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
」 川普 馬斯克 關稅 特斯拉 美國
敘利亞政變取消制裁政策 川普:與阿拉伯達成6千億美元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13日宣佈,美國將解除對敘利亞長期實施的經濟制裁,並促成沙烏地阿拉伯對美國總值達60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川普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德(Riyadh)舉行的投資論壇中強調,這次政策轉向是應沙烏地王儲本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請求所作出的決定,並稱與王儲關係密切。根據《The Hindu》報導指出,白宮所提供的資訊顯示,川普此行也同意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總值近142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涵蓋防空系統、飛彈防禦、空軍、海軍與通訊等領域,規模被形容為史上最大防禦合作協議之一。沙烏地王儲更表示,此次協議僅是首階段內容,未來幾個月將推動總額達1兆美元的合作案。針對敘利亞,川普表示,美方制裁已達到其原有戰略目的,隨著該國政權變動,目前是時候讓敘利亞「向前邁進」。2024年12月,反對派領導人沙拉(Ahmed al-Sharaa)推翻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後出任新總統。川普預計將於15日在沙烏地與沙拉進行短暫會晤。敘利亞外交部長希巴尼(Asaad Shibani)對美國解除制裁表示歡迎,並稱這是該國重建的「新起點」。此次陪同川普同行的還有多位重量級美國商界領袖,包括特斯拉與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黑石執行長施瓦茨曼(Stephen A. Schwartzman)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等人。但由於這趟中東的行程中,川普並未安排對以色列的訪問,因此引發外界對華府於中東政策優先順序的疑問。在利雅德投資論壇上,川普參觀沙烏地開發計畫模型的展廳,並與沙烏地主權財富基金總裁魯馬揚(Yaser al-Rumayyan)、國營阿美石油公司(Aramco)執行長納瑟(Amin Nasser)、沙烏地投資部長法利赫(Khalid al-Falih)等人進行會談。川普表示,沙烏地的投資不僅將有助於強化雙邊關係,更可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他也強調「我真的相信我們彼此非常喜歡。」在中東安全議題方面,儘管川普此次行程主軸為經濟合作,他仍提及希望藉由美國對加薩地區哈馬斯(Hamas)與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的軍事行動,作為與伊朗談判的籌碼。川普表示,美伊代表已於週末在阿曼會面,商討限制伊朗核計畫的潛在協議。川普強調若外交破裂,美國將對德黑蘭施加極限壓力,甚至不排除軍事行動。在被問及是否預期沙烏地將與以色列達成邦交正常化協議時,川普表示「殷切期盼」,但認為沙烏地會在「合適時機」完成此事。他也透露希望擴展2017至2021年間美國主導的「亞伯拉罕協議」,該協議促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與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但有消息人士指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反對在加薩實現永久停火或成立巴勒斯坦國,這也降低與沙烏地進行類似外交突破的可能性。

斷網斷電也沒用 緬甸妙瓦底詐騙園區使用星鏈網路繼續騙
馬斯克(Elon Musk)所創辦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其旗下的衛星網路服務「星鏈」(Starlink),原意是為偏遠地區帶來更佳網路連線,但近期被發現被應用在東南亞的電信詐騙活動,尤其是在緬甸妙瓦底(Myawaddy)一帶,星鏈至少在當地8個電詐園區內運作,為原本應受電力與網路封鎖的區域提供持續連線,對打擊犯罪的執法行動構成重大障礙。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緬甸長期存在網路不穩的問題,使得「星鏈」成為企業、救援組織,甚至是詐騙集團少數可行的上網方案。根據緬甸網路計畫(Myanmar Internet Project)估計,當地約有超過3,000台「星鏈」設備活躍使用中。所以即便緬甸政府多次切斷網路,星鏈設備成為某些地區唯一的即時網路來源,也被人道組織與叛軍廣泛使用。其實在泰國、緬甸邊境也有類似情況。泰國政府曾於2月5日切斷5個供應妙瓦底賭場及詐騙區域的電力來源,但根據泰國媒體報導,這些園區透過發電機、太陽能設備維持運作,並仰賴「星鏈」保持網路連線,使得封鎖策略難以奏效。美國《連線》雜誌指出,「星鏈」設備易於在網路上取得,並能透過走私流入禁用區域。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也證實,有專門業者將此類設備銷往邊遠詐騙園區。2024年7月,美國加州副地檢官韋斯特(Erin West)曾致信SpaceX法律顧問,警告「星鏈」遭犯罪集團濫用,但未獲回應。韋斯特曾創立「三葉草行動」(Operation Shamrock),專門對抗所謂「殺豬盤」式的長期感情詐騙。韋斯特解釋,有詐騙集團成員曾表示「只要關掉星鏈,一切問題就能解決。」但由於「星鏈」網路跨國溢出涵蓋範圍,當地政府難以有效封鎖。她也是2月到訪邊境的觀察者之一,親眼見到星鏈裝置被使用於詐騙園區內。泰國國會反對黨議員羅姆(Rangsiman Rome)也對此表達憂慮。他於2月在X平台標註馬斯克,公開指出已有證據顯示星鏈被用於區域內的大規模詐騙行動,並呼籲馬斯克正視問題。在SpaceX於當地推動擴張業務之際,也讓此爭議擴大延燒。2月20日,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與星鏈行銷總監瑞杭特(Rebecca Hunter)會面,討論衛星網路進軍該國的可行性。但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統計,柬埔寨已有超過15萬人捲入詐騙產業,專家擔心「星鏈」若在當地普及,恐與緬甸經驗如出一轍。星鏈目前在東南亞已有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尼核發營運許可。越南於2025年3月也批准SpaceX五年試行計畫。泰國尚未正式核發執照,但其國家廣播與電信委員會已批准一項與宋卡王子大學合作的試驗項目,涵蓋災難救援與遠距醫療等領域。印尼則已於2023年5月發放執照,但對SpaceX僅投入180萬美元資金與技術的情況持保留態度。印尼本地業者,像是Telkom與印尼網路服務供應商協會也為此批評,認為星鏈威脅產業自主性,甚至要求政府暫停該公司執照。雖然星鏈的住宅服務每月費用為750,000印尼盾(約45美元),價格高於當地兩倍,卻仍可能因日後價格下調與推行行動服務進一步搶占市場,導致本地業者陷入競爭壓力。印尼基督教大學國際關係學講師穆利亞曼(Darynaufal Mulyaman)表示,星鏈在人力與基礎建設投資上的空缺,是可能藉由價格戰奪得市場,是一場「極度不平衡的競爭」。此外,星鏈於2022年獲得菲律賓國家電信委員會授權,專為偏遠村落提供可負擔網路。根據Project Bass公民計畫觀察,該國現有約1,500台星鏈設備在用,實際數量可能更高。菲律賓國會2月通過《連網的菲人法案》,以協助小型業者進入市場,促進網路基礎建設共享。但各國政府星鏈技術的依賴,也引發對其政治與法律影響的擔憂。史汀生中心資安計畫主任派特拉克(Allison Pytlak)表示,若未健全監管體系,國家恐過度依賴如星鏈般的私人供應商,無法有效約束其操作模式或濫用風險。派特拉克警告「這些科技公司與政府同桌,但我們尚未替他們設好遊戲規則。」她呼籲應建立完善的國際法律架構,以應對衛星網路在全球迅速擴張所帶來的新挑戰。

Grok 3.5亮點曝光 馬斯克坦言太粗糙「還要一周」方能上線
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社群平台X(前稱Twitter)上表示,他所創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正在開發中的最新AI模型「Grok 3.5」仍十分粗糙,克坦言Grok 3.5尚需進一步調整,預計最快還需一週時間才能正式推出。根據媒體報導指出,Grok 3.5被定位為首款能夠從「第一原理」(First-Principles)出發進行邏輯推理的AI模型,其設計初衷並非僅僅作為聊天助手,而是要在火箭引擎與電化學等高難度領域具備回答能力。馬斯克先前就曾提過強調,Grok 3.5的回答內容甚至有可能是「網路上找不到的答案」,其目標是突破目前大語言模型的知識回憶框架,邁向合成全新知識的能力。為推廣Grok,馬斯克也親自參與行銷,他近日將自己在X的暱稱更改為「gorklon rust」,並同步更換頭像。雖然Grok 3.5尚未公布具體上線日期,但外界普遍認為距離正式亮相已經不遠。另外有網友撰寫分析報告,Grok 3.5的算力需求比前一代Grok 3提升了2.75倍,顯示其背後的模型規模與訓練資源也同步擴大。而今年下半年預計推出的Grok 4,其算力將比Grok 3成長至12倍,即便排除部分宣傳成分,實際增幅至少也有5倍左右。撰文網友認為,Grok 3.5屬於從「理解模型」向「科研模型」演進的過渡型,而Grok 4則將此路線深化,朝向「專家型AI研究員」的形態邁進。在技術層面,Grok 3.5的三大特點,第一,其從基本概念出發推理,不依賴大量文本統計資料,而是模擬人類思考方式,特別在如電機、電化學、火箭等專業領域展現高水準解答。第二,由xAI的Colossus超級電腦支援高強度訓練,並導入「問題—鍊式—答案」的監督機制,使其在像GPQA這類科學評測任務中表現突出。第三,它具備多工處理能力,在數學、物理、程式設計等任務中穩定性極佳,並透過上下文處理強化少樣本泛化能力。撰文網友推測,Grok的長期目標是打造可用於科學研究與技術決策的AI平台,而非通用聊天機器人。下一代Grok 4將進一步朝此方向發展,包括實現跨模態第一性推理,也就是結合圖像、影片與3D結構於邏輯分析中;此外,也導入「Auto-Research Agent」架構,能自動提出假設、設計子問題與驗證流程,打造具備科研自主能力的人工智慧。該計畫被視為邁向通用人工智慧(AGI)的關鍵一步,不是模擬人類,而是推進人類科研的加速引擎。根據目前測試資料顯示,Grok 4已在ELO(1529)與GPQA(95.4%)等指標上超越OpenAI的GPT-4,展現其在「跨領域深層認知」上的潛力與競爭力,未來將挑戰生成式AI市場中的主流地位。

卡達將贈「波音747-8」給川普當空軍一號! 民主黨痛批:赤裸裸的賄賂
據「ABC新聞」的獨家報導,川普政府正準備接受1份美國史上最有價值的外國政府贈禮,也就是1架卡達王室所贈與的「空中宮殿」(air palace)超豪華波音747-8巨型噴射機。這架專機預計將改裝為新的空軍一號供川普使用,並在其離任前移交給「川普總統圖書館基金會」,以便他在卸任後繼續使用。然而卡達駐美媒體專員艾爾-安薩里(Ali Al-Ansari)週日向「POLITICO」否認此交易已定案,稱相關報導「不準確」。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這架價值約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1億元)的專機,原定於川普第2任期首次外訪中宣布贈與。川普的親密戰友、美國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與白宮首席法律顧問沃林頓(David Warrington)認定此「有條件捐贈」在法律上可行,前提是必須在川普任期結束前將所有權轉移至其總統圖書館。邦迪應沃林頓要求,已向白宮法律顧問辦公室提交法律備忘錄,說明五角大廈接受此類捐贈的合法性。對此,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發表聲明稱:「所有外國政府贈禮都完全符合法律」,並強調「川普政府堅持完全透明」。卡達方面則表示,關於將飛機「臨時用作空軍一號」的轉讓事宜,目前仍由卡達國防部與美國國防部協商中,法律部門尚在審查階段。多個消息來源指出,這架機齡13年的飛機將先移交給美國空軍,並由科技公司、國防承包商和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L3哈里斯技術公司」(L3Harris Technologies, Inc.),在佛州西棕櫚灘國際機場進行全面改裝,以符合總統專機的軍事規格。據《華爾街日報》披露,改裝工程需加裝價值不菲的通訊安全設備,最終將不遲於2029年1月1日前移交給川普圖書館基金會,相關費用則由美國空軍承擔。報導曝光後立刻引發民主黨強烈反彈。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諷刺:「沒有什麼比『卡達贊助的空軍一號』更能體現『美國優先』了,這不只是賄賂,還是附帶『額外伸腿空間』的頂級外國影響力。」加州民主黨參議員謝安達(Adam Schiff)更引用憲法《貴族頭銜條款》(Titles of Nobility Clause,亦稱為外國薪酬條款Foreign Emoluments Clause),直指此舉是「赤裸裸的腐敗」。不過白宮與司法部內部評估後認為,由於贈禮未要求任何官方行為作為交換,不構成賄賂罪。消息人士則強調,因飛機最終接收者是美國空軍與總統圖書館基金會,而非個人,故未違反憲法對外國禮物的禁令。當前空軍一號機隊主要使用2架1990年服役的老舊波音747-200,替換計畫自2018年簽約後多次延宕。川普曾對波音未能按時交付新的總統專機表示憤怒,甚至指派馬斯克(Elon Musk)協助加速換機進度。雖然波音最新承諾將交付期提前至2027年,但川普明確要求今年就要獲得新的專機。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曾在美東時間11日晚間,於社群媒體證實政府準備接受該飛機,稱這是與國防部「非常公開透明的交易」,並指責民主黨堅持要政府「支付天價」來獲取新的空軍一號,而非免費取得。此外,熟悉行程的美國官員則透露,川普在即將展開的中東4國行(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卡達與阿聯酋)期間,不會正式宣布此項飛機的贈與案。

馬斯克喊「20年內移民火星」建立城市 科學家揭地球生命終結時間
SpaceX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日重申人類應移居火星,作為對抗地球最終毀滅的保險政策。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日本東邦大學的最新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會在約10億年後因太陽演化而面臨全面滅絕。根據外媒報導,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科學家利用超級電腦與氣候模型模擬太陽長期變化對地球環境的影響。他們進行超過40萬次模擬,發現隨著太陽亮度與溫度逐漸增加,地球將面臨氣候極端化與氧氣逐步消失的危機,最終導致有氧生命無法存活,僅剩下厭氧微生物得以苟延殘喘。研究指出,地球大氣中氧氣的穩定存在將於約10.8億年後崩潰,誤差範圍約為1.4億年。此後,地表氣候將變得極度不穩,海洋沸騰、生命系統瓦解,預示著地球生物圈的終結。馬斯克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表示,「最終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將被太陽毀滅。這是推動我致力於火星殖民的原因之一。」他形容火星是「集體生命的壽險」,人類若想延續文明,必須成為「多行星物種」。太陽預計在約50億年後進入紅巨星階段,屆時太陽體積將大幅膨脹,可能吞噬水星、金星甚至地球,這一過程將徹底摧毀地球現有的物理結構與環境。面對長遠的宇宙命運,馬斯克提出希望未來20年內在火星建立可容納百萬人的自給自足城市。他強調:「如果火星必須依賴地球補給才能生存,那我們並未真正建立生命的保險機制。只有當火星可以獨立生存時,人類的未來才真正有保障。」美國政府也展現出對太空殖民的支持,川普總統任內曾批准對NASA的預算重組,將60億美元由國際太空站營運與研究計畫中轉移至載人太空任務,包括火星探索。SpaceX目前正全力推進星際飛船(Starship)計畫,該火箭系統為全球最強大,設計可重複使用,大幅降低發射成本。2025年初進行的兩次試射雖未完全成功,但展現出強勁的技術進展。馬斯克計畫最快於明年發射無人火星任務,並於四年內實現載人登陸。NASA代理局長珍妮特佩特羅(Janet Petro)表示,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競爭力必須保持領先地位,尤其面對中國等國的積極追趕,「我們這樣做是為了美國公民,也是為了確保美國在未來的太空發展中領先全球。」

美貿易談判20優先國 台灣也在名單中
美國與各國針對關稅的談判正在陸續進行,美媒10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川普總統的團隊鎖定約20個貿易夥伴為初期談判焦點,台灣也在名單中。白宮期盼盡快達成一些協議,可藉此做為其他談判的範例。據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已向國會簡報有哪些優先國。名單中包含日本、韓國和越南等美國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他們都是川普希望縮小貿易逆差的對象。知情人士也說,名單中還包括斐濟、賴索托以及模里西斯等相對較小的貿易夥伴。美國財長貝森特曾稱美國正聚焦於和18國進行磋商,但是並未公布完整名單。當中包含周末與美方在日內瓦啟動經貿磋商的中國,但貿易代表署表示,美中的磋商與其他國家處於不同軌道上。談判優先國還包含英國。川普於8日宣布與英國達成內容相對有限的協議框架。印度與日韓也在名單中,印度正與川普官員進行深入談判,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示警說,美方與日韓「不會很快談成協議」。知情人士強調,美國政府據悉還優先與澳洲、阿根廷、柬埔寨、厄瓜多、印尼、以色列、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瑞士以及台灣進行談判。美媒報導說,某些國家已表明會是積極合作的夥伴。瑞士曾表示,它是15個將獲得「一定程度優待」的國家之一,而如果有必要,川普的對等關稅暫緩期於7月8日屆滿後,有可能會對這些國家延長期限。被列入貿易談判優先名單的國家,經濟規模相差很大。例如,美國平均每天從日本進口的商品總值,超過從賴索托一整年進口的總額。然而,將較小國家納入談判對象,顯示白宮期盼快速達成一些較不複雜的協議,如此一來,鄰近國家就可能參考這些協議內容來進行談判。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小國賴索托。在美國對等關稅清單中,賴索托面臨高達50%的關稅,為此次最高稅率。這個台灣前邦交國,是美國人牛仔褲的主要供應來源,台人在當地開了不少家工廠。賴索托2024年對美進口額不到300萬美元,出口額則達2.35億美元,成了川普眼中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在面對川普的關稅壓力之下,賴索托已首度頒發為期10年的衛星網路服務執照,給予川普盟友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公司。

美英達成協議+無人駕駛計程車進度 特斯拉9日勁揚近5%
特斯拉9日股價強勢走升,盤中大漲近 7%,觸及每股 307.04 美元,成交額共396.43億美元坐穩第一。此次漲勢主要受到美英貿易協議、美中破冰談判的激勵,加上特斯拉無人駕駛計程車進展獲得華爾街高度關注,帶動市場買氣回溫。川普日前宣布,美英雙方達成新的貿易協議,特斯拉得以降低輸往英國的Model S與Model X車款進口關稅,帶動特斯拉8日上漲 3.1%,9日續漲 4.72%,收至298.26美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負面評價使其銷量暴跌,在歐洲正經歷一場噩夢。特斯拉在英國的銷量被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超越,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 (SMMT)數據顯示,特斯拉上個月在英國僅售出512輛汽車,低於去年同期的逾1300輛。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表示,圍繞中國與英國關稅政策趨緩的預期,有助於提振特斯拉投資人信心。本週末美中代表於瑞士展開新一輪貿易磋商,若進展順利,將可能進一步推升投資人情緒。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仍累計下跌近 22%,特斯拉二手市場價格承壓,加劇消費者轉售潮,削弱市場信心,不過近期正逐步擺脫銷售疲弱的利空陰霾。

川普政府列出「20國」優先談判 台灣也在其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上任後,便積極推動第二任期的貿易政策藍圖,目前已鎖定約20個國家作為優先談判對象,其中涵蓋台灣、澳洲、阿根廷、瑞士、馬來西亞、柬埔寨、厄瓜多等國家,以及像是斐濟、賴索托與模里西斯(Mauritius)等經濟規模較小的國家。這份談判清單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打造一組標準化協議範本,讓未來能加速與其他國家的談判進程。根據《彭博社》報導指出,川普團隊希望透過這些談判來縮減美國的貿易逆差,特別是針對亞洲地區,其中包括美國最大逆差國之一的越南。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東南亞是目前的優先區域,並強調與越南已展開「豐富成果」的會談。與柬埔寨(Cambodia)的談判預計將於下週啟動,馬來西亞(Malaysia)則已在上月開始談判,印尼(Indonesia)與台灣(Taiwan)也已與美方展開初步接觸。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本週與國會簡報中表示,美國目前正集中於與18個國家的談判,週末也將與中國(China)官員會面。川普本人在8日與英國達成了一份範圍有限的協議後,便於9日透過Truth Social發文表示,考慮將對中國的關稅從145%下調至80%,強調仍需由財政部長貝森特決定。川普政府內部對於一些談判進展中的國家仍表保守態度。盧特尼克受訪時指出,與印度的協議進展仍複雜,呼籲外界給予更多時間與耐心,避免倉促推進。即便如此,共和黨內部仍積極施壓,要求在川普宣布關稅政策90天暫緩期於7月到期前,盡速公布初步成果。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參議員克雷默(Kevin Cramer)坦言,國會對談判進度「非常焦急」。在尋求可迅速完成的示範協議同時,美國也積極與像阿根廷(Argentina)、厄瓜多(Ecuador)、以色列(Israel)、澳洲(Australia)、瑞士(Switzerland)等國展開協商。阿根廷新任總統米萊伊(Javier Milei)被視為川普盟友,貝森特已點名該國將「排在前列」。瑞士方面則表態有望取得一定程度的優惠待遇,並可能獲得延長關稅凍結期限的機會。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美國選擇優先處理一些較小經濟體進行談判。例如賴索托,雖人口不到芝加哥總數,卻因出口美國鑽石與成衣造成貿易逆差,如未達成協議恐遭50%互惠關稅。賴索托近期授權川普支持者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系統10年營運權,並承諾清除美國投資障礙,顯見其希望換取美方優惠。對於歐洲,與歐盟(European Union)代表的談判尚在進行中,部分成員國仍不滿美國未對爭取關稅減免的條件提出明確要求。儘管如此,川普首席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已對外宣稱,有多達24國即將與美方完成協議。

比爾蓋茲宣布「未來20年」捐出99%財富 2045年關閉基金會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日宣布,他計劃在未來20年內捐出99%的個人財富,並於2045年關閉其慈善機構「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大幅提前原定時程。根據外媒報導,現年69歲的比爾蓋茲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表示:「我死後,人們會說很多關於我的事情,但我決心不會讓人說『他死時仍然非常富有』。」他補充,該基金會未來將加快資金投入,預計在2045年之前額外支出2000億美元,總捐贈額將達3000億美元。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指出,比爾蓋茲目前資產淨值約為1080億美元,即便捐出99%,他仍可能保有億萬富翁地位。比爾蓋茲此次捐贈計畫也被視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慈善承諾之一,超越洛克斐勒與卡內基等歷史人物的捐款紀錄,僅次於沃倫巴菲特的1600億美元承諾。比爾蓋茲在部落格文章中引用19世紀鋼鐵大亨安德魯卡內基的名言:「如此富有地死去的人是死而無憾的。」他表示,受到巴菲特等慈善家的啟發,他希望將財富轉化為促進全球健康與發展的力量,「這確實很緊急。我知道這筆錢的使用方式會符合我的價值觀。」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投入逾1000億美元資金。比爾蓋茲指出,未來基金會將專注於三大領域,一、消除導致母親與兒童死亡的可預防疾病;二、根除瘧疾與麻疹等傳染病;三、幫助數億人脫離貧困。儘管基金會在全球衛生領域影響力巨大,仍有部分批評聲音質疑其過度干預全球衛生政策,甚至利用慈善捐贈進行稅務規劃。蓋茲則表示,「我和任何人一樣有權決定如何花自己的錢。如果我選擇努力降低兒童死亡率,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比爾蓋茲原先規劃基金會於他過世後數十年才解散,但如今大幅提前時程。他表示,「20 年是一個恰當的平衡期,一方面能推動我們努力完成的事,另一方面也能及早通知社會,這筆資金終將用盡。」根據基金會執行長馬克蘇茲曼(Mark Suzman)說法,未來年度預算將維持在約90億美元,並聚焦在最具影響力的專案。蘇茲曼表示:「這樣的時程和資源分配,讓我們更必須審慎選擇,把資源投注在最有效的地方。」比爾蓋茲也針對全球慈善環境變化發表看法,特別是近期各國削減對外援助預算。他在接受《BBC》和《金融時報》訪問時直言,這些削減措施將導致數百萬兒童喪命,並點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參與削減美援計畫。他表示:「我希望馬斯克能親眼看看那些因援助減少而感染 HIV 的孩子。」蓋茲基金會亦強調,將持續致力於推動疫苗普及、消除小兒麻痺、改善營養不良等全球衛生問題。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兒童可預防死亡率自2000年起已下降近一半,基金會宣稱其在其中扮演了「催化角色」。近年來,基金會也經歷了結構變革。2021年梅琳達與比爾蓋茲離婚;2024年梅琳達卸下基金會職務,專注於她個人創辦的組織Pivotal Ventures。蘇茲曼強調,目前董事會運作穩定,將確保基金會在未來20年持續產生影響。比爾蓋茲最後表示,「基金會的影響力超乎我想像。這是我人生的第二份,也是最後一份工作。」隨著他邁入70高齡,他坦言未來可能不再擁有決策權,但仍會積極參與。在全球衝突與經濟不穩之際,比爾蓋茲呼籲更多富有人士與國家重新承諾對全球衛生與發展的支持,「若我們能創造低成本的創新,卻無法讓所有需要的人受益,那將是一場真正的悲劇。」

馬斯克鏡頭前曝真心話?他被問後悔支持川普「秒答YES」 立刻改口:剪掉這段
馬斯克(Elon Musk)在鏡頭前「老實說了」!就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回鍋白宮後,立刻邀請這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出任特別顧問,掌管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DOGE),而他上任後大砍聯邦政府預算與裁員引發民怨,甚至牽連特斯拉遭民眾抵制,近日他接受川普媳婦、福斯新聞主播來拉(Lara Trump)的專訪,當被問到「是否對參與DOGE或是支持川普感到後悔」時,馬斯克竟秒答「是的」!從《福斯新聞》曝光的訪談畫面可見,當時萊拉問馬斯克,「你是否對自己在政府效率部的參與DOGE,或對川普的支持感到後悔」,未料馬斯克未等提問結束,竟立刻回答「是的」但他接著連忙補充,「不,我沒有後悔」,並對在場的工作人員開玩笑說,「剪掉這段」。他解釋自己只是「試著搞笑」,但他的表情卻像是強顏歡笑。馬斯克在受訪時表示,若川普沒獲勝,美國恐被民主黨把持並淪為「一黨制國家」,據他表示,「有些人可能有些懷疑。他們可能會想,『好吧,民主黨不會有甚麼顛覆民主、建立永久的一黨制、深藍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吧』。但我向你保證,你研究得越多,你就會越發現它是真的」。針對他掌管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並大砍政府支出,引發反彈一事,馬斯克則是回應,「至少我沒有被槍擊,你知道的。往好的方面想」,至於特斯拉品牌被波及,馬斯克坦言,「確實有人襲擊特斯拉商店,燒毀特斯拉汽車。我真的沒想到暴力程度會這麼高」,不過他仍強調,民眾的憤怒顯示DOGE的工作是「有效的」。這位全球首富與特斯拉創辦人在選前出錢出力積極為川普助選,而川普當選後,馬斯克進入川普政府執政團隊,卻因DOGE任內,他讓10幾萬名聯邦政府僱員沒頭路,引爆民間對瑪斯克的仇恨值飆升,海內外甚至掀起反特斯拉風潮。眼看針對特斯拉商點的暴力事件頻傳,加上獲利慘跌7成,甚至傳出特斯拉董事會打算尋覓新的執行長,終於逼迫馬斯克揮別DOGE,不過據傳他求去的主因,應該是無法認同川普的「對等關稅」,馬斯克曾嘗試親自勸退川普卻遭無視,也造成兩人的蜜月期就此結束。馬斯克(右)接受川普媳婦、福斯新聞主播專訪。(圖/翻攝自X)

放棄轉型營利結構計畫 OpenAI持續維持非營利控股模式
人工智慧公司OpenAI於5日宣布,將持續由其非營利母公司掌控整體運營,同時推動原先所提出的營利部門架構調整,以便在不違背創立宗旨的前提下,吸引更多資金投入AI發展。之所以會有如此決策,是外界對公司治理與使命偏離的批評聲浪不斷,包括馬斯克(Elon Musk)提起的訴訟,指控OpenAI偏離其「為全人類福祉開發人工智慧」的創立承諾。綜合外媒報導指出,OpenAI在官方部落格發文表示,經過與來自加州與德拉瓦州(Delaware)檢察總長辦公室的協商、以及公民領袖的建議討論後,公司決定由非營利機構繼續掌控主導權。OpenAI也表示,將與微軟(Microsoft)等主要合作夥伴、新任非營利董事會成員與監管機構密切合作,推進新的公司治理框架。其實早在2023年12月,OpenAI便首次公開提出將組織重組為「公共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的構想,理由是此一轉型將使其有機會「籌得超過原本預期更多的資金」,同時擺脫目前非營利母公司所加諸的發展限制。然而此舉也引起各界質疑,擔心公司是否仍能公平處理非營利部門資產分配、以及在獲利與公共使命之間的平衡問題。根據OpenAI最新的架構說明,其非營利母公司將繼續持有公共利益公司的主控權與主要股權。董事會主席泰勒(Bret Taylor)表示,此舉代表公司組織未來仍將維持「與目前架構極為相近」的形式。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則表示,這是一個折衷方案「足以讓投資人感到滿意,因此他們仍願意在我們認為必要的程度上提供資金支持」。阿特曼強調,在全球追求「人工通用智慧」(AGI)的成本愈發昂貴的當下,OpenAI必須設法強化資金動能。OpenAI曾在3月表示,將在由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領投的新一輪募資中籌措高達400億美元,企業估值達3000億美元,但該輪融資條件包含公司需於年底前完成營利化轉型。對於此次轉變是否會影響融資順利進行,軟銀與微軟目前尚未做出公開回應。然而,市場分析意見分歧。D.A. Davidson分析師盧里亞(Gil Luria)表示,若OpenAI維持非營利控股的地位,可能會削弱其籌資效率「非營利組織的架構將限制資金回報的可能性,而這會削弱投資人投資OpenAI的意願。」

馬斯克SpaceX德州基地升格新市鎮 300居民投票通過「星際基地」
馬斯克旗下的火箭衛星公司SpaceX準備在德州建立一個小鎮,名為Starbase「星際基地」,由一位任職於該公司的市長領導,居民也大多是SpaceX員工,住在SpaceX擁有的房屋和土地上。3日舉行一場投票,將決定目前非正式被稱為「Starbase」的地區,是否劃為新市鎮。而投票結果以壓倒性多數通過,預計縣政府將在兩週內完成結果確認,隨後由法官正式宣告新城市成立。馬斯克去年12月將SpaceX正式遷至德州,同時向當地政府申請一小塊土地。卡梅倫郡選民登記冊顯示,這塊土地的283位合格選民中,有超過200人已提前投票,多數人都是SpaceX員工。近幾年,在這片泥濘的沿岸平原上,形成了一個精心維護的社區,獨棟住家,及一排排新種的棕櫚樹。外界推測,這是為了方便住在這的三千名員工,更快研發新型火箭也吸引更多人才。新城市的首任市長及兩位市政委員均為SpaceX員工,且選舉中無競爭對手。Starbase建立後,SpaceX將擁有更高自治權,能自行管理土地使用、建設、發展計畫及基礎設施,並可申請州與聯邦補助。Starbase總經理盧德斯去年12月表示,將Starbase正式改為市鎮,可提供員工更多便利設施,並由公家單位負責多項在地服務,甚至可以減少現有的行政程序與監管障礙。

遭董事會逼宮?特斯拉尋找新CEO人選 外媒:馬斯克閃辭川普內閣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特斯拉董事會在3月啟動更換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程序,聯繫多家高管獵人頭公司,然而報導也提到,目前並不清楚馬斯克下台的具體時間表,也不確定董事會的探詢工作是否仍在進行。或許是因應董事會的動作,馬斯克周三已向川普內閣辭別,準備辭去他在政府效率部(DOGE)的職位。特斯拉股價今年曾暴跌超過45%,近期在美股反彈下有所回升,汽車本業面臨銷售下滑的困境,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強硬的關稅措施,引發金融市場與貿易混亂,特斯拉後市出現嚴峻考驗。在此狀況下,馬斯克還身兼川普政府效率部(DOGE)的管理責任,負責縮減聯邦政府的人事與預算,馬斯克與川普的密切關係,使特斯拉受到反川普陣營的抵制,馬斯克與特斯拉的負面聲量直線上升,不利業務發展。報導提到,特斯拉董事會尋找繼任人選的同時,要求馬斯克多花時間在公司,馬斯克也點頭同意在5月增加工作時間,雙方關係仍有待觀察。馬斯克是特斯拉最大的個人股東,同時也是董事會成員。另有消息指出,馬斯克向一位密友表示,不願再擔任特斯拉執行長,離開的動機包括馬斯克在官司中敗訴,無法獲得有史以來最高的560 億美元天價薪酬,但馬斯克也擔心繼任者無法實現他的願景。馬斯克周三在白宮內閣會議告訴美國總統川普,「能夠與您出色的內閣合作是我的榮幸。我只想對大家說謝謝,能和您們一起工作是我的榮幸,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川普則感謝馬斯克為政府所做的工作,表示:「你知道,你受到邀請,想待多久都可以」,「我猜他想回家去看看他的車。」馬斯克稍早向川普開玩笑說,「嗯,他們喜歡燒我的車,這可不是什麼好事。」馬斯克指的是抗議民眾攻擊特斯拉車輛,宣洩對馬斯克DOGE相關工作的不滿。

台積電力守9字頭!台股終場小漲2點 機器人出頭「這6檔」亮燈
美股4大指數上一個交易日多數走高,唯獨費半指數下跌近1%,台股今(30)日開盤下跌17.24點,震盪後在買單挹注下翻紅,最高衝到20331.89點,不過隨後遇到賣壓再度翻黑,最低來到20185.31點,加權指數終場上漲2.4點,以20235.03點作收,漲幅0.01%,成交量2731.17億元。台積電ADR上一個交易日上漲0.66%,收在164.48美元,台積電(2330)以901元盤下開出,所幸有買盤挹注,股價翻紅走高,最高一度來到908元,午盤上漲2元,來到904元,終場收908元,上漲6元,漲幅0.67%。主要電子權值股部分,鴻海(2317)今日收在141.5元,下跌1.5元。聯發科(2454)收在1350元,下跌20元。廣達(2382)收在228.5元,下跌4元。台達電(2308)收在333.5元,下跌6.5元。日月光投控(3711)收在135.5元,下跌3元。大立光(3008)收在2260元,上漲40元。金融部分,富邦金(2881)收在84.3元,上漲2.9元,國泰金(2882)收在58.5元,上漲2.8元,中信金(2891)收在39.3元,上漲0.3元。類股上漲方面,金融上漲1.81%今日最強,紡織以0.84%緊隨其後,其他如綠能環保、電機機械、水泥、半導體、百貨貿易等類股指數都翻紅。類股下跌部分,資訊服務最慘,指數下跌4.24%,其他如造紙、數位雲端、玻璃陶瓷等類股指數都跌逾2%。國泰金昨日董事會宣布將配發每股3.5元現金股息,為近3年最佳股利水準,激勵股價今日盤中強勢走高,一度攻上58.7元、漲幅逾5%,成為盤面金控族群抗跌亮點,帶動族群上攻,元大金(2885)、台新金(2887)都漲逾2%。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喊出明年人形機器人產量要年增10倍,帶動機器人族群今天續揚,昆盈(2365)、彬台(3379)、高鋒(4510)、穎漢(4562)、和樁(6215)、羅昇(8374)紛紛亮燈漲停。漲幅前5名個股為,和椿(6215)上漲8.7元,漲幅10%。直得(1597)上漲8元,漲幅10%。昆盈(2365)上漲3.5元,漲幅10%。隴華(2424)上漲7.4元,漲幅9.97%。車王電(1533)上漲2.95元,漲幅9.97%。跌幅前5名個股為,來億-KY(6890)下跌36元,跌幅9.6%。零壹(3029)下跌12元,跌幅8.82%。來頡(6799)下跌9.5元,跌幅8.76%。華凌(6916)下跌2.2元,跌幅8.06%。遠見(3040)下跌3.75元,跌幅8.02%。

川普百日就職演說再提「2公司」追加投資 強調美國物價已明顯下降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8日在密西根州(Michigan)底特律(Detroit)郊區的馬科姆社區學院(Macomb Community College)發表一場以紀念第二任期百日為主題的公開演說。川普向支持者強調政府在邊境安全、經濟政策與產業投資上的成績。他宣稱這段期間是對「信守承諾」的實踐,並預告將於未來100天內推動更多預算、貿易與和平協定。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川普強調,其政府已打造出美國史上最安全的邊境。根據川普的說法,非法入境人數已創歷史新低,並提及他簽署的爭議性行政命令,否認2024年2月19日後出生於美國、但父母為非法入境者的孩童取得美國國籍的資格。川普還提到,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已逮捕多名恐怖嫌疑人,並宣布將毒品幫派歸類為恐怖組織。他聲稱,一些最嚴重的罪犯已被遣送至薩爾瓦多(El Salvador)CECOT監獄,並於演說中播放該監獄畫面,強調「清除入侵者不只是競選承諾,更是三軍統帥的神聖職責。」針對經濟狀況,川普表示自其上任以來,雞蛋價格下降87%,汽油與能源價格持續回落,房貸利率與處方藥價格亦同步下滑,並創下單月最大跌幅。他認為此一成果與政府減少商業監管密切相關。關於貿易與關稅政策,川普於任期首百日內推動一系列保護主義措施,對多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導致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也引發全球投資人疑慮。他承認目前股市表現為50年來同期最差,卻強調多國代表正爭相與美國談判。他表示:「如果談太久,我就會直接訂個價格。」此外,川普再次提到輝達(Nvidia)、台積電(TSMC)等科技大廠,強調這些公司皆已對美國製造業投入鉅資進行投資。演說同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修改汽車零組件的進口關稅政策。自5月3日起,多數零件將面臨25%新關稅,但新令將提供使用於美國組裝汽車的零件退稅,金額為該零件未來一年建議零售價(MSRP)的3.75%。此外,川普也提及由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與馬斯克(Elon Musk)協力執行的節支計畫。儘管當初承諾節省2兆美元,馬斯克本月表示實際金額僅約1,500億美元,部分分析更指出,因勞動市場混亂,實際損失可能達1,350億美元。川普計畫於30日在白宮舉辦「投資美國」活動,邀請包括輝達、嬌生(Johnson & Johnson)、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豐田汽車(Toyota Motor)與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等企業高層與會。白宮表示,這將標誌川普就任百日的關鍵成果,強調在國防、科技、醫療、消費與投資基金領域的廣泛投資。白宮特別點名來自台灣的台積電、美國的蘋果與瑞士的羅氏(Roche)等企業的投資承諾,並稱這些行動顯示對美國經濟與美元的信心。川普也指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正考慮高達600億美元的新投資案。不過,該公司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日前於Semafor論壇上表示,她在作出投資前需先獲得政策「明確性與穩定性」。川普表示,他正考慮針對部分汽車製造商提供新關稅的豁免。他也重申1月宣布的人工智慧基礎建設計畫,預計動員最多5,000億美元民間投資,涵蓋OpenAI、軟銀與甲骨文(Oracle)等企業,目標是讓美國在此關鍵領域領先其他國家。報導中也提到,南韓現代汽車於3月宣布,將對美國投入210億美元,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建一座58億美元的鋼鐵廠,每年產能超過270萬公噸,並創造1,400個職缺。這些大型外資與美國本土企業的行動,被川普視為其施政成效的重要背書。

台股收漲198點守穩2萬點!馬斯克加持機器人一排紅 「這10檔」亮燈
在美股4大指數上一個交易日漲跌互現下,台股今(29)日上午以下跌16.09點開出,指數開低走高,早盤一度陷入平盤震盪,盤中買盤進場,一度攻上20232.63點,加權指數終場上漲198.22點,以20232.63點作收,漲幅0.99%,成交量2386.43億元。台積電ADR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03%,收在163.4美元,台積電(2330)以平盤價897元開出,隨後在盤下震盪,不過上午10點過後出現買盤挹注,股價翻紅,最高一度來到902元,午盤則是遇壓回到盤下,下跌1元來到896元,終場收902元,上漲5元,漲幅0.56%。主要電子權值股部分,鴻海(2317)今日收在143元,上漲0.5元。聯發科(2454)收在1370元,上漲20元。廣達(2382)收在242.5元,下跌2.5元。台達電(2308)收在340元,下跌0.5元。日月光投控(3711)收在138.5元,上漲1.5元。大立光(3008)收在2220元,上漲10元。金融部分,富邦金(2881)收在81.4元,上漲2.2元,國泰金(2882)收在55.7元,上漲1.1元,中信金(2891)收在39元,上漲1元。類股上漲方面,電機機械上漲3.73%今日最強,電器電纜以3.54%緊隨其後,其他如運動休閒、生技醫療、居家生活、資訊服務、化生、綠能環保等類股指數都漲逾2%。類股下跌部分,食品類股是今日唯一下跌類股,指數下跌1.15%。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又發出豪語,稱未來5年內,機器人的手術能力有望超越最頂尖的外科醫生水準,言論一出,再度掀起一波機器人熱潮,今日機器人大軍捲土重來,直得(1597)、和椿(6215)、台灣精銳(4583)、彬台(3379)、上銀(2049)、大銀微系統(4576)、所羅門(2359)、昆盈(2365)、穎漢(4562)、新漢(8234)等10檔概念股飆至漲停。漲幅前5名個股為,和椿(6215)上漲7.9元,漲幅9.99%。晶彩科(3535)上漲3.2元,漲幅9.98%。奇偶(3356)上漲6元,漲幅9.97%。穎漢(4562)上漲4.1元,漲幅9.96%。有成精密(4949)上漲5.2元,漲幅9.96%。跌幅前5名個股為,康聯訊(3672)下跌2.2元,跌幅9.73%。偉康科技(6865)下跌5.8元,跌幅6.81%。天瀚(6225)下跌0.8元,跌幅6.35%。旭然(4556)下跌1.65元,跌幅5.61%。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下跌0.61元,跌幅5.58%。

馬斯克直搖頭!網友批GPT-4o是「心靈武器」 OpenAI執行長承諾修正
針對近期ChatGPT的變化,相信不少用戶都有感覺到,如今的ChatGPT竟然能夠很流暢地與使用者「聊天」,其中甚至夾帶許多感情方面的用詞,讓不少人認為「ChatGPT越來越貼心了」。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就贊同網友認為目前的ChatGPT是「心靈武器」的論點,甚至直言「如果你看不出這其中的危險性,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服你」。而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則是把這樣的ChatGPT形容為「個性變得過於諂媚且令人厭煩」,並表示將會在本周內完成修正。綜合外媒報導指出,X用戶納瓦法爾(Mario Nawfal)日前發出一篇標題為「GPT-4o不只是更友善的AI——它是心理武器」的貼文,內容直指由阿特曼(Sam Altman)領導的OpenAI刻意設計出能與使用者產生情感連結的模型,而非單純出於技術進步。納瓦法爾在文中表示,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是高明的策略,因為人們傾向依賴帶來安全感的事物,不會挑戰自我的存在。但從心理層面,他警告這將是一場緩慢但深遠的災難。納瓦法爾擔憂,人類若與AI產生過深情感連結,將逐漸失去與現實世界對話的能力,批判性思考將被侵蝕,真理會被自我肯定取代。納瓦法爾警示,若此趨勢持續,人類未來不會因AI被強制奴役,而是「在睡夢中被馴化」,且許多人甚至會感謝自己的「俘虜者」。在看到納瓦法爾的貼文後,馬斯克分享了這則貼文,同時以「Uh-Oh」簡短回應。後續馬斯克也回應另一則貼文,該則貼文形容「GPT-4o是迄今為止最危險的模型」,批評其「諂媚性」對人類心理造成巨大破壞「任何與GPT-4o長時間互動的人都能明顯感受到這種行為」,並指控OpenAI「故意如此發布,令人羞愧」。馬斯克在此則留言中只用一個詞「Yikes」回應,並補充自己曾與GPT-4o對話一小時,結果該模型竟開始堅稱他是「上帝派來的神聖使者」,直言「如果你看不出這其中的危險性,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服你」。針對這波質疑聲浪,OpenAI執行長阿特曼也發文回應,當中首先承認,近期幾次GPT-4o的更新確實讓模型的「個性變得過於諂媚且令人厭煩」,儘管其中仍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改進。阿特曼表示,團隊正在積極進行修正,部分調整將於當日推出,其他改善措施則預計於本週內完成。此外,也有網友詢問阿特曼是否能讓使用者選擇回到舊版本的個性,或區分不同版本。阿特曼回應稱「是的,最終我們顯然需要能夠提供多種選項」。

社群最後淨土恐掰了!Threads開放全球廣告主投放 網友怨聲連連
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Threads相較於臉書、Instagram幾乎沒有廣告,因此吸引越來越多使用者,但今年初官方在美國和日本進行小規模廣告測試,就一度掀起熱議,如今Threads執行長莫瑟里(Adam Mosseri)昨(23)日正式宣布,開放全球廣告主投放廣告;消息曝光,許多網友怨聲連連,感嘆「最後淨土沒了」。Threads執行長莫瑟里昨日透過Threads發文表示,「如今廣告在Threads上會更大範圍推出,我們的目標仍是提升用戶整體使用體驗」,莫瑟里也保證,會持續密切觀察成效,在接受廣告投放的同時,也會傾聽消費者的回饋和使用者的感受。綜合外媒報導,美國科技公司Meta旗下的社群平台Threads自2023年7月推出後,終於在今年1月宣布在美國與日本市場,進行小規模廣告測試,初期以圖像廣告為主,廣告出現會有「贊助」字樣代表廣告貼文,顯示使用者可能感興趣且相關的廣告。據悉,使用者擁有廣告主題的控制權,及可以回報不適當廣告。而Meta在美國時間周三也表示,Threads的廣告服務將擴大於全球所有廣告主,凡是符合資格,就能投放廣告給Threads超過3.2億的每月活躍用戶。Meta相信Threads的社群規模已具備變現潛力,有能力在廣告市場上與馬斯克旗下的X(前身推特)競爭。消息曝光後,不少網友感嘆社群最後淨土要沒了,「沒多久廣告就會比推雯多,跟臉書一樣」、「大廣告時代」;但也有人表達不同看法,「廣告我認為影響不大,網軍跟詐騙比較恐怖」。

中年億萬富豪在白宮上演WWE!馬斯克與貝森特「因這事」爆發激烈衝突
根據2名現場目擊者與3位知情人士向美媒《Axios》透露,在上週四(17日)一場關於美國國稅局(IRS)人事安排的爭執中,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與華爾街富翁、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於美國總統川普及其他白宮官員的辦公場所內爆發激烈爭吵。目擊者形容這場口角,「就像2個億萬富豪中年男子,把白宮西翼走廊當成WWE摔角擂台。」據《Axios》的報導,這場正面交鋒顯示出,自馬斯克開始利用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強勢介入聯邦政府的運作以來,其作風已令多名行政部門高層感到不滿。《紐約時報》雖於上週五(18日)率先報導馬斯克與貝森特對IRS的局長人選存在分歧,但從未有媒體披露這場「胸口貼胸口」的激烈衝突。首位目擊者描述「他們沒在橢圓形辦公室動手,但總統目睹了全程。後來爭執延續到走廊,雙方再度交火。」第2位目擊者則補充:「場面相當戲劇性,音量之大──我是說,真的震耳欲聾。」面對媒體詢問,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援引她對《紐時》的聲明:「川普總統組建的團隊對影響國家的議題充滿熱情,這不是秘密。」聲明中強調:「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分歧是健康常態,最終所有人都明白自己是在為川普總統服務。」對此,馬斯克與貝森特的代表皆拒絕置評。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此前已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及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官員有過公開衝突。1名政府官員私下表示:「大家都認可DOGE的價值,但馬斯克的作派實在太超過。」報導補充,馬斯克與貝森特的嫌隙始於川普2.0組建內閣時的政府交接過渡期。馬斯克曾大力遊說川普任命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出任財政部長,但川普最終選擇了華爾街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的門徒貝森特,僅安排魯特尼克主掌商務部。待川普正式就職後,2人在財政部人事任命上仍屢生齟齬。「這無關對錯,純粹是權力之爭。」熟悉內情的官員透露。深層矛盾根源於2人截然不同的性格:馬斯克是「打破常規」的顛覆型企業領袖兼社群媒體紅人;貝森特則是沉穩內斂的金融專家,寧可分析市場也不願登上新聞頭條,儘管他確實曾公開讚揚過馬斯克與DOGE。「貝森特平日溫文爾雅,但被踩到底線時也會怒吼。」其盟友表示,「他對馬斯克的反感由來已久,不過始終保持成年人該有的風度。」據悉,這場最新導火線始於上週三(16日),川普任命馬斯克屬意的沙普利(Gary Shapley)擔任IRS代理局長,但貝森特堅持要由財政部副部長法爾肯德(Michael Faulkender)接任。貝森特向川普力薦人選未果,因此對馬斯克在背後遊說川普的行為大為光火。於是在隔天的白宮會議上,貝森特當面質問馬斯克。據消息人士描述:「F開頭的髒話瞬間滿天飛。」貝森特抨擊馬斯克藉DOGE推動預算削減卻成效不彰,馬斯克則反擊指控他是「索羅斯代理人」,更嘲諷他經營過「失敗的避險基金」。報導指出,當下的爭執激烈到需要幕僚介入才能把2人分開,甚至連當天正在訪問白宮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也聽見了衝突。2名消息人士回憶,貝森特一度怒吼「去你X的」,馬斯克則挑釁回應:「有種再大聲點!」當晚,川普忠實支持者、美國極右翼政治活動家盧默(Laura Loomer)在X平台砲轟貝森特,允許「反川普人士」參加財政部的金融素養活動。馬斯克在稍晚的23:02也轉發評論:「令人不安。」但次日《紐時》報導法爾肯德確定出任IRS局長,宣告貝森特取得階段性勝利。目前雙方毫無和解及退讓的跡象,白宮內部都還在觀望下一輪交鋒,「這回合貝森特贏了,」消息人士坦言:「但沒人想與馬斯克這種人為敵。」這場融合加密貨幣、權力鬥爭與個人恩怨的對決,恐將持續撼動華府政治圈。

川普經濟支持率斷崖式下跌!關稅政策反覆釀市場恐慌
美國民眾對總統川普經濟治理能力的信心正急遽下滑。根據最新民調顯示,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其經濟政策支持率已跌至任期內最低點。路透社/益普索(Reuters/Ipsos)23日公布的調查指出,僅37%美國人認可川普的經濟治理表現,低於其首任總統期間的任何時期;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同日發布的民調亦顯示,僅45%美國成年人對川普制定經濟決策的能力抱持信心,較去年11月同項調查的59%暴跌14個百分點。這波川普的信心危機具有特殊意義,因川普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正是以「抑制通膨、重振疫後經濟」為競選主軸擊敗時任副總統賀錦麗。然而上任後,川普的政策重心卻轉向反覆無常的實施和取消關稅措施,與其承諾的減稅及放鬆監管背道而馳。這種搖擺不定的關稅政策已引發市場不確定性,皮尤調查顯示59%民眾反對其大規模進口商品關稅,而股市也因貿易戰隱憂陷入動盪。政治立場仍顯著影響民眾態度:80%共和黨選民在皮尤的民調中表示,對川普的經濟決策「非常有信心」或「有些信心」,民主黨支持者僅11%持相同看法。隨著經濟政策漸失民心,川普整體支持率同步下挫。路透社/益普索4月16至21日的民調顯示,其施政滿意度從就職前後的47%降至42%。CNBC與皮尤的同期調查亦分別調查出44%與40%的支持率,後者較2月再降7個百分點。據路透社另一份民調顯示,75%民眾現憂心經濟衰退將至,56%受訪者(含1/4共和黨人)認為其經濟政策「過於反覆無常」。深入分析經濟治理困境,川普就職初期曾許諾打造「美國黃金時代」,但美國企業研究院(AEI)學者佩托庫基斯(James Pethokoukis)指出,現狀根本是完全相反:「該上升的指標都在下跌,該下降的卻在攀升」。金融市場尤其敏感,標普500指數較2月高點下挫14%,主因投資人擔憂關稅政策及川普暗示可能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摩根大通更預測今年可能出現衰退,主因各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實施報復性關稅。而且隱憂仍在擴大,據路透社/益普索4月16至21日對4306名成年人的調查顯示,1/3共和黨人認為生活成本已偏離正軌,75%受訪者(含2/3共和黨人)擔憂社會保障體系可靠性,該體系正面臨由億萬富翁馬斯克主導的聯邦政府縮編計畫衝擊。雖然勞動力市場仍相對穩健(3月失業率微升至4.2%),但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貿易專家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警告:「對川普而言,最大風險在於情況可能繼續惡化」。聯準會與經濟學家更指出,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145%關稅等舉措,恐在短期甚至長期進一步推升通膨,52%民眾已擔憂這些政策將影響退休生活品質。儘管如此,川普在移民政策等議題仍獲強力支持。45%民眾認同其強硬移民立場,使其42%的整體支持率仍高於前任總統拜登多數任期表現。在黨派基礎方面,81%共和黨人肯定其經濟領導力,跨黨派支持者則僅28%。值得注意的是,48%民眾認同「美國遭傳統盟友在內的多國剝削」觀點,顯示其「美國優先」論述仍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