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
」 離職 Dcard 薪水 薪資 公司
獨/不只女牙醫!地球村積欠百萬薪資 員工憂:若要退費恐求助無門
近日,地球村負責人積欠1名在北市執業的沈姓牙醫師1500萬,並疑似因為不想償還,教唆周文瀚等人多次前去其診所騷擾,甚至於19日爆出周子鈞毆打沈姓女醫師並被羈押禁見。如今,有地球村美語總部的員工透露,公司自4月起已經積欠20幾位員工2個月的薪資,累計金額高達百萬元,目前也有大批員工離職,且也有員工已經前去勞工局進行通報。該名員工A爆料,位於台北車站的地球村總部約有20幾名員工,自今年4月起就沒有領到前月份的薪水。A表示,這些員工的薪水大約落在3萬至5萬元之間,累積起來已經積欠百萬元的薪資。A也指出,每當有員工去找陳中義要薪水時,他總會以各種理由進行搪塞,讓員工相當無奈。投訴人A表示,自今年4月開始,就沒有再收到薪資。(圖/投訴人提供)因為目前領不到薪水,所以地球村總部已有大批員工紛紛離職,她表示光是這個月就有將近10位員工離職。而A也透露,許多家長在看到牙醫被揍的案件後,紛紛開始提出退款,她憂心若事情持續發展下去,恐怕這些家長之後將會求助無門。記者截稿前致電地球村美語,卻無人接聽,經詢問後才了解到負責相關業務的員工已經離職,因此不會有人負責接聽。此外,本刊也直接用手機撥打給陳中義本人多次,但對方至截稿前也無接通。

因「2月僅28天」被多扣2天薪水! 家政阿姨告上法院:我要拿回我的錢和尊嚴
大陸一名57歲桂姓家政阿姨分享,5年前她離職時,雇主以「2月只有28天」為由,多扣她人民幣400元(約新台幣1670元),她氣得質疑「某些月份有31天,是不是該補發薪水」,雇主卻恐嚇說要告她。事後,桂阿姨將雇主告上法院,經過法院調解,終於在10多天後拿回自己應得的薪資。綜合陸媒報導,桂阿姨日前在脫口秀直播節目《從她說起:家政女工TALK》裡說到,2020年,有個雇主在她離職時,多扣了她人民幣400元,當時對方聲稱,2月只有28天,所以要扣除2天的工錢。「我說那還有好幾個月是31天呢,這個錢你是不是得補給我呀?」桂阿姨表示,雇主隨即斥責她無理取鬧,還警告她「你再這麼胡攪蠻纏,我是可以告你的」。桂阿姨指出,幾次溝通下來,雇主僅轉帳人民幣200元(約新台幣835元)給她,還是差了200元,讓她決定將對方告上法院,「不是我的錢,我一分不要;該是我的錢,我錙銖必較」。後來,桂阿姨諮詢了參與公益活動時認識的律師,將合約、影印好的聊天記錄等資料準備好,前後跑了2個地方的法院,經過法院調解,桂阿姨要回自己應得的薪水,並撤銷訴訟,「10幾天之後,我拿回了屬於我的400塊錢,以及我的尊嚴」。相關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阿姨起訴的好」、「起訴能要回來已經算好事了」、「違法成本太低了,太不合理」、「我上家廠就是這麼算薪水的,我當時真的很無法理解」、「連2天的錢都想坑,還請什麼保姆」。

京華城案詰問證人林洲民 林批北市府濫用容積獎勵「是不對的!」
臺北地方法院今(22)日上午審理京華城容積獎勵爭議案,傳喚臺北市都市發展局前局長林洲民出庭作證。林洲民指出,北市府在2021年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等抽象詞彙為由,核准京華城額外20%的超高容積獎勵,他直言「這是不對的,我個人不能接受」,批評市府「魚目混珠」,違反相關都市規劃原則。林洲民曾任柯文哲第一任市長任內的都發局長,當年市府內部對京華城容積的合法性曾經歷廣泛討論,他離職後對於市府以上述理由核准容積獎勵深感質疑。他強調:「該給的一定要給,不該給就不能給」,並指出「韌性、智慧、宜居」這些用語並非專業術語,無法作為法律依據。他進一步透露,2023年9月他赴臺北地檢署接受訊問時,仔細閱覽他離職後兩年內的所有都發局相關公文,閱讀逾一小時,未見任何科室明確表示贊成意見,反而多數意見均認為「不可以」,質疑最終通過的決策程序不透明。林說,任內曾處理威京集團陳情,也以備忘錄向其時柯市長報告,柯在居住正義論壇致詞曾說過「京華城一放手就差100億」,巨大差價任何人都瞭解。庭訊持續進行,檢方詰問後,律師團隊包括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國民黨市議員應曉薇、前副市長彭振聲及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的辯護律師,也陸續對林洲民進行交叉詰問。

桃捷員工猝逝「運務人員將罷工?」 工會:理性溝通中
桃園捷運公司4月時發生1起員工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缺氧猝逝事件,並有爆料者指出,桃捷員工長期在高工時與人力不足環境下工作,且勞工權益存疑慮,並預計「在下半年發動罷工」。對此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理事長陳祈隆表示,非本工會發起罷工,且工會保持與公司理性溝通的狀態。桃捷公司回應,公司與企業工會皆定期於勞資協商會議中交換彼此意見,近2年薪資待遇也在市府的支持下,連續調升。桃捷公司日前傳出彭姓遺失物中心站務員,執勤時被其他同仁發現昏倒在站長室,經送醫搶救後不幸身故。經桃園地檢署相驗,認為彭男死因為疑似心血管疾病導致缺氧,且未有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之跡象。但有民眾於社群平台上爆料,桃捷公司存嚴重勞工權益疑慮,並指出桃捷公司較北部同業低薪,且福利、績效獎勵差等,更指「下半年桃捷有運務人員正籌備罷工活動」,引起討論。陳祈隆表示,「非本工會發起」,桃捷員工目前約1150位,工會會員為700人,比率為6成5,社群平台上預告下半年將罷工一事,與工會無關,且工會持續保持與公司理性溝通的狀態,除非無法協商才會發起極端動作,良好溝通,才能讓工會成員與公司有良好的溝通管道。陳祈隆坦言,北台灣就業機會本就多,桃捷公司目前離職率高,現況公司缺人,但也持續有招聘新同仁;基層同仁月薪待遇部分實際也與北捷差2%,績效獎金差約1個月左右,基層同仁年薪與北捷約有5至6萬左右的差異,工會也持續與公司爭取,希望年薪能追上甚至超過北捷,另外工會也爭取到不扣績效的1日額外家庭假,為會員專屬,也盼能全員入會,讓每位同仁能與公司有溝通的管道。陳祈隆提到,2024年度公司盈餘高達5.23億元,若依規定提撥上限核算,每位員工應可獲得績效獎金1.9個月(約57日)。但目前公司僅預估發放約38日,約為1.26個月,引發員工質疑與不滿。也請公司與市府正視第一線員工的付出與貢獻,在盈餘創新高之際,應以具體行動回應激勵與制度公平的基本訴求,基於利益分享,績效獎金1.9個月應補發給予同仁。桃捷公司回應,公司與企業工會理性溝通各項議題,討論事項都在定期的勞資協商會議中交換彼此意見。近2年薪資待遇也在市府的支持下連續調升,希望盡快追上雙北的薪資水準。

冒充獵人頭套話…江蘇公司「誘導6年員工辭職」 法院查出驚人發現
公司和員工有時會有糾紛,假如不能好好溝通,也不應該說謊騙人。中國江蘇有一名女子當了6年的銷售,公司卻以業績沒達標為由,把她降職調部門並減薪;女子不同意公司的作法,怎料公司竟用欺騙的手段,誘使女子離職,雙方對簿公堂。根據《小莉幫忙》,陳女士在江蘇常州一家藥企從事6年的銷售,但公司2023年以「業績不達標」為由,將她從大客戶經理調為零售經理,並轉到南京公司上班,薪水也從上萬元降到3000多(人民幣,下同)。由於家在常州,且公司拿不出證據,陳女士拒絕公司的提議,並繼續在常州上班,沒想到公司2度用各種理由向她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不只如此,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還冒充獵人頭打電話,要求她的幾段工作經歷,事後公司用電話中套出的話,稱陳女士有兼職的情形,再次要求解聘。陳女士和公司未能達成協議,只好起訴到法院。法院審理後認為,該藥企在整個用工管理過程中存在一系列違法違規的行為。本案中公司拿不出陳女士業績不達標的證據,還讓工作人員冒充獵頭公司,誘導陳女士辭職。另外,公司也無有效證據證明陳女士存在兼職的情況。最後,法院判決公司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5日內向陳女士支付賠償金。

台中連傳兩起私托教保員虐童案 社會局證實經初判確有不當行為
日前台中市豐原區某托嬰中心才剛爆虐童案,近日台中市南區1間私立托嬰中心,也傳出類似案件。1名家長發現小孩脖子上常常會出現血痕,園長還辯稱是孩子丟積木嚇到教保員,對方受驚後不小心抓傷孩子,不過監視器將教保員對孩子施以不當對待的畫面全部拍下,對此社會局也表示,經初步評估,該名教保員行為確有不當,正在調查是否有其他孩童受害,也將一併向托嬰中心追責。近日台中市南區1間私立托嬰中心又傳出恐怖教保員案件,1名家長發現小孩脖子上經常出現血痕,要求園方提供監視器畫面後,看到教保員對施以不當對待,導致孩子頭部撞到地板的畫面。此外,教保員也曾捏著孩子的脖子往外推,甚至朝孩子丟擲積木,孩子爆哭後,教保員才發現小孩流血了,並拿衛生紙幫他擦拭。家長指控,園長起初還辯稱,是孩子丟積木嚇到教保員,對方受到驚嚇後不小心抓傷孩子,向社會局投訴後,社會局卻說「光看監視器跟傷口,不一定能認定不當對待」,家長控訴社會局說法讓人無法接受,要求公開畫面讓大眾評斷。對此社會局表示,1日接獲通報後,隨即派稽查人員進行行政調查,前往托嬰中心調閱監視器影帶,經過檢視畫面,以及比對幼童傷勢,初步評估該教保員確有不當行為,涉及違反兒少權法,可處6萬元至60萬元罰鍰。社會局指出,這名教保員在事發後已離職,目前正在調查是否有其他孩童,遭受不當對待的情況,也將一併追究托嬰中心管理疏失的相關責任。同時社會局也派遣訪視輔導團,至托嬰中心完成密集輔導,提醒托嬰中心管理層輔導教保員改善托育行為,加強內部管理,此外每天也要巡班及調閱監視器。社會局也解釋,若最終調查結果顯示該名教保員違反兒少權法第49條,將處6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公佈其姓名或名稱;此外依第81條規定,將審酌情節嚴重程度,予以一定期限不得擔任兒童福利機構工作人員。

氣象主播遭職場霸凌輕生 加害者仍照常上班惹議!MBC回應了
南韓氣象主播吳尤安娜(오요안나)2024年輕生,僱傭勞動部(고용노동부)最近認定她在MBC電視台任職期間,確實遭職場霸凌。MBC對此雖已公開道歉,並承諾改善制度,但由於被死者指名為加害者的同事仍持續出現在螢光幕前,引起外界批評該公司實際行動不足,根本是「只說不做」。韓媒報導,雇傭勞動部歷時3個月的特別勞動監察結果顯示,吳尤安娜生前遭受多次不當言行,情況嚴重到無法以社會常識加以正當化。雇傭勞動部對MBC裁定共6項違法的行為,並處以1500萬韓元(約新台幣32.4萬元)的罰款。MBC於5月19日透過《新聞平台》(News Desk,뉴스데스크)正式回應此事,承認公司內部確實存在霸凌行為,並表達沉痛歉意。主播趙炫勇(조현용)除了在節目最後公開致歉,公司也宣布將設立「共生合作主管(상생협력 담당관)」、導入第三方檢舉系統,並檢討自由工作者的勞動者身分,以期盼改善組織文化。然而,民眾在MBC道歉後的隔天發現,被死者於遺書中點名霸凌的氣象主播依然登上主播台,引發輿論反彈。另據相關紀錄顯示,雖然5月19日當天是由與死者同期的主播金彩琳(금채림)暫代職務,但20日上午播出的《新聞早晨》與《12 MBC新聞》中,涉案的主播金佳英(김가영)與李賢承(이현승)仍照常播報天氣。對此,MBC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無法強迫主播以「因為是加害者」為由退出節目,是否鼓勵他們自願離職也仍需由各方審慎研議。相關人士補充,MBC目前尚未正式收到僱傭勞動部的公文,將視後續情況決定應對方式。僱傭勞動部指出,由於吳尤安娜是以自由接案者身份任職氣象主播,不具法律上的「勞工」資格,因此加害者無法適用相關刑事處罰。但死者家屬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並認為「公司以公開招募方式錄取她,卻又否認她是勞工,根本完全說不通」。吳尤安娜自2021年起在MBC擔任兼職氣象播報員,以自由工作者身份工作逾2年。外界曾於此期間多次指出,MBC內部對非正職人員缺乏保護機制,而她於2024年9月選擇結束生命後,手機中的錄音、筆記與對話紀錄陸續曝光,進一步證實她曾遭霸凌的情況。

與上司相處不睦成日本年輕人離職主因 企業推「上司選擇制度」留住人才
近年來日本社會新鮮人離職率創新高,而這些社會新鮮人主要離職原因,包括與同事關係不良,以及與上司處不來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北海道櫻花建築公司推出「讓員工選擇上司」的制度,離職率也從2018年的11.3%降為2023年的0.9%。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21年春季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工作3年內離職率達34.9%,創下15年新高。薪水待遇低、工作內容不符預期、職場環境惡劣等,都是日本年輕人離職的重要原因。此外,根據調查也有14.5%的年輕人,是因為跟上司處不來而離職。1名北海道櫻花建築公司的31歲員工渡邊梨沙表示「我當時就想,我不能再繼續做這份工作了。」渡邊梨沙指出,他的上司是47歲的山田圭一,對方為他安排極為繁重的工作,而當渡邊向山田反映他無法應付這麼多工作時,山田只告訴他要盡力而為。渡邊表示他為了工作,放棄年末休假與新年假期,渡邊坦言這樣的工作環境令他很不愉快,所幸這個情況,因該公司推出的「讓員工選擇上司」制度而有所改善。今年36歲的北海道櫻花建築公司人力資源部長今井翔也表示「如果員工僅僅因為和老闆合不來就辭職,那真是太可惜了」,今井翔也坦言「我們當時就想,如果員工能夠選擇自己的上司就好了,所以上司選擇制度就因此而生。」該制度規定,每年3月員工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上司並申請調動,渡邊想在另一位主管手下工作,於是申請調職,前主管山田對此表示「這對我來說打擊很大,渡邊調職的事,我知道是我的錯,但我仍然感到很震驚。」員工可自行選擇上司的制度開始實施以後,目前該公司已有22人使用,在該制度實施之前,2018年的離職率為11.3%,但到2023年時已降低至0.9%。而到了新主管麾下工作的渡邊事後意識到,與新主管比較起來,山田的團隊更為適合他,於是他再度利用該制度,調回山田的團隊。對於這種讓員工自行選擇上司的制度,1名在職場打拼多年的60歲男子受訪時表示「我覺得這是1個有趣的嘗試」,另一名60多歲民眾則表示「這可能相當困難,公司是一個組織,所以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而日本知名的人力資源研究機構專家古谷誠人也指出,未來企業採取措施,防止員工離職的情況會更普遍,不過企業不應只關注員工的需求,也應該重視管理層的壓力與負擔。

賴清德執政週年醫療沉痾未解 醫改會喊話:拿出政治決心
總統賴清德今(20)日就職滿一週年,醫師出身的他過去喊出「健康台灣」口號,然而過去一段時間,醫院急診壅塞、醫護過勞爆發離職潮、健保財務惡化等問題仍無解,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喊話賴總統拿出政治決心,勿再避談健保改革、撒幣美化缺陷,而是以實際制度正視並解決根本問題。醫改會指出,賴清德總統上任滿一年,「健康台灣」喊得震天響,然而健保財務惡化、醫護過勞、資源失衡等老問題,依然未解。回顧這一年來的醫療與健保政策,更多是停留在美好藍圖的描繪,而非對根本問題的正視與解決。醫改會進一步指出,民眾所看到的是:保障點值但制度改革仍在紙上談兵;醫院急診壅塞與滯留急診48小時比例創新高,躺地插管急救成常態;部分負擔上路周年成效不彰,以價制量沒發生;三班護病比仍未入法,基本勞安、病安成空談,加劇人力流失;重大醫改法案停擺,醫院大火與醫療事故頻傳;醫中家數超越醫療網規劃1倍,醫療生態嚴重失衡。「這些醫療體系的根本問題與長年沉痾,賴政府何時才要務實面對?」醫改會提到,「醫護崩潰在第一線,制度改革在哪裡?」賴總統強調要解決「同工不同酬」問題,可過去一年,基層醫護仍超時加班、低薪高,醫院獲利與人力分配失衡未見改變,年輕醫護不願進入高風險科別已成警訊,可《醫療法》仍然躺在立法院。「健康國政願景重重受阻,民眾有需求難用到」,醫改會續指,健康台灣計畫強調健康是文明國家的象徵,並希望藉由管理計畫改善民眾代謝症候群,以及透過住院整合改善陪病壓力與護理師的負擔。然而,代謝計畫面臨服務重疊,如何銜接「大家醫」,且提升民眾自我健康照護的政策還是付之闕如;住院整合面臨照服員難覓,院所參與意願低的窘境,卻宣示在一年內從5.9%提高到50%,恐怕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醫改會強調,真正的改革需要賴政府拿出政治決心,賴清德總統若真心要守住全民健保,不該再避談健保改革、不該再撒幣美化缺陷,也不能忽略第一線醫療人員的困境與社區醫療的空洞。健保不是政治口號,而是一個需要政治勇氣與政策智慧才能延續的制度。「我們要的是系統性的改變,而不是漂亮的口號,更不是裝飾性的政績操作!請開始在第二年啟動,全民在看,也在等待!」

李㼈當陸軍儀隊被刺大腿狂噴血 捲行車糾紛無奈曝「要罰錢就繳」
李㼈、李紫嫣父女今(19日)出席2025世界無菸日記者會,李㼈戒菸多年,自嘲戒菸後光是香菸錢就省了100多萬,「把這些錢拿去吃好料不是很好嗎?」被問到近日閃兵藝人風波,他表示不多做發言,「國民應盡義務,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是應該的。」他20多歲就入伍當了2年陸軍儀隊,直呼當年軍隊真的超苦,他還在軍隊受傷,大腿差點被刺刀刺穿。李㼈表示自己20歲出頭就入伍當陸軍儀隊。(圖/趙文彬攝)李㼈表示當兵是國民義務,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過他也坦言他以前當兵的時代的確很操,直呼:「進去以後你就會知道,原來自己的潛力那麼高,出社會以後會覺得更苦。」他還透露當年是儀隊出身,在操槍練習時被新兵撞了一下,手上長槍的刺刀就這樣刺進胯下,靠近大腿內側的地方,「還好沒插到動脈,也沒刺穿大腿,那個疤到現在都還在。」即使受傷縫完針以後也還是照樣訓練,沒有休假特殊待遇。至於日前演藝圈閃兵風波成為熱門話題,他坦言跟幾位閃兵藝人在節目上都遇過,他就不多做發言,「他們也受到該有的懲處,我們不要在人家傷口上灑鹽了。」此外,李㼈監製電影《突破三千米的泳氣》找來女兒李紫嫣擔任女主角,日前爆出李紫嫣在片場被李㼈罵哭,李㼈則是經常在片場越權做導演的工作。對此李㼈表示是離職員工惡意抹黑,已經向對方提告;李紫嫣則澄清說大部分在現場哭都是因為劇情需要培養情緒,還稱讚爸爸有什麼戲都會現場示範一遍,「有這麼有經驗的演員在,未來有機會還是想跟爸爸拍戲。」李㼈則表示電影預計9月會去威尼斯影展,10月上映。李紫嫣表示未來有機會還是會想跟爸爸一起拍戲。(圖/趙文彬攝)李紫嫣澄清拍電影時,沒有被爸爸罵哭。(圖/趙文彬攝)至於先前李㼈爆在汐止與機車騎士發生行車糾紛,他今喊冤表示不會刻意去犯法,並表示當時他下橋後要直行,卻遇到機車騎士擋在前方。對方事後雖然有傳訊息道歉,但另一方面又將影片交給警方。他表示對方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檢舉達人,一年檢舉了兩三百件,對於被檢舉達人盯上他也直呼無奈,「要罰錢就繳錢,不然要怎麼辦。」

37歲男外派越南10年猶豫是否離職 網友看「月薪」搖頭:太虧了
一名37歲台男外派越南10年,公司福利不錯但要身兼多職,壓力很大,而他已經娶了越南老婆,除了每月6萬元薪水還能收租領4萬,猶豫是否該離職。網友回「太虧了吧,我這邊起薪就6萬,過正式福利加一加大概7萬,含年終100萬出頭!」原PO以「待10年捨不得離開公司」為題發文,「小弟在越南外派傳產,已經待超過10年了。這家公司福利也算可以,該給的都有給,福利不是最頂,但是至少也有中間。」原PO指出,他雖然是在生產部,但生管、模具開發設計、繪圖、採購、IT等都要兼,「雖然我也知道在越南很多公司裡這樣算正常,但是我已經有點吃不消了。最近公司要成立新的部門,說是以後也要我來負責,聽到了這消息真的全身乏力。」原PO說,「因為已經在這裡待超10年對公司有感情了,也捨不得離開,但是想到往後的負擔會越來越重就感到心累,每天上班都做不太下去。」原PO表示,「37歲了在越南找工作也不知道容不容易,本身在越南結婚,會說越南語,有在越南置產,長期生活在越南,已經算落地生根了。」原PO指出,「目前我的薪水60K,老婆上班也有15K,在越南的房產收租一個月台幣40K,加上越南物價較低,總花費平均一個月15K~20K,所以如果幾個月沒工作暫時也還可以接受,但是現在大環境不好怕長期都找不到工作,真的是進退兩難,不知道要不要離開現有的公司。」此文一出,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等之後到新部門做一陣子再評估看看,畢竟你已經對公司有感情了」、「如果公司很依賴你,這個新單位拒絕或擺爛他們也拿你沒輒,如果公司想搞你,那你還依依不捨嗎」、「通常有新部門就是加薪」。也有人說,「太虧了吧,我這邊起薪就6萬,過正式福利加一加大概7萬,含年終100萬出頭!」、「10年才6萬這是什麼白菜價,我去第一年過幾個月試用期後就有6萬了,雖然我後來沒多久就不待了你這樣也太廉價」。

桃園公務員人力吃緊 加班時數、離職率皆高
桃園人口不斷攀升,不分黨派議員為公務員請命,直指基層公務員增加有限,人力吃緊,平均加班時數高於全國、離職率也高。人事處坦言缺額近2%、各機關平均離職5至7%,將持續透過多元管道遴才,並暢通升遷管道、營造友善職場,提高留任意願。議員楊朝偉點出,市府部分局處流動率大、離職率高,其中必有特殊原因,像教育局教育設施科,掌管數百億元經費,但6位工程專業人員在教育局最多只能升到技正,升遷管道有限,桃捷公司1處3科長全出缺,薪資則不如雙北,呼籲全面調查檢視高離職率的局處科室,對症下藥留才。議員陳韋曄則指出,去年全國平均每月加班時數是8.5小時,但桃園市公務人員卻達11.37小時,常態性加班嚴重代表人力不足,也勢必影響工作效率,喊話市府不要靠壓榨基層衝刺重大建設,和議員李柏坊都認為有多少人、做多少事,請市府調查人力控管,並適時增加人力。議員彭俊豪則點出,扣掉警察機關4809人、消防機關1751人,桃市府行政機關實際公務員僅5589人,但直轄市人口225萬人以上未滿275萬人,編制員額上限可達9000人,呼籲善用《財劃法》新制增加的統籌分配款增補公務人力,分擔工作壓力,也能更有效解決市民問題。議員錢龍說,軍公教薪資已調漲3%,但高普考報考人數卻逐年下降,勢必影響公務人力遞補,除補足人力缺口外,更重要的是讓人才留任,他肯定市府率先打造友善育兒的公務環境,設置府內托嬰中心、下半年也將開辦2歲專班及幼兒園,期待有更多友善政策留才。人事處表示,公務員編制員額6383人,以新聞處、文化局、勞動局離職率最高,原因多為返鄉服務、調陞中央機關、再次考試錄取分配其他機關及生涯規畫等,坦言工程和社工人力較缺,會寬估工程類科考試職缺、專技人員轉任。另2021年曾請增180名員額,目前中央核可員額比例約7成,若明年人口再增2%,會再向中央爭取。

女員工先兆流產請病假…公司嗆「過來辦離職」直接解雇 法院這樣判
大陸一名閆姓女子在北京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多年,因懷孕後身體不適,經醫院確診為先兆流產,建議休假14天,於是向公司提出請假。沒想到,公司態度非常強硬,竟嗆「要不你過來上班,要不你過來辦離職」。法院認定,用人單位與閆女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雇,判決資方支付賠償金及請假期間差額工資共人民幣7萬2000多元(約新台幣30萬元)。綜合陸媒報導,閆女在北京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多年,雙方簽有勞動合同。閆女懷孕後身體不適,經醫院確診為先兆流產,建議休假14天,於是她向公司提出請病假。不過,公司認為閆女之前已休過幾天病假,根據內部規章制度不能再連續請病假,所以沒有批准休假。根據微信聊天記錄,公司的態度非常強硬,直言「批不了,你請假時間已經太長了,要不你過來上班,要不你過來辦離職」。不僅如此,公司最終以閆女違反請假制度,病假超期曠工為由,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法院審理後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閆女處於孕期,其因先兆流產向公司請病假,並提交了病假條,公司以其違反公司制度、曠工為由,片面解除勞動合同缺乏法律依據。法院認定,資方與閆女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雇,判決公司應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及請假期間差額工資,共計人民幣7萬2000多元。

醫院壅塞問題未解!年底恐再上演急診塞車
520醫療政策挑戰今年春節後,大量病患湧現,急診醫學會發文示警,醫院壅塞問題達「前所未見」程度。醫療現場如臨大敵,病患無病床住院,有人在輪椅上打點滴,甚至躺在地上急救。近期天氣轉暖,急診問題舒緩,但因急診壅塞年年發生,若人力無從舒緩、醫院沒有開出好條件,年底恐怕又要重演。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陳亮甫說,台灣勞動力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多,政府喊了很多口號、開了很多會,但第一線人員卻感覺似乎只是想撐過低溫時期。但氣溫低就診人數多,這是年年上演的問題,若人力無從舒緩、醫院沒有開出好條件,恐怕年底急診又會塞車。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指出,每年2月護理國考結束後,4月會補進一批人力,但今年4月全台卻僅增加68名護理師,3月更有548人離職,創5年來最高紀錄。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4月,全台護理人員執業率為62.3%,只比去年同期增加0.1個百分點,留人政策毫無起色。「三班護病比沒有落實,大家根本不想回來。」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副理事長郭蕢瑩表示,三班護病比政策上路一年來,以全院平均人力採計,白班出院病人多,拉低平均醫護比,美化了數字,不符合實際情況,且急診等單位未規範護病比,醫院甚至把護理長、護佐、書記都算進去,「數字當然漂亮」。郭蕢瑩批,賴總統選前承諾要入法,現在又改口今年9月,根本是「騙肖仔」,現在護理人力不足,很多人即使生病、發燒還是抱病上班,「賴總統難道非得等到人都走光了才要想辦法?」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分析,疫情後護理人員離職現象,因今年各醫院加薪等政策有暫緩情形,但受到少子化影響,年輕一代投入第一線護理人力沒有顯著增加,即使薪資提高,但護理師職場選擇多元化,長照、航空、保險或企業健康等職場都可去,投入醫療人力沒有變多。另一方面,國內醫院關床問題持續未解,但包括屏東榮總、高雄岡山、台北蘆洲等區的醫療機構,卻都將增加病床,南部地區2年核准增開逾千床。洪子仁表示,政府在思考醫療可近性的同時,卻造成醫療人力分散,加深人力不足窘況,恐重演大學倒閉現象,呼籲政府重新審視區域聯防計畫,讓全國病床數量合理配置,避免醫事人力分配不均。政府大力推動分級醫療,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目前尚未看到分級醫療成效,建議將大醫院下轉的輕症個案視為剛性需求,避免打折、斷頭支付。分級醫療的落實更要列入評鑑指標,例如大醫院門診超過55%、急診病患停留時間過長,就應扣分。

不是人生是地獄!日男曝「上班18.5小時」慘況 黑心企業曝光網怒炸
近來一段震撼全球網友的紀錄影片曝光,一名日本上班族公開自己在「黑心企業」(ブラック企業)的慘烈日常,從清晨到凌晨長達18.5小時的生活毫無喘息空間,堪稱「血汗地獄」。該影片迅速在網路上爆紅,也再次掀起外界對日本職場文化的強烈關注與討論。根據《紐約郵報》和《Finance&Commerce》等外媒報導,這支由YouTube頻道《Salaryman Tokyo》製作的紀錄片,標題為〈A Day in the Life: Salaryman at a Black Company〉,內容拍攝一名在東京工作的上班族,日復一日地過著壓榨式的職場生活。這位上班族每天清晨7點起床,歷經90分鐘通勤後開始上工,工時長達11小時,期間幾乎無休。晚上10點多拖著疲憊身軀返家,還得自行準備晚餐,最終於凌晨1點15分才就寢。該男子坦言,自己「每天都在懷疑人生」,直言這不是生活,更讓人震驚的是,他表示這種生活已持續多年,身邊不少同事也有相同經歷,甚至有人因此罹患心理疾病或選擇離職。日本向來以嚴謹與高效率聞名,但其背後潛藏的「過勞文化」問題早已不容忽視。根據統計,日本每年因長時間工時導致的「過勞死」(Karoshi)案例屢見不鮮。雖然政府過去已試圖推動「工作方式改革」,甚至鼓勵實施四天工作制來應對勞動力短缺,但改革進展相當緩慢。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目前僅有約8%的企業實施每週三天以上休假制度,約7%企業提供法定最低休息日。不過,受到根深柢固的職場文化影響,許多員工即使可休假,也不敢休,深怕被貼上「不負責任」標籤,影響職場評價與升遷機會。更令人無奈的是,日本不少職場仍延續「下班後應酬文化」,員工需參與加班後的聚會、飲酒場合,讓工時更形拉長,生活幾乎只剩工作。影片曝光後,網友震驚留言:「這不叫生活,這是奴役」、「怎麼可能有人能撐得住這樣的工時」、「太可怕,這種公司該被舉報!」許多外國觀眾更難以置信,直言「日本的職場文化令人窒息」。這支影片不只揭開日本職場的現實面貌,也讓全球再度聚焦在勞工權益與企業責任之間的拉鋸戰。

台積電工程師壓力爆錶!女友心疼求助「該怎麼幫」 過來人揭關鍵
台積電向來以高薪吸引無數人才,但高工時與輪班制度也飽受外界批評。近日有一名女子在 Dcard 上發文,表示男友是台積電的工程師,長期處於高壓與疲勞狀態,甚至回家後「只講一兩句話就累到睡著」,讓她心疼不已,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原PO透露,男友最近開始輪值小夜班,工作性質吃重且極具壓力。為了讓男友感受到關懷,她下班會親手煮飯,小夜下班時還準備熱湯接應。然而她也無奈表示:「除了這些,還有什麼能讓他比較開心、放鬆嗎?」更提到因為壓力大、身體疲憊,「根本不會想要親密行為」,希望網友能提供更實質的陪伴方式。原PO最後也坦言,雖然有時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成為男友的負擔,但她只是想透過一些貼心小舉動,為男友在高壓的生活中注入一點溫柔。她誠懇地請求:「除了煮飯、熱湯,還有什麼能讓他覺得心裡暖暖的呢?」貼文一出,引發不少共鳴,有網友直言,「妳就正常熱情地回應他就好了,不要因為他不讀不回就比較少跟他分享,他看到妳開心,自然比較少煩惱」、「我在台積做了三年現在已經下山,先講結論,去台積電是他的選擇,你能體諒是他運氣好,但他也有義務經營好關係,如果你不能接受他也無法好好經營,那就是離職或分手,我之前在台積的時候累起來是真的很崩潰,很難兼顧好生活跟家庭,但我還是會儘量陪女友欸,就算是下班帶點宵夜、陪他聊聊天,遠距離的時候會視訊或分享週末要去哪裡走走,因為我有在健身,為了陪女友我會6點看起床去練,或者23點再去」、「說真的,默默支持他就好,不用做什麼」。也有過來人建議:「靜靜地陪他就好,要跟工程師在一起,真的要有偽單身的準備」、「我男友也是台積工程師,我覺得關心很重要~不要覺得他在忙不理你,然後自己內心戲」。不過也有部分網友對台積電的工作文化提出批評:「勸他離開台積,那真不是健康的環境,重點是待了10年後哪裡都去不了,因為只是工廠的小螺絲釘」、「剛認識一個在台積的⋯真的跟死人差不多,感覺很不好」。

台中托嬰中心虐14幼童!爆「7老師集體離職」 社會局緊急介入
台中市豐原區某托嬰中心爆出虐童事件,包括用力拖拉搖晃幼童、抓衣領等等,甚至有小孩不慎打翻水,卻被當成抹布來擦拭水漬,目前受害人數已增加至14人。昨(16)日社會局再次前往稽查,發現7位托育人員集體離職,影響該中心2班、35位幼童的照顧人力,社會局也緊急啟動轉介,協助家長安排托育。根據托育中心內部監視器畫面,一名女托育員單手抓著女童的衣領,將她拖到角落換尿布,還用雙手拉扯女童的雙腳,致使孩子後腦重摔地面。另有家長控訴,孩子不小心打翻水壺,教保員卻拉著孩子的衣服去擦地板,導致孩子現在在家只要有東西打翻,就會相當恐懼。社會局進一步檢閱,確認有14名幼童遭不當對待。而社會局16日再度派員前往該中心稽查,發現心下週五(5月23日)前,竟有7位托育人員集體離職,將影響2班共35位幼童。社會局已立即通知家長,啟動轉介機制,並盤點鄰近豐原、潭子、石岡、后里及神岡等地區的托嬰資源,目前仍有剩餘名額可供家長選擇,會全力協助後續托育事宜。社會局說到,如果家長希望轉由保母照顧,市府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也會主動媒合;若選擇自行照顧,家長可至區公所申請0至2歲育兒津貼。據悉,該托嬰中心原有幼童56人,經緊急轉介35人後,還剩21人。社會局也提醒,依據托嬰中心定型化契約,若因人力不足導致提前終止收托服務,托嬰中心應自終止日起7日內,按比例退還註冊費、月費及餐點費用,家長亦可依法請求損害賠償。另外,針對涉案托育人員,最重可處新台幣60萬元罰鍰,並限制期間不得在兒童福利機構任職;托嬰中心則因管理疏失與延遲通報,面臨同等處分,情節嚴重者將命其停辦,並公布機構及負責人姓名。

模範女員工被解雇! 老闆荒謬理由:你太美、我會出軌
美國愛荷華州一名牙醫助理梅莉莎尼爾森(Melissa Nelson),在同一間牙科診所任職超過十年,她從不遲到、不怠工,還曾被老闆詹姆斯奈特醫生(Dr. James Knight)稱為「最優秀的助理」。然而在某一天,她突然被叫進辦公室,在沒有任何警告的情況下,她被解雇,解雇的理由令人震驚:醫生的妻子認為她「太有吸引力」,醫生本人也認同此看法。對此梅莉莎向愛荷華州民權委員會提出申訴,控告詹姆斯違反州內《民權法》,構成性別歧視。這項判決引發全美媒體廣泛關注與批評,包括CNN和《衛報》等多家媒體報導,梅莉莎1999年剛從社區大學畢業,年僅20歲,就被詹姆斯聘為牙科助理。多年來表現優異,從未受到任何紀律處分。然而,進入2010年,詹姆斯開始對她的衣著做出評論,稱梅莉莎的衣服「太緊身」,會讓他分心,並要求她穿上醫生袍掩蓋身形。雖然梅莉莎否認衣著不當,但她還是遵從要求。此後,兩人開始頻繁透過手機簡訊聯絡,內容多為家庭和日常瑣事。梅莉莎表示,兩人關係一直保持在「朋友或像父女一樣」的層面。然而,對方的態度顯然不只如此。詹姆斯曾開玩笑說若梅莉莎見到他的褲子「鼓起來」,代表她衣服穿太緊;還對她說,如果她也穿緊身褲,他會前後都分心。他甚至傳訊問她「多久達到一次高潮」,但梅莉莎未予回覆,也未提出投訴,而一切轉變,始於詹姆斯的妻子珍妮發現這些簡訊。2009年,當詹姆斯帶孩子出遊時,珍妮看到了他與梅莉莎的對話紀錄,勃然大怒,並要求丈夫將她開除。之後,夫妻倆甚至邀請教會的牧師協助「處理此事」,而非律師或人資專家。牧師也認為梅莉莎必須離職。2010年1月4日,在牧師見證下,詹姆斯向梅莉莎宣讀事先準備的聲明,表示他們的「關係」已對家庭造成困擾,並給予一個月資遣費。儘管梅莉莎當場落淚表示熱愛這份工作,但詹姆斯仍堅持己見。梅莉莎事後向愛荷華州民權委員會提出申訴,獲准提告,控告詹姆斯違反州內《民權法》,構成性別歧視。但法院認為,這並非性別歧視,因為他並不是因她是「女性」而開除她,而是因為她是「那個特定的女性」。愛荷華州最高法院最終裁定:雇主基於個人關係和家庭因素解雇員工,在法律上並不構成歧視,意思就是:「他不是歧視女性,只是不想和這位女性出軌」。這並非網路謠言或八卦新聞,而是一樁真實案例,甚至一路打上了愛荷華州最高法院。而法院最終裁定,這樣的解雇完全合法。梅莉莎最終敗訴,失去了自己熱愛的工作。而本案也成為美國職場性別與權力關係討論的重要案例。美國愛荷華州一名牙醫助理被醫生和醫生妻子認為「太有吸引力」遭解雇。(圖/翻攝自X)

桃捷離職率超高「1處3課長全出缺」 年年招考淪「員工訓練所」
桃捷公司離職率居高不下,近期更爆出設施處3課長全出缺、機電維修股人力剩不到6成,議員憂營運安全、人員過勞,嘆桃捷淪「員工訓練所」。桃捷公司坦言疫後全台捷運建設齊發,都面臨挖角搶人戰,尤其顧問公司開高薪「留也留不住」,加薪、改變招聘策略、培養接班梯隊多管齊下留才。藍營議員楊朝偉說,桃捷設施處編制3課長,1名出缺、2名辭職,目前僅靠北捷借調1課長臨時支援,機電維修人員原本1股有12人,也離職5人剩7人輪班,衝擊捷運工程維護及營運管理穩定性與效率。楊朝偉點出桃園薪資缺乏競爭力,桃捷課長月薪約7萬元,北捷等其他捷運公司卻達10萬元,且電機相關基層技術員起薪僅3萬餘元,遠低於民間5萬元起跳,內部升遷機會少,管理階層多空降,打擊基層士氣,導致人才不易留任,呼籲檢討現行薪資結構與人事制度、強化內部晉升管道,建立正向升遷文化,提升員工向心力與忠誠度。無黨議員謝美英也說,桃捷過去挨批外行領導內行、派系干擾頻傳,如今董事長跟總經理專業掛帥,離職率仍居高不下,為補人事缺口,幾乎年年招考,淪為「員工訓練所」,強調桃捷公司肩負疏運重任,人才流失恐影響營運安全,人手不足狀況下,在職的同仁加班代班,也會衍生過勞等問題,綠線捷運明年通車在即,負擔更重,務必對症下藥盡快改善。議員張曉昀呼籲要調查離職原因跟未來去處檢討改進,不能放任有經驗的中高階被挖走。議員彭俊豪指因應綠捷,今年上半年釋出125個職缺,是過去1至3倍,擔憂培訓業務影響到輪班及正常業務推動,反而增加營運風險。桃捷公司為解決人才頻被挖角困境,改變招聘策略,開始在人力銀行刊登徵才訊息,不再只靠招考一途。(圖/桃捷公司提供)桃捷公司分析,離職主因為另有他就、通勤距離、健康,以及薪資福利未符期待和工作負荷較重,坦言對比雙北捷月薪,基層約低1.3%、中高階人員約低8至10%,近2年已陸續調薪4至5%,大夜班津貼也由300調為400元、常年大夜調至470元,並正評估特早班交通費補助100元。另,設施處今年才成立,會持續積極覓才,坦言也開始「搶人」,在人力銀行招募,不再只靠招考一途,多元方案留才育才和培才。桃捷公司持續舉辦員工座談會,了解及聽取員工建議外,也積極營造友善職場環境,像是:(一)桃捷內部目前共有11個社團,公司每年度皆補助各社團,也鼓勵員工針對興趣嗜好踴躍成立社團、舉辦活動或競賽,提升員工向心力。(二)公司每季辦理各類型的員工及親子活動,鼓勵員工及眷屬參與。(三)針對有子女的同仁提供優先抽籤順序以便就讀桃捷非營利幼兒園,分擔員工育兒的辛勞。綜上而言,桃捷公司透過各方面給予員工補助及協助,以提升員工留任意願。

新人未入職 男組長瞄到期望薪水「比我多2萬」傻了:不平衡
與同事討論薪水是萬年禁忌,因為可能會造成心理不平衡。一名男員工抱怨,公司最近要補人,他不小心瞄到對方的期望薪水,一看整整多了自己2萬,為此感到憤憤不平。原PO在《Dcard》論壇提到,他所屬公司專門承接專案,按人力配置計價,公司人數越多,就能夠賺越多錢,團隊的薪資靠每年小幅度加薪慢慢增加,而身為組長的他,薪水有5萬多,但其他同事連5萬都不到。前陣子有同事離職,公司急著要補人力,原PO除了看到新進人員的到職時間,更無意間看到對方的期望薪資,「目前薪資8萬,因遠距可接受7萬」,這讓他相當訝異,立刻詢問確認是否現在新人的薪水都這麼高?對此HR回應,核薪是由他們和高層主管決定,但他認為只要公司願意,實際薪水與期望薪水都不會差太多。原PO覺得很不公平。(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令原PO無法接受的是,這名新人並非特別資深,總年資與他現在待的公司差不多,雖然海龜碩,但不是本科,學校在世界排名大概300左右,專業領域與工作內容只有份部分重疊,甚至高層主管的評價是「還很菜」,薪水卻比他們整組的人至少高2萬,「就算不是7萬,開給他6萬我也會心理不平衡」。原PO打算近期把手上的工作忙完,再找主管好好談談,雖然知道公司要怎麼做,自己無權干涉,但這樣的薪資結構,讓他覺得很不公平,「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說法,可能也會開始準備換工作的打算了」。貼文一出,引來不少網友打臉:「看好這個新人的未來表現,公司自然願意開高薪,老人不被加薪通常都是沒在進步了」、「現在年輕人的程度已經比老一輩的好很多了,你唯一的優勢只剩下經驗,再想想看為何新人的起價比你高?」、「怎麼不檢討自己在薪水上不懂爭取,怪新人沒能力太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