對災害的準備,維持正常生活最重要」。

美對中關稅正式降為30% 高盛同步調降經濟衰退機率
美國政府近期對中美貿易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宣布將從中國大陸和香港寄往美國的小型包裹關稅稅率自120%大幅調降至54%。這項政策轉變發生於華盛頓與北京達成貿易戰暫停90天協議後數小時內,由美國總統川普親自簽署行政命令實施。該命令實質性修改了本月初為圍堵「最低限額」(de minimis)漏洞而實施的高關稅政策,該漏洞原先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國際郵件免稅進入美國且僅需形式檢查,導致SHEIN和Temu等中國跨境快時尚電商在美國快速崛起。據政策細節顯示,今年2月川普政府為圍堵此漏洞,原定自5月2日起對中國包裹課徵相當於貨值120%的關稅或收取100美元統一費用。經調整後,自美東時間14日起稅率調降為54%,而替代性的100美元固定費用則予以保留,同時取消原計劃6月提高至200美元的方案。此舉被視為美中關係「全面重啟」的具體表現,兩國同步宣布將4月2日解放日後相互加徵的關稅稅率各削減115個基點,最終分別降至30%與10%。然而市場反應呈現分歧:貿易戰暫停消息最初刺激華爾街股市暴漲,但美國股指期貨13日顯示開盤走低,歐洲股市僅微幅上揚。瑞士銀行資深分析師Ipek Ozkardeskaya指出:「90天休戰期後的不確定性,將迫使多數企業維持觀望策略,延後重大投資決策直至更穩定的停火協議成形。」值得關注的是,作為緩和舉動,據《彭博社》報導中國已解除實施波音客機交付禁令。針對關稅調整的實際影響,業界反應呈現兩極化。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FR)高級研究員Heidi Crebo-Rediker直言:「對中國進口依存度高的小型企業仍將承受重壓,在歷史高位的關稅環境下,利潤空間持續受到擠壓。」此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曾在記者會上強調:「雙方核心共識是拒絕經濟脫鉤,先前超高關稅實質構成貿易禁運效果,這絕非我們的目標。」然而,跨國產業鏈已出現連鎖反應。雖然中國開放波音飛機交付,且川普中東行促成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與輝達、超微簽署AI晶片供應協議,但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鴻海仍因關稅不確定性下修全年財測。高盛經濟學家同步調整預測,將美國未來12個月經濟衰退機率從45%下調至35%,並將2025年經濟成長預期從0.5%上調至1%,此修正主要考量的是關稅減免與金融環境鬆綁的雙重效益。這輪政策調整可追溯至1930年代制定的「最低限額」貿易制度,最初允許旅客攜帶5美元以下商品免申報入關,如今已引發兩黨議員日益激烈的批評。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仍存變數,歐盟已預先擬定反制關稅清單,與美英達成的新貿易協定形成鮮明對比。業界普遍認為,90天的休戰期僅是漫長談判的起點,全球供應鏈重組仍充滿不確定性。

房市多空戰2/房貸管制鬆綁?央行闢謠假消息 專家觀察「難降息」利多恐再滅
經歷去年第七波打炒房,到今年4月起美國關稅戰打亂全球經濟,房地產市場一片哀嚎,央行總裁楊金龍已多次暗示不降息,對於不動產信用管制,8日楊金龍赴立院備詢表示「將進行檢討」,卻又被外界直接定調「央行政策轉向房市看見曙光」,逼得央行跳出來發聲明闢謠,6月央行理監事會備受關注。本月8日,新聯陽、愛山林、創意家、甲桂林等4大代銷董總齊聚一堂,議論房地產市場一片哀嚎,急向政府喊話「鬆綁不動產信用管制」。創意家行銷董事長王明正表示,從去年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大大衝擊房市買氣,來客量急降3成,今年初有回來一點,但4月川普的高額關稅政策一出,又重挫房市,來客又掉了3成。由於去年下半年起祭出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以及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不僅出現排隊申貸奇特現象,也影響首購以外的購屋人,第2戶房貸戶貸款成數降至5成,可能誤打到一般換屋族,「今年適逢預售屋交屋潮,民眾在辦貸款時困難重重。」愛山林副董事長張境在表示,他在房地產業這麼久,很少看過自住客對銀行貸款這麼焦慮。擔憂下半年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期,台灣景氣不佳,房市再下探,代銷董總們呼籲,「政府應針對房市管制措施進行鬆綁,不溯及既往,並訂出日落、日出條款。」先有央行打炒房,後有川普對等關稅,4大代銷一同表達對房市擔憂,期望政府政策能鬆綁。(圖/林榮芳攝)不過就在同日,楊金龍赴立法院,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提出質詢指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已有下降趨勢,建議央行進行總量管制的檢討,一般民眾的房貸可免除在總量管制的範圍。楊金龍回應,將進行滾動式檢討。不過此番言論最終卻被臉書粉專帶風向直接定調成「貸款鬆綁」的房市利多,逼得央行13日發聲明強調,「並無本行將調整信用管制措施,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改成只限法人之情事。未來本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是否調整,將由本行理事會綜合考量信用管制措施之執行成效,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後決定。」而對於另一項房市利多「降息」,恐怕在即將到來的6月央行理監事會議更是盼不到,儘管歐洲多國和中國都已對利率做調整,川普也不斷呼籲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但楊金龍已多次暗示不降息。台經院院長、央行理事張建一表示,本來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還有2%,因為川普關稅戰,可能造成需求減少,加上油價跌,今年大概1.8、1.9%,國內經濟表現穩健。去年他也曾透露,楊金龍認為CPI降到1.5%之下才有降息機會。他說,「今年沒有降息的空間!」實際將依理監事會討論而定。同時也是央行理事的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今年沒有降息空間。(圖/報系資料庫)對於當前央行的管制政策,張建一也解釋,前幾年大家都從銀行借錢買房,使銀行放款集中度過高,並且預期房價持續飆漲,變成賭「寬限期」等房價漲再賣掉,「央行從來不想打垮房市,但也不希望剛性需求被高房價扭轉,未來連年輕人都不敢買房。」張建一表示,現在房價所得比40%,等於房貸族將所得近一半都拿去繳房貸,因此不敢結婚、生小孩,「房價不是不能漲,但薪水要拉高,房價所得比慢慢降,讓年輕人有能力繳房貸。」他也提醒,「剛性購屋需要量力而為,投資、投機要注意風險!」多變時局,民眾今年可否買房?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認為,台灣現在仍面臨台美關稅談判塵埃未落定、新台幣匯會不會再急升之變數,不論是任何投資或重大決策,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要跟著市場起舞。「除非是超剛性的需求,否則就退場觀望,靜等7月初關税觀察期結束後第一波塵埃落定再說;其次看928檔期推案量價,看是否真有破盤價再考慮進場。」張欣民說。華友聯董事長陸炤廷建議購屋民眾選擇有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好、具產業題材或捷運加持的房子,較具有保值效果。(圖/報系資料庫)政大地政系主任孫振義則認為,有自住需求的民眾,可以勇敢買,反正30年內一定不虧,置產抗通膨;若有穩定租客需求的標的,進行投資兼收租尚可行,拗個10年不信房價盼不回。大罷免塵埃落定前,估計台灣房市不會有太嚴苛的打房政策,而危老條例延役、選擇性信用管制微幅放寬等政策,是目前比較可以期待的。華友聯董事長陸炤廷也提出4個買房建議,若資金無虞,選擇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好、學區完善的自住型產品,較具長期保值力;具產業題材或捷運加持的地段,中長線發展潛力大;另外,中小坪數、低總價的首購型2~3房,市場接受度高,未來轉手風險較低;中古屋議價空間大,比起新案可能有更多的讓利,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另有3種情況碰不得:純投資、預期短期獲利者,目前仍有信用管制,轉手難度高;邊陲重劃區、開發題材尚未兌現的區塊,空屋率高、短期缺乏基本面支撐;坪數過大、總價過高的產品,即使有資金,也不建議重倉配置。

房市多空戰1/股、匯上沖下洗房市最穩?專家兩派論戰「川普是史上最大變數」
今年房市進入「極端型氣候」,從川普關稅戰、股市動盪、新台幣飆升,房市一下子被打趴,一下子又成最穩資產,讓房市預測淪為「大型翻車現場」,CTWANT採訪多名業者及專家,對於後市看法不一,有的竊喜,直言新台幣升值是房市「救命草」,有的憂心關稅戰恐重創經濟不利房市,多及空兩派交戰。去年下半年歷經限貸令、最猛第七波打炒房等「金龍風暴」,原以為今年將撥雲見日,年初市場確實也有所回溫,沒料4月底又因川普祭出高額關稅政策,打亂全球經濟,美股跳樓式下墜,台股單月也跌逾3000點,才剛起色的房市也再度被打趴。孰知,5月新台幣一路狂飆走揚1成,一度衝上29元,市場預期國際資金回流,房市突又出現「救命草」。「百年來前所未見,聞所未聞!」多名業者和專家紛紛驚嘆市場變化快速,已難以預測。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更是形容,「川普是有史以來最難捉摸的股市與房市變數!」一向分析犀利的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也看傻,去年底市場一面倒看跌房價,結果現在看來房價竟然最穩,比股、匯、債都還要穩。他自嘲,川普這樣亂下去,突然有種「經驗無用論」的感覺。今年4月以來,美股、台股暴跌,財富縮水,全球經濟看衰,市場觀望氛圍濃,據了解,北市有豪宅產品傳出退訂情況,代銷業者也紛紛反映來客、成交數減少。一位地產人士坦言,「確實市場有差一點,對經商的老闆們而言,這時心思都在國際局勢和關稅。」遠雄房地產總經理張麗蓉認為,高關稅與匯率升值都對房市有影響,當股市不確定性過大,房市的穩定性反而成了避風港。(圖/林榮芳攝)然而,5月初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快速升值,讓出走的國際資金有機會回流,成為業者的一塊浮木。遠雄房地產總經理張麗蓉立馬喊出,股匯市雙震,「房市的穩定性反而是資金避風港!」台南豪宅品牌上曜集團董事長張祐銘也認為是「短空長多」,他說,前幾年美債利率有5%,很多人不買房,把手上現金換成美債或美金定存,現在美金貶值出現拋售,資金有機會轉回台灣。雖然新台幣升值也將對出口產業受到衝擊,但他認為台灣很多隱形冠軍,在全球設有工廠的會想辦法去調整供應鏈。華友聯董事長陸炤廷看法則持平,股市大幅波動、匯市走升,削弱金融資產吸引力,反而不動產相對穩健,對房市產生避險買盤;但,央行信用管制仍在,加上總體經濟信心不足與企業投資保守,仍將拖慢整體市場動能。張欣民認為,面對這史上最大的變數,不論是任何投資或重大決策,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要跟著市場起舞。(圖/黃鵬杰攝)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就提醒,台美關稅談判未明前,國內電子及傳統產業的接單將產生極大變數,總體經濟環境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將使企業保守看待今年的資本支出計畫,不動產投資人短期內也抱持觀望,預估未來半年房市將修正,僅自住需求仍受政策保護。至於新台幣升值對房市的影響,她中性看待,短期內可能不明顯,長期影響則需視整體經濟和政策走向而定。入行逾50年的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則維持一貫鐵口直斷洞悉市場,若房市股市處於多頭,匯率強升具有推升效果;但目前房市正處下修階段,匯率強升,短線熱錢大增、Parking套匯資金增多,只能對股市房市帶來短線短期興𡚒與樂觀預期心理,但隨之而來對基本面經濟的衝擊加劇,預期下半年GDP會產生重大衰退,必然更不利房市的未來走勢。李同榮認為,中美關稅談定90天,對台灣房市下跌趨勢不變,影響多寡而已。(圖/CTWANT資料)「現在大環境很差,壓力很大!」雖新台幣匯率升,有利房地產,但創意家行銷董事長王明正也擔心,中長期將影響出口產業的發展,經濟受到影響,內需市場、房市也會有所衝擊,建議當前政府應馬上針對房市管控政策進行鬆綁。面對市場上沖下洗,甲桂林代銷總經理陳衍豪放平心態認為,不管台幣升或貶,變動幅度太快太大都不是件好事,目前影響市場變化的因素很多,不覺得單就匯率升值就能扭轉目前房市較淡的局勢,但短期休息一下,也不是壞事。

關稅戰熄火避險需求降溫? 全球股市狂飆金價最高點跌落9%
美中關稅戰歇火90天,市場分析避險情緒可能減弱,削弱黃金避險與內需股需求,將資金轉向成長型或外銷類股。今(14)日黃金亞洲電子盤至截稿前轉弱,從每盎司3500美元下跌至每盎司3,228.66美元。美國、中國(12)日發布會談聯合聲明,提到願意降低對彼此高關稅稅率,緊張關係緩和,削弱市場對黃金避險需求,金價近日落至每盎司近3200美元水平,較歷史高位回落約9%。引述《香港電台》僑鑫金融集團大宗商品主管張強生認為,中美貿易談判仍可能出現波折,投資者未有因應談判進展而大幅出售黃金。 他認為,面對不確定性,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加上金價升幅可抵銷利息成本,估計金價跌至3000美元左右會有支撐,下半年可能再次創新高。外匯專家指出,金價試著在3200美元築底,若能守住3200美元就會再往上攻,若失守要再上攻不容易,需要時間,但還沒到走空。也有分析師認為,短期內金價波動偏大,但各國央行也可能趁金價回落之際,持續增加黃金儲備,支撐金價位,甚至喊出2029年前有機會見6000美元。加上美國聯準會(Fed)理事庫格勒表示美中協議減輕關稅帶來衝擊,降低美聯儲採取行動的必要性,迫使金價下跌至3216美元,惟後買盤逢低承接,激勵金價反彈至3260美元。臺灣銀行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認為,雪梨金市昨(13)日以每英兩3232.95美元開市,受到中美貿易協商出現進展影響,市場資金轉向風險性資產,黃金角色已變,由避險資產變風險資產,目前金價整理尚未結束,甚至還在初期,未來關稅政策消息對黃金市場很關鍵,但樂觀認為金價仍會回到3500美元,甚至更高。

AI伺服器訂單滿手! 鴻海Q1稅後淨利創高但「這隱憂」壓低全年展望
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在14日舉辦法說會,外界關注近期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否影響拉貨與需求、產業鏈轉移,以及臺幣匯率大幅波動等議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過去一個月的關稅與匯率變動快速,今年展望改為審慎看待,不過AI伺服器等雲端網路產品仍會是主要成長動力,目前訂單滿手、需求滿手,將實現兆元以上的營收規模。鴻海也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營收1.64兆元,季減23%、年增24%,毛利率6.11%,第1季稅後淨利421.08億元,年增幅度高達91%,每股盈餘EPS達到3.03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14日股價收在163元、漲3.16%。鴻海財務長黃德才表示,鴻海是以美元作為主要的交易貨幣,所以大部分可以形成自然避險,但是財報上是以臺幣來看,因此一定會影響到帳上臺幣營收的表現,在獲利方面,主要可能影響到業內的存貨成本以及業外損益部分,舉例來說,臺幣兌美元的年平均匯率升值1元時,會影響到鴻海的營收約3%,毛利率也會減少約0.1%。黃德才表示,持續透過存貨管理機制,讓美元貶值對毛利率的影響降到最低,鴻海也有在客戶合約中訂定匯率的調整條款,以及增加報價的頻率,並以合適的金融避險工具,來降低匯率波動的相關風險。對於川普的關稅考驗,劉揚偉表示,現在對企業來講,最大的課題就是全球化布局的程度,以及供應鏈的韌性,鴻海多年前就已經區域化布局,過去一年,全球廠區與辦公室數量增加超過10%,目前已有233個據點,可以彈性因應客戶的需求,影響相對較輕。對於AI伺服器的成長則非常有信心,劉揚偉表示,第一季受惠於北美雲端客戶對於算力需求,以及新平臺的推動,AI伺服器與通用型伺服器出貨表現皆顯著提升,營收年增都超過50%,大部分產品會在第二季交貨,因此第二季的整體伺服器業務,季增及年增都會達到雙位數增長,也已經跟幾家客戶共同開發ASIC架構的AI伺服器。要特別留意的是電腦終端與消費智能產品的營收,劉揚偉坦言,今年第一季跟過去五年同期來比,出現強勁的顯著成長,應該就是受到關稅提前拉貨的影響,加上第二季會逐漸進入傳統淡季,因此在第二季表現會相對持平,由於關稅政策還不明朗,市場景氣仍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要密切關注終端需求的變化,因此對下半年景氣看法是比較審慎。至於下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開始,劉揚偉被問及今年「那個男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是否會站台加持,他笑說「神秘嘉賓一定會有,請大家拭目以待。」

關稅戰歇火90天啟動拉貨潮! 長榮14日領軍航運股走揚
美中關稅戰停火,市場看好未來90天貨櫃三雄將現搶運潮!同時航空四傑客,長榮(2618)、華航(2610)、星宇(2646)、虎航(6757)同步繳出今(2025)年首季最旺財報。今(14)日長榮盤中來到245元,漲4.3%、萬海(2615)則來到96.9元,漲4.89%、陽明(2609)則是80.4元,漲1.49%、虎航為97.9元,漲1.77%,唯星宇盤中為26.35元,跌0.38%,而華航則是22.50元,與昨日收盤價平盤整理。美中(12)日發布會談聯合聲明,同意互相免除大部分加徵關稅,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將從 145% 降至 30%,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則從 125% 降至10%,中美關係降緩,市場看好海運需求回籠, 業者表示,中美貨量將復甦,但最多6、7成,因不少供應鏈已轉移生產,預期今年運價在第2季觸底後將緩升。受惠春節等長假效應、鼓勵旅客搭機返鄉或出遊,加商務旅行需求穩健,全球航空客運市場也續熱,長榮、華航、星宇航、虎航首季財報出爐。其中,長榮航首季獲利59.3億元、年增25.83%,EPS12.64元,為航空股獲利王;星宇首季獲利9.15億元、年增47%,創單季新高、持續領先成長,惟長榮航長線旅客數微幅下滑,首季客運運量年減1.2%,使客運營收364.12億元、年減0.3%,表現小幅持平。星宇首季客運收入96.73億元、年增34%。貨運部分,整體航空貨運受益大陸電商貨、AI伺服器及半導體需求持續強勁,加美國關稅政策致廠商提前拉貨,推升貨量及運價,長榮載貨量年增7.9%,單位收益年增20.2%,帶動首季貨運營收127.28億元、年增25.9%,成功彌補客運動能略微回落缺口。星宇首季貨運收入9.21億元、年增111%,受市場運價及貨量提升,帶動收入攀升至歷史新高。美中關係降溫,多家貨代業者表示,美國在總統川普主政下,仍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接下來要注意貨幣戰、美債問題及地緣政治風險,目前航運業面臨連環套問題,都可能影響海空運價量走勢,短期波動大,業界是以「季」觀察市況。

川普關稅害的?傳產老闆「垂頭喪氣」逾2周 醫用「一物」助重振雄風
近期股市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許多傳產出口業者面臨巨大壓力。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醫師分享,一名約40歲、從事傳產出口的男子,因公司業務受政策波及,從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啟動那日起,就開始出現勃起困難現象。症狀持續2~3周後,覺得實在撐不下去,終於鼓起勇氣求診。顧芳瑜檢查後研判為典型的「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透過低劑量促進勃起的藥物治療,成功讓患者重拾信心。負責診治的顧芳瑜表示,該名患者為傳產老闆,求診時表示,自從關稅政策開始那天起股市大跌,他也開始發現勃起硬度不足。每天面對如麻公事,覺得壓力山大、情緒低落,症狀持續2~3周都沒有改善,才決定來就診。顧芳瑜先替患者安排抽血檢查,發現生理數值正常,排除器質性問題,初步判斷為「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ED)」。他為患者開立低劑量犀利士,每日服用,該藥物能促進陰莖海綿體充血,幫助患者在受到性刺激時較容易產生勃起反應,藉此重建信心,並減輕對性表現的焦慮。患者服藥2周後回診,表示症狀已有明顯改善,隨著股市與美中貿易局勢稍微降溫,心理壓力也緩解不少,目前已能逐漸減少藥物使用。顧芳瑜表示,根據統計,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佔所有勃起功能障礙的6成左右,通常容易發生在20至40歲的年輕族群,多因自信心不足或壓力造成。但近年門診也觀察到,因職場壓力、經濟不安導致的心因性ED案例有增加趨勢。若能適當釋放壓力,再輔以藥物治療,就有機會恢復。他建議男性們面對壓力時,不妨透過冥想、深呼吸、放鬆練習等方式,有助於有效處理壓力與焦慮,改善勃起功能。也提醒勿因過度焦慮而自行購藥,應尋求專業醫師評估與治療,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並避免影響心理與伴侶關係。

電信三雄4月獲利誰勝?關稅推升iPhone熱銷 「這家」EPS 0.44元奪冠
電信三雄4月財報出爐,中華電信4月營收達190.5億元,創近11年同期新高,EPS 達0.44元,成電信冠軍。台灣大、遠傳分別為0.34元、0.29元。累計前4月中華電以每股賺1.7元蟬聯電信三雄EPS獲利王。另外,關稅政策使消費者預期可能造成iPhone漲價,民眾提前換機使得手機熱銷,推升三雄4月銷貨收入全面增長。中華電信(2412)12 日公布114年4月自結合併營收為190.5億元,營業淨利為43.6億元,稅前淨利為44.0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4.1億元,EBITDA為77.2億元,每股盈餘(EPS)達0.44元。中華電信表示,4月份財務表現受核心業務與ICT業務雙引擎推動,加上銷貨收入挹注,整體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6.2%,創下近11年同期新高,稅前淨利更大幅成長8.9%,展現強勁獲利動能。行動業務方面,隨著5G升速及用戶數增加,行動月租及加值服務營收穩步成長,整體行動服務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此外,受益於子公司銷售業務表現亮眼,本月銷貨收入年增達17%,為整體業績挹注成長動能。寬頻業務則受惠數位轉型趨勢,營收與獲利穩步上揚。4月份寬頻ARPU(每戶平均收入)達802元,表現亮眼,顯示高速寬頻服務的市場接受度持續提升。累計至2025年4月,中華電信合併營業收入達748.6億元,營業淨利為168.9億元,稅前淨利為171.0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32.0億元,每股盈餘1.70元。中華電信強調,累計營業收入、營業淨利、稅前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與每股盈餘等指標皆超越年度財測高標。台灣大哥大(3045)4月份自結合併營收153.9億元,營業利益16.3億元,稅後淨利10.4億元,EPS為0.34元。自結累計前四個月營收635.6億元,營業利益67.8億元,稅後淨利為47.0億元,EPS達1.55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台灣大指出,4月行動服務營收與智慧型手機月租ARPU均持續呈現年增趨勢,加上手機銷售動能挹注,整體電信營收年成長率為7%,同時月租用戶退租率亦保持歷史低點0.6%。獲利方面,電信業務EBITDA穩健成長,且受惠於基站整合效益及營運效率提升,電信業務營業利益延續雙位數年增幅,表現穩健亮眼。遠傳電信(4904)4月受益於遠亞合併綜效、用戶持續升級5G,消費者預期關稅牽動漲價心理也帶動了iPhone商品銷售,2025年4月份合併總營收與合併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分別為85.68億元與31.04億元,年成長率分別為5.6%與6.2%,延續成長動能。4月份稅後淨利達10.58億元,年成長率10.9%,連續3個月達雙位數成長,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0.29元。累計至今年4月,遠傳合併總營收、合併EBITDA和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分別為2.2%、6.5%與10.4%,達到新台幣346.10億元、125.80億元和42.99億元;每股盈餘(EPS)為新台幣1.19元,維持穩健成長。遠傳表示,4月份月租型用戶每月平均貢獻度(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年成長率達2.1%、月租型用戶5G滲透率達44.5%,持續領先同業,帶動整體行動服務營收年增2.1%,站上51.13億,達成自2021年3月以來連續50個月正成長的里程碑。

美中關稅破冰美股飆漲! 台股13日電子+航運領漲暴衝500點
美中關稅戰宣布暫停90日後,美股主指12日飆漲,美元創下去年11月大選以來最大升幅,美債殖利率飆高,油價走強,台股13日開盤就大漲,以21474.02開出後直線上升,衝向21626.28點,漲逾496點。法人表示,美中達成協議,有助股市上演慶祝行情,但仍要注意下一波晶片關稅的疑慮,以及利多鈍化問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即將來台,台股12日開高走高,終場上漲214.5點,收在21129.54點,漲幅1.03%,成交量2790.62億元。13日開盤也是電子股較強,半導體、電腦周邊、電子組件等漲逾2%,美中貿易戰有轉圜餘地,航運股早盤更大漲超過4.5%,中櫃(2613)飆漲停在31.55元。電子權值股方面,9點20分左右,台積電(2330)漲25元、在982;鴻海(2317)漲5元、在158元;台達電(2308)漲2元、在372元;廣達(2382)漲5元、在263.5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35元、在1350元,大立光(3008)大漲110元、在2315元。美國本周有通膨數據出爐,市場將首度感受新關稅政策對物價的初步衝擊,不過美中上周末在日內瓦敲定的協議,同意在接下來90天內下調雙邊關稅,美國也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從原本的145%下調至30%,中對美從125%降至10%,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最快會在本周末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科技天王們氣勢如虹,美股12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指數大漲1160.72點,或2.81%,收在42410.1點。那斯達克指數大漲 779.43點,或4.35%,收在18708.34點。S&P 500指數大漲184.28點,或3.26%,收在5844.1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狂漲314.43點,或7.04%,收在4780.93點。NYSE FANG+指數大漲558.71點,或4.41%,收在12674.19點。

新台幣強升受災戶!壽險匯兌損失大 金控4月獲利年減逾六成
14家金控自結餘數據全部出爐,富邦金控2025年前4月稅後淨利452.8億元、EPS 3.31元;國泰金控累計稅後淨利達334.1億元,EPS為2.28元;中信金累計前四月合併稅後盈餘225.61億元,EPS為1.16元;由於4月受到美元大幅貶值1.2元影響產生較大匯兌損失,金控旗下的包括富邦、國泰、台灣人壽單月呈現淨損。14家金控4月稅後盈餘合計186.31億元,月減51.75%、年減65.45%;單月正成長為兆豐金22.66%、台新金12.39%;累計正成長有玉山金41.23%、永豐金6.15%、富邦金4.33%。富邦金控2025年4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8.6億元、稅後淨利41.7億元,主要反映連結稅制所得稅利益24.9億。累計前4月合併稅前淨利535.4億元,稅後淨利452.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31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單4月及累計前4月稅後淨利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人壽4月稅後淨損24.1億元,主係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致使全球金融市場產生劇烈變化,尤其4月美元兌台幣貶值3.51%,產生兌換損失,累計前4月稅後淨利249.5億元。台北富邦銀行4月稅後淨利29.1億元,為歷年4月新高,累計前4月稅後淨利130.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續創歷史新高,主要來自前4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3%,其中利息淨收益受惠存放款規模成長及淨利差提升,較同期成長11%,手續費淨收益因財富管理、信用卡及授信等業務動能成長,較同期成長17%。國泰金控2025年4月稅後淨利12.9億元,累計稅後淨利達334.1億元,EPS為2.28元;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續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4月稅後淨損25.7億元,累計稅後淨利156.7億元。單月獲利下滑,主要反映台幣4月強升3.6%,致避險成本較高。國泰世華銀行4月稅後淨利37.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158.9億元,年成長18%。受惠放款動能強健,資金成本控制得宜,推升累計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成長;今年以來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佳、信用卡簽帳金額穩定成長,及聯貸收入增加,累計淨手續費收入年成長逾3成。國泰產險4月稅後淨利1.7億元,累計稅後淨利續創同期新高達12.4億元,年成長29%。國泰投信4月稅後淨利2.3億元,累計稅後淨利9.7億元,年成長26%,總管理資產規模為新台幣2.10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中信金控2025年4月份自結盈餘,4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6.53億元,累計前四月合併稅後盈餘225.6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16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4月份核心業務表現穩健,單月稅後獲利44.50億元。累計前4月稅後獲利178.93億元,較去(2024)年同期成長21%,創歷年同期新高,主因今(2025)年放款業績較去年同期成長12%,另手續費淨收益在財富管理、信用卡及授信等業務動能驅使下,較去年同期亦有雙位數成長。台灣人壽保險公司4月份受到美元大幅貶值1.2元的影響,產生較大匯兌損失,單月稅後淨損13.22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獲利42.77億,其中保險核心業務動能穩健,總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達雙位數成長,惟美元今年以來貶值2.3%,且2024年趁勢掌握台美股市上揚機會處分投資部位,資本利得基期較高,致稅後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

中美關稅貿易達成短期共識 外媒:完全取消稀土管制「機率低」
美國與中國於12日達成關稅貿易戰協議後,雖然僅是短期的協議,但推估中國對美國出口稀土的審批程序,會因為這次的協議而有所放寬。但有兩位熟悉中國稀土產業的消息人士認為,雖然在雙方取得共識後,美國企業取得稀土出口許可的難度預料將減少,但他們認為,中國全面取消對美國的稀土管制的機率十分的低。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於4月宣布將七種稀土元素與相關產品納入出口管制清單,以此作為對美方關稅政策的反制措施。根據這項規定,所有出口商在進行銷售前,都必須向中國商務部提出出口許可申請。儘管這項政策適用於所有國家,但在過去貿易對立期間,美國企業取得出口許可的機會相對低微。有消息人士表示,在新的協議之下,中國商務部可能會加快審批流程。理論上,一項出口許可的審查時間為45天,但在貿易關稅停火的背景下,許可的核發速度有望提前。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我們預期將看到所需出口許可的核發速度加快,對美國有客戶的出口商可能很快就能獲得許可。」雖然申請程序可能鬆動,但消息人士同時強調,中國不太可能完全取消出口限制。這些限制是中國整體戰略政策的一部分,旨在強化對其稀有礦物資源的主導地位,尤其是在開採與精煉層面。中國這項政策,體現出中國希望對其掌握主導權的關鍵資源擁有更多的控制權,藉此保護自身在全球科技與產業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報導中也提到,中國是全球數十種戰略性礦物最主要的供應國。自2023年起,中方逐步對多種關鍵材料實施出口限制,這些材料對晶片製造、能源轉型與國防產業等領域皆屬關鍵。美國方面,目前絕大多數的稀土進口仍依賴中國供應,若遭遇出口封鎖,對國防工業與高科技製造業而言將構成重大風險。

亞馬遜教的!傳聞蘋果準備提高iPhone 17售價 但不敢將漲價原因歸咎「這件事」
面對川普(Trump)政府所設關稅的影響,目前有傳聞指出,蘋果正在考慮調高今年iPhone 17系列的售價,以此來因應成本上升的壓力。但有消息人士表示,有鑑於亞馬遜先前的遭遇,蘋果目前傾向避免將漲價歸咎於關稅,深怕因此影響與川普的微妙關係。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由於蘋果供應商的降價空間幾乎已經達到極限,所以蘋果內部將漲價視為「最不糟的選項」。但內部高層對於將責任歸因於關稅一事一直抱持審慎態度,尤其是在先前亞馬遜(Amazon)因考慮揭露關稅費用而遭白宮強烈反彈之後。當時白宮抨擊亞馬遜的行為是「具政治意圖的敵對行動」,亞馬遜則立即否認曾有此打算。蘋果深知,若將價格上漲與關稅直接掛鉤,可能傷及其與川普的往來。2019年曾有報導指出,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與川普直接溝通爭取關稅豁免,雖然後續川普本人否認曾給予特權。儘管美中之間近期會宣布暫時削減互徵關稅,但對半導體及智慧型手機仍維持30%關稅,且川普任內施加的20%智慧型手機關稅並未撤銷。蘋果預估,僅在2025年4月至6月一季內,美國市場的關稅成本就將增加約9億美元,且該季美國銷售的iPhone,多數是準備自印度供應鏈而來。報導中提到,預計今年秋季發表的iPhone 17系列,是一款全新超薄設計的機型,同時也有可能搭載全新功能,蘋果內部希望,能以此賣點作為合理化漲價的依據。目前尚不清楚這款新機是否將在中國以外地區製造,但高階型號如iPhone 17 Pro與iPhone 17 Pro Max仍將繼續在中國生產。其實先前也有分析師預測,蘋果可能會調漲iPhone價格,但擔心此舉會讓蘋果在與像是三星(Samsung)這類對手的競爭中失去優勢,特別是在AI功能的應用方面,蘋果被認為進展較慢。根據Rosenblatt Securities先前的預測,iPhone 16中最便宜機型在美國售價為799美元,若加上關稅成本,可能上漲至1,142美元,增幅高達43%。因此,蘋果可能將調漲價格合理化為功能升級所致,並試圖淡化其與關稅政策變動的直接聯繫。蘋果股票於12日盤前交易上漲7%,這也代表著市場對關稅緩和協議與蘋果未來的業績抱持著樂觀態度,但其實問題的核心點還是沒有解除,在過去幾個月中,川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政策,就使蘋果成為美中貿易對峙中的焦點企業之一。

美中貿易戰獲喘息! 黃崇仁:半導體關稅只是「嚇嚇你」
全球關注的美中關稅戰終於出現轉圜,分別降為美對中30%、中對美10%,對此,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表示,其實這次美中都沒有吃虧,雙方經濟能容忍這樣的數字,也顯示中美貿易戰有喘息的機會,對台灣來說,應該要與中國大陸有經貿往來,而不是完全排除在外,只要能維持中美經貿的相對關係,從某一程度來說也是安全的。美國與中國大陸結束在瑞士日內瓦的貿易談判,在12日下午發布共同聲明,宣布雙方暫停互徵部分關稅90天,美國政府對中國課徵的145%關稅將降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課徵的125%關稅將降至10%。力積電12日舉行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的展前記者會,剛好碰到中美關稅的聯合聲明,大幅降低之前的天價,黃崇仁對此不感到意外,他說,川普的招式,就是「90天以後再說」,所以目前看起來雙方讓的一樣多,任何東西超過50%都是shut down(關機),畢竟美國不可能不從中國輸入東西、中國的很多需求也沒有其他地方能取代美國,美中達成協議,當然對市場來說是很大的鼓舞。黃崇仁表示,其實台灣處於這個位置,美國和中國的經貿對我們來說都一樣重要,只要台灣能維持中美經貿的相對關係,從某一個程度來說是安全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將中國完全排除在外,且因現在川普這樣搞來搞去,很多人對美國其實有信心危機,發現不能全部依賴美國,川普已經發現關稅政策對經濟影響很大,而且是負面的,但因為面子問題,修正時總是要找一些下台階。黃崇仁表示,現在的美國財政部長從華爾街出身,他必須要注意這些金融上的問題,過去川普沒有注意到他做的事情,會造成金融上的大混亂,所以現在可以看到,政策已經慢慢地收斂起來,未來可以比較樂觀一點。媒體問到,業者是否擔心下一波的半導體晶片關稅,黃崇仁表示,雖然每個人都在緊張,但其實唯一有問題的叫做台積電,其他業者很少直接賣晶片給美國,都是在其他地方組裝,進口到美國時都已經是其他成品,根本沒辦法計算,所以其實只是「喊一喊」嚇嚇你,不用太擔心。黃崇仁反而比較擔心匯率問題,他說,台幣匯率對半導體產業有影響、但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都有避險的管道,但要特別注意在台灣製造的其他中小型傳統產業,他們毛利不高,10%的升值下去,可能就會虧損。

轉單效應發酵! 成衣代工廠動能轉強看好Q2「這檔」連四漲
儒鴻(1476)今(12)日開盤後一路走高,早盤漲逾6%,股價衝上453元,連四天漲逾10%,聚陽(1477)也跟漲,盤中站上281元,漲幅達2%,連三天漲逾10.89%。川普日前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尤其針對中國製造品(紡織、成衣類)加徵懲罰性關稅,為了避開高關稅,中國開始將訂單轉向東南亞,台灣的成衣代工群,如儒鴻、聚陽與冠星-KY(4439)等早在東南亞佈局多年,有成熟產能,轉單效應因此受惠。冠星-KY今年也絕地大反攻,首季稅後純益0.78億元、年增20.9%,走出去年第四季虧損低潮。振大環球(4441)今年首季營收與獲利皆成長。在客戶要求提前出貨、品牌廠急單增加、川普對等關稅暫緩90天的前提下,成衣代工業者預期,客戶未抽單、出貨正常,第二季的營運應可維持比首季成長。雖然各國與美的關稅協議未定案,加上匯率波動,市場指出,成衣代工族群下半年營運動能,還要視這些不確定變數再論,但儒鴻表示,目前成衣接單能見度至7、8月,8至10月訂單仍陸續進來,下半年需觀察關稅與匯率變數,接單持續進行但仍有觀望氣氛。聚陽則預期,第二季營收將呈「一個月比一個月好」走勢,4月為低點,5月與6月將逐步回升,上半年營收展望不變。公司仍以第二季無論出貨量或平均價均將優於去年同期為目標,且出貨量有機會雙位數增加。聚陽更指出目前客戶多採短單策略,上半年接單與營運表現相對穩健,皆較去年同期成長,下半年則面臨高度變數挑戰,未來表現將高度取決國際貿易政策走向。冠星-KY則指出,在越南廠產效提升,加上景氣回升,今年柬埔寨、越南兩廠產能全開,自有廠區的稼動率拉至滿水位,包括愛迪達、Gap等主力客戶訂單均勁揚,預期下半年雖有對等關稅、匯率等因素干擾,今年營運一定會比去年好、甚至應有倍數成長。振大環球今年接單暢旺,上半年產線全線滿載,訂單能見度已達第三季,第四季陸續接單中,目前主要客戶均正常生產出貨。依目前看,預估上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同期,下半年亦有望延續成長趨勢,全年成長審慎樂觀。

經濟不確定性增Fed「按兵不動」? 專家:7月有望降息
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警示通膨、失業率有雙走高風險,持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至4.50%。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6月降息機率不高,但若經濟數字朝好的方向邁進,美國最快7月可迎來今年首次降息。自去年第四季以來,聯準會已累計降息100個基點,今年則連三選擇維持穩定,鮑爾表示:「對整體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已進一步升高,委員會正密切關注實現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這雙重使命所面臨的潛在風險。」而邱達生解讀,美國通膨指數已經降到2.4%,換算成實質利率相當於2%,聯準會這次還不降息,態度相當鷹派。富達投信則引述利率期貨預估,聯準會今年有降息2至3碼空間,也同樣預測最快7月首次降息,降息機率約80%。國泰世華銀行表示,儘管美聯準會主席鮑爾態度保守,不過隨著關稅政策導致經濟放緩風險上升,勞動市場變化將成為關鍵。另外,市場觀察6月19日聯準會會議所釋出最新的利率點陣圖,是否釋出更明確的降息訊號。

黃金跳水漲勢熄火? 摩根大通:「這2原因」金價將飆破6000美元
近期因中美貿易談判露出曙光,加上美英達成貿易協定,金價回落至每盎司3306美元左右,但在各國央行持續強力買進,以及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之下,多家投資機構仍看好黃金後市。摩根大通預測,金價在2029年初有望飆升至每盎司6000美元。黃金自今年初以來漲幅已達約26%,自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後,金價一度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師Natasha Kaneva指出,在當前關稅紛爭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推動下,黃金有望成為最大的贏家。Kaneva表示:「國際投資者正重新審視美元的過度特權與其作為避風港的地位。儘管黃金目前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僅占4%,但由於供應成長有限,即使資金流入幅度不大,也足以推動金價大幅上漲。」除了摩根大通,高盛2025年底金價預測為每盎司3100美元,並指出若政策不確定性持續,金價可能進一步升至3300美元。美銀則預測黃金價格可能在2026年將達到每盎司3350美元;花旗也將黃金2025年底目標價訂為每盎司3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