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
」 天氣 高溫 氣溫 氣象署 鋒面
彰化78歲阿北騎車遭突開車門撞飛! 幸輕傷無大礙
彰化市18日中午發生一起驚險事故,1名78歲阿北騎乘機車行經成功路時,突遭路邊停靠小貨車駕駛突然開車門阻擋,阿北閃避不及,機車直接撞上車門,騎士被撞飛重摔在地,場面一度相當駭人,幸好熱心路人及消防人員迅速協助救援,阿北僅輕微擦傷,送醫後無生命危險。根據彰化警分局調查,事發當時小貨車駕駛未依規定使用「兩段式開門」即先微開車門確認安全後,再完全打開,直接大幅度開門,導致後方騎士反應不及撞門摔倒,由於正值中午高溫時段,倒地的阿北面臨酷熱地面,路人立即用紙板墊底,防止他直接接觸燙熱的路面,並迅速報案求援。消防隊到場後,對阿北進行初步檢傷,確認其意識清楚,傷勢輕微,拒絕送醫治療,警方則對小貨車駕駛進行交通安全宣導,提醒駕駛與乘客下車時必須先確認後方安全,強調以「右手開左門」的方式轉身查看後方來車,避免開門造成的危險事故。此外,警方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1條對該駕駛開罰2,400至4,800元罰鍰,此類因突然開門造成的機車騎士撞擊事故在路上時有發生,警方呼籲所有駕駛與乘客,務必遵守交通安全規定,切勿因一時疏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南台灣6縣市氣溫突破36度 午後北東台灣有短暫雷陣雨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今、明(20日、21日)兩天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大多為多雲到晴,東部、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今日清晨至上午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大臺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並有局部較大雨勢。與此同時,中央氣象局也於7點28分發出高溫警報,表示今日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中午前後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嘉義縣、花蓮縣為黃色燈號(氣溫達36度以上)。在天氣部分,到23日為止,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大臺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並有局部較大雨勢,其中22日午後大臺北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24日白天鋒面接近,各地大多為多雲,午後西半部、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24日晚起至25日鋒面通過,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26日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南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發文表示,今(20日)晨截至5點44分,各地區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在22、23度:北部(新北石碇區)22.3度中部(雲林古坑鄉)21.8度南部(台南下營區)23.2度東部(花蓮壽豐鄉)22.3度若再降,請自行更新最新(19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日至週五(20至23日)滯留鋒在東海至華中一帶南北徘徊,各地晴朗穩定,氣溫還會再高一些(最高氣溫達37度以上),白天「熱如炎夏」,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午後山區及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今日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2至35度中部22至36度南部23至37度東部22至35度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週六(24日)上半天仍偏熱;下午起「梅雨季」第3波鋒面南下、伴隨對流發展、中部以北轉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氣溫略降。下週日、一(25、26日)鋒面影響,其結構雖減弱,但仍有小範圍對流發展、伴隨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北台氣溫降、略轉涼。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下週二、三(27、28日)鋒面南移至巴士海峽,減弱消散,山區午後有短暫陣雨機率,氣溫回升。下週四(29日)第4波「梅雨季」鋒面移入,伴隨西南風的增強,但與美國模式在南海有「熱帶擾動」的模擬,仍存有很大差異。顯示末期模擬,不確定性大,應繼續觀察模式調整。

全台熱翻高溫飆36度 周六鋒面到變天「2地轉間歇性陣雨」
未來天氣依舊炎熱,高溫恐直飆36度!明(20日)起環境吹偏南風,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大台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仍要留意短延時強降雨。天氣風險公司指出,受到偏南風至西南風環境影響,北部、東北部天氣多雲為主,山區、近山區平地留意午後雷陣雨。明天至周五鋒面都較為偏北遠離台灣,在偏南風至西南風環境中,水氣仍是稍微偏多,且還是有中高層雲系陸續通過台灣附近。預估北部、東北部天氣都以多雲為主,山區及部份近山平地仍會有午後雷陣雨影響,但是降雨規模會再小一點;中南部沿海晨間會有零星陣雨機會,白天時天氣轉好,午後則是內陸山區也會有局部短暫雷陣雨;花東地區同樣要留意午後雷陣雨的影響。到了周六天氣將有所轉變。(圖/翻攝自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臉書)此外,要嚴防高溫,未來幾天除了少數靠海或雲量偏多的地區,全台白天高溫都會達到30度以上,尤其在台北盆地、中南部內陸或花東縱谷地區,氣溫會更高。氣象署也持續針對中南部部分地區發布高溫燈號,高溫有機會來到36度,提醒中午前後盡量減少非必要的戶外活動或縮短時間,包括運動及勞力工作等,如需外出也請務必做好防曬工作,並適時休息補充水分,以免遭受熱傷害。一直到周六,天氣會再出現變化,由於鋒面再次逐漸南下接近,下半天起北部、東北部有機會轉為間歇性陣雨天氣,其他地區預估仍大致維持午後陣雨天氣。

全台熱爆!7縣市高溫狂飆36度 4地區亮「橘色燈號」
今天(19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午過後大臺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署表示,今天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中午前後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臺中市、彰化縣、花蓮縣則為黃色燈號。今天天氣炎熱,各地高溫約31至35度。氣象署稍早發布高溫資訊,中午前後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臺中市、彰化縣、花蓮縣為黃色燈號,有36度以上高溫出現機率,提醒民眾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天氣方面,氣象署指出,今天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午過後大臺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容易有較大雨勢,特別是在大臺北、宜蘭山區及近山區平地、花蓮山區局部可能達到大雨等級,前往山區活動也要留意中午過後的天氣變化。氣象署說明,明天至週五(20日至23日)各地多為多雲到晴,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大臺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仍要留意短延時強降雨。氣溫部分,北部約24~34度,中部24!35度,南部26~35度,東北部23~32度,東部24~31度,東南部25~32度;澎湖25~31度,金門25~31度,馬祖23~30度。(圖/氣象署)

川西奈月現身台中頂高溫熱情開唱 美食清單一長串喊話「下次一定要去九份」
日本新生代創作女聲川西奈月上週末(17日)受邀參加台中音樂祭「赤聲躁動」,在超過32度高溫下熱情開唱,這也是她首次來台演出。首次造訪台灣的她行程滿檔,短短三天幾乎完成所有心願清單,還特地向台灣朋友學中文,現場表演時也成功展現成果,讓粉絲驚喜不已,更可愛模仿網路流行的「露比醬」動作,圈粉無數。因代表作〈理想的ガール〉在社群平台突破3億次播放,川西奈月聲勢水漲船高,立下24歲前登上日本武道館的目標。這次為「赤聲躁動」帶來台灣初體驗,她一口氣演唱9首歌曲,全程投入與觀眾互動,不只感受到台灣歌迷的熱情,也開心喊話:「一定很快會再來!」除了舞台表現讓人驚艷,川西奈月也在台中展開密集觀光行程,造訪宮原眼科、第四信用合作社、彩虹眷村等人氣地標,滿足度百分百。她特別開了一串台灣美食清單,從滷肉飯、炒米粉、牛肉麵、麻辣鍋、小籠包到珍珠奶茶樣樣不放過,還點名要吃控肉,終於在回東京前如願以償,喝到台啤18天對其順口的程度相當驚艷。川西奈月一口氣演唱9首歌曲,感受到台灣歌迷的熱情。(圖/赤聲躁動音樂祭提供)她也難忘知名三明治的美味,甚至買了起司與藍莓口味要帶回日本送親友。她笑說:「怎麼這三天過那麼快。」並透露這次雖沒能走訪九份,下次來台一定要完成這個心願。

非核家園首日!火力發電占比近92% 在野批台灣人用肺發電
台灣18日為非核家園生活首日,全台高溫炎熱,台電繃緊神經觀察電力供需狀況,17日晚中火9部機組幾乎都是90%運作。台電供電燈號昨日上午雖為綠燈,但至下午太陽光減弱後,卻轉為供電緊澀的黃燈。根據台電官網18日傍晚顯示,火力發電占比逼近92%,再生能源占比僅有4.38%。在野立委痛批,台灣的電會愈來愈貴、愈來愈差,台灣人等於是用肺發電,政府不顧民眾死活應該下台。4大燃氣機組 彌補核三供電缺口台電核三廠2號機17日停機,雖然政府數度宣示2032年不缺電,但電力供應能否滿足需求,全民都關注。核三廠2號機發電占比約3%,台電為彌補其除役的供電缺口,在今年陸續增加四大燃氣機組加入發電,包括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機、興達新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合計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照理可彌補核三廠2號機95.1萬瓩的缺口,據了解,昨日僅裝置容量91.3萬瓩的大潭7號機試俥。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指出,她昨日凌晨1時進入台電官網,查看各機組發電狀況,果然是燃煤、燃氣等煤氣油火力發電全開,占比高達96.5%,綠電只占2%,加上儲能1.57%,總共只有3.6%。民眾黨立委張啓楷18日參加台中水安宮「賴清德執政周年全民退貨行動」時表示,17日晚核三廠停機前,賴政府對外宣稱火力發電占比84%,實際真相是96%,這個政府不顧民眾死活,應該下台。張啓楷說,他與數位專家最近統計4月底到5月初,火力發電都超過9成;核三廠二號機停機後,晚上7時太陽下山,太陽能光電歸零,再加上前晚沒風,幾乎都靠火力發電,「全部都是用我們大家的肺在發電」,台灣的電會愈來愈貴、愈來愈差。煤氣油加綠電逾百分百 遭疑灌水台中火力發電廠的10台燃煤機組中,目前有1台歲修停機。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過去在中市府強力要求下,中火各機組平均約為60%運作,但17日晚台電燃煤量是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燃煤量最大的一天,9部機組幾乎都是90%運作。陳宏益說,至18日下午5時30分,中火各機組平均超過85%運作,但燃氣電廠包括大潭6部機組不到80%、大林6號機也只有60%,很明顯台電電力調度是以中火老舊燃煤機組替代核三電力。昨日上午台電尖峰備轉容量率超過10%,燈號為綠燈,但午後轉為黃燈。台電解釋,原預估18日尖峰發生在20時30分,負載為3160萬瓩,供電燈號仍為綠燈。後因氣溫炎熱,故將夜尖峰負載由原3160萬瓩上修至3210萬瓩,預估備轉容量率降為9.55%,才會轉亮黃燈。翁曉玲表示,昨午13時30分時,煤氣油發電占73.362%,綠電則占約29.978%,兩者相加竟是103.34%,超過百分百,質疑台電發電數量有灌水。台電解釋,這是場誤會,翁曉玲若減除3%的儲能,數字就沒問題。夏日氣溫炎熱 用電面臨極大挑戰台南柳營、下營、南化、玉井、左鎮、龍崎等6區18日同時發出高溫黃燈警報,龍崎區崎頂里午後1時50分測得36.1度,為全市最高溫,居全台第2。正值教育會考第2天,考場周邊家長們頻頻揮扇降溫,他們擔心全台用電量倍增,萬一跳電恐影響考生表現。台電台南區處則回應18日全市供電正常。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昨日是假日,賴政府口口聲聲稱不缺電,近2日都有下大雨,但已進入夏天,今日也開始上班,用電將會面臨到很大的挑戰。

本週持續悶熱「高溫飆36度」 週末鋒面接近稍降溫轉雨
氣象署指出,今(19)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東部、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金門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大台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有局部較大雨勢。週一(19日)到週五(23日)持續悶熱,各地白天以多雲到晴為主;午後山區、大台北、宜蘭及花蓮地區雷陣雨機率高,容易有瞬間大雨。高溫多在32至35度間,無雨時高溫悶熱;尤其中南部內陸恐超過36度。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指出,根據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2至34度、中部22至35度、南部24至36度、東部21至34度。吳德榮表示,明日至週五(20日至23日)滯留鋒在東海至華中一帶南北徘徊,各地晴朗穩定,氣溫還會再高一些,最高氣溫達37度以上;山區及東半部午後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週六(24日)鋒面接近,各地仍偏熱;下午起北部雲量增、氣溫略降,轉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下週日、一(25日、26日)鋒面南下,各地雲量略增、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北台氣溫降、略轉涼。下週二、三(27日、28日)鋒面南移至巴士海峽,逐漸減弱消散,山區午後有短暫陣雨機率,氣溫回升。美國模式末期的模擬,除了微弱鋒面,南海還有「熱帶擾動」。吳德榮提醒型態差異很大,應繼續觀察模式的調整。(圖/氣象署)

入夜後2地區防大雨!明起陽光露臉「高溫飆35度」 未來1週天氣出爐
今天(18日)鋒面逐漸南壓到臺灣北部海面,東南部及恆春半島有不定時零星短暫陣雨,東北部及東部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中在北臺灣及各地山區容易會有局部大雨,尤其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延時豪雨發生。氣象署表示,明天至週五(19日至23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週六開始鋒面接近,氣溫下降。氣象署指出,今天鋒面逐漸南壓到臺灣北部海面,天氣更加不穩定,東南部及恆春半島有不定時零星短暫陣雨,東北部及東部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中在北臺灣及各地山區容易會有局部大雨,尤其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延時豪雨發生,到了晚上宜花地區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署說明,明天起至週五環境吹偏南風,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大臺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並有局部較大雨勢,另明天清晨至上午中南部沿海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氣溫方面,明天至下週六(24日)北部約24~34度,中部24~34度,南部26~35度,東北部23~31度,東部23~31度,東南部25~32度;澎湖25~31度,金門24~31度,馬祖23~30度。下週日至下週二(25日至27日),鋒面位於臺灣附近,環境水氣增多,天氣較不穩定,各地降雨機率提高,惟降雨時間、區域及影響程度仍有不確定性

寵物坐車探頭吹風好可愛? 動保處提醒飼主開車做「這2事」恐挨罰
雲林1名媽媽近日將1歲嬰兒獨留車內,當時正好是正中午,炎熱的天氣造成嬰兒出現脫水情況。警方獲報後通報社會局,該名母親可能被依法處3000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另外,寵物同樣也不能被獨留於車內,違者可處2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除了不能將幼童獨留於車內,北市動保處也提醒,不論天氣如何,飼主都不能將犬貓獨留在車內,依照台北市犬貓飼養基本照護規則第6條規定,違者可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動保處指出,經測試貨車停在氣溫攝氏34度的樹蔭下1小時後,蓋有帆布的貨車車斗溫度可飆升至攝氏42度。動保處表示,很多飼主以為只要開窗通風,寵物就不會有生命危險,然而卻忽略了犬貓散熱能力比人類差的事實,長時間讓犬貓處於高溫環境,可能造成犬貓因熱衰竭而亡。動保處也呼籲,若民眾發現有犬貓留在車上,可通報1999市民熱線,動保處會立即派員處理。另外,根據《交通道路管理處罰條列》第29條,汽車裝載貨物超過規定之長度、寬度、高度,可開罰3千元以上9千元以下罰鍰,因寵物於法律上屬於私人財產物品,因此若飼主在車輛行駛途中,開窗讓狗狗探頭吹風,恐會觸法。

夏季飲食新寵!醫揭苦瓜9好處 研究證實助穩血糖、護腸道
「夏天就是要吃點苦,才會降火氣啊!」這句家常話不只是飲食智慧,也逐漸獲得現代醫學的支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近日在其臉書粉專分享了,苦瓜在現代營養學與醫學上的諸多好處。劉博仁醫師表示,苦瓜一向被中醫視為具有清熱解毒、降火氣的作用,而現代科學的研究也逐漸揭示這種「苦味」背後的實質營養價值。一項2020年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的雙盲臨床試驗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連續12週服用苦瓜萃取物後,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素(HbA1c)皆有明顯下降,且未見重大副作用。這項研究指出,苦瓜所含的天然活性成分如苦瓜皂苷(Charantin)、多肽P(Polypeptide-p)以及葫蘆素類三萜(triterpenoids),不僅有助於血糖調節,也可能促進腸道健康、改善小腸末端黏膜功能,並在調節腸道屏障與降低慢性發炎方面展現潛力。除了營養成分,苦瓜在世界不同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以沖繩為例,當地人稱苦瓜為「Goya」,經典菜餚「Goya Chanpuru」,將苦瓜與豆腐、蛋與豬肉快炒,不僅風味十足,也成為長壽飲食的重要象徵。沖繩人長期食用苦瓜,被視為當地慢性病少、老化速度慢的可能因素之一。劉博仁說明,在台灣苦瓜品種多樣,包括乳白色、口感溫和的白玉苦瓜,以及苦味較重、營養價值更高的青苦瓜與印度型苦瓜。劉醫師指出,若以養生保健為目的,苦味較濃的品種更具價值;但若追求家常風味,則白玉苦瓜是最佳選擇。從營養學角度來看,苦瓜熱量低、營養密度高,富含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葉酸與B群維生素,對於調節血糖、改善代謝症候群與減緩慢性發炎,都是不錯的天然選擇。不過料理方式也很關鍵。劉醫師建議,以快炒或汆燙方式料理苦瓜,既能保留其營養,又不會過於苦澀;相反地,燉煮過久或高溫油炸則可能破壞其中的活性成分。不過雖然苦瓜健康益處多,但並非人人適宜。孕婦、血糖偏低者及正在服用降血糖藥物者應特別留意,以免出現低血糖現象。此外,脾胃虛寒或易腹瀉者亦應避免攝取過量。劉博仁也提到,保健不僅是吃什麼,更關乎和誰一起吃、用什麼心情吃。談到母親親手烹調的香菇炒苦瓜,他感性地說,那道菜不只帶來味覺上的清爽,也喚起心靈上的踏實與幸福。劉博仁鼓勵大家,不妨趁著夏天,從一盤家常苦瓜菜開始,讓「苦中帶甘」的滋味,成為身心清爽的起點。如果家中也有拿手的苦瓜料理,不妨分享交流,因為吃對的食物,正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

全台燒燙燙!這地高溫飆37度 午後慎防突襲雷雨
今(18)日全台天氣晴朗炎熱,不過氣象專家提醒,午後恐有強烈熱對流發展,山區及北部地區須防局部雷陣雨甚至短延時豪雨。中部以北氣溫可達35至36度,南部更可能飆升至37度,民眾外出務必防曬、防中暑,並攜帶雨具備用。中央氣象署表示,今日鋒面位於台灣北部海面,金門、馬祖局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東部與東北部亦有類似天氣現象,恆春半島與東南部則為零星降雨。除局部短暫雷陣雨外,其餘地區及澎湖則多雲到晴。不過午後熱對流明顯,北部、東北部與各地山區可能出現局部大雨,尤其大台北與東北角地區,更需留意短延時豪雨。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今日全台高溫顯著,北部氣溫在22至35度間,中部22至36度,南部24至37度,東部也可能達35度,氣溫幾近「熱爆」等級。他提醒,午後雷陣雨屬熱對流型態,來得又急又猛,山區活動者務必注意突如其來的「雨彈」。展望明(19)日至24日,鋒面將徘徊於東海與華中地區,台灣水氣減少,天氣整體趨於穩定,各地以多雲到晴為主。不過午後雷陣雨仍不可忽視,尤其山區與東半部地區雨勢較明顯。清晨至上午,中南部與西部沿海亦可能出現零星降雨。氣溫方面,5月19日至24日各地溫度維持偏高,北、中部介於24至34度,南部26至35度,東北部與東部23至31度,東南部則為25至32度,離島地區如澎湖、金門、馬祖亦介於23至31度之間。至於未來天氣變化,吳德榮指出,下週日(25日)起有機會出現微弱鋒面接近,25日至27日或帶來些微變化。雖然鋒面結構鬆散、雨勢不明顯,但午後雷陣雨機率將略升,仍需持續觀察。同時,南海與菲律賓東方海面可能出現熱帶擾動,目前尚未明朗,但「梅雨季」暫時尚未真正展開。

衛武營公園淪水上樂園!屁孩闖水池嬉戲引撻伐 最高恐罰6000
台灣南部近日天候炎熱,高雄市鳳山區衛武營都會公園,日前遭多名小朋友闖入水池中嬉戲消暑,僅因一時清涼絲毫未顧及池水被汙染,極有可能出現中毒或危險情事發生,事後此不當行為在網路上曝光引發網友撻伐,高市府工務局對此則回應,公園內水池非屬戲水設施,若闖入戲水最高恐挨罰6000元罰鍰。據了解,南部氣溫近期接近35度高溫,豈料有民眾在衛武營都會公園臉書社團發文提及「清涼一夏」,內容顯示公園內的水池淪為孩童們的戲水區域,許多小朋友在池中玩樂消暑,但卻絲毫未顧及水池遭汙染及荷花被踩死,甚至完全忽視任何危險因子,此事曝光後引發網友怒批「沒公德」、「教育失敗」、「建議去檢舉」及「當你家後院嗎?」工務局表示,高市府工務局針對此事回應,衛武營公園內水池並非戲水設施,提醒民眾切勿闖入水池內戲水,若違反將依《高雄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第20條第5項規定,「於水池內游泳、沐浴、洗滌或垂釣」,可由管理機關處新臺幣1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得不償失。

午後變天「雨區擴大」!梅雨鋒面下不來 一週持續炎熱
氣象署指出,今天(18日)鋒面位於台灣北部海面,天氣更加不穩定,東北部及東部有不定時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清晨至上午中部以北沿海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東南部及恆春半島則有不定時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氣溫方面,沒下雨時天氣悶熱,各地高溫約31至35度,南部近山區可達36度左右,各地低溫約23至26度。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提到,今日各地區晴朗,午後雲量增,山區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擴及部分北部、東半部平地。白天「熱如炎夏」,最高氣溫達37度,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2至35度、中部22至36度、南部24至37度、東部21至35度。吳德榮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明日至週六(19至24日)滯留鋒在東海至華中一帶南北徘徊,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各地晴朗穩定,氣溫還會再高一些,最高氣溫達37度以上;山區及東半部午後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另外,最新歐洲模式模擬調整為,下週日至週二(25至27日)微弱鋒面南下,其結構鬆散,主要降雨仍為午後激發的熱對流;美國模式末期的模擬則顯示,除了微弱鋒面,南海及菲律賓東方還有「熱帶擾動」發展;故未來10天內尚無「梅雨滯留鋒」形成的跡象。氣象專家林得恩也指出,「太平洋高壓太給力,鋒面下不來!」隨著梅雨鋒面來到台灣北部海面,今天天氣會比昨天更不穩定些。預估北部、東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整個西部山區都會有局部短暫性的陣雨或雷雨發生機會;其中,午後的降雨強度將會是最強、降雨區域也會明顯擴大。不過林得恩也強調,月底正式進入梅雨季的機率依然很高。溫度部份,由於台灣適位於鋒前暖區,沒下雨時,格外悶熱,加上天空晴朗無雲,預測各地今日高溫可上探32至35度;尤其,南部高溫更有機會飆到36、37度或以上,外出活動仍請注意防曬及補充水份。

全台飆高溫!吹冷氣開「1功能」半夜熱醒 台電揭「3撇步」最多省電37%
隨著時序逐漸進入夏季,近期氣溫也越來越高,不少民眾睡覺時已經開始吹冷氣。1名人妻透露,自己為了兼顧省電與舒適性,使用冷氣時習慣開啟「定時」功能,但孩子們常常半夜被熱醒,讓她十分苦惱。對此,台電過去曾分享過幾個吹冷氣的小撇步,不僅能有效幫助省電,還能保持室內涼爽。1名女網友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自己前陣子與朋友聊天,意外得知「原來夏天大多家庭的冷氣都是吹整晚的?」她提到,自己晚上睡覺時也會開冷氣,但長時間吹冷氣,會導致皮膚乾燥,感覺非常不舒服,所以她都會使用定時功能,「但時間一到冷氣關了,孩子又熱醒了,完全沒辦法好好睡」。話題引發討論,不少網友留言,「夏天真的就是吹整晚開整天,一次都開2-3台冷氣,夏季電費不到四千,誰叫台灣的夏天那麼熱,開定時幾小時乾脆別開」、「冷氣定時的壞處就是,早上會被熱醒,我每次用都被熱醒」、「開開關關才是浪費電」、「不只整晚,很多人是開24小時的」。事實上,根據台電公司過去發布的冷氣省電使用說明,冷氣的溫度建議設定在26至28度之間,溫度每調高1度,將可減少6%的空調電力;第二,每2至3週定期清洗冷氣濾網可省電10%;最後,選購冷氣時優先選擇具節能標章、能源效率1級的產品,能源標示1級跟5級相比,可以省電37%。台電也建議,如果民眾是睡眠時開冷氣,可以使用「舒眠模式」節省電力,舒眠模式會在使用者入睡後,將溫度上調1至2度,而當溫度上升、冷氣的耗電量減少,也就能夠達到省電的效果。除了冷氣本身之外,民眾也可以利用其他設備降低室溫、加速冷房速度。

邊打遊戲邊充電傷害電池? 中國網紅超狂實測結果出爐「影響甚微」
中國網紅「何同學」近期以大規模實測的方式,以此來探討「邊充電邊玩手機是否會傷害電池」。他與團隊進行了一項歷時超過193天、涉及超過20台手機的大規模測試,從實際結論中解答消費者對手機電池損耗的種種疑問。而坊間傳聞的「邊充電邊打電動」會傷害電池這件事情,實際上,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在何同學的實測影片中,主要針對幾個爭議性問題展開,包括邊玩手機邊充電是否會導致電池壽命縮短、高低溫對電池充電的影響、無線充電是否比有線充電更傷電池,以及手機顯示的電池健康數據是否可信。何同學的團隊設計了兩組手機充放電環境,一組為標準充電組,電量降至5%後自動開始充電,充滿至100%後斷電,再由自製App自動放電;另一組則模擬邊充電邊玩的情境,讓手機在充電同時啟動耗電程式。兩組在同樣環境下重複進行5%至100%的充放電循環。歷經2000小時的測試後,正常充電組完成了750次循環,電池容量平均下降9%;而邊玩邊充組因為充電時同時放電,充電速度變慢,僅完成380次循環,但電池容量平均下降僅3.5%。何同學表示,兩組在達到相同循環次數時的容量衰減幾乎相同,顯示影響電池壽命的關鍵因素仍是充放電的循環次數,而非是否邊充邊玩。(圖/翻攝自YouTube)不過,溫度仍是不可忽略的變因。在實驗中,單純充電時手機溫度約33度,而邊充邊玩時最高達到37度。為了進一步探討溫度影響,團隊將手機放入約35度的熱櫃與0度的冷櫃進行測試。其中高溫組的手機最終平均容量衰減9.6%,略高於正常組;低溫組則出現一台手機容量驟降45%的極端值,導致整體實驗結果無法做出有效結論。何同學認為,整體來看,只要在官方建議的溫度範圍內使用,溫度影響尚可控制。(圖/翻攝自YouTube)此外,針對手機持續進行無線充電是否傷電池的質疑,團隊設置兩組情境比較。一組是電量降至5%後充滿至100%,另一組則在80%開始充電至95%再放電。結果顯示,前者電池容量平均下降9%,後者僅下降3.9%。由此可見,無線充電本身並不比有線充電更傷電池,而深度充放電(如從5%至100%)才是影響電池衰退的主因。(圖/翻攝自YouTube)影片中也針對許多人認為「最後一格電特別耐用」的印象進行驗證。實驗顯示,從100%到99%的電量平均可持續約350秒,是其他區段的3到5倍,而99%至1%平均每格可使用110秒;1%至自動關機的區段則波動較大,最長可達300秒,最短則不到2分鐘。(圖/翻攝自YouTube)(圖/翻攝自YouTube)至於手機內建的電池健康數據準確度,實驗結果指出,iPhone的數據大致可以反映電池衰減趨勢,但與實際測量值最多可能出現4%以上誤差。這些數據是根據電池循環次數、電壓電流與充電時間等綜合估算得出,因此僅供參考。(圖/翻攝自YouTube)最後,何同學也提醒觀眾,舊電池不可直接丟進垃圾桶,團隊實際將電池內部成分埋入土中觀察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顯示電池成分確實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圖/翻攝自YouTube)

外出帶傘!午後對流旺盛 「16縣市大雨特報」下到晚上
由於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中央氣象署今(17)日下午2時05分針對16縣市發布大雨特報,新竹以北、南投地區及其他各地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民眾須注意雷擊及強陣風,低窪地區要慎防積水。大雨警戒範圍包括基隆北海岸、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山區、台中市山區、南投縣、雲林縣山區、嘉義縣山區、台南市山區、高雄市山區、屏東縣山區、宜蘭縣山區、花蓮縣山區、台東縣山區;大雨影響時間自17日下午一路下到晚上,民眾外出記得帶傘。中央氣象署大雨特報地圖。(圖/中央氣象署)據中央氣象署預報,今日各地白天高溫普遍來到31度以上,大台北及中南部高溫可來到33度至35度,其中高雄市在中午前後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外出應多補充水分及注意防曬;另外,各地低溫則在24度至27度。

「4縣市」高溫警報!週末至下週「午後雷雨熱區」一次看
今(17日)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11時23分針對「4縣市」發布高溫警報,中午前後高雄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彰化縣、臺南市、屏東縣為黃色燈號,請加強注意。氣象署提醒,今各地天氣高溫炎熱,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關懷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對此,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早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這個週末(17至18日)北邊的鋒面系統會較為接近台灣北方海面,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台灣,但是會讓台灣附近的大氣不穩定度提高,配合高壓外圍偏南到西南風帶來的水氣以及白天熱力作用的影響,上午各地的天氣相對穩定,中午過後則容易有熱對流發展、擴散帶來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會,由於大環境風向的影響,預估西半部的降雨會比較偏向山區,平地部分受影響比較大的地方則是包括大台北、宜蘭到花蓮一帶,熱對流發展較為旺盛的區域有出現短時較大雨勢的機會。吳聖宇也提醒大家,午後外出要多留意天氣變化的情況,到山區、溪流邊活動的朋友尤其要注意。溫度炎熱,東半部高溫有31至32度,西半部則是普遍可以來到33至35度的高溫,甚至南部局部區域將來到36度或以上,同時陽光紫外線也普遍可以來到過量或以上等級,因此外出時除了注意午後降雨,防曬、防中暑的準備也不可缺少。吳聖宇續稱,下週目前來看,鋒面大致仍是在台灣以北的區域南北擺動,預估下週一到週三(19至21日)鋒面較為偏北,午後雷雨有減少的趨勢,降雨範圍偏向山區為主,平地天氣較好,溫度持續偏高、炎熱。下週四(22日)鋒面又會較往南接近台灣北方海面,午後雷雨發生範圍有機會擴大到平地來,雨量也可能較多。下週五、六(23至24日)鋒面再度北抬,午後雷雨的範圍跟雨量也會跟著縮減。下週日(25日)鋒面有機會南下來到台灣上空,並且持續影響到26日,不過吳聖宇分析,從預報資料看起來鋒面南下後很快就減弱,鋒面結構並不好,因此對於天氣的影響有可能還是以造成午後熱對流發展較為旺盛的情況為主。吳聖宇還指出,從中期的預報資料來看,今年的夏季西南季風進入南海的時間點大約落在5月29日左右,時間上比正常的5月16至20日要晚了約10天左右,西南季風進入南海並且往台灣附近伸展,代表環境水氣增多,對應到天氣上就是午後熱對流的發展可能會變得更頻繁而且旺盛,中南部沿海夜晚清晨也有較高的機會出現海陸風環流降雨。再來就是要等到北邊有鋒面南下,跟西南季風搭配後,就有可能形成所謂典型的梅雨架構,不過吳聖宇認為,依照目前的預報,西南季風進到南海後,似乎暫時還沒有那麼快就會有鋒面南下,所以何時會出現真正符合定義的梅雨鋒面還有待持續觀察。

糊塗媽獨留女嬰在車內險釀悲劇 縣府曝最高可罰1.5萬元
雲林近日氣溫飆高至34至35度,虎尾鎮1名母親日前開車帶女兒去看牙,把1歲多的小女兒留在車內,只留車窗一條小縫透氣,女嬰哭得撕心裂肺,滿臉通紅、頭髮溼透,熱心民眾發現立即報警並通知醫院,所幸及時搶救,女嬰僅出現脫水症狀,雲林縣政府社會處已介入了解。網友在臉書爆料公社張貼影片指出,昨(16日)在若瑟醫院戶外停車場聽見嬰兒哭聲,發現聲音來自一輛車窗僅微開的汽車內,車內僅有一名嬰兒,當時天氣很熱,小女嬰哭得臉蛋漲紅、雙眼浮腫、神情恍惚,頭髮被汗水浸濕。所幸該車未上鎖,民眾緊急開門安撫並通報若瑟醫院協助,不等警察抵達,護理人員就將女嬰抱入醫院處置觀察。若瑟醫院急診室主任侯鐘閎指出,這名1歲3個月的女嬰送到急診時體溫偏高,出現脫水症狀,立即幫她脫去溼衣,並安排在陰涼處觀察,所幸並無大礙。網友指出,半小時過後女嬰的母親才帶著兒子從牙科回來。警方詢問為何將女嬰單獨留車內,她表示以為帶女兒看牙只有幾分鐘。社會處介入了解,母親帶孩子到到醫院看診,下車時因小女嬰熟睡,所以讓她留在副駕駛座旁的汽車座椅,車窗有留縫隙,過程中數度回去探視,看診後回到停車場就看到通報民眾和警方。這名媽媽十分懊悔將孩子獨自留在車上,平常自行照顧未成年子女,照顧負荷大,經此事件後也有意識自身照顧能力上的不足,後續會配合醫囑追蹤孩子身體狀況並和家庭成員討論照顧分工。醫師提醒,近年夏季氣溫高,密閉車內溫度可能飆升至60至70度,無論成人或兒童皆可能因缺氧、高溫導致脫水、中暑,尤其嬰幼兒的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對高溫與脫水的耐受力較差,短短十幾分鐘內即可能出現危險症狀。縣府社會處強調,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6歲以下或有需要特別看護的兒童不可讓他獨處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違反者可依法裁罰3000至1萬5000元罰鍰,需接受4至50小時親職教育輔導。

台灣醬油瓶不像日本有「導流器」 67年醬油廠釋疑:消毒方式不同所致
在台灣,許多消費者常對本地醬油瓶缺乏像是日本醬油的導流器感到不滿,認為缺少導流器,在倒醬油時不時就會發生洩漏的情況,質疑為何不像日本醬油那樣貼心設計,不會在倒醬時沾得到處都是。而雲林西螺在地67年的老牌醬油廠御鼎興就發文解釋,台灣傳統醬廠在設計瓶蓋時並未普遍採用導流器,背後其實有多重原因,從食品安全、製程條件、設備限制到成本考量,都讓這件事變得並不單純。御鼎興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導流器多為塑膠材質,而台灣傳統醬油為了確保保存性,在裝瓶最後階段會進行高溫蒸汽殺菌,一般溫度會維持在80度以上長達15分鐘。這樣的高溫環境極難精準控制,若瓶內有塑膠導流器,可能導致塑化劑釋出,進而影響食品安全,因此多數醬廠選擇不使用導流器。那麼為何日本做得到?御鼎興解釋,日本多採用「水浸式」殺菌,也就是將裝好瓶的醬油泡入70度的熱水中30分鐘,而這個過程中瓶蓋不會直接接觸熱水。加上日本醬油鹽度偏高,普遍在16度以上,有較強的自我防腐能力,因此不需用到極高溫度殺菌。反觀台灣,因為消費者偏好低鹽,許多醬油鹽度僅在10至12度之間,若不使用高溫蒸汽殺菌,容易造成微生物滋生,食安風險提高。空間與能源限制也是另一層因素。御鼎興解釋,台灣多數傳統醬油廠規模不大,屬於家庭式加工廠,要導入水浸式殺菌系統不但不易設置,還要耗費更多能量與設備成本。此外,目前台灣最常見的420ml醬油玻璃瓶為公版設計,原先並未配置對應的導流器,若要重新開模或增加壓蓋設備,不僅生產成本上升,產品售價也可能必須調整,對於注重價格的消費者來說並不容易接受。甚至若真的修改玻璃瓶瓶口,讓其具備更好的斷流導流設計,也可能帶來生產良率下降、瓶蓋密封困難等新問題,間接影響殺菌流程與產品穩定性。這些牽連到整條生產線與長年使用的設備模式,並非短時間內可以輕易更動。對此,御鼎興也提到,台灣多數醬油廠其實早已察覺問題,也積極尋找解方。經過多年努力,御鼎興找到一款能通用於現有瓶型的導流器作為一種折衷方案。御鼎興提到,這款導流器不需更動瓶身結構與生產流程,便能改善倒醬沾手的困擾,也讓消費者與製造端之間達成一種可行的平衡。

台北氣溫飆高溫「中南部突破35度」 氣象專家:還是要節約用水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由於天氣高溫炎熱,今(17)日中午前後高雄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中央氣象署呼籲民眾,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關懷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根據資料顯示,今(17)日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大多為多雲到晴,馬祖有零星短暫陣雨或雷雨,東部、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清晨至上午中部沿海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明(18)日鋒面位於臺灣北部海面,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臺灣東北部、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清晨至上午西半部沿海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為多雲到晴,午後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北部、東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指出,今(17日)晨截至5點44分,各地區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在21至23度:北部(新北石碇區)20.6度中部(雲林古坑鄉)21.7度南部(高雄内門區)22.5度東部(花蓮壽豐鄉)21.1度最新(16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明(17、18日)兩天各地區晴朗,午後雲量增,山區偶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擴及部分北部、東半部鄰近平地。白天「熱如炎夏」(最高氣溫達37度),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1至35度中部22至36度南部23至37度東部21至34度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下週一至週三(19至21日)滯留鋒在東海至華中一帶南北徘徊,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各地晴朗穩定,氣溫還會再高一些(最高氣溫達37度以上),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山區午後偶有少量降雨的機率。下週四(22日)晚至週五(23日)鋒面掠過北部海面並迅速減弱,對天氣影響不大;各地仍持續晴熱,山區午後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最新歐洲模式模擬調整為,下週六(24、日)台灣在暖氣團内,「熱如炎夏」,山區午後偶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下下週日、一(25、26日)鋒面南下,結構鬆散。美國模式末期的模擬則顯示,除了鋒面,南海及菲律賓東方還有「熱帶擾動」發展,更降低「梅雨滯留鋒」形成的機率。各國模式模擬差異大,顯示「不確定性」很大,應繼續觀察模式的調整。氣象專家林得恩於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因為去年的颱風,除了有凱米、山陀兒及康芮等3個直接登陸颱風外;一直到了11月,還有天兔、萬宜、桔梗及銀杏等颱風接近臺灣、前來攪局,一整年下來,因颱風所帶來的雨水,比起往年豐沛。加上,今年,又在反聖嬰的氣候環境下,2、3月份的春雨總雨量也在接近氣候值到偏多的狀況。雖然,水情沒有往年那麼緊張,還是要提醒大家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